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褚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褚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参考答案
4.B 延:伸长
5.A(④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⑤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⑥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6.D(“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7.(1)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假”、“若”、“见与”、“相启”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全”、“首领”、“弘”、“足”各1分,句子通顺1分。)
文言文翻译:
褚彦回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当时他父亲褚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有人讥笑他的父亲,褚彦回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褚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之前的井里,褚湛之带着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之中吵吵嚷嚷,褚彦回放下帘子不观看。又有一个门生偷了褚彦回的衣服,彦回碰见,对他说:“你可以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褚彦回娶宋文帝的女儿南郡献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褚湛之死后,褚彦回把父亲的财产都送给弟弟褚澄,自己只取了几千卷书。
宋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有人向他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于是请求相见,然后拿出黄金给他看,说:“没有人知道。”褚彦回说:“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此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离去了。禇彦回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褚彦回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每次朝会,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当时人把他比作何平叔。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甚是美丽。褚彦回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
当时伧地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乱。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和褚彦回谋划诛杀他,褚彦回认为不可。明帝发怒,说:“你真是痴愚,不值得和你商议事情。”褚彦回惧怕,因而奉旨行事。明帝驾崩,遗诏授予褚彦回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也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褚彦回。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褚彦回未能禁止。褚彦回性格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动,但是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
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王铁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李君虚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李君虚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李君虚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李君虚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君虚。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李君虚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B.务弘俭约,百姓赖之 赖:依赖
C.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君虚“有器度”的一组是 ( )
①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李君虚惧而奉旨。
⑤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君虚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李君虚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李君虚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李君虚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李君虚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李君虚,由此可见皇帝对李君虚很器重。
D.李君虚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李君虚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李君虚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5分)
(2)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5分)
参考答案:
4.A(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5.C(①表现李君虚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④表现李君虚恐惧。⑤表现李君虚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6.D(“李君虚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7.翻译(10分)
(1)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 “假”、“ 见 ”、 “ 相 ”各1分,语意2分。)
(2)李君虚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
(“全”“首领”、“弘”各1分,语意1分。)
附【参考译文】
李君虚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当时他父亲李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有人讥笑他的父亲,李君虚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李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之前的井里,李湛之带着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之中吵吵嚷嚷,李君虚放下帘子不观看。一个门生王铁偷了李君虚的衣服,君虚碰见,对他说:“你可以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王铁惭愧地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李君虚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李君虚娶宋文帝的女儿南郡献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褚湛之死后,李君虚把父亲的财产都送给弟弟李澄,自己只取了几千卷书。
宋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有人向他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于是请求相见,然后拿出黄金给他看,说:“没有人知道。”李君虚说:“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此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离去了。李君虚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李君虚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每次朝会,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当时人把他比作何平叔。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甚是美丽。李君虚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
当时伧地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李君虚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乱。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和李君虚谋划诛杀他,李君虚认为不可。明帝发怒,说:“你真是痴愚,不值得和你商议事情。”李君虚惧怕,因而奉旨行事。明帝驾崩,遗诏授予李君虚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也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李君虚。李君虚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李君虚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李君虚未能禁止。李君虚性格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动,但是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下面是有关朋友离别赠言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送别诗
作者:【无名氏】 年代:【隋】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2.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5.谢亭送别
作者:【徐浑】 年代:【唐】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6.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暮春送别
作者:【韩琮】 年代:【唐】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8. 赋得早燕送别
作者:【李益】 年代:【唐】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9.送别
作者:【李百药】 年代:【唐】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10.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作者:【王勃】 年代:【唐】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1.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12.金陵歌,送别范宣
作者:【李白】 年代:【唐】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13.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年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别董大
作者:【高适】 年代:【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6.送别感赋
作者:【刘絮窗】 年代:【清】
理罢云鬟展转思,
池塘正值梦回时。
近来诗句如春柳,
只向东风赠别离。
离别伤感的句子
1、真正的友谊决不会因离别而断隔。你的朋友将因离别而加倍地珍惜你的友情。
2、你走了,在那漫长的时刻里,我的心就像秋树,叶片无奈地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3、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4、月朦胧,鸟朦胧,我悄悄送你远行,从此天边有了一颗含泪的星星,永远注视你远去的背影。
5、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6、没牵住你的手是我一生的错,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近在眼前,你都是我心中最深的思念最深的.痛!
7、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
8、多情自古伤离别,真正懂得这一诗句,是在毕业临别的时刻。与每一位同学握手,无论同窗生涯中是亲如兄弟还是形同陌路,此时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回家以后大病了一场,曾自许洒脱得无所牵挂,却还是为离别所“伤”不轻。
9、一朝离别后,两地人消瘦,三餐没胃口,四季少春秋,五体投地愁,六亲劝不住,七情无归宿,八分是孤独,九九盼归一,十全人长久。
10、分别已久,相见亦难,让这小小的纸片带去我真诚的心,捎去我永恒的爱。
11、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12、分离,有点难舍,但不欣然;有点遗憾,但不达观。由于相逢的盼望在抚慰。
13、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份温暖,朋友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即便是离别,也把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14、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15、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那么,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
16、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