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纳木错湖唯美的句子 正文

纳木错湖唯美的句子

时间:2025-05-04 16:58:31

我们在拉萨市参观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后,我就开始有胃部不适的感觉了,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再怎么努力都忍不住胃内翻江倒海般的折腾,头部也有很不舒服的感觉,我放弃了吃晚饭,无论同事怎么劝我都不敢吃,甚至不敢坐到他们吃饭的桌子旁边。不一会儿,一位同事向我走来,她说她也不想吃饭。我们远远地静坐着等他们,甚至不敢说话,唯恐刺激了那敏感的、引起不舒服的神经。

回到宾馆,我来不及洗漱就躺下,睡了一觉才感觉清爽了。

第二天早起,我告诉同事说,我不想去纳木错了。她问为什么,我说我怕高原反应。她说,我们这么远来了,应该挑战一下自己。我说到了这把年纪,我不想挑战了,再说,我知道高原反应的严重性,不敢冒险。但吃过早饭后,我感觉一切良好,就又和同事一起出发了。

一出拉萨市,驶上通往纳木错的路上,我就觉得来值了,不来就真的后悔了。因为晶莹的蓝天,剔透的白云,明朗的太阳,使我更加明白“清新”这个词的含义。辽阔的草原泛着冬天草的金黄,金黄的草原在太阳的照射下,仿佛熠熠闪光。群群牦牛在金黄上,在蓝天下,有白云陪伴,在悠闲吃草。我发出惊呼,发出赞叹:原来天真的.可以这么蓝!云真的可以这么白!太阳真的可以这样明朗!草原来还可以黄的像绸缎(因为,随着车子的奔跑,黄色的草原仿佛像飘动着的绸缎一样后移着)!

途中还看到了座座雪山。座座雪山静默在高原之颠,仿佛是忠实的卫士,守卫着高山上的草原、湖泊。

途中经过羊八井,羊八井海拔4300米,有我国温度最高的地热水,出水温度竟高达92度,要知道此处开水的温度才80多度。据说若是在寒冷的冬季,就会看到远处的白色雾气虚无缥缈。到达羊八井的时候,导游让我们下车观看,果然在远处看到袅袅白烟冉冉升起、飘散。我惊呼着让同事快拍下这一景观,可惜的时,我下车时谁都没有带下相机。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行,我们到达5190米的那拉根山口,这是青藏高原的最高峰,站在那拉根山口瞭望,前方山下一片辽阔的蓝色水域呈现眼前——圣湖那木错! 此时的纳木错像是一条深蓝色的粗线,横在雪山脚下。

纳木错海拔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南岸就是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山水相依,传说它们是一对情人。我避开喧闹的人群,静静地漫步在圣湖边,仰望与她相依的念青唐古拉山,联想翩翩。

湖水时而涌动拍岸。她是不是在深情地呼唤?还是撒娇呢喃?唐古拉山含情默默无言。他是不是在用他的伟岸把木措湖环绕在怀间?还是在温柔地回应着木措湖的深情地呼唤、享受着木措湖的撒娇呢喃?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利用十天时间,一起游览了雪域高原西藏。我们从郑州乘坐上“上海—拉萨”的特快列车,经过两天一夜41个小时的长途旅行,才到达了雪域圣城拉萨。中途穿越了巍峨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经过神秘的可可西里,见到了可爱的藏羚羊,欣赏了壮美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西藏“神湖”错那湖,见证了祖国壮美河山的博大。

纳木错是我们西藏旅行的第三站。早晨8:00,我们从拉萨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乘车,才到达纳木错。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她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远远地,好像在天际的尽头,我就看到了蔚蓝、雄美、壮阔的纳木错湖。徜徉于绵延的念青唐古拉山脚下,使我感觉到纳木错湖更平添了几分豪气,彰显其摩天接云的天湖本色。

站在平静而又壮阔的圣湖面前,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看到远处天际尽头的蓝天、白云、雪山,我感到纳木错就是高原上一位安静休憩的美丽少女,念青唐古拉山就是她的保护神。纳木错是博大广阔的,同时又是温柔恬静的。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峰形各异,雄姿勃发。尽处的纳木错湖,蓝宝石一样的湖水,像无边锦缎一样直铺雪山脚下。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原、天蓝的圣湖,好像是一幅精心构思的巨幅油画,壮美异常。

面对纳木错,我深感语言的苍白。就像诗人李白所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又像诗人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站在纳木错湖边,她的美,已经征服了我,我已被她的美深深感动。我真想变成一只苍鹰,永远翱翔在圣湖之上。因为我相信,能够在纳木错湖上翱翔的鹰,一定是自由的、快乐的、无拘无束的。

啊,圣湖—纳木错,西域高原的女神!在这片圣洁的净土上,你已生息了几百万、几千万年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是你见证了喜马拉雅山的崛起,也是你见证了雪域高原的成长,而你却依然安静地依卧在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等待着下一个轮回……

我在西藏工作多年,曾先后两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那根拉山口,从高处远远看到纳木错湖,像一块巨大的通灵宝镜静静地卧在蓝天白云之下,心中充满了神奇和向往。

车子沿着曲折山路,左转右拐,盘旋而下,直到山坡下纳木错扑入了眼帘。到了湖边,才真切感受到纳木错的神奇。

我兴奋地在湖边走着,伫立着,细细观赏湖面,近岸处,湖水清澈见底,偶尔能见到鱼在水里游动跳跃;远一点,浅蓝色的湖水泛着珍珠似的浪花;再远一点,水天交际处,湖水蓝得格外纯粹,如雨后初晴的天空,又如光滑莹润的宝石。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水悬在空中,形成一个美妙的“天湖”的美名。在晴好的天气,纳木错湖呈现出蓝白相间之色。蓝的天伴有漫天变化着不断滚动的白云,是那么的透亮。随着微风吹动,湖面卷起层层浪花,浪花犹如人的呼吸,有节奏地曼妙地向远处推进。水天相融,浑然一体,似有身临仙境之感。处于水天之间的,还有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山皑皑白雪,好似白色盔甲,宛若勇敢的.卫士守护着这颗冰川上的明珠。

这如海水的蓝与洁净的白相间相融,也在雪域高原编织出神奇的传说。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与念青唐古拉山结为伉俪,相依为命。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绸缎,头戴白色盔甲,骑着白马,右手高举马鞭,左手拿着念珠;纳木错骑着飞龙,腾云驾雾,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着佛镜。马龙相亲相爱,相伴飞腾。这是多么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

沿湖岸行走,看到两块巨石兀立面前,名为迎宾石。不远处两堆碎石上插满大小不同颜色的经幡迎风飘扬,表达广大信徒对神湖的敬仰。湖中有三个小岛屿立于蓝湖之中,民间传说那是佛的化身。很久以前,藏传佛教的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并创立藏历羊年设坛大兴法会。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一次就感到心满意足,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纳木错神湖名气很大,具有很高的神圣性,是善男信女朝圣必去之地。从古至今,中外香客纷至沓来,不惜长途跋涉,虔诚顶礼膜拜,一面用手捻珠,一面口中念念有词,绕湖转经,磕长头。

纳木错湖从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200多千米长的湖岸,有的人甚至要好几个月才磕完一圈。信徒们磕累了或到天黑自己记下记号,第二天继续往前磕。我两次去纳木错,都是深秋,高原气候已经寒意逼人。我看到许多信徒穿得很单薄,磕得大汗淋漓,有的磕得头破血流。有一个男孩只有七八岁,额头和膝盖都磕破流着血。我劝他把受伤的地方包扎好再磕,他幼稚黑红的脸蛋上,闪着黑豆似的眼睛,看着我点了点头,似乎明白我的意思,但又一往无前地磕了起来。那种虔诚到忘我的精神,让人难以想象,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纳木错湖边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立湖面。扎西半岛最大,岩洞里常年住着很多在此修行转经的喇嘛,全靠藏民众供养生活。岛上林立很多石柱石峰,似象鼻,如人形,像松柏等多姿多态。岛上还分布很多形状各异的溶洞,且各有其名,诸如量身洞、阴阳洞、合掌洞、善恶洞等,各有其意。藏传佛教认为,一个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上天会知道的。无论何人,只要行得正就能从每个洞中穿过,反之就要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是佛祖的警示。

纳木错湖,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盆地,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湖水退缩,湖面逐渐缩减而形成如今的神湖美景。由于湖水的滋润,湖滨草原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初夏,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山坡上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身在神湖的美景中,深感大自然造化之绝妙。山与水相依相融,冰雪消融,滋润湖水;湖水又像慈母,养育了湖畔绿茵茵的丰美草场。触动我们心灵的还是这片美丽神奇的湖水,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雪域高原孕育出这块蓝白相间的通灵宝镜,留下大自然神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