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2)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3)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4) 、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
5)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 、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7)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
8)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9)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11)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1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3)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4)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1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6)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17)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18)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19)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0)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2)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3)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24)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25) 、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26)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27)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8)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29)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0)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31)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32)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33)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5)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不长江滚滚流。
36)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8)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39)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1)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42) 、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43) 、神甚放,行则眠,鸿告鸟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44)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45)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6) 、三军甲马不和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47)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8)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方。
49)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50)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52)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便是辛弃疾的诗词《水龙吟》中的名句,而这首诗也是辛弃疾的名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注释
建康:今江苏南京。
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遥岑:岑,音cén。远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流年:流逝的时光。
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倩:请托。读音qìng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揾:wèn。擦拭。
赏析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
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
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
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
更过溪南乌桕树。
上下两片,是两幅图景,相映成趣。上片是游女听禽图,三三两两的女子,听取树上鸟鸣,鸟鸣巧如人语:“提壶出门打酒婆母烙饼焦糊”。提壶、婆饼焦皆鸟名。
下片更是妙趣横生,一翁醉酒忘归路,行人殷勤指点去处,指路者指点越认真,问路者醉态越肖妙。
西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哪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杯汝来前,
老子今朝,
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
咽如焦釜;
于今喜睡,
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
古今达者,
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
叹汝于知己,
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人间鸠毒猜。
况怨无大小,
生于所爱;
物无美恶,
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
“勿留亟退,
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
道“麾之即去,
招之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