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钟乳石。
如果你去过临安的瑶琳仙境,到过宜兴的善卷洞,你一定会惊叹洞中的奇观异景吧。瞧!那耸立在洞口的奇石,那美妙的琼楼玉宇,巧夺天工的石笋,他们可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啊!那么我们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我们都是亲爱的大自然母亲派来凡间游玩的呀!
在滋养万物的大自然里,溶洞哥哥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就形成了我——钟乳石,而洞底的便形成了我的弟弟——石笋,当我们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溶洞的洞顶上有很多裂缝,每一处裂缝里都不断有水滴出来游玩,每当水分被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地蒸发,洞顶上的石灰质越积越多,最终生成一个钟乳头——这就是我的童年时代。以后,钟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有的钟乳石的长度能达到好几米。
之前简单的介绍过我的弟弟——石笋。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下他吧!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堆起山来。就这样,石笋弟弟面对着我向上长。可以说我是先生,石笋是后生。但石笋底盘大,本身比较稳定,不容易折断,所以他的生长速度常比我还快。石笋能高达30米左右,就像是一座平地里长出来的石塔。
从洞顶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不明底细的人还认为是谁凿出来的呢!在许多石灰岩洞里,钟乳石和石笋多数不是连在一起的;那是因为不是钟乳石折断了,就是过多的石灰质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变路径转移到另一处,又长出一根新的钟乳石。这样,钟乳石和石笋就不会碰头了。地下水在我和石笋弟弟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是他流过的地方就会留下痕迹,或是一道沟,亦或是一个洞,或是一根钟乳石,或是一根石笋,或是一根石柱;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树林、珠帘等奇丽景象。可是人类常常抚摸我们,弄得我们上气不接下气,憋的脸都发黑了,多么希望人类能与我们和平相处呀!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这类现象:例如用来烧水的壶底常结一层垢。取出一些加些醋,会看到有大量泡泡产生。这是因为自来水里含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们在加热时的分解产物,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
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许多小事都可以用科学的大道理来解释呢!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下面是 描写石笋的比喻句,请参考!
描写石笋的比喻句
1、石笋像巨柱擎天,令我们感到它的磅礴气势。
2、石笋像嫦娥身边的玉兔, 让我们觉得它又是那么柔媚乖巧。
3、石笋像一位老爷爷正瞅着他那两个孙子。
4、石笋像一支棒一样由洞底长上洞顶。
5、石笋像很多倒挂着的龙头。
石笋(Stalagmite),为碳酸钙石灰岩,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自然现象。
石笋指在溶洞中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石笋是由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在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所以,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而形成的.。日积月累就会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是石钟乳。石笋形如竹笋出土,自下向上生长。石笋与钟乳石成长缓慢,一万年约长高一米。
石笋是由于含碳酸的水不断点滴到一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水滴的流量、滴水的高度以及地面的状况均会影响石笋的形状。
水滴内的物质
假如滴水和里面含的矿物质均匀的话会形成比较细长,粗细均匀的石笋,它们可以以均匀的直径达到数米的高度。
水滴的流量
假如滴水比较强,而且是来自渗入洞里的雨水的话那么会形成圆锥状的石笋,它们在根部可以达数米直径。
滴水高度
滴水高度会影响石笋顶部的形状。高度小的话石笋的顶是圆的,高度越大它越平,在极限状态下甚至可能是凹的。
描写石钟乳的句子
1.溶洞给人以神秘,梦幻的色彩,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和石花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2. 一走进溶洞,就感到一股凉意袭来,我抬头一看,一根根钟乳石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水滴顺着石柱往下滴,乍一看,多像章鱼的许多触角呀!
3. 在溶洞里,许多钟乳石汇在一起,有若华灯高照,有若入云玉柱,有若素女含情……
4.洞底有很多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美不胜收。我正盯着一只大大的“虾”和一只“大鲨鱼”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头顶上出现了一块“悬空石”,我们一船人都担心它会掉下来。
5. 到了洞口,我一下子便觉得更是凉快,凉风一阵一阵的从洞里吹来,顿时,我的署意全消了。
6.那个洞如同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洞内的景色更是千奇百怪,溶洞洞顶悬挂着大小不同的众多的石钟乳,洞底长着很多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叫做石柱。
7.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一幅幅美景呈现在我的面前,形状各异的倒垂的钟乳石和拔地而起的石笋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射下分外妖娆。
8.有的像千万把蓝色的宝剑悬在头顶,仿佛就要落下来似的,让人不由自主抱头加快脚步走开;有的像银色的瀑布一般奔泻而下,气势宏伟;有的好像红色的亭子,在四根石柱的上面撑起了一个圆顶,圆顶周围垂下的小钟乳石,好像是迎风摇曳的幔子一般,栩栩如生。
9.我们进入了溶洞,走在湿漉漉的人工铺设的蜿蜒小道上,看着从洞顶、洞壁上延伸下的钟乳石,在灯光的辉映下,五彩斑斓、奇幻迷离、似雕似塑、气象万千,有的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的像盛开的白莲……
10.洞里有许多钟乳石,每根钟乳石都有彩灯照着,真是五彩斑斓,美丽极了,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像一根倒挂的笋,有的像用钟乳石林构成的黄果树瀑布,有一根还像定“海神针”,它像一根柱子,好像如果没有它山洞就会塌下来。
11. 它生长于1-3千万年前远古时代,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便形成了壮观岩溶景观。洞共分三层,每一层都布满了钟乳石。
12. 走进溶洞,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窄窄的长廊,长廊顶部的壁画“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迷人耀眼。
13.溶洞分为三部分:一号大厅、二号大厅和三号大厅。洞中以奇石闻名,大大小小的石头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将军,手拿大刀,威风凛凛;又有的像公鸡,叫公鸡山……
14. 一进到里面,溶洞好大啊!里面黑乎乎的,但是有很多盏小灯,五颜六色的。接着我们看到了定海神针、一线天、擎天神柱,真的很神奇、很漂亮啊!
15.在观光中,我发现溶洞这里的钟乳石、石笋、石幔千姿百态,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宝塔……它们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瑰丽。在有水的地方,这些钟乳石、石笋、石幔被映在了水中,显得更加魔幻。
16.溶洞中偶尔有些小水潭,水潭也偶尔有些拥有着飘浪花纹的石卵,在灯光下,它更加可爱了,一路向前,又看到了更加美的石花,它就像一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正在我面前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