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子夜古诗词唯美句子 正文

子夜古诗词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08 19:51:02

爱情不能被占有,只有在你纯真的时候融入它,成为它的.一个朴素的化身。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唐·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6.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0.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1.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15.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16.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1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20.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之二》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22.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死当长相思。生当复来归,——苏武《留别妻》

2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2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2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28.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3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3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3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35.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3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3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8.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桐》

4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4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4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唐·李煜《相见欢》

4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4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4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9.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50.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5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5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5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唐·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万户:千家万户,形容数量之多。

捣衣声:捣衣时,砧与杵相撞发出的声音。

玉关情:对玉门关外征战的夫君的`思念之情。

胡虏:胡,古时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虏,对敌人的蔑称。

良人:古时候,妻子称丈夫为良人。良人即指,远在玉门关外的丈夫。

罢远征:罢,(停,歇。),停止远征。

【韵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古诗原文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译文翻译

深夜的月光照着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相思的情怀有说不尽的凄然就像是杜鹊啼血。远去的游子为什么没有了音信,当时在柔桑夹道的小路上我忍住了哭声和你道别。只有那陇头的流水仿佛知道我的心意,发出潺潺的声响像是在替我哭泣。

注释解释

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

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诗文赏析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古时只有为某种痛苦熬煎而深夜未眠的人才能见到。这两句形象地刻画留下了一幅静逸美景: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这种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给予的刺激真是太强烈了。故下三句,不啻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因为午夜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长久不寐的思妇眼中看到的。所以月光辉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产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原来是一个闺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是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伤欲绝。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如果说上片中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及由此而产生的悲哀痛苦之情,作者是借助于十分委婉隐曲的手法,以写景的方式暗示的话,下片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心理已采用直接剖析的手法。按王孙,深闺少妇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是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何许”状写闺中少妇对情人那种深刻而长久的忆念之情。“吞声”两字,更将一对情人分离之时欲哭不愿,以免引起对方更大悲痛的那种互相体贴顾惜神情的描摹得颇为真切动人。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作者巧妙地运用融情入景之法,使无情之物带上了一种有情的心理活动,对离别之情进一步渲染,结构上与上片结句相呼应,情调上则进一步加深全词的感伤哀怨气氛。

这首词前片重在写景,情由景出,后片重在写情,化情入景。结构上景、情、景依次为用,显得颇浑融完整。又句短韵密,韵脚以短促有力的入声字为主,声迫气促,易于表现一种深浓强烈之情,与全词所抒发的极度悲怆之情十分相合,不失为一篇声情摇曳的上乘之作。

李笠翁谓:“作词之料,不过情号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窥词管见》)此阕字句虽少,音节虽短,却能情景相生,风神宛然,是一首韵味深长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