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吟春赏景的诗人,用浓淡各异的'笔墨,书写着时代里清新婉转的篇章。旖旎的绿意,春水的涟漪,都在惊蛰节气里焕发生机,所谓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下面是关于惊蛰的唯美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菩萨蛮》(春雨)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
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
那人知不知。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晴泛舟》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义雀行和朱评事》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始响,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万物开始复苏,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下面是关于描写惊蛰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咏二四气诗 · 惊蛰二月节——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元稹的这首诗给人描绘了一幅惊蛰时分的绝美画卷。立春开始,阳气逐渐上升,一直到了惊蛰这一节气,整个大地上都弥漫着春天的美景。你看!那如蜀锦般美艳的桃花,那翱翔在天空的老鹰也悄然远去,树枝上停歇着斑鸠一类的鸟儿在歌唱着,处处充满了生机活力。春光虽好,但是时光短暂,催促这人们劳作起来,树上的嫩芽也在争相生长,一片翠绿。人们在农田里开了春耕春播,田地里满是耕作的人呀牛呀,这么美丽动人的画卷在生动的描绘着,给人们收获的希望,仿佛已经看到秋天那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春晴泛舟——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niǎo)柳丝摇麴(qū)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陆游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忧国忧民,他的那首《示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一首写景的诗。春天的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诗人在湖上泛舟赏景,他有点感慨自己年龄不小了,“儿童莫笑是陈人”意思就是小孩子不要笑话我的年纪有点大了,在春天这样万物复苏的季节,整个大地都是一番新的景象。春雷阵阵,惊蛰已到,仿佛宇宙初开,开天辟地时候的样子。波光粼粼的江水淹没了黑色的石头,娇弱柔嫩的柳丝如黄色的.尘土一般。诗人想去岸边的亭子里休息,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不觉得又划起了船桨,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番呢?毕竟春光一刻值千金啊!
两首诗都是写的惊蛰,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两人都写了惊蛰时节美好的春景;不同的是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与两人所处的年代和经历不同。
元稹所处的是唐朝中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这样的一番春景让人看到了希望;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看到国家摇摇欲坠,他一生都有报国之志,但是受到秦桧等奸臣排挤并不得志,坚持抗金的抱负也无法施展,几十年下来,让陆游看不到什么希望,只能写诗词明志了,眼看着年龄越来愈大,也看到了国家的现实不是自己一人能扭转的,索性泛舟湖上,好好享受一番所剩不多的春光美景,体现了陆游对不得志的那种无奈之情。
1.《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年代:宋作者: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2.《燕居十六首》
年代:宋作者:彭龟年
冬月不启壁,深虑惊蛰虫。
物方全性命,如我爱吾宫。
3.《安济桥》
年代:宋作者: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4.《夜闻警》
年代:宋作者:吴可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5.《冬至日闻雷》
年代:宋作者:杨时
土圭日已南,百年生有期。
新阳潜地脉,惨惨群阴微。
尚觉云气昏,严飚弄寒威。
狂雷与骤雨,奔逐如喧鼙。
百虫误惊蛰,生理亦已亏。
向晚怒声息,散雪交余辉。
凌寒山驿孤,持盃空自疑。
6.《闻蛙》
年代:宋作者: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7.《冬夜观树影》
年代:明作者:邵宝
月树影在地,横斜复横斜。
谁为水墨画,老笔全无华。
又如春雷动,初惊蛰龙蛇。
因之得篆法,锥铁行平沙。
海云漾双玕,江风落孤楂。
玄冬万景瑀,嘉此独咨嗟。
他宵有繁阴,莫向时人夸。
8.《游玉泉》
年代:宋作者:朱翌
坡陀石上大绅垂,踞石跏趺世虑微。
奉引有春扶屐去,送归生月带星稀。
一时花木助欢笑,四雇风云入指挥。
是日乃书惊蛰节,鸣蛙已傍小池归。
9.《答陈珽主簿》
年代:宋作者:刘克庄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
果能磨铁砚,真可歃铜盘。
君壮雷惊蛰,吾衰月阙团。
家贫无宝贝,珍贶欲酬难。
10.《清溪松阴图》
年代:明作者: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