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要朴素大方
1.我们来寺院,穿着要庄严朴素,干净整洁。不要穿太过性感和招摇,要穿长衣长裤,免动人心念,自招过愆。
2.鞋子尽量穿休闲或运动鞋,不要穿高跟鞋,尤其是鞋子不要太响。
3.最好不浓妆艳抹、香水味浓烈。
进入寺院基本礼仪
1.遇到师父有礼貌,自动止步侧站并问候“师父好”。遇居士可微笑问候“师兄好”。
2.进入殿堂不要踩门槛,因传统建筑门槛为木制,用以挡尘避鼠虫防寒,长期踩踏易坏。
3.进殿堂不能随意敲打法器,法器是龙天眼目,随意敲打会有过失。
4.进入斋堂,手机调成静音。师父过堂时,自动排队等候。进入座位不从师父用餐桌前穿过,更不可从供桌前穿行。
5.用餐不可说话,取食物适量,不可浪费。用餐时咀嚼声音不要太大。餐毕凳子轻挪归位。
6.在寺院不能大声喧哗嬉戏打闹,更不能在寺院抽烟。
如何如法拜佛
1.拜佛前要洗净手并漱口,不可满嘴酒气到寺院拜佛。
2.拜佛一般拜三拜,每个殿堂供奉的佛菩萨都可以拜。
3.在大殿拜佛时不能在中间蒲团上拜,那是寺院方丈或住持的位置,应当在左右两边的蒲团上拜。
4.别人在拜佛时,不要从他前面走过,以免动人念头,应当从他后面过。
如何正确烧香
1.烧香最重要的不是香有多大,而是心有多诚。
2.为了环保尽量不要烧高香粗香,我们烧三支香就好。代表戒、定、慧,也寓意去除贪、瞋、痴三毒烦恼。
3.烧香后如果有剩香,不要乱扔,可以留到下次用,但一定放在清净处。
4.点着香祭拜前注意香头不要碰到旁边香客。
5.点着香不可用嘴吹,最好左手插香。
如何如法供养
1.不能拿酒肉等荤腥食品供佛,更不能在寺院烧纸钱冥币。可以供水果、鲜花、蔬菜、素食食品等。
2.如果想得更多福报最好是供斋,具体事宜可到寺院客堂办理。
3.如诚意供养法师,可准备红包。供养法师时要双手奉上比较虔诚。
4.如想供养三宝,可把钱放到寺院功德箱,随心随力,不拘多少。
其他所谓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1.摸佛像、狮子头脚祈福或者扔硬币虽是向善行为,但不如日常生活中落实生活禅的信条;佛教认为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
2.来寺院礼佛很吉祥,佛教从来没有规定说:女性生理期不干净不能进寺院。
3.香灰成分和草木灰类似,没有治病、保平安、驱邪的“神效”;如果是人造香精超标还会损害健康。
4.一般不允许拍照为了保护文物,不是“拍到不好的事物或不恭敬”。
5.佛教没有规定烧香许愿必须要三年。向佛菩萨祈愿不是交易,真正圆满愿望的是自己和行动的落实。
1、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3、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4、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8、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9、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10、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11、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13、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14、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5、轮回中,心若一动,便已千年。既然我再也无法感受到心动的感觉,我的心已平静有如目水,不如斩断情丝,阪依我佛。
16、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17、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安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悦。人因企求永远的完美,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1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19、佛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20、人应该学会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1、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2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3、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4、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25、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26、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7、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28、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30、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31、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3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33、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4、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35、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6、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37、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38、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39、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0、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41、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皈依佛门。
4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43、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4、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取。而不是刻意,不如放开,放下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
45、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46、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47、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
48、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49、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1、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52、为何不必?一切皆为虚幻。
53、“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人为何而活?
54、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5、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56、不可说,不可说。
57、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58、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59、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60、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6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3、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的擦肩。
6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66、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67、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68、让我普渡芸芸众生。
69、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70、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71、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皈依佛门。
72、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73、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74、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75、人有108劫你才几劫?
76、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77、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78、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7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0、出口即错。人曰:说错即对。
1、这里,环境清幽,离家不远,我却不常去,这次算是头一回吧!天气还算安分,没有阴晦和雨落,晴好的晌午,一个人,一个包,简单到一无所有,就这样与佛再次接触。仿佛,木鱼声在召唤着我,一步步前行。
2、迎着裹带了香气的清风,跨入寺门。参天大树掩不住白马积聚的灵气,殿宇楼阁隐不住来自天竺的灵光,寺院被笼罩在这善净的气与光之中;东楼悬钟,西楼架鼓,晨钟暮鼓之声在青瓦上空奋力飞腾,悠扬飘荡,它要将这清心梵音送至人间,唤醒真善美。
3、抬头望庙顶,令人眼花缭乱。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夏季夜空数不清的星斗,它们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夕阳西下,漫步于寺庙之中,聆听深沉而悠远的钟声,感受诗人落榜之时之情之景,别有一番意境。
4、我知道佛祖无法保佑我们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心底澄清,才是拯救自己唯一的办法。但,我还是虔诚地又去了一次寺庙,弥补那次在灵隐寺的仓促。少华山上的潜龙寺,一年到头,香火就春日的四五月比较旺,来膜拜的不一定都是香客,很多是旅游的过客,他们也只是短暂的停留,看看热闹。
5、这座寺庙不大,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金碧辉煌,屋脊上雕刻了好多仙人,栩栩如生。远远望去,普先禅寺就像天宫一样。那一排排一栋栋的建筑物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跨进大门,啊!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建筑物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颜色鲜艳夺目。
6、世人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另一处情境,登上了清凉台。清凉台是中国佛经的起始的端点。细碎的阳光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寻觅清凉台,亦是寻觅普照在庙宇间的佛法,还有沉没于流光中的`古韵。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
7、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俯瞰南完寺全景,庙廓绿树环抱,花草簇拥,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像,使我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无限快活。
8、如果你悟不透纷扰的世俗,就在思想里种植一株菩提吧,它无须开花,也无须结果,只是在精神的境界中永远留有一颗淡定的禅心。清凉,清凉,清凉能击退灵魂的浮躁,清洗出人的善良本性来;清凉,清凉,清凉能抵抗世俗的浮躁,清洗出社会的和谐来。香烟缭绕,佛号声声;法乐阵阵,清风习习。朋友啊,请你放慢那匆忙的脚步,登上寺院最后那座高高的清凉台,深深地体味一下吧。
9、比起喧闹的城隍庙,静安寺,则是一个特立于繁华闹市中的佛门净地,人们排着长长的队,只为在那颗由整木雕琢而成的观世音菩萨像前三叩大拜,以祈求平安别看叫静安寺,但它是上海很繁华的地方。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八七米,宽二点六米,重一万一千公斤,可是中国最大的玉佛像哦!
10、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108级陡峭的石阶成45度角向上延伸,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缓缓而下,一个照壁醒目的红色“佛”字在眼前拉近,字体铿锵有力。即使是心性狂野、豪放不羁之人,在此对佛的敬畏之情也会由然而生,心中的狂傲也会收敛,这或许就是它的独特魅力。
11、古老的司徒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面临碧波万顷银光闪耀的西太湖,背靠诸峰连绵重岩叠翠巍峨高大的邓尉山。园中有相传为汉朝大司徒邓禹亲手栽植的四棵古柏。登上石阶,只见屈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雄伟壮丽的祠庙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12、走进寺门,跨过门槛,在前面有一尊释迦牟尼的塑像,样子不好看,我便朝他做了个鬼脸。旁边有几个和尚一边念经,一边打坐。妙果寺墙上还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一看就知道有一些年头。这些建筑物的木桩经过时间的侵蚀,有一些外皮已经剥落,显得十分破旧。
13、柴门之内,她们虔诚端坐,执佛珠一串,朗声念完《心经》一遍,即用手指拨过佛珠一颗。长长一串佛珠,全都拨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蘸一蘸朱砂,在黄纸关牒上点上一点。黄纸关牒上印着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砂点遍这些小圈,真不知需多少时日。
14、夏日午间,蝉声如潮,老太太们念佛的声音渐渐含糊,脑袋耷拉下来,猛然惊醒,深觉罪过,于是重新抖擞,再发朗声。冬日雪朝,四野坚冰,佛珠在冻僵的手指间抖动,衣履又是单薄,只得吐出大声佛号,呵出口中热气,暖暖手指。
15、那一次,去灵隐寺,本没有多少虔诚的心,大殿里不许照相,我匆忙而进,绕着佛像环顾一周,森严的气氛,让我怯然而退。与佛,我只有一步之遥,就是这一步却无法走近。我不敢怠慢佛祖,怕他的笑容洞悉了我所有的心思,让我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