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描写陕西地图唯美句子 正文

描写陕西地图唯美句子

时间:2025-09-08 00:55:34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让我们顺着“诗圣”的足迹,缅怀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巩义东二里瑶湾——出生地

公元712年,杜甫降生于河南巩县东二里瑶湾。此地背依笔架山,前临沃野,

偃师首阳山——婚后居所

杜甫二十岁之后的十年,大部分时间在外游历,脚步遍布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直到30岁,杜甫从山东回到东都洛阳与杨氏成婚,在偃师县城西北首阳山下的尸乡亭附近建了几间窑洞居住下来,这就是常常在他诗中出现的“陆浑山庄”、“土娄庄”、“尸乡土室”。他在这里居住了大约13年,结识了李白、高适等挚友,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和《兵车行》、《丽人行》等一批不朽诗篇。今天的偃师县杜楼村北仍保留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和杜甫祖父杜审言墓。另有一处据称为杜甫之墓,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上刻有“唐工部

陕西杜公祠——求仕之路

杜甫35岁时曾移居长安以图实现求仕之志。他曾长期居住在长安少陵附近,又因远祖杜预本是长安人,所以自称“少陵”、“少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诗集也以《少陵集》命名。然而杜甫仕途坎坷,在长安经历了应诏不第、干谒无门、生活困窘等重重挫折。如今的杜公祠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

羌村杜公窑——避难之地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在杜甫的诗歌创作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对杜甫的生活来说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随着时局不断恶化,杜甫一家随难民逃亡,历尽艰险,辗转逃到

杜甫川——勤王北上

杜甫把家人安顿在羌村之后,听闻唐肃宗在甘肃省灵武即位,便辞别家小,登程北上,去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路过延州(今延安),暂住于延安七里铺。时隔不久,杜甫从延安起程,后来据说到达安塞芦子关时被反贼虏回长安,关进监牢。在狱中,他回忆这次陕北之行,写下了《月夜》、《塞芦子》《望春》、《三川观水涨》、《玉华宫》、《羌村》等名诗。后来延安人民为了纪念杜甫,在此修造了“杜公祠”。宋朝时范仲淹还亲笔题书“杜甫川”三字刻于石崖,今仍完整可辨。近年来,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维修扩建,除恢复重修了原有祠堂、

成都杜甫草堂——难得安逸

在成都生活的时期是杜甫一生中难得的安定时期。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名篇。杜甫草堂依浣花溪而建,草堂旧址内,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的“少陵草堂”碑亭是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奉节杜甫西阁——创作高峰

公元766年,杜甫告别成都的茅屋,举家移居

邙山岭杜甫陵园——息魂之所

对于杜甫去世后究竟陵寝在何处,国内尚有纷争,杜甫陵有八所之多。杜甫在湖南耒阳附近的湘江舟中去世无疑,43年后,又其孙杜嗣业遵其父嘱托,将杜甫灵柩归葬河南。如今巩义市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的杜甫陵园,据说是由偃师首阳山迁回,杜甫的两个儿子宗文、宗武陪葬墓侧,当地群众称“圣人三冢”。墓冢呈漏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四周遍植冬青和柏树,冬夏苍翠。冢前有石碑两通,高约2米。前碑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后碑书“杜少陵墓”。

一个天气炎热的下午,我们在施老师家学会了一件有趣的事——看地图。

我们怀着好奇又喜悦的心情,望着一张五颜六色的地图。施老师问我们这张地图像什么,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它像一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对,它就像一只巨大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施老师说,看地图得分清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接着,施老师用手指了指图例,说:“看地图,图例是不可缺少的,五角星表示湖;几条粗粗的红线表示国界线;断开的粗红线表示未定的国界线……”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地图上蕴含着这么多的奥妙。老师又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的国家。有美丽的西湖,有如天堂般的'桂林山水,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中国还有四大海:黄海、东海、渤海、南海,它们就像四兄弟连在一起,半包围了陆地。世界上共有七分地三分水,我国也不例外,也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国家。

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让我们找找浙江。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东南部,啊,不会吧,怎么这么小,浙江不可能没有巴掌那么大吧?原来,地图上一厘米,就有600万米那么大!

接着,我们还找到了首都北京,美丽的大草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这个下午,我学会了看地图,对祖国增添了许多敬佩之情。中国这位伟大的母亲,滋养着13亿中国各族人民,我为我们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导语:走进钟楼的第一层,里面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钟,有鼠标那样大的,有

1.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

2. 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

3. 钟楼面积达1377平方米,从地面到镏金顶的高度是36米,楼基高8.6米,宽35.5米。钟楼底部像一个城墙墩子,上面是一个亭子样的阁楼,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4. 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

5. 从高处看钟楼时,它就像被一个巨大的“花环”包围着,显得格外气派,雅致。它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上面是具有明代风格的双层楼体。顶上是一个钟形的“金顶”,在微微上翘的屋檐上各挂着一个小钟,随风飘摆,声音清脆动听。

6. 走进钟楼的第一层,里面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钟,有鼠标那样大的,有语文书那样大的,还有电视机那样大的;最大的要数屋外的景云钟,足足有2.65米!

7. 钟楼的第二层,陈列着不少的“古董”,有明朝的观音像,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有齐白石的画,天马行空,栩栩如生;还有王羲之的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8. 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

9. 冬天里的钟楼跟春天里的钟楼,简直若判两人,在鹅毛大雪的天气里,钟楼上堆积着厚厚的雪,钟楼四周的花花草草也被洁白的雪花所覆盖,这些花草和钟楼融为一体,简直是一派银装素裹。

10. 钟楼顶上的那个像金矿一样的东西,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它叫金顶。它是为了美观、醒目才安在上面的。所以大家一眼看钟楼,肯定会看到金顶的。这位建造者——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很有创意,它把金顶安在上面,让我们一眼就看到它。

11. 钟楼再一次被修复,美丽的面貌再次重现。现在,每当整点时,那“当——当”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看看表。就在刚才12点的时候,我独自趴在阳台上,静静地听着钟楼那古老的'声音。

12. 现在,虽然那古老的钟楼已经是斑斑锈迹,几乎是断壁残垣了。在它的周围,已经耸立起了高高的大楼,小钟楼也就失去了“全市最高楼”的美名。但是,我们依然不会忘记这位世纪老人的存在。

13. 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14. 钟楼的每一层周围都有许多精美的雕刻。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著名的传说。从第三层往下看,美丽的西安城就全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15. 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

16.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17. 西安钟楼坐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上。公元1384年,朱元璋称帝时,害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与他争夺王位 ,下令修建钟楼以镇龙气。

18. 钟楼初建时,地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在今西大街的广济街口,与现在的鼓楼遥相对峙。明城墙建成后,由于城市中心东移,公元1582年,又将钟楼整体迁移到现在的位置。

19. 现在的钟楼,是中国六大古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钟楼。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衡量,西安钟楼,居全国钟楼之冠。

20. 钟楼楼体为砖木结构,从下往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由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基座呈正方形,用青砖砌成,边长35.5米、高8.6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

21. 在钟楼的西北角,陈列着一口明代的大古钟,它有5吨多重,古钟的边上铸有八卦图案。全国各地的游人,都可以在这里击鼓娱乐,享受旅游观光的乐趣。

22. 在钟楼西北方向大约1000米的位置,古老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峙。钟楼与鼓楼之间,现已开辟成一个很大的钟鼓楼广场,这里有喷泉、草坪、停车场、美食城,还有西安最大的地下购物广场——“世纪金花”。

23.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

24. 我看到,如此高大的钟楼基台以上竟无一砖一石,全部是木质结构。楼分上下两层,共有三个彩色飞檐,通高三十六米。上下两层都有明柱迥廊。第一层的四面有雕刻着山水、人物、花卉的红色大门可以进出。

25. 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许多钟楼中修建得最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26. 巍峨壮观的钟楼啊,您的美姿吸引了大童的游客,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的人们,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城西安的光荣。喜逢盛世的钟楼啊,您为祖国灿烂的文化争了光,添了彩。

27. 钟楼的护栏、扶手都很特别。它们有一个共性,不管是护栏还是扶手,无论它们的中心是多么粗糙,可两个面所相交的地方却光滑无比。细心的人登上钟楼时就会发现这一点。

28. 西安钟楼可谓闻名天下,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也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29. 夜晚的钟楼并不寂寞,从楼脚下打出绿的、蓝的、白的灯光将钟楼照得明晃晃的,在加上楼里黄的红的橙色的灯光,使它“光辉灿烂”“玲珑剔透”。

30.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据说它的顶是木心金表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光四射,灿烂辉煌,为钟楼增添了神彩。

31. 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宏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

32. 钟楼,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雄姿。楼内的彩绘虽在1739年翻修时已换了清朝的图案,但仍然十分赏心悦目,不失典雅的古代图案之风。楼的各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既齿合严密,又十分轻便。

33. 钟楼,座落在西安市的中心。它创建于公元1384年。初建时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建到现址。因楼内西北处昔日曾悬一口古钟,所以名曰钟楼。

34.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据说它的顶是木心金表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光四射,灿烂辉煌,为钟楼增添了神彩。

35. 在彭州市音乐广场,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小钟楼。钟楼颇有一股“洋气”,近似半椭形状的窗户,高高的,让我想起了积木。它高高地矗立在城区中心,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

36. 榆林钟楼有三层,外加一个八角亭,建造得雄伟,精致,有一点中西结合的味道,虽然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有些地方斑斑驳驳了,但仍然显示出它非凡的气势。

37. 钟楼顶上的那个像金矿一样的东西,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它叫金顶。它是为了美观、醒目才安在上面的。

38. 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

39. 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

40.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妈妈去古都西安游了一回钟楼。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是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兴建的。虽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但钟楼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形态,被誉为“古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