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号”,声音还未落地,同行的焦老师挥着手臂招呼我们聚拢,有六艘小船停在船坞口,三只黑色的,三只黄色的,竹席的顶篷,木质的船舱和船棂。前面的游人在上船,幸运地,我们登上了一只黑色的小船,我一落座,便自我安慰地拍拍心口,手抚摸黑漆漆的座椅,打量这只内心认定的真正的乌篷船。在江南的乌镇,我也见过这样的船,周身黑黝黝的,间杂地裸露出磨的发亮的铁皮,洒了些水,亮洼洼的,冷冰冰的,少了些许古旧韵味。而现在,我坐在内心渴望的木质的船里,虽然木头的花纹清新细腻,虽然摇橹的是一个神态木然的壮汉,有了点小满足,也就不奢望有头搭蓝地白花头巾的船娘唱起吴侬媚语的小曲。
古镇深嵌在大山里,如同粗犷的北方大汉的捧心之作,他宠溺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仿佛在呵护一件琳珑易碎的艺术品,把它小心地安放在两山之间。而粗砾的山岩因有了水,在春天里染了灵气。
船缓缓地行,水深绿且清,两岸临水建起诸多仿古的青灰的房舍,很整齐。条石彻成的墙,压着黛瓦的顶,向空中翘起的飞檐,雕花的廊道,暗绿的门楣……我在水镇的怀抱里荡漾。饱含水气的清风,轻轻吹拂的绿枝,拂亮了我们的眼,来时漫长的车程,油腻的粘湿的汗渍,烦燥的心在此时此刻一下子沉静下来。那支着窗棂的小屋,也许会有巧笑倩兮的少女透过缝隙向外窥视,那开着红艳花朵的青瓷花盆背后,也许正巧蜷卧一只慵懒的黑猫。这意想不到的幽静古雅的画面使久被塞外的西风侵蚀的六个人陶醉了,粗糙的心细腻了许多,绷紧的心弦霍地松弛了,谁会有理由不怜爱这美景呢,这绿绿的`树,清清的水,石栏上斜倚的少女,还有,还有那几只在浅滩上昂首阔步的白鹅,释怀了我们幽闭的心扉。最热闹的是青灰花岗岩砌成的桥上,花花绿绿的人影,因为远,看不清他们的面容,能明白他们在做的同一件事一一拍照,我笑着对左右拍照的老孙说,你坐在船上拍风景,拍风景的人在桥上拍你,大伙被逗笑了,也许都在想自己恰巧会在那一瞬间定格在别人永久的景框里。
登司马台长城时,不巧下起了小雨,排队等着坐索道的长龙缓缓地向前挪动着。"五一"原本就不该有这一趟旅行,举国放假,部分人要出游,拖家带口,呼朋唤友,只差在景区埋锅扎营,人自然而然就多,等待就成了常事。进景区等,游景区等,上山等,上厕所也等,每个人为了讨生活,平日里忙着象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在水镇的等候中,突然安静下来。
当登上司马台这个野长城,心瞬间开阔起来。此处的长城,没有女儿墙,台阶陡立,原始的残垣没有做过多的修整,人向上走几步,两股战战,头晕眼花,我不敢上去,只好紧倚栏杆俯瞰小镇,暮色渐起,小镇上的灯亮了,似碎钻,又似呲了的灯花,显得朦胧,不是很亮。只是背偎古长城,眺望小镇上的灯火人家,有了一种豪壮的别样情怀。
从长城上下来,眼前的水镇如梦如幻,让人陡然跌进了时光之河,不知今夕是何年,游人,小巷,栏杆,小船,被灯光美肤,朦胧迷幻,似在画中游,又似云中飘。这不是海市蜃楼,耳边有嘈杂的叫卖,诱人的嫩玉米香味,有一个孩子在逼仄小巷中,站在司马缸里拍照,有一对情侣透过橱窗向外指指点点,小桥,流水,啤酒,烤串,慢时光里的人间烟火。
古北水镇只是在古址上新建起来的一个水镇,没有乌镇、周庄的悠长历史印记,门楣上来不及有时光的裂纹,滴水檐下的青苔还未有千年的蛙声陪唱,在水洗过的青石板上撑伞,笃笃的脚步声里,等不来久违的故人。这只是一个微缩的江南,也许你喜欢石墙上的哪一抹绿,伸出窗外的那一朵花,也许你喜欢突兀而现的宫灯,白墙上一个怀旧的暗影。也许你厌烦清波石板上吃零食的人烦扰,嘈杂的拥挤声,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凉的小镇不设防地洗刷了来自四面八方游人的疲惫,愉悦了众人渴望的眉眼。
水镇的行程结束,汽车载着倦怠的行人向旅店急驰,身后的小镇隐于浓浓的夜色之中,半山腰,一座塔璀灿夺目,一条金龙蛰伏在山脊上,微闭眼,清波,小船,石栏,暗香……离我也越来越远。
再见,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的纯朴,可以让你细细地探寻和体会到生命与灵魂的原质。
——题记
一直以来,我就想去寻觅那种纯粹的自然古村落。一次无意间在网上看到,密云县有一个,在原有守卫长城军民混建而居的古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水城结合的自然古村落——古北水镇。在北方这个地方,怎么会有水镇呢?“古北水镇”激起了我的快感和好奇,它象一股强劲的、神秘莫测的顺风,鼓满了我的风帆,仿佛要把我更快地送进这个水镇的怀抱。
金秋十月,我走进了这个座落在北方的水镇。有网友说,它是北方的江南水乡。很遗憾,我这个南方人却没有去过江南的水乡。无从把今天看到和体会到的古北水镇和它作一比较。只能把我看到的古北水镇的风貌和感受原原本本地陈述给大家。
十月的古北水镇,远远看去,简朴明洁,清新婉约,散发着古色古香淡雅宁静的味道。就像北方的山野女子,不用粉墨着妆,不用红花点缀,只做一个自然纯朴的自我。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一种“古朴、深沉、厚重”的感动。
既是水镇,那它便有如水的灵动、轻快。
水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拱桥,它像一条白玉带一样,系在小河的腰间。桥下,是潺湲的小河流水。远处的河水是蔚蓝色的,似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水里;近处的水却是绿幽幽的,仿佛住着森林里的绿色精灵。眼前的风景象一幅一直卷着的画轴被徐徐展开,既细致入微,又恢宏壮观。阳光使河水象镜子一样反照出岸边的景物,倒映的屋顶在水面上形成一块块斑纹。秋风扫过,落下的金黄色树叶无休止地骚扰平静的水面,沉睡的河水一定梦见了想象中的弥漫无际的漩涡,仿佛在迅速地把树叶拖进倒映在水中的那片悄然的天空。我发现水面和墙面泛起娇羞的微笑,同天空的微笑遥相呼应;宛如一幅淡笔描摹的水彩画。
望着缓缓的流水,你可以想象所有关于水的美好语句,知道生活可以有一种安然,有一种恬适。小船悠闲地沿着河道荡漾,让河水泛起道道波纹。那波纹是孩子漾满欢喜的笑靥?那波纹是幽怨少女的心事?那波纹是老者额头的皱纹?......那波纹,一道一道的扩散,最后渐渐的归于平静。就好像喜怒哀乐都被揉碎了融入水里,全部被吸收了。只因她吸纳了无数游人的气息,内敛而深情,把往事的沧桑埋入河底,彰显出灵动而轻快的气息。让你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感到生命在那一刻的颤动......
拱桥上坚固的小石狮,注视着熙熙攘攘的游人,铭刻着过去和现在的风风雨雨。我站在拱桥上,拍下了这个装满诗情画意的神圣地方。
既是古镇,那它应有如古的厚重、深沉。
走过拱桥便是水镇的古街了。街的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房屋,一般都是两层,灰砖青瓦,深宅大院,门是用木头仔细加工而成,并配有铜色的门环;窗户是用木头精心雕刻的,图案精致传神,体现出古朴而典雅的明清特色。你若凑近去闻一闻,还有一股别具一格的香味。处处彰显着端庄,浸透着凝重而大气的气息,给人一种深沉与厚重的美好。我静静地看着门上的每一条裂纹,轻轻地抚摸着窗棂上每一道沟壑,感受着它纹络背后的美丽与沧桑。灰砖砌就的矮墙,墙脊上爬满了爬山虎,尽管爬山虎兀自不语,但它不断释放出的那股淡淡的清香好比活跃的生命在窃窃低诉,有几茎生气蓬勃的发红的叶茎仿佛是今天才由昆虫变成的,仍保留着昆虫的青春的锐气和撩拨的能力。给深沉的古屋带来蓬勃生机。它们一起形成一种厚度、一种体积,使我的心智也得以扩展。
我想寻着思古的幽情去找寻往昔的故事。于是我信步走进一条巷道。阳光穿过树的枝叶,斑斑驳驳地延伸到面前的万物之上,勾画出它们的轮廓,又使它们显得格外悠远;总是感觉它有一种特殊气息,使我驻步留连。一切事物仿佛在我所见不到的隐秘之中蕴藏着某种东西,它们请我去摘取,我却竭尽全力而无处觅得。因为我感到这东西蕴藏在它们的内部,我用眼睛看,用鼻子嗅,想用自己的思想,钻进这形象和这气息的内部去。这时,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还有屋檐下挂着的煤油灯,巷尾的丝绸客栈,仿佛形成了一条时空隧道,引领我穿越到明清及民国的年代 ,去领略、去感悟那些年代的人文风貌和沧桑......
走出巷道,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悠远、深沉、厚重的回音。仿佛生命再次获得了重生。
我看到的只是古北水镇的外部一小部分景观。但是,十一长假,来古北水镇游玩的人太多,走到景区的售票大厅,我认为,再没有进去的必要。我怕这人山人海的喧嚣会破坏了古北水镇的韵味。还是保留现在对古北水镇最初的美好印象吧。
也许,我不是在游玩,我是在寻找骨子里一直向往的那个清澈纯朴的所在。感谢你——古北水镇,我已经找到了。是你的纯朴,让我细细地探寻和体会到了生命与灵魂的原质......
篇1:游览古北水镇的作文
20xx年10月5日上午9点,我和爸爸妈妈准时来到职工旅行社门口,准备乘车去古北水镇旅游。我们一行14人历经3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背靠中国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北京郊区罕见的山水城相结合的自然古村落。历史悠久的青石巷,错落有致的民房,古老的客栈,青灰的砖瓦,勾勒出了它的古典美。古北水镇三面环山,地处要塞,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明清两代皇帝都派重兵把守。将领和士兵都把亲属带来,久而久之这里就有人安家落户,最后成了这个古北水镇。
到了停车场,一看密密麻麻的都是车,就好像走进一个卖车的市场。我们一下车,导游就把在古北水镇旅游的几个重要事项说了一遍,然后我们就各奔东西,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我们首先去了司马小烧酒坊。我们一进酒坊就飘来扑鼻的酒香。别看这小小的酒坊,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做酒工艺。
我们又去了震远镖局。镖局保存得十分完整,共分为四层,其中有信房、帐房、客房、会客室、卧室等等。我们在镖局中逛游的时候,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更有江南水乡的韵味了。在这儿到处都是小桥流水,还有古老的斗篷船穿梭在河道中。
接着我们又看了剪纸、年画、染布、风筝等做法,游览了八旗会馆、月老祠等美不胜收的景点。由于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向停车的地方走去。人还是那么多,人挨着人,伞挨着伞,好几把伞都打到我的头上。
我们出了古北水镇,发现来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来看夜景的。这雨遮挡不了古北水镇的美,也遮挡不了人们来看景的心。
这一次到古北水镇,让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唯一使我遗憾的是没能看上古北水镇的夜景,据说那儿的夜景非常漂亮。古北水镇是中华民族智慧劳动的结晶,它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篇2:游览古北水镇的作文
行走在这里,每一步都是沧桑,每一步都是古朴的韵味。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天是水做的,清纯甘甜;脚下的青石板是用岁月做的,悠远回味。而你的心则是自由做的,没有沉重,没有喧嚣,畅游在水与岁月的怀抱中,无拘无束……
当太阳犹犹豫豫地探出羞涩的娇颜,当剔透的露珠被晨光染成金珍珠时,晨,便悄悄乘着一缕最活跃的阳光飞来了。
晨捎来的晨光信封与一朵等待着阳光、准备初放的花儿撞了个满怀,落到大地,给予这座小镇一个热情的吻时,古北水镇便翩翩然醒了,绽开了她水灵的眸子。人们仿佛也触摸到了这被鲜牛奶洗过的空气,伴着睍睆的鸟吟声,撑起了熟悉的小船。
水——古北水镇的眸子,清澈灵动。映着天这倒悬的海,映着小拱桥,映着河岸两边水镇人民朴实的脸庞。船儿幽幽地划过,如一片细长的叶子,在水面漾起一道优雅的涟漪。船桨挠着水儿的痒痒,乐得她“哗哗,哗哗”嬉笑,这天籁般的乐曲,也和那绽放的水纹,一起,悠悠地在空气中荡漾开去。
小船乌黑,却不似城市里的金属那般油亮。墨黑在上等、轻便的木料上,静静地喷吐着古朴的味道。船与水亦相处融洽,柔情地轻抚水面,船底,不时传来船与水的呢喃细语。
河岸两旁的垂柳,出落得娇羞可人,披着柔顺的长发,若将其看作未出嫁的多情少女,那舒展多姿的桃树,便是掩面羞涩的新娘了。瞧那朵朵桃花,或含苞欲言,或似脸薄拂燕脂的女郎,绽放了娇容,笑傲在初春还有些料峭的风儿中。几片柔嫩的花瓣,羞羞答答地,在微风这位导师的教导下,点着略显笨拙的舞步旋转,落到水面。一尾鱼儿没有忍住,亲吻了其中一片花瓣,又害羞似的迅速游走了,惹得旁观的水也咯咯漾起了水纹。
在惬意的午后,呷一口清茶,出门,在青石板铺的小道上行走。
午后的.一切都是随意的,太阳随意地抖落下光与彩,小河随意地反射着阳光。我便也随意地漫步了,小道旁用沧桑的石砖一点点垒起的房屋,沧桑的青石板,走着,便不觉融入进这份古朴、韵味中去了。
不知不觉,逛进一家染坊,那股精致,那股古色古香的细致立刻牢牢攥住了我心。染坊里,到处弥散着淡淡的木香,似有一朵隐藏在暗处的花儿正喷涌着芳香。一块四方木块上铺着一块正方的布料。墨黑的布料上,几尾白丝勾勒的鱼儿围绕着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迎着朦胧的阳光,仿佛见着了一池荷花,那柔软的花瓣似乎是大自然用淡色的毛笔轻轻一点,那色调缓缓从花瓣尖端渲染开来的。鱼儿们或在硕大的墨绿色荷叶下小憩,或一圈圈的嬉戏,连半遮琵琶的花苞也被它们的萌样逗乐了,绽开了笑颜。一阵风儿掠过,鱼儿们便灵活而迅速地躲到荷叶连成的绿浪下去了,惊起一池荷香……
夜,从最后一抹追随太阳的晚霞离去开始,便悄悄渲染了天空。寂静也随着这抹黑色缓缓浸染了古北水镇。
一盏盏灯火在空气中铺开了属于自己的一抹亮色。此时,行走在忙碌了一天,又增添了一份沧桑的古北水镇中,便会感到说不出的浪漫与和谐。
循着已睡熟了的小溪散步,远处一抹耀眼的灯光吸住了我的眼球。呵,是镖局呢。这座原本就积满了岁月尘土的建筑,此刻在黄色灯光的映照下,多了一番圣洁,多了一份古韵。几棵高大而苍老的树从院内伸出遒劲的枝干。此刻,那健壮的体躯已被灯光映成了白色,显得更为有力、沧桑,令人不由得生出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似乎干撒哦岁月正坐于某个枝头,俯视着这座古老的小镇。
我卧于小镇一间朴素民宅的舒适小床,嗅着水镇那携着水汽的古朴味道。闭上双眼,仿佛自己正躺在一叶摇曳在水面的小船上,愈漂,愈远……
古北水镇,又沉醉到夜色中去了……
篇3:游览古北水镇的作文
前些时二哥发了几张古北水镇的照片,老婆看后说也要去。上周三我们驱车去游览了古北水镇。
古北水镇位于密云古北口司马台长城脚下,走京承高速很方便就能到达。高速沿途,距古北口很远就有古北水镇的指路标志,可见古北水镇的推广工作做得不错。到了古北水镇停车场就能切实感受到其成效:尽管是周三并非周末,停车场却停满了各种车辆。
古北水镇是有中青旅投资开发,据说投资近百亿,仿造著名的乌镇景区,在北京打造一座江南水镇。到水镇入口,其宏大的客服中心就与乌镇西栅很相像。进入水镇,其依据山沟地势划分成三个区域,里面的酒肆染坊也与乌镇相似。但这里的民居更为多样化,既有江南的吊脚楼,临水阁,也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尽管是新建的房子但都进行做旧处理,因此很是古朴。
古北水镇的规模之大超乎想象,而且目前仍在建设之中,当然建设的很多是酒店住宅,或许是做房地产开发,但整体而言,其规划宏大设计精巧,确实给人有江南水镇的感觉。
说到古北水镇的缺陷,最明显的是缺乏生气:尽管游客不少,但商铺营业的了了,没有什么可逛的地方,连吃饭喝茶都困难,更难找有好吃的小吃和特色店铺了。据说古北水镇规划了五星级精品酒店,还有价格不菲的多个特色客栈,希望留人在此居住,据说为此还强制登司马台长城的必须预约第二天才能上长城,引来抱怨声一片,但这里是否能像乌镇西栅那样吸引人们夜游并过夜,还需打个问号。
篇4:游览古北水镇的作文
这里,带着长年的水汽而生,行走在此,每一步都是沧桑,每一步都是曾经行过的回忆,每一步,都是难以应该难以言喻的安静,每一步都是饱含着无穷无尽的韵味······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天是水汽做的,又清又蓝,下的青石板是岁月一的,给人一种静寂而深沉的怀念;心竟是自由做的,回味着每一个瞬间,不再紧张,为烦恼所困······
古北水镇,它是一个梦幻的名字,每当晨曦洒满叶片时,白露水变成通透的金珍珠时,当溪水流过小桥人家时,当第一只脚踩过会“嘎吱”的青石板时,古北水镇一天的旅行便开始了。
10月的古北水镇,简朴清新,明洁婉约。先入眼帘的是一座乳白色的大拱桥,水中不变的假荷花与雕刻细致的小船,像一条白丝带上的几颗宝石,系在了小河的腰间。桥下,是潺潺的流水,那么缓慢的流着,不急不躁,与这水天一色形成了无比和谐的光景。
所谓“古北水镇处处是风景”一点也不假。走到古街,两边鳞次栉比的排列着古香古色的瓦片,深宅大院,街边是水,桥下也是水,几条大鲤鱼在竹桥下跳跃,一些小青蛙在石上享受着阳光,望着阳光不时的低鸣两声,古楼戏台上的爬山虎,兀自不语,静默的注视着司马台长城的方向,顺着激流而下的山泉,“噼里啪拉”的声音连绵不断,可爱的是竟然还有几条大胆的鱼儿闯向瀑布,水花砸在水面上,行成一朵朵绽放的白莲。
再来看看美食街吧,古香古色的屋顶下,卖着香喷喷的特色小吃,原本寂静的心被热闹取代,窜动的人群一波波来袭,有人提着灯,有人拿着一大把吃的,还有人在不停的拍街景,争取记录下这美好一刻。
古北水镇的夜景是最美的。广场上的演员们在戏台上卖力地唱着,处处有节奏的敲着,一些孩子们提着五采用的小灯笼,在广场上自由地追逐、打闹、嬉戏。河中,无数只小船飘荡,朦朦胧胧的灯火又给古北水镇带了几分光明,几分梦幻。
若大的月亮向河中投下倒景,荷花灯也一起亮起来,河边妙曼的柳树轻轻随风飘扬,隐约亭子立在河中央。酒窖中的百年香也漫在空中,使人如痴如醉。司马台长城上亮着一排排的灯,俯视着古北水镇每一处景,每一个人。司马台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爬在山脉上,守着北京,护着水镇。
古北水镇,就是这一样北方的江南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