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描写干冰的句子唯美 正文

描写干冰的句子唯美

时间:2025-05-07 07:27:19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日晕( ) 2.棉絮( ) 3.峰峦( )

二、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陵纱。( )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

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4.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进入了梦乡。( )

三、分类说明。

《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请写出晴朗天气和阴雨雪天气遇到的分别是哪几种云?各有什么特点?

1.晴朗的天

(1)种类: (2)特点:

2.阴雨雪天

(1)种类: (2)特点:

四、阅读文段。

(一)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2)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_____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3.用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

4.云的特征是什么?

5.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二)

人工降雨

①人工消雨,其实就是人工降雨。这次东亚运动会的消雨指挥部已在上海以西的太湖地区30~100千米范围内划了3个作业区,拦截由西而来的雨云。如果雨区有可能移到上海地区,只要指挥部一声令下,3架飞机将随时可升空,向天空撒干冰,提前1~2小时将这些雨迫降在上海以西地区,使上海原来可能出现的大雨化小,小雨化无。(甲)

②干冰是如何催云化雨的呢?原来干冰不是冰,而是由无色的二氧化碳结成的白色雪花状结晶体,又叫碳酸雪。它只要一暴露在常温下,就会很快地升华,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冷却。(乙)

③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习惯上,根据它的温度可分为暖云和冷云两种。

④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在上升气流的顶托下,这些水珠不会掉下来,而是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层。如果在暖云中喷撒干冰,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使水气达到饱和程度,水珠不断增大变成了雨滴下来,便形成了人工降雨。(丙)

⑤冷云的气温可在0℃以下,里面充满着闪亮的冰晶和水珠,但由于它们又小又轻,在上升气流顶托下也不会掉下来。如果在冷云中播撒干冰,就会使它变得更冷,冰晶越积越多,越来越大。空气托不住它,就会往下掉。(丁)

1.下面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在文中已标明(甲)、(乙)、(丙)、(丁)四处应把它放在哪个位置?( )

如果云层下部到地面气温低于或接近0℃,就会形成人工降雪,要是高于0℃,冰晶掉下来变成融化水滴,那就是人工降雨了。

2.从本文第④、⑤两段看,暖云和冷云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暖云中喷撒干冰,为什么会形成人工降雨?(抄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选出对本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1‖2345 B.12‖345 C.123‖45 D.1234‖5

5.第(4)段“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中的“骤降”不能改为“下降”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3~5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yùn 2.xù 3.luán

二、1.比喻 2.引用 3.排比 4.拟人

三、1. (1)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2)轻 高 薄 2. (1)卷层云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2)密 低 厚

四、(一)1.(1)。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2);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3)……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1)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像雄狮,像奔马……”(2)变化不定。“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2)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6.C

7.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

(二)1.丁

2.不同点: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冷云的气温可在0℃以下,里面充满着闪亮的冰晶和水珠。相同点:由水蒸气组成的。

3.如果在暖云中喷撒干冰,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使水气达到饱和程度,水珠不断增大变成了雨滴落下来,便形成了人工降雨。

4.A

5.干冰使暖云温度突然下降,所以用“骤降”,而“下降”没有突然变化的意思。

6.分类别 列数字

7.人工降雨

①空气中有一些水,这也许是一些人想象不到的。其实,从雨的形成和下降就可以理解,如果气雾分子含水量到达一定比例,就会凝结下降,形成雨。

②不过,在不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也含有水,卫星观测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地球表面都始终有30%的地区被云雾覆盖。在夏秋季节,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含的水分也有10万升左右。而在浓雾中行走的人,都有过被雾水打湿头发和衣服的经历,可见雾中的含水量不可低估。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丰富的水资源,使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想出了许多办法。

③加拿大的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在多雾又盛行风的地方,在离地面2米处,将双层的有1平方毫米小孔眼的尼龙布网,架设在与风向垂直的地方。当浓雾经过尼龙布网时,约有80%较大的雾滴被孔眼捕捉住,经碰撞合并后凝聚成大水滴,这些水滴顺着尼龙布网流到下面的水槽中。当网的大小为4×12平方米时,最多的一天可从雾中取水700多升,平均取水量为237升。

④德国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设备,能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这种可移动的装置体积只有1立方米,每天大约可提取1000升饮用水。该设备的核心是一种能像海绵一样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附剂(如碳或其它聚合体)。水被吸附后,采取物理的方法(如阳光照射),使得水从吸附剂中蒸发出来,凝结到凝结器上,再经过消毒和加入矿物质等流程,水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设备尤其适用于只有海水、成水或地下水被污染的地区。当有雾出现时,设备采集水的效率会成倍提高。

⑤西班牙科学家曾在特内里费岛上建成一座温室,为了解决温室内植物的灌溉问题,科学家将岛上潮湿的空气吸入温室之中,再将温室的四面墙和屋顶进行降温冷却,潮湿的空气便在冷凝的墙体上变成小水珠,汇集起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而且还能供人畜饮用、洗涤等。

⑥当然,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措施,当属人工增雨——将云中的水分转化为降雨。目前人工增雨的手段主要是用高炮、火箭或飞机将碘化银、干冰送入云中,经催化反应后,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变大,成为雨滴,降到地面。20世纪末,我国在干旱的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工增雨行动,共增加“人工降水”30多亿立方米,遏制了黄河上游降水连年减少的趋势。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8期 有删改)

14.试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选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第④段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7.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请你举出生活中两个浪费或污染水源的例子。(2分)

(二)阅读《捕捉空中之水》一文,回答14-17题。(共8分)

14.选文主要介绍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方法。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得2分。

1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增雨是利用空气中水资源的最有效措施。

评分说明:(2分)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

16.不能去掉。不能去掉。“大约”表估计,是说这种装置,每天可能提取1000升饮用水。如果去掉就可理解为每天恰好提取1000升饮用水,这与事实不符,“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评分说明:(2分)态度明确,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表明态度不得分),指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分。

17.示例:学校水房的水龙头没有关好,造成长流水,浪费了水资源;造纸厂讲污水倾入河里,造成河水污染等。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并举出至少两个例子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