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姓尹的专属唯美句子 正文

姓尹的专属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20 01:13:38

格天阁①

(宋)罗大经

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同舍号为“秦长脚”,每出游饮,必委之办集。既登第及中词科,靖康初,为御史中丞。

金人陷京师,议立张邦昌。桧陈《议状》,大略谓:“赵氏传绪百七十年,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子孙蕃衍,布在四海;德泽深长,百姓归心。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 若心欲舍赵氏而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而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虏虽不从,心嘉其忠,与之俱归。

桧天资狡险,始陈此议,特激于一朝之谅;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②,倾心为之用。兀术用事,侵扰江淮,韩世忠邀之于黄天荡,几为我擒,一夕凿河,始得遁去。再寇西蜀,又为吴玠败之于和尚原,至自髡其须发而遁。知南兵日强,惧不能当,乃阴与桧约,纵之南归,使主和议。

桧至行都,绐言杀虏之监己者,奔舟得脱。见高宗,首进“南自南,北自北”之说。时上颇厌兵,入其言。会诸将稍恣肆,各以其姓为军号,曰“张家军”“韩家军”。桧乘间密奏,以为诸军但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跋扈有萌,不可不虑。上为之动,遂决意和戎,而桧专执国命矣。

方虏之以七事邀我也,有“毋易首相”之说,正为桧设。洪忠宣自虏回,戏谓桧曰:“挞辣郎君致意!”桧大恨之。厥后金人徙汴,其臣张师颜者作《南迁录》载孙大鼎疏,备言遣桧间我以就和好,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

方其在相位也,建“一德格天之阁”,有朝士贺以启云 :“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桧大喜,超擢之。又有选人投诗云:“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桧益喜,与改秩。盖其胸中有歉 ,故特喜此谀词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余观唐则天追贬隋臣杨素诏曰:“朕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尝欲从容于万机之暇 ,褒贬于千载之外;矧③年代未远,耳目尚存者?”夫杨素异代之奸臣,则天一女主,尚知恶而贬之,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上通于天,其可赦乎?开禧用兵,虽尝追削,嘉定和戎,旋即牵复,是可叹也!

注释:①格天阁:秦桧任宰相后所造,是“一德格天之阁”的简称。格,感通;格天,封建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②挞辣:完颜昌,金大将,女真族。③矧:shěn,何况。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桧陈《议状》 陈:上奏

B. 特激于一朝之谅 谅:诚信

C. 有朝士贺以启云 启:启发

D. 耳目尚存者 耳目: 耳闻目睹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则京师之民可服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B. 乃阴与桧约

家祭无忘告乃翁

C. 上为之动,遂决意和戎

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上通于天,其可赦乎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桧少游太学,博记工文,善干鄙事

秦桧年轻时游学太学,记忆广博工于写作,善于做些卑鄙的事情

B.既至虏廷,情态遂变,谄事挞辣

已经到了敌方朝廷,感情和态度就变了,向挞辣献媚

C.故特喜此谀词以为掩覆之计,真猾夏之贼也

所以特别欢喜这些阿谀奉迎的话作为遮盖的办法,真是乱国的奸贼呀

D.矧如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

何况像秦桧这样的人,秘密地遵奉敌人的阴谋,胁迫国君而贻误国事

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只缘奸臣误国,遂至丧师失守,岂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

②于是桧之奸贼不臣,其迹始彰彰矣。

13.文章题目“格天阁”有什么含义?(4分)

14.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谈谈岳飞和秦桧这两个人物在你心中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9.(3分)C(启:书信)

10.(3分)B(“乃”前者是副词“就”,后者是代词“你的”)

11.(3分)A(善干鄙事:善于做些讨人欢喜的小事情)

12.(5分)【参考译文】

①只因为奸臣误国,就到了军队损失、城市失陷的境地,怎么可以因为汴京一城的失陷而决定废赵立张呢?(3分)

②在这时秦桧的奸佞不忠(暴露),他的劣迹才彰明昭著。(2分)

13.(4分)

大汉奸秦桧任宰相后所造“格天阁”,是“一德格天之阁”简称。格天,感通上天,封建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以此为题目,表面写台阁建筑,实际是讽刺自我标榜的秦桧是一个臭名昭著、万人唾弃的民族罪人。

14.(6分)

岳飞在与金国交战时骁勇善战,百战百捷,在后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足见他对中

华民族的赤胆忠心;秦桧与敌人密谋,贻误国事,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是大奸臣!

参考译文

秦桧年轻时游学太学,记忆广博工于写作,善于做些讨人欢喜的小事情,同学称呼他“秦长脚”,每次外出游玩宴饮,总委托他进行组织和办理采购等事。以后考中进士和考取词学兼茂科,在靖康初年,任御史中丞。

金人攻陷汴京,议立张邦昌为大楚国皇帝。秦桧上奏《议状》,大致说:“赵氏帝统延续了一百七十年,号令统一,土地延绵万里;子孙繁多,分布在全国各地;德化和恩惠深远久长,百姓都从心底拥护。只因为奸臣误国,才到了军队损失、城市失陷的境地,怎么可以因为汴京一城的失陷而决定废赵立张呢?如果一定要抛弃赵氏而立张邦昌为帝,那么京城的老百姓可使服从,而天下的老百姓就不可使服从;汴京城内的赵氏子孙可以被消灭,而天下的赵氏子孙不可被消灭。希望能参考古事衡量现今的情况,恢复国君的帝位,以安定天下百姓。”敌人虽然没有采纳,但心里嘉奖他的忠心,就带他一起北归。

秦桧天生狡诈阴险,当初上陈这个意见,只是一时激愤的小忠小信;已经到了敌方朝廷,感情和态度就变了,向挞辣献媚,一心一意地为他使用。兀术当权,侵扰长江、淮河一带,韩世忠在黄天荡截击, 兀术几乎被我朝擒获,在一晚上凿通河道,才得逃跑离去。他再次侵犯西蜀,又被吴玠在和尚原打败,竟至剃掉自己的须发改装才逃脱。他知道南方的军队一天天地强大,害怕不能抵挡,就暗中同秦桧约定,放他回到南方来,使他力主和议。

秦桧跑到行都(越州),欺骗说杀了监视他的敌人,夺得船只才逃脱的。进见高宗,第一个提出“南方归南方,北方归北方”的主张。当时皇帝对战争已经厌倦,采纳了他的意见。恰巧各个将领稍有专横行为,各人以自己的姓作为军队的'旗号,说什么“张家军”“韩家军”。秦桧借机秘密奏报,认为各部队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天子,是专横跋扈的开端,不可不以为忧。皇上被他所打动,就决计与敌人讲和,而秦桧就专擅国家的命运了。

当敌人以七件事邀约我朝时,其中有“不得变换首相”的一条主张,正是为秦桧所安排的。洪忠宣出使金国被扣多年回来,嘲弄秦桧道:“挞辣郎君向你问好!”秦桧很是忌恨他。以后金人徙都汴京,其臣下张师颜所著《南迁录》中载有孙大鼎向金主上的奏本,原原本本地讲到派遣秦桧到我朝来作间谍以完成和好之约, 在这时秦桧的奸佞不忠(暴露),他的劣迹才彰明昭著。

当他在相位上时,建造了“一德格天之阁”,有一位朝廷官员以书信贺他道:“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秦桧大喜,越级提拔了他。又有一等待分配的人赠诗道:“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秦桧更加欢喜,提高了他的品秩。原来他心中有愧,所以特别欢喜这些阿谀奉迎的话以作为遮盖的办法,真是乱国的奸贼呀!

我看唐朝武则天追贬隋臣杨素的诏书说道:“我对上嘉奖贤能的辅佐之臣,对下革除厌恶奸邪之臣,曾想在日理万机之余,对千年以外的历史人物有所褒扬贬斥;何况年代不远,今天还有耳闻目睹他的作为的人呢!”杨素是不同朝代的奸臣,武则天是一位女主,尚且知道厌恶而贬斥他,何况像秦桧这样的人,秘密地遵奉敌人的阴谋,胁迫国君而贻误国事,罪大恶极,直通到上天,难道可以赦免吗?开禧年间朝廷对金用兵,虽然曾经追削了他的谥封,但嘉定年间执行和戎政策,不久就连带而恢复了谥封,这真是可叹呀!

1、夜色漫,青莲月,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菩提下,白蕊漾成了流光。

2、安然的度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3、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5、春深花浅笑,秋浓叶忧伤,夜月一帘梦,春风十里情。

6、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7、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8、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9、月伴星,星傍月,繁星闪闪,月痴迷,花醉蝶,蝶恋花,蝶舞翩翩,花嫣然。

10、秋风,穿尘而过,云水间,静无言,守在红尘,守候一份约定。

1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2、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3、繁花凋谢梦凄凉,倾世容颜,永逝娇娆。

14、竹坞无尘水槛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16、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17、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18、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9、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21、天凉了,凉尽了天荒地老了,人间的沧桑。爱哭了,这么难舍,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泪光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22、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2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24、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5、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26、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27、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8、朝朝暮,云雨定何如,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风洒雨柳疏疏,人唱晚晴初。

29、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0、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31、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32、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33、凄凉的光景里,有你最美的影子,风华一指流沙,苍老一段年华。

3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35、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36、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37、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3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9、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40、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求请见,出金示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彦回惧而奉旨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B(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10.D(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A第一个“因”是连词,“于是”,第二个“因”介词,“通过”;B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二个“其”副词,表祈使语气,翻译为“一定”;C第一个“于”是介词,“对于”,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

11.C(①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③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⑤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12.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13.(1)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惭而去”“贵乃归罪”各1分,“待之如初”补出主语1分)

(2)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假”“见与”“相”“启”各1分)

(3)俗语有一种说法,“听到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莫己若”“我之谓”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褚彦回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当时他父亲褚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有人讥笑他的'父亲,褚彦回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褚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之前的井里,褚湛之带着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之中吵吵嚷嚷,褚彦回放下帘子不观看。又有一个门生偷了褚彦回的衣服,褚彦回碰见,对他说:“你可以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褚彦回娶宋文帝的女儿南郡献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褚湛之死后,褚彦回把父亲的财产都送给弟弟褚澄,自己只取了几千卷书。

宋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有人向他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于是请求相见,然后拿出黄金给他看,说:“没有人知道。”褚彦回说:“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此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离去了。褚彦回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褚彦回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每次朝会,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当时人把他比作何平叔。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甚是美丽。褚彦回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

当时伧地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乱。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和褚彦回谋划诛杀他,褚彦回认为不可。明帝发怒,说:“你真是痴愚,不值得和你商议事情。”褚彦回惧怕,因而奉旨行事。明帝驾崩,遗诏授予褚彦回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也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褚彦回。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褚彦回未能禁止。褚彦回性格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动,但是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