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轻岚疏雨小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
鸥鹭翩翩穿碧树,峰峦袅袅近人家。
飞檐流韵墨如黛,曲水涵清影似纱。
柳巷依稀羁客梦,因缘乘醉枕烟霞。
(二)
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盘陟崩石来无端,山前突兀复有山。
肩舆十步九扶掖,不尓倾蹶肤难完。
传闻雨后更险绝,时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来,峻坂驰驱九已折。
不敢俯睨千丈渊,昂头但见山插天。
健儿撒手忽鸣炮,惊起群山向天叫。
——林则徐《镇远道中》
(三)
驾车西上自由行,高速何须翻雪峰。
古镇桥头人入画,舞阳河畔雀开屏。
两岸楼台流彩溢,一江灯火照天明。
千年府卫沧桑在,神韵迷人是古风。
(四)
一湾碧水飞长空,古镇桥头万岭同。
九曲回廊垂细柳,舞阳画舸戏东风。
林峰吐雾星天外,城阁含晖隐约中。
念我家乡多少日,春秋美景露真容。
(五)
荆蛮要塞锁西东,重镇明清势正雄。
仰首滇黔云蔼蔼,遥看湘楚雾蒙蒙。
舞阳碧水穿城郭,石岭青屏抱邑空。
夜泊河桥沽老酒,更深寂寂听孤鸿。
(六)
大田溪洞秀,舞阳河水思。
北南两岸望,远眺太极奇。
固若金汤里,屏山卫城池。
五溪荆蛮聚,百越先人基。
欲据滇楚地,必占镇远之。
千载沧桑变,古韵依旧持。
(七)
岭秀风轻共泛游,云泉雨瀑碧悠悠。
环山旖旎禅台静,曲水蜿蜒古洞幽。
巷陌沧桑皆入画,城垣远邃正凝眸。
舞阳河岸迷人韵,暖霁清流醉叶舟。
(八)
为有娘兄梦里牵,欣从遂愿六十年。
心关伯舅裁缝铺,影摄舞阳夕照轩。
碧浪和风桥榭旧,重檐故事小窗悬。
归来未解思亲绪,幸有一程已叩安。
(九)
一把泛光口琴,掉入河心
怀揣一把清风,我去了他乡
归来,石上爬满青苔,乡愁漫道
鼻翼凉凉,滴水潜行
百色野露,闪烁不语。琵琶声幽
水帘隔世,低眉素女,渐行渐远
河风再起,万鸟朝贺频传,明珠撒散
蹦跳脆响,原有硕大孔雀东处飞来
傲视群芳欣然开屏,天地嘘唏瞠目
卧佛在上,醉眼已渺迷,冥冥可入净
落叶恍如雨,群花于身后自坠
忽有数尾黑脊之鱼,将扁舟引入龙王峡深处
山峥嵘,一线天洞开两岸混沌
天火袭过,赤壁烈火征兆早万年
夕阳,骤然破雾而出
红了船舷同行一行白鹭
碎了归心,染了归程……
(十)
制酥妹子,你木棰砸碎了啥?
米粉大哥,你开心伤心粉卖给了谁?
木雕师傅,你刻刀刻活了啥?
酿酒老爹,你米酒醉倒谁了?
画画假小子,你素描勾了啥?
酒楼老厨子,你酸汤留住了谁?
啥是啥噢,谁为谁噢?!
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有日有月
看石板看脚板看热闹看你看我
看来看去看腰杆,立个最好,讨大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
今天,我们一家和设计院的叔叔阿姨坐火车来到镇远,吃完中饭后,我和爸爸去步行街玩。来到步行街,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街道旁有许多食品店、饰品店、小吃店等,青青的河水里则有一群小孩在游泳,好一副恬静画面啊!
第二天,我们来到高过河漂流,我们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漂流起点,穿上救生衣,我们一家三口拿一个气垫船后,开始了漂流。溪流边有一株小黄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问妈妈:“那株小黄花是什么?”妈妈说:“那是野黄花菜。”突然,一个激流把船头撞在石头上,妈妈尖叫了一声后,船又回到了平静的水面,这时一个废塑料瓶漂了过来,我想:这些人怎么素质这么差,竟然在这么美丽的风景区里乱丢垃圾,真为他们感到羞耻啊。接着一个更大的激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船高速的被水流冲了下去,差点翻了船,船里被装满了水,漂不动了。我们只好到一个浅滩把船里的水倒干净后继续上路。
前面出现一个警示牌,有一个安全员叔叔把一些小孩和妇女叫上岸,原来是又一个惊险段只能让胆大的人去尝试。我和妈妈只好上了岸,沿着溪水旁的小路,观看爸爸在山石和激流中快速通过,真的好刺激啊!这个激流太险了,妈妈说看着都觉得恐怖。后面的行程,我和妈妈时有上岸开始了边漂边走的旅程。漂过全程一半距离后,后面的漂流更惊险了,设计院的.叔叔、阿姨早已到达终点了,爸爸说:“我们加快速度到岸上走吧,别让他们等得太久了。”于是,我们下船边走边看风景。突然,一个叫群莽争滩的风景吸引了我,我一看,我头上那块斜的巨大的山岩上好像有很多蛇头伸出来,就像一群莽蛇争先恐后的往溪水滩里奔去。
终于来到了终点,通过这次漂流我深深
一、有一座古镇
在我心里,“镇远”是一个诗意的名字。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宁静又遥远的地方。是一个雾霭迷蒙的早晨,是一个河水里跃动着金光的黄昏。
从贵阳开往镇远的列车,时而穿梭于黑漆漆的山洞,时而穿行于碧绿的田园,金黄的阳光,把一切描
镇远,这座伫立了2000余年的小县城,也越来越近。
镇远,隶属黔东南州,距离州府凯里市190公里。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四周皆山,著名的舞阳河穿城而过。
粉墙黛瓦的临河人家,一一排开,藏着些许江南的灵秀。趴在临河的露台上,舞阳河碧如翡翠,清可见底。墙壁上映射着河水金色的波光,晃一晃便是流转的年华。我也觉得在这光影里,掩盖了些许过去的故事,关于这座小镇,关于小镇里过往的人。
是的,镇远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我相信它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些遇见,等待一些倾诉。
镇远的历史,始于春秋。
南宋宝佑年间,理宗赵
镇远,自古为兵家必争重镇。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
舞阳河水以“S”形蜿蜒而过,把小镇分隔成府城和卫城,府城即政府所在地,卫城为百姓居住区。远观恰如太极八卦图。
府城和卫城皆建于明代,尚存部分城墙,默默隐匿于兴起的古镇民居之后。华灯绽放,河水通明的夜,我有幸在府城找到一段城墙,青条石砌筑的墙身,百年后依然坚不可摧。只是它已然失去了光泽与活力,悲壮地守卫在角落。于今,它早已不再负载任何防御功能,而是连接起我们与一个逝去王朝的信物。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远了。
时代更迭,事事变迁。如今的两岸人家,已是灯红酒绿,歌舞飞扬。这座城墙一如那段已黯淡的历史,沉寂在流溢的光彩间。它是历史赠与我们珍贵的纪念,是华夏文明一路走来的足迹。我想,历史不仅仅告诉人们过去,并且通过这些痕迹,让我们懂得尊重与敬畏。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但我们也不该忘却过去。
小镇的夜,色彩斑
与古城墙不同,历经沧桑的祝圣桥,依然风姿绰约。
祝圣桥原名“溪桥”,横跨舞阳河,是一座七孔桥,由青石建造。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因舞阳河爆发山洪,数次被冲毁。直到雍正时期才得以修完。于是,这座桥的桥
古时缅甸和云南方向的贡品都由祝圣桥进入中原,它也是湘黔公路的必经之道。抗战时期,它作为滇缅公路的延续,输送着战备物资。
站在桥头可以看见远处轰轰而过的列车,它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桥上穿着当地服装留影的.游人,牵着马匹静静走过的马夫。桥下几只轻舟,架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或旅行。只是,我们都与这座小镇有过交集。
二、一条河
曾在一本地理杂志上看见一张照片,一叶扁舟浮于青山绿水,山幽水长,渔人头戴
大船驶出河岸,便是“两山排
一座山顶上,至今仍生活着一个村落。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村里有一口温泉,大家都于此取水做饭。山坡上有人工开凿的阶梯,供村民出入。这个村落不对外人开放,我只能仰着头,想象着这片世外桃源。
我想象着,男人们背着沉沉的鱼篓走在夕阳下的阶梯上,女人们在灶台旁切着刚采摘的果蔬,婆婆们眯缝着眼穿着针线,孩子们正用温泉洗澡。热腾腾的鱼汤和香喷喷的米饭,大家围桌而谈,不用关窗闭门,没有电视电话,只有漫天闪闪的星星。
这里有山水为伴,远离尘
舞阳河的山水让我联想起遇龙河。遇龙河面更宽阔一些,山山独立。遇龙河让我觉得悠闲,舞阳河让我觉得清净。遇龙河是活泼生动的,舞阳河是沉静淡雅的。她们像是两位同胞姊妹,不知为何被分隔在了两地?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想起文人骚客的感叹,却抵不过江渚之上渔
或许,成功只是给心找一个归宿,并让它变得丰盈。来做一个能与天地对话的人吧,投身一场美的历程。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学会孤独,在孤独中贴近自然。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变得平和,用平和面对世界。这样的历程可以让人懂得发现与创造美,用美来诠释一生。
我知道,一场风景,一段路程,并不太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它只是存在脑海里的一段记忆。这些点滴积累的记忆,或许在某一天,会让你发现,最持久的快乐,不过是与自然心意相通。
三、一处残垣
早晨约了朋友登山,俯
登山于我,是一件辛苦的事。山很高,我很渺小。身旁是随意生长的草木,晨练的长者,背着相机的游客。累到走不动的时候,索性找一块干净的大石板坐下。我的每一次旅行都很紧凑,每天我都会去不同的地方,我以为自己看到了更多的风景,但却发现并未深深了解它。我越来越体会到所谓的景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到一个地方,去寻找它的过去,体会它的当下。
在山巅,我看到了清晨的古镇。依山而建的民宅,静默的巷陌,还有校园传来的广播声。身旁的当地人,指着前方对我说:“去看看苗疆长城吧!”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我找到了一条残垣。
相比之前看到的古城墙,它已经坍塌,更显颓败。塌陷的墙身,已不复存在。孤独的石基蜿蜒在大山上,初升的太阳照在上面,愈发苍老而悲苦。我长久地坐在这里,身上沾满了岁月的埃尘,我像是陪伴着一位老态龙钟的老者,它已没有力气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只是我觉得离那个朝代近了一些,近的让我想起一些壮烈的英雄,一些铁马金戈的往事。
在这墙根下,是否有过晒着太阳,
小镇升起薄薄的的晨雾,雾气缠绕于房舍,弥漫在河面,像一片朦胧往事的记忆。
有些地方,有些故事,仅存于记忆,却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