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
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 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杨伦《杜诗镜
(《唐诗别裁集》卷十),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杨伦《杜诗镜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
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一、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卓文君《白头吟》
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三、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四、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五、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六、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
七、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十、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十一、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十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十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十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十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十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十七、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十八、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十九、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二十、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二十一、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二十二、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二十三、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二十四、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
二十五、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二十六、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二十七、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
二十八、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二十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三十、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三十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十二、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三十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三十四、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
三十五、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三十六、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三十七、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三十八、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三十九、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四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四十一、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四十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四十三、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四十四、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十五、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
四十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四十七、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四十八、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四十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五十、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五十一、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五十二、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五十三、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五十四、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秦观《点绛唇·桃源》
五十五、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五十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五十七、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五十八、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五十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六十、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六十一、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六十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六十三、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
六十四、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六十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六十六、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六十七、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六十八、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六十九、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七十、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5、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9、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10、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11、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3、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1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8、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5、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7、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2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29、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3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3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3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1、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4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怨》
45、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4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夜月》
4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8、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49、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50、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51、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5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53、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陈与义《登岳阳楼》
5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5、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5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7、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5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5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6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