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1210唯美句子 正文

1210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8 01:06:02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元代杂剧作家。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元灭金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关汉卿来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在这里专事戏剧活动。由于他写了一个名叫《伊尹扶汤》的剧本,经过认真排演后,拿到宫廷献演,得到了皇帝和官员们的称赞,关汉卿由此声名大振。

关汉卿以他的多才多艺,成为当时戏剧界的领袖。他一生创作多达67个剧本,还有不少散曲和套曲,至今仍有他的18个剧本和一百多首散曲流传下来。这十八个剧本是:《温太真玉镜台》、《赵盼儿风月救风尘》、《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感天动地窦娥冤》、《望江亭中秋切脍旦》、《关张双赴西蜀梦》、《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单刀会》、《诈妮子调风月》、《山神庙裴度还带》、《邓夫人苦痛器存孝》、《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钱大尹智勘徘衣梦》、《谢天香》。

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如今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马致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字千里,生卒年不详。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 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著他的感情,他本就颇具文学才情,于是开始了杂剧创作。

放风筝的心情是如何的?那么下面的《风筝》课文中的描写不同心情的词语,大家知道几个呢?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习。

风筝中描写心情的词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快活

关于风筝的诗句及优美句子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赏析

陆游的抗战思想此时受到当权派的排挤,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坚定自身的信念,不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他通过本詩对比控诉了那种贫富悬殊、苦乐迥异的不合理现象,大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风。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形容冬天下雨的诗句

1.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一一 唐杜枚《秋思》

2.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3.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一一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4.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一一 (晋张协《杂詩十首》)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清明》作者:杜牧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宋张先《千秋岁》

9.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1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一一 《六月二十七》

16.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唐 张谓《郡南亭子宴》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20.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21.天人醉引玄酒注,倾香旋入花根土。

22.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

2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一一 (王维:《山中》)

24.告别了漫长的冬眠;

25.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2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31.《渔歌子》作者:张志和

32.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33.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一一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3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

35.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3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一一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7.我会无私地飘到田野里,

38.哭的万物都忐忑不安

3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0.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乐》

41.是纷纷乱乱的琴弦。

42.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43.是纷纷乱乱的'琴弦。

4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5.《初春小雨》作者:韩愈

4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一一 辛弃疾《西江月》

4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4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0.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5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关于冬天的雨的詩句_描写冬天的雨的句子_冬天雨的詩词关于冬天的雨的詩句_描写冬天的雨的句子_冬天雨的詩词。

5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一一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5.也许,那时你爱过我,我也爱过你

56.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7.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一一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58.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59. 望江南 【唐、李煜】

6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1.《春雨》作者:齐己

62.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63.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4.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65.你当我是个风筝。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带回家,别用一条看不见的情思拴着我,让我心伤。

6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6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68.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69.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7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