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杨玉环的诗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词三首》鉴赏
这三首诗,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云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沈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1.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2.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4.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6.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 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
8.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9.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10.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1.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12.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3.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杨玉环简介
杨贵妃(719-756),即杨玉环,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开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开元二十三年(735),17岁的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李隆基第十八子)。天宝四载(745),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其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是体态丰腴之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第1句】唐代名流杨贵妃是绝代芳华的奇女子,不但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美女,还是一位能歌善舞的才女。杨贵妃,名杨玉环,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她是宦门世家的大家闺秀,骨子里源于有书香门第的香火承传,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她性格温柔,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尚属鲜见。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在四大美女中独树一旗,风情万种,美艳绝伦。
【第2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大唐的宫殿里,那一个霓裳羽衣的女子,手挽超长的绸带,踏歌而舞,她身姿轻盈,不失自信;她的舞步灵动,不失洒脱;她的体态丰盈,不失娇态。时而双眉
【第3句】对于杨贵妃的美,李白是这样描绘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第4句】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
【第5句】杨玉环并没有以干预朝政来固宠。历史评她,是唯一一个没有干预朝政的帝王宠妃。那她靠的是什么来笼统帝王心,甚至让唐玄宗甘愿舍弃六宫粉黛,专情于她一人呢?除了她倾城倾国的美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的品性禀赋赢得了唐玄宗的爱。都说了,自古帝王之家无爱情,但唐玄宗能给得了杨玉环,可见玉环非等闲之女流!唐玄宗也开宗明义地说:“朕得玉环,如得天宝也!”
【第6句】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第7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华清宫外,马蹄急响,那是帝王派人为他心爱的女人从天涯海角带回荔枝到了。华清宫内,那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肤如凝脂、轻挽云
【第8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
【第9句】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第10句】杨贵妃是华阴人,字玉环,晓音律、善歌舞,聪颖伶俐,姿质丰艳,有倾国之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玄宗老眼色迷,不讲道理,父纳子妃。玉环受宠若惊,鸿运高照,册为贵妃。
【第11句】她虽不干朝政却心系国家命运,与丈夫同呼吸共患难。太平盛世时,伴君娱情弦乐,歌舞升平,悦尽龙颜。国运晦涩时,她急皇帝之所急。安禄山暗中捣鬼,京都长安恶钱流通,百姓怨声载道,示威宫门。君臣无策,玄宗急得焦头烂额,她便借回乡省亲之名,偷偷回娘家筹资救长安百姓。为困住安禄山,慎防其谋反,亲劝兄长放弃宰相位……试问历史上,有哪个能像她杨玉环这样的后妃呢?
【第12句】杨贵妃犹如出水芙蓉。热情性感的丰腴外表,成熟而优雅,美貌而率真,深
【第13句】杨贵妃,本名玉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蒲州永乐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她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她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所以为她人生的第一步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她“棋”样的人生埋下了伏笔。但历史上绝无仅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婚姻故事,超越了古往今来的一切帝妃之故事。
【第14句】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杨玉环如一株牡丹,丰腴娇艳。这俩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经分出杨玉环和梅妃的高低。十几年他面对孤芳自赏、清雅高洁的梅妃,现在已经发生审美疲劳了,不免有些意兴大减。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了性感,楚楚动人,还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泼的性格,超然的艺术天赋,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撩拨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第15句】“朕得玉环,如得天宝也!”由此一句,便让我们知道,杨玉环对皇帝对国家的好,玄宗回报她的,是亘古以来任何一位后妃都无福消受到的——皇帝的爱!因为有爱,这对皇帝夫妻,过上了平常人家那种平等互重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自古以来,哪个嫔妃不是在皇帝面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但玉环却可以对她的三郎使小性子,玄宗也会放下了帝王尊贵的身份,哄着她骗着她,只要他的玉环能消消气。高力士就对唐玄宗说:“陛下,您对贵妃娘娘,真是前无古人啊!”谢阿蛮又补了一句:“而且会是后无来者!”
【第16句】杨贵妃 肤如凝脂,美若天仙,有闭月羞花之貌。宫廷里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植株上缀以数朵谈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