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二)五彩缤纷:五彩指的是: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很好看。
(三)姹紫嫣红:姹、嫣指的是: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四)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五)春意阑珊:阑珊指的是: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七)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八)燕语莺呼: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九)百草权舆: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十)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非常艳丽。
(十一)柳暗花明:①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暗:指树荫蔽日。明:丽。②也比喻突遇到新的境界或形式。
(十二)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十三)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十四)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十五)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十六)桃李争辉: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十七)春色恼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十八)春意盎然: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十九)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二十)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二十一)花红柳绿: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二十二)桃红柳绿: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二十三)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二十四)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二十五)春风和煦: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二十六)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十七)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二十八)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二十九)阳和启蛰: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三十)春寒料峭:料峭指的是: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三十一)芬芳馥郁:芬芳指的是: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三十二)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三十三)草丰林茂: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三十四)腊尽春回:腊指的是: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三十五)细雨和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三十六)百花争妍:妍指的是: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三十七)春暖花开: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1、七古·颐和园水榭观荷
八月炎阳汗如浆,夏宫水榭浅纳凉。
纵使千古帝名在,今人只闻莲花香。
2、七古·游颐和园有感
微风抚面除乏意,柳叶飘飞驻岸头。
小憩颐和园景赏,樱零粉瓣泛湖舟。
3、[中吕]上小楼·游颐和园
亭廊阁台,湖山花客。天上银河,湖畔牛郎,仙界蓬莱。耗了财,建了宅,园林未改,不知老佛爷何在。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
4、浪淘沙·颐和园
绿树掩行宫,楼宇重重。山光水色远眸中。玉带桥连烟柳岸,飞起流虹。
彩蝶逐花丛,嗅遍香浓。长丝袅袅引微风。百转长廊观彩绘,妙味无穷。
5、游颐和园
康乾盛世筑漪园,颐养冲和一代奸。
万寿山风述往事,昆明湖水咏新篇。
6、七古·颐和园之春 荷 秋 雪
春
细雨缠绵绿柳梢,
桃兰吐蕊花如潮
一年又见千芳竟,
知春亭前分外娇.
荷
一湖碧水半湖荷,
半卷闲云几叶濯。
雾雨西山人亦醉,
藕花深处采莲歌。
秋
残荷听雨弄清影,
桂子飘香沁云心。
花好月圆人常在,
谁说秋色不如春?
雪
寒山古塔雪纷纷,
冬夜长风扣殿门。
暗香一点凭霜尽,
昆明湖上雪无痕。
7、鹧鸪天·颐和园赏雪
万树珊瑚一地毡,春风昨夜换湖山。
罗襟欲倚梨花湿,素手轻拈柳絮寒。
银灿灿,玉团团,怜它不忍抚阑干。
皑皑若履云中径,也似衔梅伴鹤还。
8、七律·游颐和园
总向宫闱说帝王,何如御苑赏风光。
昆明湖畔风牵柳,万寿山颠佛向阳。
石舫无波羡游艇,短亭有影压长廊。
酒旗五色高悬处,美女当垆尽姓商。
9、过秦楼·游颐和园(新韵)
暗渐涂黄,犹轻消绿,野风催换寒秋。水荡波推碧,岸弱柳堆积,满目人流。雀唤庙难休,望飞檐、寂伫岩头。又浮凉十月,昆明湖里,桥贯汀洲。
纵秀阁画栋、风华尽,剩伤心故事,相忆何留。揽众山佳境,尝人间美味,破灭谁收?空有败家石,醒来迟、也落千愁。看风云岁月,遗梦沧桑,朝暮悠悠。
10、再游颐和园
昔年桃柳细,
涩涩似浓羞。
几夜风驰后,
千丝鬓见秋。
一湖愁共饮,
半世雨同舟。
累世差人意,
怜天难与谋。
篇一:十七孔桥
在北京颐和园里的昆明湖上,有一座“坚固、美观、而雄伟”的桥,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十七孔桥”, 颐和园依山面水,园中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也修造六座造形优美的桥。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系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十七孔桥可美观了,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
十七孔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由十七个券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雄伟吧!
这就是美观、雄伟的十七孔桥!
篇二:十七孔桥
今天,我随妈妈游玩了世界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首都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那里有山有水,风景非常优美。在颐和园里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非常坚固,中间可行车马,桥的两边是人行道。十七孔桥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为什么把这座桥叫做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桥洞,由中间往两边变小,形成了一个“弓”形。
十七孔桥不但非常坚固,而且美观。桥的两头各有两只凶猛的猛兽,两侧护栏上的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美,石栏上有100多个望柱,这些望柱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小狮子,有的回首遥望,有的母子相抱,还有的嬉戏玩耍……真像活了一样。
十七孔桥既是一座交通桥,又是一座观景桥,是颐和园里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篇三: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20XX年的暑假,我去北京颐和园划船,划着划着,划到昆明湖中间的时候,一座桥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马上拿起颐和园的导游图看,知道了这座又高大又美丽的桥,叫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著名的景点之一,它飞架在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是在乾龙年间建成,是一座联拱石孔桥,还是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呢!
十七孔桥非常雄伟,这座桥的桥面下宽十四点六米,桥面上宽六点五六米,高七米,有十七个大小不一的桥孔,横跨在一百五十米的桥面上,给人一种雄伟高大的感觉。
这座桥非常美丽,桥面和桥基使用青白石、青石和花岗岩,护栏用汉白玉。桥栏上的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一共有五百四十四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在这十七个桥孔中,第九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由于桥孔大小不一,所以桥面有一定的坡度,像一张弓。远远望去,十七孔桥犹如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我被这座桥吸引住了,开着船在桥孔下不停地钻来钻去。
这座桥的用处非常的大,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座桥,去南湖岛和廊如亭,只能坐船过去,多麻烦啊!有了这座桥,给游客带来了很多方便,也节省了资源。有了这座桥,还可以在桥上观赏颐和园的美景,这样多好啊!
这座桥真是一座又美丽又雄伟的大桥啊!
篇四: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
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趟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十七孔桥坐落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它与万寿山、佛香阁遥遥相望。远远地望去就好像一条玉带飘落在昆明湖上,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全桥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两侧安有汉白玉石栏板,有望柱124根,雕有石狮544只,形态生动。最特别的是十七孔桥券洞的设置,以中间券洞最为高大,由此向两侧逐渐缩小;但从东端或西端分别向中间的券洞数去,桥洞的数目都是九个,那是由于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十七孔桥状如初月,又有人把它喻为龟颈,跟桥西被喻为龟身的南湖岛、桥东被喻为龟的头的廓如亭,连同廓如亭外的雕石座上的铜牛,分别构成了「犀牛望月」、「神龟卧波」的图案。
爸爸告诉我,正如赵州桥一样,十七孔桥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种拱桥的设计至今还在被全世界广泛采用。
篇五:游十七孔桥
今年暑假,我和外公外婆去中国的首都——北京游玩。说到北京,大家定会想到雄伟的八达岭长城、庄严的故宫、山清水秀的颐和园。25日上午,艳阳高照,我终于来到了颐和园,为大家介绍下园内著名的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于貌似西湖的昆明湖上。我坐在游船上,眺望十七孔桥,发现它是用乳白色的石材制造的。
船越驶越近,十七孔桥更加清晰地坐落我眼前。我忽然发现十七孔桥望过去不是完美的抛物线,而是由扁平一些的线条组成的,不过也很和谐。
这时,导游站在小船中间开了腔:“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吗?”我们都摇头不知。导游继续说:“在古代‘9’是一个阳数。这十七个孔不管从左数还是从右数,中间那个孔都是第九,又称重九。这样既寓意皇上可掌管天下,也有让皇上长命百岁之意”。这也是重阳节由来的另一个传说吧。
大家一定听说过“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十七孔桥上的狮子虽然没到数不清的地步,但是已经很多了,每个桥栏柱子上都有一只,惟妙惟肖,憨态可爱的小狮子,让你忍不住要伸手去摸它们的脑袋。
在颐和园,我们可不止游览了十七孔桥这一个景点。可我觉得,十七孔桥是最美丽的,不是因为它闻名中外,而是它传说与故事打动了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