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过,夏天只剩个尾巴了。虽然知了还在无休止地聒噪,日头依然毒辣,但天气不再闷湿,浑身黏糊糊的感觉渐渐远去。
大连的夏天本就不热,前几周,在南方多个地方喜迎40度高温,马路上面煎鸡蛋的时候,这里只有三十二三度,而这已是大连的极值。但是本地人依然觉得快要活不下去啦,身边很多人出门走一圈回来都吵吵要中暑了,或许这不是矫情,也不是娇贵,无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毛病”罢了。
回想起在南方渡过的那几十年,从故乡的芜湖,念书的合肥再到漂泊的上海,辗转生活过的这几个城市,关于夏天的记忆都是凉水澡、光膀子、桌子抬到室外吃晚饭、冰镇啤酒小龙虾……空调那都是后来的事情。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宿舍要是热得实在没法睡觉,我们就会卷着凉席满校园寻找安寝之地,操场花坛边、阶梯教室地上,甚至是教学楼的屋顶,那里地势高,没阻挡,有风,凉快,但是屋顶的黑色沥青经过一天的暴晒,都有些发软,摸上去依然发烫。铺上凉席,躺在上面,风吹得前胸很舒服,后背却烙得受不了,后半夜,上边凉得想盖被子,下面却热乎乎地像铺了电热毯。于是,那一宿就像摊煎饼一样,从A面到B面,不停地翻转……那感觉至今回忆起来依旧酸爽。
如今,在大连生活了十多年,只有最热的那么几天才能勾起我的些许关于夏天的回忆,这就好比历经磨难炼就了八两的酒量,可从此之后,再没碰上过半斤以上的酒局儿,多少有些失落。因为同样是冰镇啤酒配小龙虾,在30度的环境里享用,和在38度的环境里享用,那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一口冰啤酒下肚的那种凉爽酣畅,也是有差异的。
当然,从生活的角度,夏天凉爽的'大连更加宜居——如果忽视其它因素的话。
夏天让人慵懒,生活也变得闲散。
这个夏天,全家去了趟青海甘肃,算是儿子的假期旅行,回来之后再没有安排任何的活动,连海边都没去过,因为怕人太多,老婆总觉得市内的海滩水质不干净。
七八月间,是机关里休假比较集中的时段,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非领导。因为上半年的工作已经完成,年终还有好几个月,调整一下工作的节奏也是有益的。列宁同志也曾经教导我们,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段时间,倒不是说无事可做,只是很多工作不那么紧锣密鼓而已。
最近,单位里培训讲座特别多,我想全国上下应该也都是这样,不多多学习怎么能跟上这个深化改革转变思想的时代?本周就听了一场国学的讲座,从孟子到大学,从家国情怀到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可以清晰地辨别出于丹牌的心灵鸡汤味儿,听完也没有什么太多印象。但是关于孝的那部分我倒是记住了,她说,关心老人并不是给他们买好吃的好穿的,而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你的生活当中,让他们感觉到一种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而不是单向的给予。
母亲自从上个月从老家来大连避暑,每日帮我们买菜做饭洗衣,没有多少闲的时候,而我又成天忙于工作,周末有时还得陪孩子上课,并没有多少时间陪她,每日晚饭后,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散步,享受一下不太热的夏夜微风,于她而言,已算是种放松啦!
儿子在家放暑假,没去上托管,每天按部就班地做作业,下围棋,学外语。虽说每天晚上可以在小区里放放风,但白天都圈养在家里,难免有腻烦的时候,心情不顺时还会发点小脾气。就是这个周末,一大早刚起床就在沙发上躺着,半天不挪地方,看着让人气不打一处来,恨不能冲上去揍一顿而后快。不明白,放暑假在家呆着的孩子都是这状态吗?
夏天,心难静,事儿也多,读书的时间少得可怜。几个月之前,同时开始看的三本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结构思考力》,至今为止一本也没看完。的确,我看书经常是几本一道看,单位、家里、床头各放一本,有时间就翻几篇,只要不是小说都能接得上,碎片的时间,碎片的阅读,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囫囵吞枣。
一年写十二篇的
好在,一年之计不在于夏,而在于春。事儿多的时候,也不是夏天,而是秋天,因为“多事之秋”嘛。所以,等到夏天过完了,一些都还来得及,莫着急,勿上火,明天的事儿还是留到明天再去解决,今天的事儿解决不了也可以等到明天再去解决。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
所谓境由心造,只要心中有海,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祝,夏安!
1、里求斯鹿岛被称作“天堂群岛”之一,位于毛岛东部,乘船20分钟到达。过去时有鹿群涉水渡过海湾,鹿岛由此而得名。拥有一天然优美的礁湖,水面宽阔平静,沙滩洁白细腻。岛上遍生椰子树和一种叫Filaos的植物,建筑物均为原始古朴的石房或茅屋。
2、里求斯七色土景区。迎面看到waterfalls瀑布,在一片苍翠中两道银色锁链般流下山涧。再车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七色土像座小山,中间隆起,与东西两边的山坡相接,南北两侧的缓坡伸向平地,似一道道彩色的山水流向两边的丛林。面积不大,东西长约五十米,南北也不过百余米,多彩多姿堪称大自然的奇观。颜色相当分明,红色中夹带着蓝色,蓝色中包含着黄色,黄色中又泛起绿色,呈现出七彩缤纷的世界,构成了一道道令人称奇的地面彩虹。
3、毛里求斯,不论沙滩、海水、阳光、花木,都散发着独特的诱人气息,但最著名、最有特色的,还属岛上那些巨大的象龟。亚伯拉达大象龟(Aldabra Tortoise),在岛上的La Vanille动物园是唯一可以骑上去的。没亲眼见过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这些象龟究竟有多大:它们体重通常超过250公斤,身长一米以上,远远望去,像一辆辆小坦克。仔细看象龟的胸甲,如果是女性,甲就会比较平坦;男性就会看到很明显的凹陷。
4、顶教堂是毛里求斯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是法国人在殖民地时期建造的。整个建筑拥有相当精湛的木工技艺,完美契合海岛风情的建筑风格,还有一座仿造巨大蚌壳打造的圣水盆值得欣赏。白墙红顶的教堂掩映在无垠绿野之中,呼之欲出的碧海蓝天,是一处缓解旅途疲劳的理想驿站。
5、蓝的天空,幽绿的泻湖,剔透的海水,细腻的沙滩,热情的气息,奇妙的七色土,异域的椰林情;还有人说,就是这样也是苍白无力的。马克吐温曾在《赤道漫游记》中写道:“上帝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仿造它的样子创造了伊甸园。”
6、里求斯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南方,所处时区为东四区,比北京时间晚 4 个小时,人口数量约 136、66万,国土面积 2040平方公里,主要民族为印裔和巴基斯坦裔(69%)、华裔占2、3%;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亦普遍使用,首都路易港。据资料记载:在1505年以前,岛上还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当葡萄牙人马斯克林登上该岛的时候,见一群蝙蝠扑扑棱棱地飞起来,于是他把小岛叫做“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到这里,以莫里斯王子的名字给该岛命名为“毛里求斯”。
7、机场口,漂亮的毛里求斯姑娘把鲜花串成的花环,挂在了我们的脖子上。我们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惊喜,并不失时机地与欢迎的姑娘合影。人与人之间,不管是相识不相识,有时一个细节,就可能产生某种奇妙的效果。这不,一个微笑、一串鲜花,就让我们感到格外温暖,一下子缩短了彼此心灵的距离,对这片遥远的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了一种亲近感。
8、你行走在滨海的盘山路上,脚下是树海毗连,远望是云海相接,你又会感觉似乎徜徉在美丽的仙境;当你走过山中那一个个游览景区时,眼前一排排棕榈,一片片芭蕉,一树树椰子,你又感觉是在领略美丽的南国风光。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岛上那一片片两米多高、漫无边际的绿油油的蔗田和蔗田边那一堆堆黑黝黝的石块,这是当地人几个世纪以来移石开田,种植蔗林的见证。
9、海湾是毛里求斯最美的珊瑚所在地,也是印度洋上最大的自然珊瑚保护区,拥有50多种不同的珊瑚和70多种小鱼大鱼。当置身于绿树与海洋交织的色彩斑斓中,映入眼帘的是绿树遮阴,树海相接;极目远望,又是云海相连,水天一色,心里面是海阔天空的感觉。而当我们乘玻璃底机动观赏船驶向距海岸千米的.滨海观赏海下珊瑚礁时,人们更是被那叹为观止的海底世界深深吸引了。
10、毛求,只要稍微走出城市一点点,就可以看到接天的地平线,一般都会呈现出甘蔗地的剪影。如果沿着公路去海边,因为每到海边一般都要经过一段下坡路,所以整个海面像是立在你的眼前,一朵一朵清晰的、像油画一般的云朵会在海的尽头沉到地平线以下。站在坡顶上,可以大概分辨出海平线的弧度,真实的看到一个圆形的地球。
11、里求斯的各类海洋与野生动物达百万种之多。毛里求斯人沿袭了英国人的平等和休闲观念,所有商业店铺,包括饭店餐馆,与政府公共单位作息时间同步,午后4点钟下班后及节假日、休息日,既便是繁华的路易港商铺,也是不无例外地打烊闭店,那些风情小镇上更是门可罗雀了。
12、岛东部海岸。沿着海岸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沙滩,白沙中掺混着被海水冲到岸边的灰白色珊瑚礁碎块。距海岸约二百米处,有一道与海岸平行的长长的珊瑚礁,海浪拍击之处,时而浪花翻卷,时而波涛耸立,生成一道白色海浪线,为静谧的海滨增添了些许迷人的风采;正是这道大自然神功构筑的天然屏障,阻隔了礁那方时时觊觎着的鲨鱼对游人的攻击,使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在浴场忘情游玩。
13、色――毛岛的生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毛里求斯中部无论向哪个方向眺望,都会是满眼的绿色。首先是山,远远望去,好似披上了一件绿绒绒厚厚的毛毯,清新碧绿。而当你走近它亦或是乘车穿行在盘山路上,才会真正领略到那“绿毛毯”的魅力。驱车行进于大山深处,一定要敞开车窗,那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植被遮天蔽日,有如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令人精神爽朗”。
14、里求斯蓝海湾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座座似假山样的珊瑚礁,状似嶙峋怪异的太湖石;继而是堆积成山、如锅盖大小的片状珊瑚礁,纵横交错,如荷如蒲,又似生长在西游仙境中的巨型神草灵芝,美不胜收;最壮观的还是那鹿角样的珊瑚石,似万千只梅花鹿拥在一处,不禁让人想起赵忠祥在动物世界中解说的规模几万只的鹿群大迁徙的壮观场景,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我不禁暗自感叹,壮哉,美哉!
15、里求斯是塞卡音乐的故乡。塞卡舞出自非洲,据说是昔日奴隶们为了忘却自己的不幸遭遇,借着欢快的舞蹈和鼓点,把自己的思念释放,送向隔海相望的故乡。然而今天看来,这个舞蹈太热烈了,完全无法缅怀到当年的不幸和忧伤。跳舞者穿着长尾花裙,赤脚露脐,双手拉开裙摆,伴随着激动疯狂的鼓点,疯狂地扭动着骨盆
16、层建筑是毛岛的一大风格特色,应该是考虑生态保护的缘由吧。而低层建筑中尤以环岛海滨风景区为代表,那一处处似法国风情小镇样的建筑,大多是二层小楼,在高大茂密树冠的掩映中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毛岛海滨,显得格外耀眼。在毛岛,单就建筑而论称不上美,除首都路易港还保留着一些法国早年老式建筑外,多已没有了最初的风格。毛岛建筑美在有建筑就有绿色,有院落就有树木;院墙内外,一丛丛一片片绿树成荫。
17、里求斯因地理和历史的关系,菜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丰富多样的,受荷兰、法国和英国统治的毛里求斯人在秉承欧洲煮食方法之余,也不断将毛里求斯当地的特色融入食物中。
18、果你已经厌倦了东南亚海岛上人群的熙熙攘攘,也厌倦了马尔代夫美丽观景享受岛那样晒晒太阳潜潜水的无聊。那么,赶快来充满本土风情的毛里求斯吧。
19、岛风光地貌构成丰富,湛蓝的海水、暖绿的海水、壮观的珊瑚礁群堰、雪白的细沙滩、多彩的珊瑚石、奇异的火山岩、荒漠的海草滩、婀娜的海菠萝树及各种植被集于一身,所到之处无不令人为之震撼!
在马尔代夫的第三天,我们租了一艘渔船出海钓鱼。船上有三位水手,他们皮肤很黑,但是他们的钓鱼技术很好,我看到钓鱼的鱼饵是塑料的,他们把鱼线放出去几十米长,船快速前进,拖着鱼饵吸引鱼上钩,他用英语告诉我们鱼杆前面往下弯就是有鱼了,我们小朋友在船头玩,突然船长说有鱼,我们马上跑到船的后面,爸爸去收鱼线,用很大的力气才把那条鱼钓上来,那条鱼的尾巴边上是蓝色的,有七、八斤重,没过多久又是一条鱼上钩了,这条鱼花了十几分钟才钓上来,船员介绍说这条叫长牙金枪鱼,它有尖利的牙齿,黄色的`大眼睛,比第一条还大。
船员停船抛好锚,让我们用手线钓鱼,用鱼肉当鱼饵,等了一会儿姐姐钓到了一条五彩斑斓的鱼,大概比大人的手掌长一点。不多久一个水手也帮我们钓了条红石斑,爸爸钓了一条小鲨鱼,当然是要放生的。
要回岛了,船靠了岸,我们下船到餐厅等厨师加工我们钓的鱼,服务员端上我们的鱼,一条清蒸、一条生鱼片,还有一条西式烧法,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真是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