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茶礼仪
请茶,一般是当客人来家时,坐定后即端出时,这是让客人品茶;如果客人已经来一阵子再端茶出来,按中国老规矩,这是暗示要送客了。这时客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或有要紧的事没说完,应该起身告辞了。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态。
请茶注意事项:
1、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2、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提醒大家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奉茶礼仪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最基本的奉茶礼仪就是客人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点心端出,再奉茶。
1、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古时因为酒不易酿造属于待客上品,所以将客人的酒杯倒满表示主人大方、好客。但是开水泡出的第一杯茶却只能倒七八分满,因为满杯热茶不易散热,让口渴的客人久等是失礼的,所以茶满欺人。为了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水,第一杯茶不能倒满,续茶才可以倒满。
2、 如果家里或办公场所是用大袋子装的一包散茶,给客人取茶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茶,可以直接倒入客人杯中或先倒一部分茶在一个杯子里再把杯子里的茶倒在客人的杯中。
3、 除非有一次性杯子的杯托,否则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给客人奉茶。
4、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双手奉出才为敬。
5、 持杯时不能抓杯口、握住杯口,总之,客人的嘴部要接触的部分奉茶的人都不能用手碰触到,否则视为失礼。
6、 持杯奉茶时,以防唾沫溅入杯中,不要边奉茶边说话,从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将杯子放置到位后退后一步,再说“请客人用茶”等礼貌用语。
7、 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应依身份的高低顺序奉茶 。
8、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9、 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顺手面比如右面,这样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也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己取用。
10、 如果房间里在开会或很安静,奉茶时不要出声,放下瓷杯子的同时要用小指垫在杯底以防瓷杯发出响声。
客来敬茶是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更有一句老话叫“水满欺人,酒满敬人。”现实中已少有人会记得,也不会太多拘礼!更有不解“水满”为什么会是欺人呢!
当然老话的存在有它的理由:“在给客人斟茶、倒水时。如果满的话,容易弄湿客人的手,有时会烫伤、弄脏衣服什么的.!即使不会,也要客人小心益益地。所以“欺人”是指你对客人的不尊重!“八分满”能显示出,你的个人休养和对客人的关心、尊重!”如果是饭前,还也可为客人的肚子留点空间!别让水把客人给灌满了。而在喝茶时,“八分满”有助于小杯直径3cm边缘的散热!让你喝到最佳时机的茶!还有:每个人喝茶,总是有个小习惯“先舔上一口”小试一下水温、品级,再喝剩下差不多六分茶水的!“恰好”六分的茶,能让舌头和口腔里的感官,最好地感受到!口腔内的剩余空间,又让入口茶水所散发的香气,更好的存留!使:“茶水已入肚,口中留余香!”这无疑也提升了茶叶的品质。所以同一泡茶“八分满”的茶水喝起来相比是“更香、更好、更有品味、也加珍贵!”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这一民俗礼仪。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礼,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