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No.2 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No.3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No.4 尽日向流莺分诉。——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No.5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No.6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元稹《樱桃花》
No.7 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和凝《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No.8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No.9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No.10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No.11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No.12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No.13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李清臣《谒金门·杨花落》
No.14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杜甫《野人送朱樱》
No.15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No.16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
No.17 春江暖涨桃花水。——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No.18 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张翥《摸鱼儿·送春》
No.19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No.20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元鹏《山中四咏》
No.21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No.2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No.23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No.24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No.25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No.26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No.27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落花》
No.28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张翥《踏莎行·芳草平沙》
No.29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No.30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No.31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李白《鞠歌行》
No.32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No.33 桃杏依稀香暗渡。——李冠《蝶恋花·春暮》
No.34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No.35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No.36 柳丝长,桃叶小。——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No.37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No.38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No.39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No.40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No.41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No.42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No.43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No.44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陈子龙《诉衷情·春游》
No.45 不管桃花依旧笑。——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No.46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李白《郢门秋怀》
No.47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No.48 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No.49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No.50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No.51 正过雨荆桃如菽。——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No.52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No.53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No.54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No.55 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No.56 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No.57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No.58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No.59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秦观《点绛唇·桃源》
No.60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关于桃花的优美诗句
1、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2、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3、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5、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6、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7、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祖可《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8、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9、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李九龄《山舍南溪小桃花》
10、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11、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12、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3、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14、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15、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16、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7、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
18、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19、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0、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21、乱山深处水潆回。——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22、熏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韩愈《题百叶桃花》
24、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25、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26、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7、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8、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29、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0、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31、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32、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
33、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3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5、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36、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37、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38、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
39、不会频偷眼,意如何。——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40、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41、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42、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43、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44、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45、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46、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7、草草杯盘不要收。——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48、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
49、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50、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51、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白居易《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
5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4、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55、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56、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57、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58、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59、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60、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李白《鞠歌行》
在传统文化中,桃花有多种特别的含义。有桃花是风流之花,包含爱情、怀春、桃 色、风流等含义。有桃花是桃花源的标志性之花,包含世外桃源、隐逸居所、精神家园等含义。正因为桃花有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古往今来写桃花的诗篇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下面是关于赞美桃花的优美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赞美桃花的优美诗句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0、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1、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赞美桃花的优美诗句
1、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3、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4、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
5、不管桃花依旧笑。——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6、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7、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8、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9、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
10、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11、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上官仪《咏画障》
12、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15、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6、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7、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18、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9、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20、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21、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2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23、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杜甫《野人送朱樱》
2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5、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7、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28、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0、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31、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32、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33、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4、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35、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6、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7、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38、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40、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41、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和凝《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
42、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43、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44、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45、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46、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47、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