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大概是因为过敏性体质的关系,近日身体有所不适, 口眼鼻尤甚。或许是柳絮日盛的缘故,有愈演愈烈之势 ,涕泪交垂 ,喷嚏连连。所以, 终日闭门不出 ,只能以阅读、烹饪打发时间。
阅读与烹饪本是不相干的事 ,风马牛不相及。孟子曰:君子远庖厨。可老子又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看样子,先贤对于中华料理还是略知一二的。这一点,我倒是很赞同老子的,只因我喜欢烹饪,个人认为,烹小鲜如治大国。
“春雨一夜,春笋一寸”,眼下正是品尝春笋的最佳时节。民间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的说法,春笋是一种低脂肪、高植物蛋白、少淀粉、粗纤维的健康食材。虽说竹笋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笋却是一年里最鲜美的'笋。我想,恐怕再挑剔的胃口,也不能拒绝春天里最嫩、最鲜的春笋吧。油焖春笋,在江南,是家家户户都会烧的一道菜。春笋去外壳,去掉老根,洗净切滚刀块,入沸水锅,焯水后捞出沥干,热锅上油,油热后,下焯好的笋块煸炒,加料酒、生抽、老抽、白糖、盐翻炒均匀,盖上盖焖4-5分钟后,淋香油洒上葱花起锅即可,鲜咸而略带甜味,对我而言,这道菜下饭绝对是一流的,从小到大百吃不厌。
春天的河鲜莫过于刀鱼,无出其右了。刀鱼有江刀、湖刀、海刀之分,排名第一的是江刀。清明节前的刀鱼(所谓江刀),因回游产卵,处于长江入海口,淡水与海水交界处的偏上游,此处饵料非常丰富,所以肉质格外鲜嫩。家常做法,清蒸是比较适宜的,一是难度不高;二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刀鱼的原汁原味。刀鱼去鳍、鳃,用筷子从鳃中绞出内脏,洗净;将刀鱼入沸水锅中略烫,去腥锁汁;然后,整齐地放入盘中,将火腿末、笋片、冬菇片相间地排放在鱼身上,加熟猪油、绍酒、虾子、鸡清汤、精盐,再盖上猪网油,放上葱段、姜片,入蒸笼旺火蒸六分钟取出,拣去葱姜、网油,将盘中的汁水滗出,倒入锅中,勾芡调味淋在鱼身,最后撒上香菜末就成了。汁多肉嫩,异常鲜美,配上陈年的封缸酒,那是相当的惬意。
乍暖还寒的时节,荒郊野外、田间地头便是野菜的天下了。荠菜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所谓吃了荠菜,百蔬不鲜。荠菜肯定是春天不可缺少的美味。按照家乡的习俗,是包荠菜馄饨。先把野地挑回来的荠菜,拣好,洗净,焯水,沥水,切碎;香菇(干香菇,味更香)水发洗净,切碎;然后加入猪肉糜,加胡椒粉、耗油、盐、鸡精、料酒,打一个鸡蛋,顺时针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始包馄饨了。馄饨包好,开水下锅,轻轻地点水,滚上三滚就好了,捞起装盘。热腾腾的荠菜馄饨上了桌,用调羹舀起一个,送进嘴里,美美地咬上一口,春天的味道便在嘴里蔓延开来。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老家的年味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味道,在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安吉,正上演着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糕
腊月一到,挨家挨户开始了上演打年糕的戏码。
妇女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净,放入锅灶中烹煮。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排着队打年糕。只听叫唤声“出锅了!”妇女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个壮士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有一人需要配合的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大约十分钟后,一颗颗糯米粗糙小子在木槌的造化下,形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上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可食用的)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的美好愿望。馋嘴的我却一手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了重重的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的让我无法启齿。
大年初一,年糕就粉墨登场了。炒年糕,汤年糕,煎年糕……但这些并不能抓住我的味蕾。我的最爱——炜年糕。生起熊熊烈火,去大缸里取几根自家打的年糕,洗净,擦干,放入火炉中,年糕开始了它独特的处子秀。竹排霹雳啪啦的作响,大火中的年糕脱去了白面书生的模样,摇身变成了黑脸大汉。掰开烤好的年糕,外焦里嫩,再沾上细腻的白砂糖。咀嚼,品味,绵滑的年糕久久在口腔打转,似乎不舍下肚。
焦糯的年糕味,伴着淡淡的柴火味,和着浓浓的幸福味,新年开始了。
(二)饺子
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常胜将军,也是代表年味的花旦。
北方人和南方人同样对饺子情有独钟。可是,南方的饺子区别与北方饺子的是——饺子馅儿。北方的`饺子馅儿重口味儿,酸菜馅儿,茴香馅儿等等,他们比较重视味道。而南方人就比较重视饺子馅儿的寓意和营养,一般都会比较清淡。南方人不像北方人那样会和面,大多是从市场买来现成的饺子皮,所以他们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饺子馅儿中了。
在安吉,挨家挨户有着不同的口味。各种各样的饺子馅儿也有着不一样的寓意。我们家的香菇馅儿代表着鼓财;你们家的芹菜馅儿,有着勤财的寓意;还有白菜馅儿的,寓意百财。过年时节,天寒地冻,当时的时令蔬菜非荠菜莫属。冒着寒冬腊月,荠菜早已吐露出绿色的小芽儿,叶片有毛,上头呈十字花冠。从根部剪下,洗净。挑几颗冬笋,切碎,和荠菜肉末一同进入南方人冬季最爱——芥菜冬笋饺里。
荠菜冬笋饺有着集财的寓意,寓意来年财运滚滚到我家。大年三十,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被老杭州人称作“子时”也叫“好、交子”所以饺子就演变而来。
煮饺子也是个技术活。生火,煮水。直到水咕噜咕噜冒泡泡时才能请我们的主角——荠菜冬笋饺下锅。饺子以婀娜的姿势进入这个大舞台。旋转,悦动,翻腾,舞动。饺子的“纱裙”变得透明清亮。饺子,也开始她的魅力人生……
(三)笋宴
安吉素有“中国竹乡”的美誉,笋宴在年味十足的节日是必不可少的。
笋宴是否丰盛,需要集聚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今年是大年,那笋的产量会大大减少。大家会很自觉地不去采挖嫩笋,只是在竹子的最底部,挖几颗小笋来解解馋,因为要保证竹子能够有产量的成长;如果今年是小年,那我们就有口福了。各种笋,各种口味,都能让你一饱口福。
笋宴的品头在于品种繁多,开胃消食,老少皆宜。
冷盘有五香笋丝青豆,原味手剥嫩笋,麻辣惊雷笋,多味毛笋干。小品后,让你打开味蕾,就要大开吃戒了。
油焖春笋,油光滑亮,鲜艳欲滴,浓浓的酱油汁裹着糖味,伴着新鲜的笋香,美妙的诠释了笋的意境。
腌笃鲜,是冬季里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春笋被剥去厚厚的外壳,冷水中浸泡20分钟,这样能够锁住它雪白的肌肤,真是一个美白的好法子。腌肉是入冬后就备好的,这时候就有用武之地了。三层的五花肉放入温水中洗净,去污,倒入砂锅中。笋要滚刀切,确保味道能深入骨髓。好菜是需要慢慢地炖出来的。滚开10分钟后,小火慢慢的炖着,腌肉的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肉的油腻早已被笋狠狠地吸走了,即是对手又是伙伴。保存了笋的原汁原味,又混入了肉的香气,真是极其融洽的伴侣。
爆炒二冬,即是冬笋和冬腌菜,咸淡适中的味道,嘎巴嘎巴脆的口感,也是下饭的好选择。
清炒笋衣,红烧笋头,蘑菇笋片汤……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做法,这里应有尽有。所谓笋宴即是家宴,笋家族的外姓的,本性的,全部应邀而聚,欢庆一堂。
年味是过年能够彰显春节气息、氛围的万千气象;年味是人们表达内心欢愉、祥和的特殊的节气味儿。我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品到的都能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舌尖上的安吉,舌尖上的年味,让我记忆犹新。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陆游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陆游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杜甫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家家户户剥春笋,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苏轼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苏轼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苏轼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街景,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文化习俗,可是没有你,似乎都一样。
从进入厨房的瞬间开始,你们就肩负着烹饪美食的责任。这无关
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
你总看到女神自拍美食,偏偏她还怎么吃都不胖。其实她每道菜就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了。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粽子用绿色的芦叶包着纯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
用刀切开它,可以看见那鲜红的瓜肉,里面一颗籽也没有,还没有吃到嘴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你咬一口,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冷冻过的西瓜更清甜无比,比那刚买的还要好吃,冰凉凉的,真是夏天解暑的好水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秀风景,秀美食,秀工作,秀恩爱,秀孩子。打开人人微博朋友圈,似乎都是大家过的都很好。
我拿来水瓶,朝茶杯里倒上开水,顿时,水中的龙井茶如同千万条小鱼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多么希望你是一道美食,我做一个真空的盒子,将你永远在我心中保鲜,谁也不行,你是我的独家记忆。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云南的特色美食,我是几乎没有尝到过的。有高原胃口退化的原因,还有精神胜利法的原因,等等。现在已想不起那些味道了。也许有些辣,也许有些酸。也许,似是而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小混沌,个小,皮薄,只要往开水中一捞,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鲜美!
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街景,不一样的美食,不过,没有你的身影,似乎都一样。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汤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碎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纯美的汤汁儿。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
妈妈熬的鸡汤,白色的,很香,咸味,很好喝。每次妈妈做鸡汤,我都拿个小勺子喝,喝一口,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这盘菜五色俱全,让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再看看其它菜,让我眼花缭乱。
汤汁浓味道重油水足”的菜,就是好菜,用“浓而不腻”“味浓香醇”“盐足油重”等词语,来形容美味佳肴。厨师调味,也离不了“浓重大”的三字原则。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