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5、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7、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8、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9、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1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11、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14、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15、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16、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17、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18、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19、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20、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21、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22、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24、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2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7、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28、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于谦《立春日感怀》
2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0、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高适《别董大二首》
31、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33、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3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35、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36、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37、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38、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3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40、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2、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43、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黄景仁《卖花声·立春》
44、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5、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4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47、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8、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4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50、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51、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5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窦娥冤》
53、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
54、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55、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
56、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别董大二首》
57、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58、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59、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60、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62、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6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64、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65、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江淹《别赋》
66、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7、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王建《辽东行》
6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9、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7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71、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7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73、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74、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陈维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余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75、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76、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77、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方干《送从兄郜/韦郜/途中别孙璐》
78、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79、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80、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题竹林寺》
表示动作的词语踢足球有:
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急若流星——脚步快而有力涪姬帝肯郜厩佃询顶墨。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左躲右闪——向左和向右躲闪,不敢正面面对。
笨手笨脚——谓动作不灵敏。
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描写踢足球的句子:
1. 我心中暗喜,将球稳住,然后轻轻向前一带,晃过对方的阻拦,看准机会,猛地起脚怒射!
2. 那个金黄色头发的守门员,手戴手套,半蹲着,身体微微向前倾,双手按在膝盖上,膝盖擦破了也毫不在意,真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全神贯注地望着前方,似乎双方要向这边进球。守门员身后的替补员挺着大肚子站在哪里,心想:赶快让我上场,让我大显身手。
3. 阿罗纳克斯看着这突然传来的足球,犹豫了一下,于是球又被“戈尔登”队的布吕诺迅速地从他的脚下抢走了。但是,“德诺班”队的孔塞伊以“凌波微步”在众脚争夺之下将球扫到自己的脚下,他没有像阿罗纳克斯那样犹豫不决,只见他将球旋到了脚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猛虎下山一样踢向“戈尔登”队的球门。
4. 再看看对方“戈尔登”队,守门的是沉着冷静的伯里安。只见伯里安双眼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分腿弓背,手戴皮手套,连膝盖破了也不顾。伯里安看到这像炸弹一样飞来的足球,眼睛一亮,如松开的弹簧一样了跃了起来,只见他不顾危险改变了重心,手里拿着球重重地摔到了草地。“太棒了!”伯里安身后的,是他那腆着肚子的弟弟——狄克,看到哥哥把球接住了,作为侯补的他不禁高兴的欢呼起来。
5. 比赛开始,对方的队长——我班“铁杆球迷”王文阳开球。我方积极抢夺,对方也毫不示弱。好!我方队员孙超抢到球,立即传给了我队前锋主朱梦涵。朱梦涵带球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晃过了对方许多防守队员。
6. 他对足球有一种奇妙的触觉,对付红队的长传,他游刃有余,当球落地时,他已将球粘在脚下。
7. 守门员舒展长臂,来了个饿虎扑食,把球牢牢接住。
8. 他真是个好中锋,灵活得像条龙,带球快如风,一闪间就冲到了对方门前。
9. 他带球突破像一阵旋风,左、右边锋密切配合着他,多少次射门都在他的脚下。
10. 看他盘球,过人和射门的技术,像个灵巧的小兔子,又像勇猛的下山虎。
11. 艳阳高照,微风习习,在绿草如茵的`育才体育馆足球场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
12. 比赛的双方分别是穿红色队服的野狼队和穿蓝色队服的老鹰队。本场比赛的胜者将进入决赛,角逐本次比赛的冠军。
13. 几分钟下来,两队以8比8打平,后来,我队又进一球。但是敌队的胖子竟撞伤了我队的守门员,在他的膝盖上流下了鲜红的血,没想到小刘竟然趁火打劫,我的心里六神无主、焦灼不安,这可是关键的一球,最后的一球,决定胜负的一球。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好!”随着大家地一声呼喊,我睁开了双眼。原来守门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站起来了,并以一招“鲤鱼跳龙门”接住了球。顿时,全场沸腾了,大家都在欢呼,为这位英雄高兴!
14. 队员们个个生龙活虎、斗志高昂,准备一举夺魁。一队的李宁风驰电制、身手敏捷,小刘大步流星,而那胖子竟仗着胖横冲直撞,他们队很快进了两球。我可是心急如焚,就想冲上去把球扔进球网。当然,我队也不甘示弱,很快扳回这两分。
15. 第86分钟,澳大利亚长传经过头球摆渡,维杜卡在门前9米处挑射落在球网上方。弗雷德换下阿德。第90分钟,弗雷德禁区前沿直传卡卡被挡,但他随即将球分到右侧,罗比尼奥在门前14米处抽射击中近门柱弹回场内,弗雷德及时插上补射打进空门,2比0!
16. 只见他灵活地盘过对方高大的后卫,连闯数关,直插球门区,急停,转身,飞起一脚,球若流星,天哪!又进啦!
17. “砰!”球如流星向球门右侧飞来。那球也怪,不飞直线,偏飞曲线,像中了魔法似的,故意与守门员作对,一下子滑进了门角。
18. 守门队员圆圆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浑身像是上足了劲儿的发条,紧紧绷在那里。
19. 他一边奔跑一边带球,生龙活虎,锐不可挡,前锋在对方前场断球,单刀赴会,一脚劲射,攻破对方城池,两名前锋密切配合,左冲右突,对方阵脚大乱,司职右后卫的小王助攻到前场,巧妙地将球传给前锋小张,小张一个狮子摇头将球送人网内,角球开出来了,禁区内一场混战,进攻方一位队员一个漂亮的倒勾先拔头筹,他主发任意球,只见他后退几步,然后飞身将球踢向球门,球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飘人球门的右上角,主队在终场前一分钟攻人致胜一球,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欢呼声震天动地。
20. 巴西首发与上一场完全相同,罗纳尔多保住了位置。澳大利亚拼掉巴西就可以提前出线,希丁克并没有让几名有黄牌在身的队员休息,但科威尔和威尔克希尔失去了首发,上一场逆转功臣卡希尔首发。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堞:城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参考答案
4. C(趣:音cù ,赶快 )
5. B(②是表明敌军见到花云时的畏惧心理;④其实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是此句后面的文字“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仅仅“奋身大呼”不能表明什么;⑥是表明花云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而不在表现他的艺高胆大)
6. B (花云“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不是“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时候的事,而是后来“太祖将取滁州”时的事)
7.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附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面貌奇伟粗黑,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潼拜见太祖。(太祖)认为他的才能不寻常,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总能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领数名骑兵前行,花云也随从前往。突然遇上了几千贼兵,花云保护着太祖,拔出宝剑,策马奔腾,冲破敌人的阵地前进。贼兵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能抵挡住他的锐气。”(后来太祖的)大军来到,就攻下了滁州。太祖渡长江,花云最先渡过去。攻克了太平以后,花云凭借着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担任护卫。升任禁军总管,攻打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等地,都攻占了。在经过马驮沙的时候,几百大盗拦路挑战。花云一边前行一边迎战,连着战斗了三天三夜,把大盗们全部杀死。太祖在太平建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了枢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去宁国,军队陷入山中长达八天,盗贼们互相勾结阻挡道路。花云拿起长矛喊叫着刺杀,杀了成百上千的贼人,身上却没有中一箭。返回后驻守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军前来进攻。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好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池陷落,贼兵绑缚了花云,花云用尽力气大喊,绑他的'绳子全断裂了,花云乘机夺下看守者的刀,砍杀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不赶快投降!”贼兵大怒,打破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上,用箭射他,(但花云)仍旧大骂,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当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
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祀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为了道义决不一个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他啊。”花云被俘虏之后,郜氏投水而死。 仆人孙氏把葬她埋葬完毕,抱着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孙在晚上投奔到一个渔家,脱下她的簪子珥环等嘱托渔家抚养这个孩子。到汉兵败了,孙又偷上孩子去渡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孙抱着孩子哭泣着拜见太祖,太祖也跟着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啊。”赐孩子名字花炜。他的五世孙向明世宗请求,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修建祠堂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