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人民至上唯美的句子 正文

人民至上唯美的句子

时间:2025-04-25 17:12:50

导语:中秋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人们对于中秋非常的关注,而如今,著名的文学家余光中与余秋雨共话中秋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最富诗意的传统佳节中秋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2009中秋诗会》在昆曲的发源地江南古镇千灯录制完成,并将于10月3日14:15在央视四套首播。今年的央视“中秋诗会”上,余光中、余秋雨饱含深情与激情首度共话中秋,著名文化学者与诗人的荧屏相聚因此而备受关注。

身为诗人的余光中,对中秋的解读充满诗意,他说,月亮是一面魔镜,有一种美丽,大家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容颜,尽管很多朋友家人散落在各处,可是在这一刻大家的心又聚在一起了,这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作为文化学者的余秋雨,对中秋的哲学思考广博而深邃,他认为中秋节是文化的统一加上天道的统一,深蓝的天空中有一个那么圆的月亮,小小的方位和大大的空间连在了一起,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天下悲欢的思考也联系在了一起,它变成了一个大诗意。曾主持过《2009清明诗会》的陈辰,将以清新纯净的风格再次亮相《2009中秋诗会》。对每一句串词都欢喜有加的她,凭着对诗歌的爱好,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将美好的感受带给了海内外观众。

“以节日的名义诗歌,以诗歌的名义节日”,这一理念的倡导者,是从去年开始就执导传统佳节系列诗会的总导演周亚平,他也是近年来央视热播的许多大型纪录片的主创,如《人民至上》的总策划、《望长安》的总导演等等,而在诗歌圈内,他则是诗人壹周。《2009中秋诗会》诗会上,共编排了6首古诗、22首现当代作品,从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陈敬容、郑敏等,到余光中、穆旦、杨牧、舒婷、席慕容等的作品都有表现。在考虑“经典”的同时,也让观众聆听“今天”的声音。诗会吸引了朗诵名家和演艺名人的纷纷加盟,并以MV方式演绎诗歌名篇。朗诵艺术家曹雷、童自荣深沉隽永,表演艺术家梁波罗、石维坚飘逸潇洒,著名演员朱琳、马跃实力尽显,演技明星吕行、张彤、房子斌个性突现,台湾演员赵擎、主持出生的刘家桢唯美优雅,拥有许多粉丝的黄海冰、于越的朗诵同样不负众望,青年演员白静的表演更是清纯可人,而话剧演员齐溪、张念骅把舞台的.美感带到了镜头前。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男,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 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共40余种。 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2015年7月,获得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汉族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电视名人、节目特邀主持人。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夫人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与前妻李红育有一女。2016年1月22日,余秋雨获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化贡献奖。

名字寓意

从发音看,“余”和“雨”的音节一样,且都是“秋”的韵母;由于“y”是零声母,显得声母“q”格外重要,“秋”的发音构成音美的主旋律;声调先扬,后平缓,复归于回旋。该名的音美效果,共鸣连绵,舒滑圆润,富有朦胧意境。

从审美看,“余”字上下结构,左右基本对称;“雨”虽是独体字,也基本左右对称,呈上下结构;只有“秋”字是左右结构,左右不严格对称;这样,章体结构就以“秋”字为中心,首末大致对称。因而,该名是和谐美感的。它从形式上反映了名主极高的审美禀赋。如果换成其他姓氏,音美和形美效果就要发生改变。

从取义看,该名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秋雨连绵,丰盛有余;名主精力充沛,著作繁多,其名与实同义相连。“秋”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也是生发感想和充满浪漫情愫的字眼,名主对“秋”字情有独钟,并且天生富有丰富的想象,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秋”之启迪,寓意匪浅。“雨”不仅是水,它有水的灵性,而且会动,充满朦胧般的诗情画意:“雨”的缠绵悱恻,情运流淌,只有具备较深文化底蕴的人才能体验出来。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被誉为“中国当代的李白”。一直令我为之景仰。大学时代,我就是一个余诗迷。当时,余先生的诗歌只是散见于大陆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大陆尚未发行其诗集。于是,我们和班上一些同学,诸如龚兄鹏飞,陈兄邵明,陈兄伟民等人,把余诗一首一首地抄在笔记本上。至今,我的笔记本仍然保存着。今就余光中先生一些名作,与诸位朋友共赏。——二0一0年九月二十三日(阴历八月十六日晚)

中秋

——姮娥操刀之二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附记: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与中秋相合。这样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浑沌未开,更不知道未来的太太在何方。中秋为家人团圆之夕,秋分为阴阳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成美丽的矛盾了。

一九八0年十月十九日记于厦门街

余光中先生从小饱经风霜。抗战爆发后,他曾跟随母亲从南京逃到四川。四川的生活和风物,在余光中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抗战胜利之后,母子俩又重返南京,他就读于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外文系。不料,好景不长。内战的烽火又起。随着国民政府的'节节败退,蒋中正最后在夜色掩护下,乘坐军舰从长江口仓皇逃往台湾。听说,蒋大总统在大海上,对着他的孙子和部下们,凄然地吟诵着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音——《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而作为蒋大总统治下的臣民,余光中也陪着母亲匆匆逃往台湾。从此,大陆可望而不可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大陆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于是,在他的诗歌中总是蕴涵着一种纠缠不清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这在他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和《白玉苦瓜》等名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屈原诗云:月明千里兮伤人心。余光中作为屈原的崇拜者(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作过精彩的演讲——《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者,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月亮等古典意象。自古以来,月亮寄托着人们的情思,寄托人们着对亲人对故土的一片浓浓的思念之情。它成了一种文化的积淀。在《中秋》一诗中,诗人有意将月里的嫦娥,称之曰姮娥。这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称呼。诗中抒写了诗人的故土之思故国之念。

知识扩展:余光中余秋雨两岸共话中秋

天月圆满,万家团圆,央视将在中国最富诗意的中秋佳节呈上一台精美的视听盛宴“2009中秋诗会”。余光中与余秋雨将相聚荧屏,饱含深情与激情,两岸首度共话中秋。

诗人余光中对中秋的解读充满诗意,他说,月亮是一面魔镜,有一种美丽,大家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容颜,尽管很多朋友家人散落在各处,可在这一刻大家的心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刻非常美好。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中秋节是文化的统一加上天道的统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天下悲欢的思考联系在了一起,它变成了一个大诗意。

总导演周亚平去年起执导传统佳节系列诗会,他是近年来央视热播的《人民至上》、《望长安》等大型纪录片的主创,也是圈内知名的诗人壹周。该诗会编排了6首古诗和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陈敬容、郑敏、余光中、穆旦、杨牧、舒婷、席慕容等的22首现当代作品。在颂扬“经典”的同时也让观众欣赏到“今天”的声音。

“2009中秋诗会”吸引了朗诵名家和演艺名人的纷纷加盟。以MV方式演绎诗歌名篇,对于很多演员来说还是第一次,16位演员的表现可谓各显风采。曹雷、童自荣的深沉隽永,梁波罗、石维坚的飘逸潇洒,朱琳、马跃、吕行、张彤、房子斌等个性突现、实力尽显,台湾演员赵擎、主持出身的刘家桢唯美优雅,而话剧演员齐溪、张念骅把舞台的美感带到了镜头前。

整台诗会在昆曲的发源地江南古镇千灯录制。节目将于中秋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具体播出时间如下:10月3日,CCTV-4,14:15首播,23:30重播;10月4日,CCTV-10,15:15再度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