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中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美丽乌龟
我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都是翠绿色的,翠绿色的壳上有着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地对人注视,一眨不眨。
是在一位朋友的画室里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
“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带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来历。他在巴西旅游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他没想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请,出了高价才从原主人处购得。
但是,这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30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出口的种种检验,才从海运将它用货箱托运了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它死掉了,就留着做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美丽的乌龟。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它的壳,我留下来作纪念。”
航行超过万里、在木箱里靠着一息都能存活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乌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在饥寒交迫中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的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
阅读答案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答案: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
2. 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20字以内)
答案:一只乌龟,经远洋来而无羌,后来却吃香蕉撑死了。
或购得乌龟,运回乌龟,乌龟撑死。
也可以这样概括:买乌龟,运乌龟,喂乌龟,乌龟撑死。
3.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感悟。
答案:人生或生命
4.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中的“对比”。
答案:先写乌龟经三个月的远洋而来,以为它死了,没想到它居然好端端的,写了它不畏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生命力,后来写它出人意料地被香蕉撑死了。这样,强烈地对比,突出了“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这一主题。
5. 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答案:生命在困苦中坚韧,在安逸中委靡。
高三艺术生励志句子大全:
1.兴趣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一个一知半解的事物,何来兴趣,即便有,也只是好感。用心画了,懂得多了,兴趣可能就慢慢来了。
2.素描重理性,色彩重感性。所以为什么有些大师一张素描作业会画上一个月,这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你画画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3.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他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总结经验,主动的研究如何进步的方法,主动的达到老师的要求……如果你是被动的,那就有点麻烦。
4.有一个学生每一次见我都问:老师,怎样才能把素描画好?我回答:多画。他又问:能不能具体一些。我答:问具体些。
5.很多学生不喜欢画画,只想走高考捷径,所以常常感到很痛苦。其实,你别以为你通过美术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若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当你进入大学的那一刻,痛苦才刚刚开始……
6.一个学习不好的人,一般情况下,画得也不好。因为前辈们说了,态度决定一切!在理!
7.你可能是一个细心且富有耐心的人,但你要知道,一张好的素描作品并不是面面俱到。
8.我上课的时候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观察、多比较,因为只有认真观察才会引起思考,他们总不听。
9.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那是囿于他们的视野。好比在困难时期,人们最大的理想就是有田种,只要春天播种了,秋天就有收获,而画画却不能。
10.有一个学生,目标是中央美院,他总是在我目前重复他的目标,似乎每说一次就能与目标近些了。
11.你可能很崇拜梵高、毕加索,当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你应该试着崇拜徐悲鸿。
12.你打小就喜欢唱歌画画,大人都夸你聪明伶俐。长大后,你开始学画画,却感到很痛苦,因为怎么也画不好。你知道吗?画画不是闹着玩的。
13.有一个学生在画室里摔画板,因为画不好画。我对此感到很遗憾,因为这使得我不敢接近他。
14.有一个学生总向我抱怨不会画衬布,我问:你会画苹果吗?她答:我最喜欢画苹果,我说:那我用衬布把一个苹果包裹住给你画,你不就会画衬布了。
15.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你教的跟我以前的老师教的都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我并非想证明到底是谁教得好。首先,有人见过有两 个完全教的一样的老师吗?其次,老师的教法一样对你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是教你数学运算吗?历史证明,往往是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人才会思考,才会选择,才会 超越。再次,画好一张画有很多的方法,如果你固执于一种方法的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16.很多学生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画素描该不该用手蹭,对于这样的提问我常无言以对。达芬奇、丢勒、荷尔拜英等大师从不蹭,而后期的苏氏素描几乎都是蹭出来的。一个无知的提问。
17.很多人说,绘画要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个贬义词,说的是人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绘画上,说的是在一定基础上,你的眼光总是要比动手先一步。眼光 是你的认识和理解。对你的动手有着指导意义,眼光一直在提高,动手就跟着进步。眼光若有局限,素描则原地踏步。但你的眼光再高,却不动手的话,那真的就成 贬义词了。
18.你肯定听说过“宁方勿圆”。如果你真的这样画的话,那你画了一群砖块。
19.《笑傲江湖》里的剑宗大师风清扬说:世界上最厉害的招式就是无招。如果你总死记口诀招式的话,你的作品总要落入俗套。
20.我常教导学生:笔削尖,慢慢画,不懂就问,但他们总给我来反的。
21.一个初学画画的学生大彻大悟:其实画画没有什么难的,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该涂黑的涂黑就行了。这个学生一语道破天机。但你知道什么地方该涂黑吗?涂多黑?这就是画画的学问。
22.对比,不止有明暗,还有色调、形状、面积、粗细、多少、聚散、动静、质感的差异、线条的走向……
23.画家黄永玉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出息了就去画画去了。你不会也这样想吧!那你肯定学不好画。
24.又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他每次见到我都会郑重其事地问:老师,怎样才能把画画好?我想,一个人不需要总善于思考问题等待别人的答案,为何不多思考问题的答案等待别人的意见呢?
25.不是素描关系运用于任何一个物体,如果你还这样想的话,即便是不锈钢、玻璃杯、瓷器……在你眼里是一种材料做得。
26.技术是可以超越的,但情感是特有的。
27.有一个学生画画时总喜欢一气呵成。我说:你要得到丰富的画面效果就得一遍一遍的来。
28.有一个零基础的学生总跑到我的办公室质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素描总没有进步?我说:是我教得不好。
29.你可能总喜欢在画面上移动物体展现你的机灵,但如果你把一个人的眼睛移到额头上,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30.有一个学生总喜欢画新奇的事物和怪异的角度。我给他提了个意见,你为何不趴在底上画灰尘呢?
31.有一个学生总喜欢把自己反锁在画室里“苦修”。我对他说:如果这样的话,你不如在家里画。
32.有一个学生看了我示范后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你画画那么细心、认真,而我画画的时候喜欢凭感觉,只要灵感来了就会画得很好。我说:因为你是大师,我不是。
33.画家作画的时候,总喜欢用夸张的手法,但你不要以此为借口,不然你就成抽象派,或者野兽派了。
34.考试来临的时候,很多学生坐立不安,总想知道考题是什么。我说我知道,他们都围过来,我说不是圆的就是方的……
35.有一个学生总是买最贵最好的工具,但他是整个画室画得最差的。
36.有一个初学画画的学生,让我教她如何削铅笔。我说,我也削不好,她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37.你会画一个罐子,但你会画一只猴子吗?即便会画,也不一定就是那只。
38.有一个学生画画很勤奋,总是画到凌晨才去睡觉。当我白天上课的时候,她总打哈欠。
39.书本好比“武功秘籍”,江湖中,有一种武功秘籍,练习时间短,剑走偏锋,招式古怪,功夫毒辣,一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最终所练之人功夫无敌,却疯 疯癫癫,精神失常。如“吸星大法”“葵花宝典”。还有一种武功秘籍,练习时间长,讲究一招一式,循序渐进,功夫上乘,练此功夫不仅延年益寿,还能提高修养 学识,最终融会贯通,无所不能。如少林寺的“易筋经”。
40.不说了,画画吧,画画就是最好诉说。
高三艺术生励志句子精选:
1、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2、著名画家关山月的座右铭是:着笔不宜一味熟,称心还常三分生。
3、徐悲鸿的座右铭是: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5、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徐谓 (明代)
6、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齐白石
7、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罗丹
8、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歌德
9、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
10、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冈察洛夫
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但是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三十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掉了,就作成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万万没想到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
航行过万里,在木箱子靠着一息都能尚存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巳。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2.从情节梳理的角度,
3.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 的.感悟。
4.从构思技巧的角度,在文中找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的“对比”。
6.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参考答案:
1.叙议结合 (答“先叙后议也可,答“有叙有议”给1分)
2.一只乌龟,经远洋来而无羌,后来却吃香蕉撑死了。
3.生活 (答人生、生命也可)
4.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
5.先写乌龟经三个月的远洋而来,以为它死了,没想到它居然好端端的,写了它不畏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生命力,后来写它出人意料地被香蕉撑死了。这样,强烈地对比,突出了“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这一主题。
6.示例:生命在困苦中坚韧,在安逸中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