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灯笼 烟火 焰火 社火 香火 篝火 渔火 电灯
油灯 龙灯 璀灿 路灯 灿烂 辉煌 车灯 吊灯 花灯
耀眼 强烈 柔和 暗淡 温馨 照耀 光芒 光柱 光辉
映照 彩灯 壁灯 鬼火 火苗 火炬 炉火 火光 火花
宫灯 火把 灯海
霓虹灯 信号灯 红绿灯 探照灯 亮闪闪 金灿灿 红彤彤
绿莹莹 小桔灯 金鱼灯 莲花灯 兔儿灯 闹花灯 日光灯
白炽灯 吸顶灯 电石灯 煤气灯 煤油灯 跑马灯 航标灯
灯火辉煌 灯光灿烂 火树银花 绚丽多姿 五光十色
光彩夺目 彩灯高挂 五彩缤纷 灯光闪烁 火光冲天
张灯结彩 眼花缭乱 灯火通明 灯若繁星 万家灯火
元宵灯会 迎春灯会 国庆灯会 异彩纷呈 栩栩如生
五彩斑斓 银蛇飞舞
火树银花不夜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灯火越来越近,是一个小馄饨摊,一盏“嘶嘶……”燃烧着的土制电石灯喷着淡蓝色的火焰,在风中摇曳着。
五彩缤纷的灯火扑眼而来,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摇动着、闪烁着,一片珠光宝气,摧璨斑斓。
远处,几星灯火连成了密密浅浅的一片,朦胧却很温暖。
夜幕降临,幸福河上的水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无数颗夜明珠在闪烁,不知是有人搅动河汉,撒落了满天星斗,还是地上的河流升到了天上,变成了繁星争辉的银河?
明亮的路灯和各色的霓虹灯也亮开了眼,互相辉映。
悠长的黄河静静地带着那像玉带两边镶嵌着的宝石似的路灯,伸向远方。
周围的夜色加深了,路灯光却显得明亮了,柔和的黄色的光线从路灯上轻轻撒下,又慢慢散开,融合成一片。
夜幕己渐渐地降临在我的周围,远处井架上一盏盏红灯亮了起来,像一只只彩球,更像一颗颗宝石,闪着奇异的光……街上也是黑黑的,两旁的路灯无可奈何地闭着它们的眼睛,睡了。
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
岸边的街灯倒映在水中,恰似神话中龙宫的灯火。
洁白的灯光在远处遥望时,便觉得都圈上了一圈黄晕。点点灯光犹如幕中那眨着小眼睛偷偷地窥视着人间的星星。山村的灯光汇入一汪灯光的海洋,仿佛整个山村是颗晶莹剔透的璀燦的明珠。
你瞧,整个山城笼罩在轻纱似的薄雾之中,五颜六色的灯争先恐后地眨着眼睛,一会儿就连成一片灯的海洋。
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己。这不是普通的灯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这灯光与天上闪烁着的群星交相辉映,蔚为壮观,那静静流淌的江水,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倒影,宛如金蛇狂舞;那由无数车灯射出的流星般的金丝银线,在灯海中穿梭,仿佛要为高山织就一件闪着珠光宝气的珍珠衫;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两座披金挂银的白巨龙般的大桥,横卧两江之上,把华灯初放的新开发区与市中心区连成一片壮丽辉煌的"星云图”……万家灯火,汇聚成金光灿烂的光海,还有一颗一颗的星星在光海里荡漾,向我眨着眼睛,天边挂着一轮银白色的月亮,月色是清的。
乡村的夜晚照样是漆黑的,只隐隐约约地闪着一点点稀稀疏疏的油脂幻。
黎明前,黑朦朦的,大地还在沉睡着,一切都还在黑暗环抱着,橡胶林里更显得可畏可惧……忽然,有一颗闪耀的星星,在向前移动,移动,揉碎了黑暗……噫!那边也有一颗、两颗……怎么?
地上竟也有星星了!仔细看看,哦,不!这原来是割胶工人头上的照明灯。
淡蓝色的窗帘高高挽起,与台灯桔黄色的光溶汇在一起,那么和谐,那么安逸,形成一处别致的风景。
两旁的路灯依然发出微弱的光芒,它点燃了这死寂的雨夜,它供给了夜归人光和亮,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已感到满足。
你看:那条银白色的带鱼紧随“主帅”的威风显得神气十足,时沉时浮地飘游着,不时地摇摆它那苗条而修长的身子;那条黑色的大墨鱼却进两步退一步地漫游着,不断地摇晃那两条翎毛般的长须,俨然像一员骁勇的大将;金黄色的大黄鱼,形披鳞光闪烁的金色外衣,宛如美丽无比的“公主”,娇气十足,迈着轻盈的步姿;深红色的大龙虾也不逊色,身穿大红袍,摇头晃脑,目中无人地四下闯荡。只有那只躲在阵后的花斑纹大海龟,形貌丑陋,衣冠不整,疯疯癫癫地伸露出那令人生畏的尖脑袋。
一阵激烈的鞭炮声响后,接着便响起了欢快的喚呐声,蛟龙又腾跃而起,重新神气起来,那些逃散的“残兵败将”又渐渐地汇集在“主帅”的身旁,左右紧随,像是凯旋的勇士似的,而那只大海龟却早己退避三舍了。
路旁仅有的一盏路灯发出昏黄的光,天上没有星星,很黑,灯光让树木投下斜斜的淡影,我的影子跟着我摇晃地走着,脚下的垃圾窸窸窣窣地响。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淡去,灯也就显得越来越亮。那一色的路灯沿着路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如同风一样贯穿于城市的每条道路;又像光明神的眼睛照亮了城市的每条小巷。被照得透亮的路像一条条明亮的带子将黑暗的城市割成了一块一块。居民区中零星闪烁的路灯,柔和地勾出了古老建筑的轮廊。
忽然,远处的人群沸腾了,随着一声清脆的鸣响,一团火红从地面蹿上高空,——噢,放烟花了。那是盛开的花啊,每个花瓣都闪着光,带着笑,在空中旋转着、追逐着、嬉闹着,尽情炫耀它们的生命之火。接着,第二朵、第三朵,刹那间,校园的空中开满了花,五彩缤纷如春天最美丽的花园。
瞧,对岸,明灯暗火连成一片。船上的灯,两岸民房的灯,大吊车上的灯,高层建筑物上的灯在江面上染上了一条条彩链。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淡蓝色的、有深黄色的……每种颜色,每盏灯都拼命地发出光亮,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暮色渐渐浓了,终于融尽了水城桅林,渔灯一盏挨一盏发亮。黄灯像胖鼓鼓的大豆,绿灯像一颗草芽,白灯像晶莹的露珠,红灯像熟透的西红柿……舟楫击水声,使我从深深的陶醉中豁然醒过来。只见湖的两侧亮起了一连串夜明珠似的灯火,东钱湖好像披上一件缀满珠宝的盛装,异彩纷呈。这多像诗人笔下“天上的街灯”啊!
不,这并不是天上的街灯,而是人间的渔火。灯火闪耀处原来就是东钱湖的十大胜景一殷湾渔火。
夜幕笼罩山城,站在会仙楼的屋顶花园上,但见太阳灯明了霓虹灯亮了。街灯串串,车灯闪闪,宛如天上的星星降落人间。
约在八点半左右,灯开了,北海公园立即变成灯的海洋。数不尽的奇灯异彩,看不完的火树银花,像万斛明珠撒落在北海公园,把北海点缀得好似蓬莱仙岛、王母瑶池一般。摩肩接踵的游人,个个喜笑颜色,夸赞灯的精美,好不热闹。
来到“百花争艳”彩灯旁,只见牡丹仙子立于正中,四周百花吐蕊,竞相开放,争奇斗丽,姹紫嫣红,似乎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
来到九龙灯旁,只见九条金龙在云蒸霞蔚中起舞。它们有的似在云际,腾云驾雾;有的似在呼风唤雨,造福人间;有的似在海中,相互嬉戏。随着彩灯的变幻,九条飞龙似在游动,好像真要飞上天去。这可真是鬼斧神工啊!它正喻示着:我们的祖国就像一条腾飞的东方巨龙,前程似锦。
沿湖而行,景随步移。只见“云岗大佛”宝相庄严煤矿巨佛”笑容可掏;“未来世界”联想丰富煤矿工地”热火朝天;“迎嘉宾”敲锣打鼓;“双蟒争珠”以假乱真;“龙宫盛会”鼓乐齐鸣;“哪吒闹海”为民除害。
“天宫”里传出一阵宛转、悠扬的乐声,原来是玉皇大帝在大宴众神,婦娥等仙女翩翩起舞,情景胜似幡桃盛会。
继续前行,来到《西游记》灯组旁,“白骨精三变骗唐僧”、“猪八戒智激美猴王”、“孙梧空三打白骨精”,人物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娶亲”、“石猴出世”、“孙梧空赴宴”滑稽可笑,把个猪八戒好吃懒做的本性以及孙大圣高强的本领显露得淋漓尽致。
再往前走,扑入眼帘的是《红楼梦》灯组,这组灯分设了“黛玉葬花”、“元妃省亲,,、“湘云醉卧,,、“焦大骂主,,、“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为人熟知的场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景观豪华,而且人物个个能活动,形态逼真,使人仿佛置身于清代的红楼“梦”中。
随着人流前行,便来到“亚运会系列灯组”旁,“亚运健儿们”在刻苦训练。有的在挥拍激战;有的在举剑格斗。田径场,你争我夺;拳击台,龙争虎斗;滑冰场,万马奔腾……
珠江夜游,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莫过于两岸的灯光了。节日的夜晚,更富于色彩的魅力。北岸,高耸入云的大厦都被灯串鲜明地勾勒出轮廓,红、绿、黄、蓝、白,如熠熠闪亮的珠屏,像宝石镶嵌的冠冕,仿佛是云端开放的鲜花,又宛如天幕上飘酒的流苏。在这银灯万盏的光华之下,轻舟恍如在琼楼玉宇中荡过。南岸的灯火也是同样撩人眼目。仔细看去,每盏灯下,还有一道夺目的光圈呢!随着江面水浪的波动,光圈也在不断地变幻着。在那远的和更远的繁星般的灯下,有无数的光圈在晃动,映在灰蒙蒙的天幕上,像仙女舞动着的五颜六色的绸带,明暗不一,恍惚迷离。这景致真是奇极了!
引导语:冰心这个名字在文化界是颇有名气的,她的散文是家喻户晓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冰心吧。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一朵素雅洁净的小花,一尾凌波跳越的小鱼,一掬金光闪烁的浪花,一根纤弱细微的小草……含蓄、真实、智慧、富有情趣的美——冰心最朴实的追求。我感动于她一颗纯真的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于福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受母亲的影响,她8岁便开始偷偷写小说,12岁时未上过小学的她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福建州女子师范预科录取,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国运动。
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运动,在近8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和社会活动中,她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培育新生的一代,做出了多方面突出的贡献。她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代开拓者,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又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小说,在随着《繁星 春水》的出版,在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抗日战争时期,她一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之后又出版了一系列的小说诗集。冰心,这个响亮,优美的名字,伴随着她的作品,一直闪耀在文坛上。在她人生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它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温润,慈爱,赤诚作了最好的诠释。接触过她的人,能从她的正直,善良,友爱中感受到人性的美;看过她作品的人,也能从她对真,善,美的讴歌和追求中得到启示,收获。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自然,母爱,童真,人类挚爱,这些都是她生活,情感,思想的自然酿造。童年,人生的花季,纯洁无瑕,有一个绚丽的幻想天空,但是童年是短暂的,于是有冰心的感叹:“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是她对童年甜美回忆,及美丽大自然的由衷礼赞。从她的诗里,我们还能看到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花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青年人啊,为着后来的会议,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创造新陆地的,不是滚滚的波浪,却是在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从这些诗中可以得到是经验教训,是关心社会人生,世界,自然的哲学箴言。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寄小读者》系列,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的'关怀与慈爱。几十年来,她先后为小读者写了近百封的通讯,在信中,她为了帮助小读者们提高写作水平,曾一次又一次语重心长地说:“写作应该写真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让我们懂得了真实的可贵,凝视着她的慈祥,我读懂了她朴实无华背后的艰辛,她教读者们写作,更教他们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小桔灯》中,她让“小姑娘”制作了一盏照亮前方的“小桔灯”,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而让我更感动的是她在黑暗中依然提着“爱心”去探望那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这样的爱心洒落在人们心灵的每个角落,融化了所有的不幸与黑暗。 有人说,冰心的小诗,三言两语,不着痕迹,却是灵感的火花,心灵的独白,思想的积淀,智慧的光芒。
也有人说,冰心的文字,向不经意洒落湖中的一捧小石子,没有惊涛,没有骇浪,却惊动湖水,荡漾起阵阵的涟漪。 还有人说,冰心的作品,是学海中的浪花,然而他们是光明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艺术上,有人称她的诗“一是用字清新,二是回忆甜蜜”,也有人用“澄澈”“凄美”来评价她的艺术风格,还有人说冰心的文学作品“是以奇迹般的模样出现的……”。 无论怎样的表达方式,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冰心的高度赞扬。冰心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谱写世间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十分可贵的精神,她用自己的灵魂来创作,用心同读者交流,她坚定执著,乐观积极,善良博爱,一直以一颗真诚的童心来看待世界。 没有黑色的肃穆,弥漫的只有蓝色的祥和;没有悲凉凄婉的音乐,回荡的只有海浪的低吟与沙鸥的轻啼。冰心走了,不带走什么,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片爱的海洋。“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这句话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将被我们铭记,永远,永远……
论冰心
冰心这个名字在文化界是颇有名气的,但我不这样认为。难道一些句子加上些优美的词,那就是优美语句吗?这是对文化的极大的玷污!难道在一些句子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那就是有感情吗?我认为,冰心说白了就是一个瞎写句子的人!
冰心,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吧!是的,她是现代著名的作家,遭到各地人士的好评,人人都说她的文章写得好,但我看了她写的文章后,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她的文章,要么就是加一些英文进去,要么就加一些诗歌,甚至写一些与主题不相干的句子。那叫好文章?
她总喜欢把那些句子写得悬乎其悬,让大家看不懂,好像很深奥的样子,自己还口口声声说要写青少年喜欢看、看得懂的文章。那叫看得懂?
假如我把一天发生的事大致的写在一张纸上,再取个好听的名字,再加一些“!”,那叫有感于一天?
总之,冰心就是想赚稿费并成名,她不配写那写好词佳句!
诸位认为如何?
核心提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验证着她与吴文藻五十六年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情缘----“在平坦的道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和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受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这种忠贞与精诚,如春水流,绵延不绝,爱到至极,美便绝美。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
籍贯:福建长乐
生年:1900年
卒年:1999年
出身: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大户人家里。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以教书为业。父亲谢葆璋(镜如),是祖父的第三个儿子,17岁那年,因祖父的朋友严复回福州招海军学生而“投笔从戎”,来到天津紫竹林的水师学堂做了一名驾驶生,后来成为了巡洋舰上的一名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子女:一男二女
情事男主角:吴文藻
生平大事记:
1912年,冰心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当她在女师读完三个学期时,中华民国成立了。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
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40年,冰心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
1946年11月,冰心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
1992年12月24日,全国性的社会学术团体冰心研究会在福州成立,著名作家巴金出任会长,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动。
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写下这个题目,就觉得有纯洁和温情的东西在胸口涌动。
之前,在博客上问过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两字,你会想起什么?朋友的答案是:《寄小读者》、《小桔灯》、《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验证着她与吴文藻五十六年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情缘----“在平坦的道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和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受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这种忠贞与精诚,如春水流,绵延不绝,爱到至极,美便绝美。
(文章摘自《今生今世》,作者:萧萧,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