一、新中式家具设计中可借鉴的道家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而道法自然中又要求做到无为,先秦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老子论“无为”,庄子论“逍遥”。老子提倡自然,也提倡无为。道家尊敬自然的法则也尊重人的本性。所以,作为行动之源的人,在学习道家文化时,要搞清楚自己,搞清楚自然,然后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在道法自然的影响下,走进大自然,向自然学习,从中获得仿生的概念,现代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在这个方面诠释得最透彻,它是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作为模拟对象,可选取局部也可以从整体出发,找到可利用点进行巧妙的构思,从而有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原型的新生物。例如选择一朵花、一棵树,也可选择一个整体的花群、树群等进行直接模拟,Cactus仙人掌衣架就是选取整株植物群为模拟对象,塑造出一个造型逼真的实用性衣架,贴近自然,表现自然。
二、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设计原则及创新思路
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一步步成熟起来的,它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地发展创新。通过以上的了解,新中式家具在设计时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也不是纯粹的模仿借鉴,更不是简单的重组。它在设计时有着自己的思想语言和一套设计原则,我们也可以从里面找到创新思路,总结出一系列的规律,根据其语言系统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设计原则
1.遵循古代家具的基本特征:具备流畅、简练的线条,完美匀称的比例,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合理科学的功能尺寸。2.遵循现代家具风格的基本特征:简洁、大方、实用、美观。3.融入一定的思想或平静理性的符号,做到造型大方雍雅、灵空隽永,内涵通透脱俗、意境幽远,集东方禅者寂、静、清、明、智、慧、圆、通等精神风貌于一体。
(二)创新思路
1.对传统中式家具和新中式家具造型语义及创新理论系统研究,在充分地的理解道家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功能和新装饰的基本设计理念,在一定的.思想及原则指导下设计和开发新型家具。
2.创新设计要做到功能上进行扩展、技术上进行更新与改良、造型上进行延续与重构。一些设计师从家具“少则多”“道法自然”哲学中领悟其妙境,推出了其符合时代需要的新中式家具设计产品,例如丹麦椅子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一生中设计的椅子超过500条,被称为“椅子的大师”。汉斯瓦格纳于1949年设计了“Y型椅”,明椅中的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再生,从明式家具中吸取造型元素,进行减之又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不断提纯的连续进程,剔除到可能的最基本的元素:四条腿、一个座位、椅圈和扶手,简化处理,从而成就了现在为人赞叹的“TheY-Chair”。汉斯瓦格纳的牛角椅(TheCowHornChair)从动物群中憨厚勤劳的牛身上吸取灵感,以牛角为设计出发点,靠背部分有着其身影所在,靠背中间部分的榫卯设计带来了一些花样。座面同样为竹材质,色彩也是很明亮的淡色木纹理,还原自然。这一生态特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样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三、结语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作为世界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结合的高雅,提倡自然无为。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有一定的体现,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官帽椅,安静、肃穆,有一种威严感深藏其中,它让人自然体会到道家文化的威严与不容侵犯。现如今的新中式家具虽然没有像明式家具那么正襟危坐,却也带着几分严谨在其中,多半也是受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既保留又革新。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中,中国传统家具风格需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探讨模式,新中式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思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背景的。我们应该弘扬利用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特性的传统元素,将优秀的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在一起,融入一定的文化思想,巧妙地进行创新,使设计既体现出民族精神,又具有时代感,创造出适合现代社会人们喜爱的家具,将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世界语言共同汇成独具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设计。
一、新中式家具概述
(一)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困境
1.传统古典家具的局限性
新中式家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思路,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创新设计上停滞不前。并且因为没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只是一味地仿制,设计者又缺乏对中国传统古典家具文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不高,造型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基本要求。这大大阻碍了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并将古典家具的遗留问题转嫁到了新中式家具当中。
2.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人的思想中,中国传统家具就是用红木材料做成的古典家具,这也导致许多设计者在设计中式家具的时候一味地使用花梨木、紫檀等红木材料。而且由于设计者对古代文化的认识高度不够,只是单纯地照搬式样,缺乏相应的创新,导致真正的新中式家具少之又少。即便设计出精美的式样,由于现代家具加工工艺的不完善,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再加上市场营销模式等方面出现问题,使得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对传统家具的式样更加重视,甚至高于对材料的要求。而在新中式家具中,许多设计者重视的是材料的贵重与质感,忽视了对家具式样的设计,从而大大降低了新中式家具的.市场竞争力。
(二)新中式家具的优势
1.发展前景广阔
现如今,新中式家具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借鉴古典家具设计的基础上,对西方先进加工工艺的学习研究,使得新中式家具的外形与质量都能逐渐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借鉴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全新的方法来改善新中式家具,从而大大提高新中式家具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2.家具风格日趋成熟
新中式家具在艺术风格上已经逐渐找到发展方向,并将功能性最大程度地融入到艺术形式当中。在风格类型上,新中式家具与其他家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在内涵反映上,新中式家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将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主题,大大提升了家具本身的文化内涵。
3.家具市场逐渐成熟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以洋为荣”的思想已经淡化甚至消失,消费者对我国自主研究生产的产品变得越发信任,新中式家具也逐渐受到许多消费者的认可。简单、大气的造型,具有艺术气息的新中式家具是现代人所钟爱的类型。它们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品味,更能在简约生活的同时,带给人艺术的享受。同时,家具市场的整体活跃也大大扩展了新中式家具的市场,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思路
新中式家具必须与中国传统的古典家具区分开来,但也要学会运用现代工艺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家具设计当中,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中式家具。
(一)新中式家具设计定位
在对家具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对所设计的家具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设计的过程中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条理性。“概念设计”是在家具设计领域极其重要的一种设计方式,其定义为: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与其组合,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而作为新中式家具来说,概念设计不仅要对家具设计本身提出相应的方案,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运用进行设计。本文对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原创性
家具设计,就是要不断创新,要强调每类家具本身的设计属性,设计者在设计家具的过程中要拿捏好借鉴与创新的度。虽然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极难超越,但设计者应该以一种原创的视角来审视这样的艺术品,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艺构建出古典家具的灵魂,使得家具不仅有现代的艺术气息,还有传统文化的精神。
2.可行性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为了单纯的设计,而忽略了实际的生产。概念设计要服务于实际,将设计的精美落实到实际加工当中,只有当真正的产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它才具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家具仿古是家具产业很庞大的一个版块,无论从造型、款式还是材料、结构,无一没有对古代家具的模仿,力求保留古典家具的原始韵味。但如果一味地仿古,就很容易脱离现代生活。要知道,现代的环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都和古代完全不同,因此,新中式家具应该更加注重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利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保留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将传统家具的精髓和文化都充分展现出来。
(三)拓宽市场
根据调查显示,中式家具在整个家具市场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新中式家具的份额就更小。因此,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新中式家具的特殊民族内涵,就需要拓宽市场。细化来说,要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人们的基本需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营销模式。
(四)转变消费理念
目前,人们对新中式家具还不够了解,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不清楚,企业对新中式家具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因此,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新中式家具的特点与文化内涵进行大量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新中式家具的优点,从而打造本国的民族品牌。企业要主动与政府寻求合作,力求民族文化在新中式家具中得到传承,转变人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主张。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中式家具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利用现代的先进加工技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家具当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中式家具。消费者要支持和鼓励中国本土创造的品牌家具,这样才能让设计者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有不断创新的勇气和动力,使中式家具在一代又一代的家具设计者的手中不断发展、进步,进而在世界家具行业占据重要的位置。
1丹麦家具设计概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丹麦诞生了许多追求纯粹、简单、自然不做作的家具设计师,他们的设计作品成就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典范。
2丹麦家具设计师及其作品
2.1凯尔柯林特(KaareKlint)———开山鼻祖
提到丹麦的家具设计,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对该领域设计起到至关影响作用的设计师。他便是凯尔柯林特(KaareKlint),被誉为丹麦家具设计的开山鼻祖。作为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家具设计系的开创者,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整一代丹麦设计师。柯林特注重家具设计的功能性,被称为丹麦第一位功能主义设计大师。在家具设计中,他不单纯模仿,借鉴历史各地域家具的有价值部分,取其精华,运用自然传统的材料,形成自己独有的设计体系。柯林特于1933年设计的甲板椅以及作为世上第一把具有“可以动手打造”功能的Safari装拆叠落式休闲椅(见图1),至今仍在生产中。柯林特教导自己的学生创造功能合理、形式永恒的经典家具。在他的影响下,诞生了一批现代家具设计的大师级人物,汉斯瓦格纳(HansWegner)便是其中一位。
2.2汉斯瓦格纳(HansWegner)———椅子之父
汉斯瓦格纳(HansWegner)是当今名声大噪的丹麦家具设计大师。他早年虽是一名木匠,却拥有罕见的艺术想象力,他善于将家具造型简化,一生设计1000多件家具,椅子独占半壁江山。美国历史上首场总统竞选电视辩论,尼克松和肯尼迪两人所坐的扶手椅便出自汉斯瓦格纳之手,它造型洗练、工艺精湛,令看惯了新古典主义的美国人眼前一亮,被美国权威设计杂志《室内设计》评论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椅子”。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对于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情有独钟。他的许多设计作品包含中国传统元素。他设计了包括骨叉椅和中国椅等一系列富有东方情调又独具北欧简洁朴素风格的坐具。
2.3芬居尔(FinnJuhl)
与汉斯瓦格纳(HansWegner)相比,芬居尔(FinnJuhl)不盲从权威,独辟蹊径,另立山头,他的设计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融入了美学观念。提倡家具设计不仅讲求功能合理,还应注重艺术审美性,他设计的家具更像一件艺术品。
2.4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被业界誉为“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成就极大的家具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大师”。安恩雅各布森(ArneJacobsen)沉迷于研究材料和比例,他擅长使用胶合板,他的早期作品由于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的影响,因此他设计的家具融入一定现代观念,成为丹麦首位将现代设计观念引进的设计师。提及他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为北欧航空公司量身设计的“天鹅椅”和“蛋壳椅”,这两把椅子以及他早期设计的“蚁椅”一起成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
2.5维纳潘东(VernerPanton)
丹麦早期一直秉承“有机设计”的设计风格,所谓“有机设计”,有两层基本含义:1)朴实的、简单的、健康的和接近自然的设计;2)组成设计整体的各个部分像有机物一样相互联系。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与本国设计背道而驰的“异数”,他们不甘于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在设计中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风格,以维纳潘东(VernerPanton)为首的设计师创造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新有机设计。这种风格的`设计也利用有机形态,但不采用天然材料。潘东设计的潘东椅便是这种风格影响下的产物。潘东椅(如图6所示)作为世界第一张一次成型的S形单体悬臂椅,也是人类设计制造的第一张全塑料一次模压成型的椅子。它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姿态优雅、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一直倍受时尚界青睐。时至今日,仍享有国际盛誉,见诸各大时尚杂志。
2.6丹麦设计三怪杰
在丹麦设计史中,维纳潘东(VernerPanton),保尔雅荷尔摩(PaulKjaerholm)和娜娜迪赛尔(NanneDitzel),这三位杰出的设计师被称为“丹麦设计三怪杰”。他们的设计体现了自我的强烈个性,与柯林特开创的“有机设计”风格几乎毫无关联。
2.6.1保尔雅荷尔摩(PaulKjaerholm)
保尔雅荷尔摩(PaulKjaerholm)的设计或许可以称为战后斯堪地那维亚地区最优雅的作品。20世纪,在柯林特“有机设计”的影响下,大部分丹麦家具设计师都力图表现木材的天然之美,而雅荷尔摩独辟蹊径,选择利用钢材的延展性和独特的表面处理效果,来诠释他的家具。在仅仅二十年的设计生涯中,他创作了数量惊人的桌椅、沙发,其中不少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
2.6.2娜娜迪赛尔(NanneDitzel)
多才多艺、出生高贵的娜娜,作为北欧学派唯一一位女性设计师,至今仍活跃在设计舞台上。在她的设计作品中,对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都进行广泛尝试。娜娜擅长运用几何元素,并且对蝴蝶极为入迷,经过多年的细心研究,她于1990年设计了最令人振奋的作品———蝴蝶椅。这三位丹麦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对国际产生重大影响,开拓了六七十年代现代家具设计领域的新篇章。
3丹麦设计经久不衰的原因
丹麦家具设计能够长盛不衰、名垂青史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丹麦的设计师们永远不满足于“纸上谈兵”,对于他们来说,一件好的家具,一定要经过了亲身实践才算真正完成设计。
2)丹麦设计师继承和发扬自身值得推崇的精髓,其家具设计所注重的简洁和功能主义,以及家具的舒适感和实用性,在每一位丹麦设计师的作品都得以体现。在继承前人优点的基础之上,又融合自身对于设计的解读及个人风格,将这些设计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后,衍生出新的设计作品。丹麦现代经典设计作品的延续性值得推崇。
3)追溯丹麦设计发展史,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丹麦,整个社会积累了良好的手工艺基础,手工艺人才呈现井喷状态。许多设计师,他们构思草图的精准程度达到极限,要将设计的家具送上流水线,就需要手工制作这些模型。
4结语
回顾20世纪丹麦家具设计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丹麦的家具设计能占据一定地位与他们具有大量的手工艺人才有密切关系。然而,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浪潮多次侵袭、电脑建模的兴盛,手工艺逐渐成为一个冷门职业,人们忽视对于手工艺人才的培养,由于手工艺人才的大量缺失,我们看到的浮于表面的设计太多。丹麦乃至整个世界需要一批优秀的手工艺人才,重整旗鼓,来开拓更广、更深的家具设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