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大秦兵马俑的句子篇一
1、 一个拥有长江。黄河。长城。兵马俑的圣地;一直耸立在地球上的金鸡;一条盘旋在东方的巨龙。这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2、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3、塑造他们的能工巧匠们,把每一个兵马俑都装扮得栩栩如生,每个最细微的地方都不放过。
4、在兵马俑的坑道里感悟历久弥坚的远古辉煌
5、祖国啊,我们在您博大的胸怀中生息了五千年,骨子里早已铸就不变的“中华魂”;生生息息,代代相传“勤劳、勇敢、善良、百折不挠”。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讴歌……;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的文明圣火把我们的历史,那狼烟里冲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讴歌那雄伟耸立的丰碑,万里长城的刚强。讴歌……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
6、在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7、“国运-20”西安首飞成功,世界为之一振,山姆大叔有点头晕,富士山愁白毛发数根,兵马俑心情格外兴奋,找菲佣按摩销魂。祝看短信的朋友开心逍遥。
8、 在我的家乡河口的东北部,有一片万顷槐林,如果你走进去,就是走进了天然氧吧。一棵棵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笔直地排成列,就像列队的士兵,又像秦始皇的兵马俑,保卫者祖国最年青的土地——黄河三角洲。葱茏的枝叶遮住阳光,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只有几缕细碎的光线透过一片片椭圆形的小叶子的缝隙,投到地上,地面一片斑驳。林中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林间回响。这片茂密的槐树林啊!
9、我的左撇子伙伴爱旅游,而且是以左为主游。所谓的“左”就是我国的西部。你看,他游过西藏的布达拉宫;爬过四川的.西岭雪山;停留过云南的丽江古城;踏过内蒙古的草原;观过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陖兵马俑……从西南到西北遨游。
10、中华文明渊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时间的累积造就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这些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中华民族成为智慧的民族。当国外的眼光为中华文化的“宝藏”所惊叹时,我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我的家,给了我深深的自豪,胸腔中迸发出情感的激流:“有家真好!”
11、兵马俑、长城、故宫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但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什么作用呢?
12、万里长城,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比起那梦想万世不灭,筑造长城、阿房、兵马俑的赢政,不管多普通的老百姓不是高明的多吗?
13、 秦兵马俑的制作技艺精巧,胜过天然,享有盛誉。
14、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可以说人与马所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
15、 我的祖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北京的万里长城。。颐和园。圆明园。故宫。等等,而秦兵马俑,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秦兵马俑位于我国西安,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个性鲜明,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赞美大秦兵马俑的句子篇二
1. 兵马俑真是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2.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这些反喑出了我国秦朝历史的霸权与奢华。
3. 兵马俑,是我国的举世瞩目的世界珍品,他向人们展现了以往秦国的强大力量。
4.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出土的艺术珍品,它体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精湛的雕塑工艺和高超的冶金技术。
5. 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些兵马俑有文官,武士,将军,跪射和马,它们制作十分精致,五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颈上系着一条丝带,两只手放在胸前,每一个兵马俑的战甲更是巧夺天工,战甲上一小块一小块的刀片雕刻得细腻逼真,战甲非常清晰,战甲下的长袍显得十分蓬松。
6. 看了这些兵马俑,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是谁用泥土塑造了一支庞大而威武的军队?是谁用泥土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军官、士兵——那是劳动人民啊!这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才干!
7. 庄严的兵马俑伫立在我的眼前,它经过了多少的风风雨雨,铸造了它坚忍不拔的身躯,我佩服那些铸造兵马俑的人,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也正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中国的过去是非常繁荣的。
8. 兵马俑呀!多少年来的历史集于你一身,使你能散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在我们的历史里,你是不朽的化身!
9. 壮观美丽的兵马俑,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财富,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见证。
10. 秦兵马俑反映了秦代文化秦国强盛,秦人发奋进取始统中华,建纲立政,开创世纪的壮丽诗篇,中国是文明古国的又一见证。
11. 秦兵马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2.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俑阵,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的发现震惊世界。
13. 走出兵马俑馆,深深感到他的神奇,他能够让我们去感受二千年前的金戈铁马,这个“奇迹”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类的财富。
14. 兵马俑整整齐齐的队形,他们的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肩膀上还带着几丝淡淡的黄色,你仔细看你会怀疑他们就是真人站在你的面前,后面还站着几匹高大威猛的铜赤马,仿佛使我看见了当时秦始皇那浩大的军队和战场上的战鼓声。
15.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16. 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17. 今天,来自全世界的人民怀着无比惊奇和称赞之情来观赏这一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18.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19. 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而不看秦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
20. 位于我国西北的咸阳,曾经是当时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国家秦。虽然如昙花一现,但它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长城和永远守卫中华的兵马俑。
21. 兵马俑列队站立,整整齐齐。每个陶俑的面容、表情都不一样,真得叫千人千面!有他们的姿势也各不相同,有跪射的,有站立的,还有牵马的。但是他们的眼睛都坚定地注视着前方,随时准备着作战。
22. 奇迹的兵马俑,辉煌的秦朝,伟大的秦始皇,世上的奇迹。
23. 1974年,当兵马俑一号坑发掘出来时,酷爱中国历史文物的法国现总统希拉克专程赶来西安参观,他赞誉这是世界第八奇迹。
24. 兵马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5. 现在我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我国首批的5A旅游景点,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6. 我们的古人,仅凭自己的双手造就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物品,这难道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吗?秦兵马俑,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赏析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贫交行
唐代: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翻手作云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
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赏析
诗的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得意时的趋合、失意时的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迅速无常。“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浦起龙《读杜心解》)“翻云覆雨”的成语,就出在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炼、生动,统摄全篇,而且在语言上是极富创造性的。
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普遍对交友之道毫不在意,“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轲湛(沉)七族”,“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刘峻《广绝交论》),说穿了,不过是“贿交”、“势交”而已。第二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诗人说“何须数”,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寥寥几个字,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假、恶、丑的东西极度憎恶的态度。
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使人绝望,于是诗人记起一桩古人的交谊。《史记》载,鲍叔牙早年与管仲交游,知道管仲的贤能。管仲贫困,曾欺负鲍叔牙,而鲍叔牙却始终善待他。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即后来齐桓公),又向公子小白荐举管仲。管仲终于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他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鲍叔牙对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是感人肺腑的。“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当头一喝,将古道与现实作一对比,给这首抨击黑暗的诗篇添了一点理想光辉。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越发显得突出。“此道今人弃如土”,末尾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抛弃得十分彻底。这话略带夸张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概而论,范围过大。但只有这样,才能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
这首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见《杜诗镜铨》)。其所以能做到“语短恨长”,是由于它发唱惊挺,造形生动,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题木兰庙
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赏析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明代: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译文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鉴赏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
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权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2、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3、云飞雾散 琼碎玉裂 望不尽殊途奈何嗟
4、千山冥冥恨离别 青裳渺渺人去也
5、羌声单薄红尘颠倒换谁凭栏 谁折腰
6、雁回时,人回首,如何逃你的美,不过忘川三生忘君归
7、江微凉月光 一袭孤单萧索 走在深秋飘曳的落叶里 走近那静如琥珀的时光
8、谁能情有独钟 生死与共 隔世亦相拥
9、约一片词海寄美丽 邀一抹渔火寄温馨 纵然你独行于泥
10、诗人总携人间烟火诗词里 山盟一句换白发一缕
11、渭水歌 恍若往生莲火 焚去你我的悲欢离合
12、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 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
13、一生就唱了这么一支歌,褪尽铅华后等你来和
14、落霞亦
15、寻一方青石看暮云淡抹 既然秦朝风吹我
16、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执手若无,泪溅花上
17、或许直到我祭献出一生的孤独 才敢记起你最后的眉目
18、年少风流 薰墨染 才情显 浅笑谈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9、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 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20、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21、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22、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23、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4、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25、琴声转起 离魂夜 花落满地 追忆 沾衣云霜薄衫去
26、三千醉梦古老歌谣 温暖你我的一生一世一逍遥
27、红颜留世间百千法 只求一造化幸我年恰
28、朝暮不散,痴梦未央。四时不渐,人世未长
29、
30、墙垣缦藤萝 繁华湮没 昔城烟柳今宵怎如昨
31、念君化烛 泪尽相思灼 旧时堂燕今朝何漂泊
32、所求不弃,白头未得。岁月不息,繁华未矣
33、看尽千帆,徒见潮起潮落,空忆此情成传说
34、一别又经年 自古离恨伤 笛声喑哑断人肠
35、千秋功名 一世葬你 玲珑社稷 可笑却无君王命
36、开始想念 那曾经握在手中苍凉的岁月 以及那一片灿烂的江湖
37、苦雨里,腐烂的草化成萤,带着她的怨念闪烁
38、前情往事重追省,只怕他怨雨愁云恨未平
39、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40、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41、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 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
42、我有焦尾琴 弦断无人和 昔人已去高楼谁与歌
43、如果还能在雨天遇见,可否能邀画中的仙 赏花儿月圆
44、可曾知 明月照水非当时 相识迟 隔尘世
45、东风去 相隔百年却相遇 恨如此 缘不知
46、月色空燃 镜里桃花明艳 响板红檀
47、
48、掌间玲珑权变 此心断是不断
49、点数这无眠 月中天白沙水岸 五更寒
50、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51、梦迷过桃叶渡 流光一晌踟
52、转瞬碾落尘土 如湮无 竹叶酿清苦
53、寒雨饮就半壶 锦榻哭 挥就一世朱
54、卧碧玉美人塌 勾唇嫣然一刹
55、何日离人肯入梦来 提笔怅惘欲画难
56、双獭祭鱼鸿雁归来渺
57、玄鸟栖惊蛰梦羡尽月儿依依莞颜笑
58、绮罗绽旖旎璨芙蓉
59、鸳何潋鸯何滟戏轻舴绿水波摇
60、鱼醉桃花又是一
61、浅春花深谷雨飞红星儿眼魅娇
62、朝
63、斜箫拈花横笛清浅袖满桃
64、擢素手纤瑶 谢红妆复把纨罗束轻套
65、此间滋味与谁人 你曾素手把香焚
66、无爱无恨亦无嗔 临窗空笔作雨声
67、隔篱邀取问路人 这一碗饮尽 谈笑风生
68、雨打梨花 深闭门 这一盏酒香仔细闻
69、最后微笑 血色淡去一生一秒
70、戚戚少年郎尚不识忧伤
71、小桥青巷 血色撕裂故梦苍凉
72、湮灭他扇上烟雨苍茫 相守不若隔岸相望
73、独坐凉夜 独赏芬芳
74、但见伊人风华绝代舞三千 不见长安繁华醉心间
75、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76、芙蓉花暖醉人心 美人容颜倾天下
77、边城荒月难忘 林雨风音心儿万里扬
78、我似秋叶 承载几许 荏苒华梦歇
79、炉烟妖绕 像是一尺纱
80、 落花回 谁手落子应无悔
81、有人觊觎天下 日日牵挂 一夜竟白头
82、谁人闻听歌女恨 长恨朝朝
83、不如笑归红尘去 共我飞花携满袖
84、三千弱水取一瓢 自思量 心中晓
85、风吹乱浮生 听谁吟战歌 记征伐斑驳
86、帝王业 生死系家国 青梅煮酒饮罢 英雄几何
87、昔日易水畔 同声悲歌慷慨 万丈红尘脚下踩
88、当时少年按剑扬眉唱浩气不败 无方忧来揽衣对月独徘徊
89、温柔乡 惜天香国色 硝烟长 铁马金戈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90、我不是我 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91、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9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93、我终生的等候,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
94、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95、暮霭 朦朦墨色染 浅诉云笺 携手把芳菲挽
96、芳魂西厢 最怕梦醒枕畔凉
97、故地桃园 死生契阔怎堪说 一生奔波眷刻一世抉择
98、雨过后潋滟一袭 守望天霁 等待着你的归期
99、清歌短 朱阁转 回廊延 木兰舟畔独留人长叹
100、春风少年 长安 相期随云汉
101、玉门关 柳绿时间 锦字残 问萧郎 几时还
102、往日画船听雨 天人笑言高楼危 经年 独钓寒江却映这天地碎
103、旧时言 枕侧辗转 故地园 低眉犹见
104、江南青酒红妆寂 楚云散尽乱花影
10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0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07、白莲开,净颜照月牙,弱水三千尽繁华。
108、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109、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110、从来胜者将故事雕琢 败者叹息着沉默 一世枭雄谁又能懂他们 也曾如此寂寞
111、无梦夜 江山如洗 明月照清渠
112、再不见那年那夜花燃眉稍 岁月静好 说要一生一世相伴到老
113、佛前一跪此去经年 一天两天青丝成雪 唱尽世事繁华欲歇
114、天地为炉,世间万物,冥冥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
115、是谁弄情吟诗声声的琵琶间 古道庭院倒影在山水里面
116、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17、君莫笑乾坤痴狂 万丈飞花霸歌现 我只要 你心长悦
118、敛起这爱恨情仇成一杯 不需问孰是孰非共一醉
119、薰风惊了小莲,韶光一转 离合不足萦怀,与君经年
120、薰风惊了小莲,韶光一转 离合不足萦怀,与君经年
121、转眼沧海桑田 弹指云烟 浮生谁演 歌声依旧拨断弦
122、初见转眼斑驳 残月升风经过也蹉跎
123、多情笑我 旧梦为卿作 嫣然不顾泪都婆娑
124、天山积雪 化作尘世雨点 丹火炉烟 原是人间炊烟
125、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26、轻纱涤莲动鱼儿淘 桑麻话酒绿蚁窖
127、歌一阕把春书晓 舞千行霓羽含苞
128、啼春晓 宫闱霓舞
129、花穷落疏 与谁诉 素手染血落霜衣自古荼靡凌霄悲化墓
130、纵望而却步 真假荣枯只身乱入红尘朝思敌不过王霸宏图
131、青丝绝 四年桔梗开又谢
132、念古今 乱云幂 月下流光树影间缝隙 不似一出戏
133、青鸾铜镜
134、百年仅寥寥几点笔墨 将一页轻轻揭过
135、誊写的书页中 不复字字刻骨 断崖前仍可辨 依稀英雄末路
136、盛世亦或杀戮 片片铭刻成书 独遗漏了他的孤独 悲喜可有人在乎
137、空对此 彻骨缠绵 竟不置一词
138、那夜烟火 升又落 揭不开情殇纠葛
139、敢相弃 不相欺 弦断情深绵如缕
140、棋子敲落 江山破 有多少悲欢离合
141、玲珑少年在岸上 守候一生的时光
142、忽闻窗外雨打百花没尽 红颜消逝从难留
143、耳边依稀是你声声挽留 是你声声挽留 不能再留
144、只恨长发遮掩我的视线 只想再次吻你的眼
145、爱了佳人别佳人怎何堪 谁问作了戏又为哪般
146、得了解脱忘了念怎何堪 负了众生是为哪般
147、田桑海沧 红尘岁荒 浮韵作唱 话允说此生可望
148、看尽三十三宫阙,最高不过离恨天;数遍四百四病难,最苦不过长牵念。
149、离了繁华思良人赴哪方 吟尽清风为君淡妆
150、耀晕当头 水溪轻流 余香绕楼 情话绵绵相执手
151、黯寞过后日明昉彼此守 更唱一曲天音盈袖
152、百年困顿就此借酒浇 折了樱桃 还用剑来挑
153、一路汪洋算什么 早已经被孤单湮没
154、巫山的云彩消失了 留下了谁的轮廓
155、这一世在劫 难逃 恍然之间 不过只是当时年少
156、暮雪轻歌 长风万里 飘渺 爱恨情仇 一生多逍遥
157、见榴花水中浅笑 也无悔陪你 醉看今朝
158、昔日友 不得觅 华盖升平余我揽袖泣
159、梦不醒 素手披薄衣 无奈双燕归去 传寒意
160、如今青丝绾起 听竹铃 恍若不闻隔世叹息
161、世有花解语 无人解花语 但愿你曾读懂生平意
162、山水一程我披发行吟 朝夕之间又走过晓风残月
163、狂笑成谶你西北望着云端 谁人说那是光阴的两岸
164、一盏清酒饮下一世赌注 我终究无法参悟
165、重叠泪痕
166、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167、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 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68、为你再拾红妆 收起行囊 掩饰一身光芒
169、时间淹没过往 忍住悲伤 且将前尘隐藏
170、缘来缘去不过梦一场,梦醒了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