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段。“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根茎都有节似竹,叶抱茎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黄色花穗。“瑟瑟”,犹言飒飒、索索,草木被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下了马,走进客人的船中;举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饯别,却没有音乐助兴。枫叶获花,秋风瑟瑟,景是凄凉景;送客至江船,举杯冷落,情是寂寞情。“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管弦”,指管乐器与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要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面上,映着一轮明月。前句已将黯然低沉的情绪作了铺垫,后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全诗三次写到江月,各有妙用。这是第一次。“江浸月”,是说月影倒映在江中,就好像月亮浸在水中一般。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弹奏的声音;听着听着,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开船启程。“忽闻”,传达诗人正思音乐而音乐即来的惊喜。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依循着声音寻找,低声询问,弹奏者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那人想要回答,却又迟疑不决。从“忽闻”、“忘归”、“不发”到“暗问”,均着力刻画人物心态,亦为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欲语迟”,是说犹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将船只移过去,慢慢靠近,邀请那人出来相见。大家添了酒,把灯拨亮,重新设宴。诗人写琵琶女的出场,是因闻声而动情,因动情而寻人。琵琶声的不同凡响,衬托出弹奏者的不同寻常,故听者赏慕,颇有知音相遇之感。“回灯”,添油拨芯,使灯光回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经过再三邀请呼唤,她才勉强走出来;出来时,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儿。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频频呼唤,一方面是迟迟而出。这种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双方的心情和个性。诗人抓住这一点,逼真地描绘了琵琶女的出场之态。尽管用语平实,但欲露还藏的情态,已经入木三分。“千呼万唤始出来”,并非孤傲忤慢,而是因为自有志趣,不露才扬己;更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的难言之恨,不便说明,也不愿见人。这种拘谨、腼腆而又稳重的样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时一个女子应有的情态。“犹抱琵琶半掩面”与上文的“琵琶声停语欲迟”,皆曲折细腻揭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活动。
琵琶女的出场,让人产生期待,全诗由此转入正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她转好弦轴,拨动琴弦,顺手试着弹了三两声;虽然还没弹出曲调,却已流露出情感。前句写校弦试音。后句以乐音传达人的思想感情,扣开听者的心扉,让人神往。“情”字是诗眼,有传神之妙。“转轴拨弦”,是弹琵琶之前校正音阶、调正丝弦的准备动作。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每一弦都是那样低沉压抑,每一声都充满愁思,似乎在倾诉一生的不得意。这两句进一步借音乐写人,在抑郁之情中点出身世之悲。“不得意”,一作“不得志”,给“情”定了一个基调。“掩抑”,以手压弦而弹,弹出的音调低沉压抑,是幽咽悲伤的情调。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她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弹奏下去,仿佛要一吐为快,说尽自己无限心事。以上三联,都是上句写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情景,下句借听者的感受揭示她的内心活动。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她的手指在弦上一会儿轻轻叩动,一会儿慢慢揉动,一会儿顺手下拨,一会儿反手回拨。起先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又弹《绿腰曲》。这两句是写琵琶女娴熟的技艺。“拢”,用指叩弦;“捻”,用指揉弦。这两种是用左手按弦的指法。“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这两种是用右手弹弦的指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据说是开元时从印度传入,原名《婆罗门》,经唐明皇润色并改此名。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有较详细的描写。“六么”,是当时有名的歌舞大曲,也作“绿腰”或“乐世”。原名“录要”,以乐工进曲录其要点而得名,属软舞类。由女子独舞,舞姿轻盈柔美,乐曲节奏由慢到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像阵阵疾雨;小弦弹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就好像人在窃窃私语。自此至以下十四句,借助语言摹写音乐的时候,都运用了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形象性。这两句是说弹奏琵琶音响之精微。用“嘈嘈”、“切切”这两叠字词摹声,又用“急雨”、“私语”,使它形象化。琵琶有四弦或五弦。“大弦”,指其中最粗的弦;“小弦”,指其中最细的弦。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前一句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这里再用后一句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双声和重音叠韵词的运用,更加强了悦耳的听感和韵律的节奏。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有时弦声轻快悠扬,就像宛转悦耳的黄莺在花下啼鸣;有时弦声艰涩低沉,好像呜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转。“间关”,形容莺声宛转。“幽咽”,指悲抑哽塞。这里,诗人将琵琶声同时诉诸听觉与视觉,分别表现出轻快与冷涩的不同感受。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冰下的流泉,渐渐地冻结了;那弦也像被冻住了,快要断绝;就这样,弦声越来越弱,暂时停歇下来。诗人以丰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将变化多端的音乐描绘得出神入化,维妙维肖。作者的才华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之美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出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诉说身世作了铺垫。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声音暂停的时候,只觉得另有一种深藏的愁绪和恨意产生。此时,虽然静默无声,却更胜过那有声之境。“有声”之时,听者的思想感情随着曲调奔腾跳跃,无暇细味。而“无声”之时,给人以时间去整理思绪,体味曲中之情;同时将听者引向未来,因为不知道下面又会怎样。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强音,就像银瓶突然迸裂,里面的水浆喷溅而出;又像铁骑冲出、刀枪撞击一样,是那样雄壮铿锵,激越昂扬。当听者置身“无声”之境时,满以为就要结束了。谁知 “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已积聚了无穷的.力量,不可压抑,终于在这里爆发出来。于是,全曲推向高潮。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最后,一曲终了,她收取拨子,在几根弦的中心奋力一划;琵琶就像撕裂的布帛一样,发出脆厉的一声。至此,全曲戛然而止,但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仍余音绕梁,久久难息。“拨”,即拨子,弹奏弦乐器时用的工具。“当心画”,是一种演奏手法,即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横划,行话叫做“扫”。“画”,同“划”。“裂帛”,指绷紧的丝绢突然断裂,这里是形容“当心画”时声音的强烈冲击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时,四周的船只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一声裂帛般的音响之后,一切又归于静寂。一直沉浸在音乐中的听众,如梦初醒。这里,诗人从侧面写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置身斯时斯境,同怀天涯沦落之感的作者与弹者心境如何,让人不由揣想。而由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无言更胜有言,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诗人在这里第二次描写到月亮,静谧的意象与诗意再次呼应,烘托出凄美的情境。“舫”,小船。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她若有所思,将拨子插在弦缝间;然后整顿衣裳,神态凝重端庄地站了起来。这里,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下文的“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大概就是从听者的询问引发。但是,叫人从何说起呢?于是,一面收拾,一面思忖。“敛容”,刚才弹奏时由于情绪激越,不单是衣裳有些乱了,悲欢也都形于色。至谈话时,自然要整理情绪,从音乐意境中收回心来,于是收敛起脸上的表情。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自重。琵琶女并非轻薄浮躁之人,前面已经写出了她的人格:“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正代表着女性的羞怯和矜持。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叙道:我本来是京城长安女子,家住在虾蟆陵。“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之地。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
从这里至“梦啼妆泪红阑干”,都是琵琶女自述身世。诗人用诗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相互补充,完成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十三岁时,我就学成了琵琶,名字编排在教坊之中,是属于第一流的。上面是叙籍贯,这里是叙出身。“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高祖武德后,在禁中设内教坊。玄宗开元二年,在蓬莱宫侧置内教坊,洛阳、长安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为教坊使。内教坊兼习雅乐和俗乐,外教坊则皆为俗乐。这位琵琶女大概是挂名外教坊的。“第一部”,指首席乐队。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那时,我技艺超群,曾经一曲弹完后,让琵琶师傅也佩服;我还貌美过人,妆扮之后常被秋娘嫉妒。这两句写琵琶女色艺双绝。“善才”,唐代对琵琶师的称谓。“伏”,通“服”,敬佩。“秋娘”,当时的一位著名歌妓,这里是泛指歌歌女伶。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京师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赠送缠头;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这两句写琵琶女追忆当年在长安时的生活,语含感叹。“五陵年少”,指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高帝之长陵、惠帝之安陵、景帝之阳陵、武帝之茂陵及昭帝之平陵,都在长安城北。唐时,曾将各地的一些富豪迁到陵邑周围,以繁荣邑址。故五陵多富家子弟。“缠头”,也叫“缠头彩”,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人以罗锦等丝织品为赠。后来多用钱物代之。“红绡”,红色薄绸或绫缎等丝织品。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用钿头云篦等贵重首饰来打拍子,哪怕碎了也毫不可惜;纵酒欢歌中,我红色的罗裙常因酒杯翻覆而污损。“钿”,是用金、银、玉、贝等制成的花朵状的首饰。“云箆”,即云状的箆,是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云”,一作“银”。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一年又一年的欢笑作乐,多少良辰美景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消磨掉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忆昔思今中,有着淡淡的留连,更有悔恨和痛惜。“秋月春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一起出道的师妹随军去了,阿姨也去世了;暮去朝来,时光流逝,我的容貌渐渐衰老了。据《教坊志》、《北里志》、《唐国史补》记载,唐代的倡优歌女惯以兄、弟相称,以至影响到宫廷教坊,出现了女兄女弟这类称呼。这里所说的“从军”,是指做随军倡妓。“阿姨”,是歌妓对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称呼。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欢笑。以下六句,言老大沦落。盛衰之感,对比强烈。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因容颜衰老,无人光顾,来往的车马越来越少,门前冷冷清清。我年华老去,最后嫁给一位商人做妻子。这两句以如诉如泣的抒情笔调,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运。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商人只重财利,从不把别离当一回事,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去了。这里不说“卖茶”,而说“买茶”,与当时的榷茶、税茶制度有关。“榷”的本义是独木舟,引申为专利。榷茶就是唐代官府采取的茶叶专卖制度。白居易写此诗的元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浔阳的茶商经营茶叶,先要到就近的浮梁进货,即“买茶”。商人流动性较大,琵琶女与丈夫自然是离多聚少。这两句叙写,强化了琵琶女天涯沦落之恨。“浮梁”,唐时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市北浮梁。浮梁之茶虽非名品,但产量丰富,是当时茶叶的重要集散地。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他走了之后,留下我一人,在江口独守着这艘空船;围绕着船外的,只有一轮明月,映着一片清冷的江水。这是诗中第三次描写月亮。独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与昔日长安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夜深时,忽然梦见年轻时候的事,禁不住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着胭脂,流得满脸都是。“梦啼”句,凄苦中犹有娇憨与率真,哀感顽艳,合乎身分。“梦啼妆泪”,是说梦中啼哭,脸上带着泪痕。“妆泪”即胭脂泪。“红”本指胭脂色,这里作动词。“阑干”,(泪水)纵横流淌的样子。
我闻琵琶己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听到她弹奏的琵琶曲,就已够让我感伤叹息了。现在听了这一番叙述,更加让我叹息不已。“重”,更加。“唧唧”,叹息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彼此同样是流落天涯、四处飘零的人,虽说今夜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经互相认识呢?琵琶女的身世,激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同病相怜,同声相应,他将自己贬谪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头的悲惨遭遇联系在一起,酝酿出这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旅程中无数孤独者的心声,是全诗主旨所在。它已超越时代,成为后世饱经沧桑的人邂逅时的共同感受。毛泽东读《琵琶行》时曾在这两句下面划了许多加重号,还批道:“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来到浔阳城,经常卧病在床上。以下是作者剖露心曲。在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感情波澜中,他坦露自我形象,将平生遭遇和谪居僻所的失意心情倾诉出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地处偏僻,没有什么音乐,整年听不到美妙的音乐声。这里实际是说自己孤独寂寞,没有知音。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我的住处靠近湓江,又低又湿,黄芦、苦竹绕着宅院丛生。“湓江”,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县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其江口就是“序”所说的“湓浦口”。“苦竹”,伞柄竹。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这种环境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能听到杜鹃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鸣的音声。“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国的一位国君杜宇(又称望帝)魂魄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凄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每当春江花开之时、秋月皎洁之夜,我往往拿了酒,自饮自酌。“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迷人的景色。在景色迷人的大好时光里,他人邀朋聚友,吟诗作赋,开怀畅饮;诗人却独自一人,喝着闷酒,寂寥难遣。这种贬谪外任的苦闷心情,使诗句里浸透着感伤与愤激。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难道连山歌或村笛都没有吗?有,但是声音杂乱刺耳,实在难听。“呕哑嘲哳”,形容乐声杂乱难听。诗人之意或许并非实说音乐难听,而是借不如意的环境衬托自己“不得意”的境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今夜听了你琵琶的旋律,好像听到仙乐一样,使我耳朵一时清爽起来。“仙乐”,形容乐声美妙动听,仿佛来自仙界。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请你不要推辞,重新坐下,再来弹一曲,让我来为你写一首《琵琶行》的曲词。“更坐”,即再次坐下来。“翻作”,是说按曲填写歌词。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她被我这些话感动,站立了很久,然后重新坐下来。她调紧丝弦,弦声顿时变得急促起来。这里巧妙写出琵琶女与诗人内心复杂感情的契合,着笔不多,却十分传神。“却”,退回。“却坐”,回头重新坐下。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曲声凄凉哀伤,已不像先前的乐声,满座的人听了都忍不住掩面哭泣。究竟为何不似“向前声”,未说,其实也不用说。因为前面已有大段描写作铺垫,只说满座哭泣,即已表明凄凉哀切之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要问在座的人中,谁的眼泪流得最多?当然是我这个江州司马,你看,眼泪都已将青衫官服打湿。相遇知音人,一洒同情泪。一个是飘零江湖的长安歌妓,一个是得罪遭贬的朝廷命官;一个是“红妆泪”,一个是“青衫泪”。明写前者,暗写后者。二者彼此地位悬隔,却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这是最为难得和感人的。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当时白居易职为州司马,为从五品,但“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七)。阶官,是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品级的称号,相别于职事官而言。当时白居易官阶是将仕郎,为从九品下阶,故应穿青衫。
1、春秋越大,越喜欢喝点小酒,由于心里有些话越来越说不出口。我们在各自的小路上匆匆行走,一直未曾停留,不经意间在某个路口相遇,于是轻轻问候,淡淡寒暄,然后挥手说再见。但只有经由了这段,才有回忆的笑谈。
2、这几日,日光清澈,却乍暖还寒。郁金香在灿烂里枯萎,见落花不免有些伤感,或许花儿零落尘泥,是为了吐故纳新吧。
3、当旧的伤口痊愈、新的伤口又开始孕育。
4、人一辈子只有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任何人对你不好,只要不在乎,他就没法伤害到你。你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你永远做不到。理所当然要有,但不要太强迫自己,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5、我没有哭,是眼泪迷失了归路,打转在心湖。她很无辜。
6、如此良辰美景,春意盎然,花香满河,清风徐来的时候,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一壶浊酒,两袖清风,自饮自酌,躬耕陇亩。我与陶兄乘着一叶扁舟游走在运河之上,饮酒作诗,弹琴唱歌,以文会友。只见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岸移船不移,划动的扁舟只留下河上一丝一缕的涟漪,荡碎了如镜的河面,消散了倒影水中的朵朵白云,惊飞了停歇水中的鸥鹭,倒退了岸边随风飘扬的枝枝柳条,送来了凉爽宜人的春风拂面,诗意无穷,如梦似幻,沉醉不已。
7、是的,我的世界,充斥着巨大的悲伤。
8、给你快活的那个人,就是也能带给你痛苦的人。
9、笑容背后,掩藏着多少痛苦。
10、亲爱的,有些已经注定,有些伤害,永远无法原谅。
11、忘了告诉你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苍老。
12、在被窝里期待天明,在无人的街道行走,捡几片雨打碎的花,有时走入电话亭,写一些欺骗自己的句子。
13、陌生的梦里,过去不时垂直起降。
14、一次又一次的降温才让树叶变黄,一回又一回的漠视才把人心变凉。谁都不傻,总是敷衍,都会渐行渐远;谁也不笨,没被看重,都要越来越淡。一旦攒够了失望,只能离开。
15、生命太短,重要的话等不及欲语还休。
16、是你自命清高,还是我自名不凡。
17、我想念以前的朋友,我却害怕重逢。
18、想念一个人,是对即将见面的美好期待;想念一个人,是紧张工作之余的莞尔一笑;想念一个人,是读到一段忧伤文字的莫名伤感;想念一个人,是阴霾天气里冲着天空展开的笑颜;想念一个人,是打开手机查看他相片的甜蜜心情;此刻,我正在想念你!
19、是谁给了我承诺,而又是谁卑微了承诺。
20、话别离殇,是轻盈,谁将愁红捻做雨?不肯江东守孤魂。月下伊人,几人愁?何不薄情凉豫州?一声轻吟,低眉挽,欲把心事寄东篱,换梦袈裟,重头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依旧是青山楼外楼,一笔江山,月影纱,画媚倾城,醉惊鸿!
21、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愿与君永相随。
22、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悲伤,要么用心遗忘,要么全力生长。
23、人说恋爱就像放风筝、放纵的爱,也能让天空划满伤痕。
24、曾经月光是温暖的,可是没人告诉我那温暖里的太遥远,让我遥不可及。黑夜弥漫天空,也占据我的心,满满的。他们说白天不懂黑夜的黑,就如你从来不懂我的悲伤,我说、我懂黑夜黑夜也懂我的。
25、有些话只配说给爱的人听。
26、爱了那么久竟然对我没感觉,对我没感觉,那么当初就不要跟我在一起。
27、我不懂浪漫不擅长言辞除了默默守护你一无是处。
28、听说风好大孤独的人回不了家。
29、后来我才明白,人生中所有的念念不忘,所有的郁郁寡欢,所有忽如其来的沉默与叹息,微笑与眼泪,都来自这句话:如果是你就好了。
30、请不要出现在我的梦里,我已经承担不起醒来的落空。
31、夜来了。我孤独地投身于人群,人群投我以孤单,细雨霏霏不是我的泪,窗外萧萧落木。在诗人笔下,这份落寞,这份孤独,就像一根绳子套住了每个游子的心。此情无计可打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用在这里到也适当!
32、七月的风,不凉亦不热,但却在不经意间感伤了我。微雨印斜阳,清唱昨日繁华,倚轩而醉,取出怀中藏下的那一段青丝,沉浸在往昔的温柔之中。黄花漫山,往事似流水涌起,悲不语,泪洒花下;风尘起,经年辞去。容颜渐变,冷笛声里黯然啜泣,望天涯,欢声笑语均隐去。冷风吹残月,忧伤如墨倾诉给谁?前世,谁欠了谁的守候?今世,谁许了谁等待?
33、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哭,唯一值得你为他哭的那个人,永远都不会让你为他哭。
34、那些爱我的人都曾拥有过天真而无忧伤的脸。
35、也许不是爱吧,因为我并没有尝到那撕心裂肺的疼痛。
36、可惜你不在我身旁,看不到我的苦笑悲伤。
37、爱是诱惑,也惟有爱能给你力量抗拒诱惑。
38、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39、我是不是习惯笑了所以不会哭了。
40、飞行与堕落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但是,人越向往,人就越总易忽略。人若强行飞行,就会落得如此下场。
41、终于决定把爱好恨装入行囊背在双肩,走了很远很远。
42、当你不在寂寞时,就是你要分开的时候 。
43、我会走与你相反的方向,你不下来我也不上去。
44、为何明明恨死了那个狠心的女人,却无法放下她。
45、沿途的风景我只能边走边忘。
46、满怀悲伤,却流不出泪。
47、她不知所措,她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48、曾经我最相信的人告诉我不要相信任何人。
49、别再跟我说有关幸福的话。
50、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 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51、你对我,什么都没有。
52、听到关于你和她的一切,我只能选择沉默。
53、喜欢童话,是因为把它当成了童年。
54、都说爱情需要把握,可如果你不属于我,就算我再痴情再执着也无法用你给予的一地碎片,拼凑出我的完美天空。
55、我爱到痛了,你却留下我一个人;我哭到累了,你却不晓得我只为你一个人。
56、有些人让你哭,你却飞蛾扑火。有些人让你笑,你却弃之不顾。
57、对认真、勇敢追求爱情的而言,要的是有点乖、也有点坏。在他的优点裡,显示她独到的眼光;在他的缺点裡,展现她超凡的包容。
58、当爸爸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我们在慢慢的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
59、满天星云下,感到无边的寂寞。
60、上了大学才知道,别人请客吃饭或者自己请别人吃饭都是很平常的,甚至请一个不怎么熟的人都是有可能的。
61、缄默站上落叶堆,屏息凝视,因为熟练的采集人要薄荷叶流浪。
62、地球的另一端,有个深爱着你的我。
63、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自己所喜欢的人,固执的坚持了一段虚假的爱情。
64、水国蒹葭夜有霜,寒山色共苍苍。
65、我在等你不再等他,静静在某个角落下。
66、有天我醒来看到我的身边没有你,才发现我们现在正在经历异地恋,习惯了有你在的每天,突然身边空荡荡的,很不习惯却又不得不习惯,一个多月倒计时,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了,很期待很煎熬,一个多月对我来说好久好久……
67、眼泪也没有时间流,流了也没人帮自己擦,偶尔也会无力的想,有些事一个人好痛苦,便会叹口气,继续面对现实。
68、一路,经历过疯狂,经历过暗自舔伤。昔年义气共未来,怜如今寥落天涯独自,是伤感?曾经痴心看云天,余眼下千疮百孔自嘲,是失望?车水马龙世事喧闹,宛自微微笑,看风走云来,是出尘是成熟?时间荡涤着浮华,在你坚持自己的时候;时间嘲笑着虚妄,在你走向幸福的时候。时间、世界没错,你没错。
69、听着他喜欢的风格。而我自己并不喜欢。多么可怜,只想我以为可以靠近他。
70、稚气弱小的幼年,青涩又拘谨;漂泊在外的游子,低沉而郁郁寡欢;倦鸟归巢,对着最初的自己,所有天真的,干净的,心底热乎乎的那一点柔软,都回来了。
71、我是会哭,也会笑,不一定要他人维护。
72、忧伤能伤人,绿鬓变霜鬓。
73、无论你是否愿意时刻流逝,会让你忘记一个人。
74、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宝贵;分辨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须要的货色,如同盐,少了它还有什么味道?
75、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无论你摊开还是握紧总会从指缝中一点一滴流淌乾净。
76、或许离开我的你,让人找到了更爱你的人,或许没有我,你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的开心,可是我还是想要说,你错过了我。
77、因为爱,所以即便她什么也没有说,你仍然能够知道她的一切;因为不爱,所以哪怕她说了再多,你也仍然会忘记。
78、你是怎么把心解放的,能告诉我下吗?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她若有所思,将拨子插在弦缝间;然后整顿衣裳,神态凝重端庄地站了起来。这里,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下文的“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大概就是从听者的询问引发。但是,叫人从何说起呢?于是,一面收拾,一面思忖。“敛容”,刚才弹奏时由于情绪激越,不单是衣裳有些乱了,悲欢也都形于色。至谈话时,自然要整理情绪,从音乐意境中收回心来,于是收敛起脸上的表情。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自重。琵琶女并非轻薄浮躁之人,前面已经写出了她的人格:“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正代表着女性的羞怯和矜持。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叙道:我本来是京城长安女子,家住在虾蟆陵。“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歌女聚居之地。旧说董仲舒葬此,门人经过这里,都下马步行,所以叫下马陵。后人误传为虾蟆陵。
从这里至“梦啼妆泪红阑干”,都是琵琶女自述身世。诗人用诗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相互补充,完成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十三岁时,我就学成了琵琶,名字编排在教坊之中,是属于第一流的。上面是叙籍贯,这里是叙出身。“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高祖武德后,在禁中设内教坊。玄宗开元二年,在蓬莱宫侧置内教坊,洛阳、长安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为教坊使。内教坊兼习雅乐和俗乐,外教坊则皆为俗乐。这位琵琶女大概是挂名外教坊的。“第一部”,指首席乐队。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那时,我技艺超群,曾经一曲弹完后,让琵琶师傅也佩服;我还貌美过人,妆扮之后常被秋娘嫉妒。这两句写琵琶女色艺双绝。“善才”,唐代对琵琶师的称谓。“伏”,通“服”,敬佩。“秋娘”,当时的一位著名歌妓,这里是泛指歌妓(ji)女伶。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京师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赠送缠头;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这两句写琵琶女追忆当年在长安时的生活,语含感叹。“五陵年少”,指富贵人家子弟。“五陵”,指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高帝之长陵、惠帝之安陵、景帝之阳陵、武帝之茂陵及昭帝之平陵,都在长安城北。唐时,曾将各地的一些富豪迁到陵邑周围,以繁荣邑址。故五陵多富家子弟。“缠头”,也叫“缠头彩”,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人以罗锦等丝织品为赠。后来多用钱物代之。“红绡”,红色薄绸或绫缎等丝织品。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用钿头云篦等贵重首饰来打拍子,哪怕碎了也毫不可惜;纵酒欢歌中,我红色的罗裙常因酒杯翻覆而污损。“钿”,是用金、银、玉、贝等制成的花朵状的首饰。“云箆”,即云状的箆,是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云”,一作“银”。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一年又一年的欢笑作乐,多少良辰美景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消磨掉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忆昔思今中,有着淡淡的留连,更有悔恨和痛惜。“秋月春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一起出道的师妹随军去了,阿姨也去世了;暮去朝来,时光流逝,我的容貌渐渐衰老了。据《教坊志》、《北里志》、《唐国史补》记载,唐代的倡优妓(ji)女惯以兄、弟相称,以至影响到宫廷教坊,出现了女兄女弟这类称呼。这里所说的“从军”,是指做随军倡妓。“阿姨”,是歌妓对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称呼。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欢笑。以下六句,言老大沦落。盛衰之感,对比强烈。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因容颜衰老,无人光顾,来往的车马越来越少,门前冷冷清清。我年华老去,最后嫁给一位商人做妻子。这两句以如诉如泣的抒情笔调,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运。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商人只重财利,从不把别离当一回事,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去了。这里不说“卖茶”,而说“买茶”,与当时的榷茶、税茶制度有关。“榷”的本义是独木舟,引申为专利。榷茶就是唐代官府采取的茶叶专卖制度。白居易写此诗的元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浔阳的茶商经营茶叶,先要到就近的浮梁进货,即“买茶”。商人流动性较大,琵琶女与丈夫自然是离多聚少。这两句叙写,强化了琵琶女天涯沦落之恨。“浮梁”,唐时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市北浮梁。浮梁之茶虽非名品,但产量丰富,是当时茶叶的重要集散地。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他走了之后,留下我一人,在江口独守着这艘空船;围绕着船外的,只有一轮明月,映着一片清冷的江水。这是诗中第三次描写月亮。独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与昔日长安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夜深时,忽然梦见年轻时候的事,禁不住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着胭脂,流得满脸都是。“梦啼”句,凄苦中犹有娇憨与率真,哀感顽艳,合乎身分。“梦啼妆泪”,是说梦中啼哭,脸上带着泪痕。“妆泪”即胭脂泪。“红”本指胭脂色,这里作动词。“阑干”,(泪水)纵横流淌的样子。
我闻琵琶己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听到她弹奏的琵琶曲,就已够让我感伤叹息了。现在听了这一番叙述,更加让我叹息不已。“重”,更加。“唧唧”,叹息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彼此同样是流落天涯、四处飘零的人,虽说今夜初次相逢,又何必曾经互相认识呢?琵琶女的身世,激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同病相怜,同声相应,他将自己贬谪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头的悲惨遭遇联系在一起,酝酿出这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人生旅程中无数孤独者的心声,是全诗主旨所在。它已超越时代,成为后世饱经沧桑的人邂逅时的共同感受。毛泽东读《琵琶行》时曾在这两句下面划了许多加重号,还批道:“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官来到浔阳城,经常卧病在床上。以下是作者剖露心曲。在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感情波澜中,他坦露自我形象,将平生遭遇和谪居僻所的失意心情倾诉出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地处偏僻,没有什么音乐,整年听不到美妙的音乐声。这里实际是说自己孤独寂寞,没有知音。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我的住处靠近湓江,又低又湿,黄芦、苦竹绕着宅院丛生。“湓江”,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县清湓山,东流经九江入长江。其江口就是“序”所说的“湓浦口”。“苦竹”,伞柄竹。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这种环境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能听到杜鹃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鸣的音声。“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国的一位国君杜宇(又称望帝)魂魄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凄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每当春江花开之时、秋月皎洁之夜,我往往拿了酒,自饮自酌。“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迷人的景色。在景色迷人的大好时光里,他人邀朋聚友,吟诗作赋,开怀畅饮;诗人却独自一人,喝着闷酒,寂寥难遣。这种贬谪外任的苦闷心情,使诗句里浸透着感伤与愤激。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难道连山歌或村笛都没有吗?有,但是声音杂乱刺耳,实在难听。“呕哑嘲哳”,形容乐声杂乱难听。诗人之意或许并非实说音乐难听,而是借不如意的环境衬托自己“不得意”的境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今夜听了你琵琶的旋律,好像听到仙乐一样,使我耳朵一时清爽起来。“仙乐”,形容乐声美妙动听,仿佛来自仙界。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请你不要推辞,重新坐下,再来弹一曲,让我来为你写一首《琵琶行》的曲词。“更坐”,即再次坐下来。“翻作”,是说按曲填写歌词。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她被我这些话感动,站立了很久,然后重新坐下来。她调紧丝弦,弦声顿时变得急促起来。这里巧妙写出琵琶女与诗人内心复杂感情的契合,着笔不多,却十分传神。“却”,退回。“却坐”,回头重新坐下。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曲声凄凉哀伤,已不像先前的乐声,满座的人听了都忍不住掩面哭泣。究竟为何不似“向前声”,未说,其实也不用说。因为前面已有大段描写作铺垫,只说满座哭泣,即已表明凄凉哀切之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要问在座的人中,谁的眼泪流得最多?当然是我这个江州司马,你看,眼泪都已将青衫官服打湿。相遇知音人,一洒同情泪。一个是飘零江湖的长安歌妓,一个是得罪遭贬的朝廷命官;一个是“红妆泪”,一个是“青衫泪”。明写前者,暗写后者。二者彼此地位悬隔,却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这是最为难得和感人的。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八品、九品)的服色。当时白居易职为州司马,为从五品,但“唐制服色不视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宋代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七)。阶官,是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品级的称号,相别于职事官而言。当时白居易官阶是将仕郎,为从九品下阶,故应穿青衫。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中的双璧。即使没有其他作品,只凭这两首诗,白居易就足以不朽。与早年的《长恨歌》写历史题材有所不同,《琵琶行》转到了现实题材。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并由此关合到自己的被贬遭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特别真诚深挚;因为是在贬所深秋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诗情特别哀婉苍凉。《琵琶行》一出,不仅当即风靡宫廷里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衰,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唐宣宗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吊乐天》)之赞,清代张维屏有“一曲琵琶说到今”(《琵琶亭》)之叹。
这首长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可分为四部分。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为第一部分,通过秋夜浔阳江头景色与送客场面的描写,烘托出凄凉冷落的氛围。第二部分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正面描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感人至深的音乐效果,并为她自叙身世作了有力的铺垫。这一部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序奏,饱含深情,低缓哀婉;第二层是弹奏的第一个高潮;第三层是转折,琴音由疾速强劲转入舒缓。第三部分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介绍琵琶女由少年欢乐到老年伤悲的不同寻常的经历。第四部分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结束,把琵琶女和诗人自身的命运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的抑郁之情。
全诗语言平易简洁,却又极有表现力,不求其工而自工;而且画意鲜明,诗情浓郁,清词妙喻,络绎不绝。尤其是对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正如《傅雷家书》所说:“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续),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中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起奏),声势雄壮。”
为表现动人的乐曲,诗人运用了一连串新鲜生动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深沉繁密,撼人心魄;“小弦切切如私语”——轻柔幽细,缠绵悱恻;“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圆润动听;“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滑,生机盎然;“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缓慢,悲抑哽咽;“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时休止,余韵无穷;“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声骤起,高亢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强烈干脆,戛然而止。这些比喻,形象地再现了丰富的音乐情节,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乐曲中激扬幽抑、喜乐哀怨的变化。这种变化复杂却不混乱,是经过诗人匠心安排的。音色音调也是衔接的,其变化又起着对比的作用,从而构成优美而丰富的音乐情节,产生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