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陕西,凉皮可是当地的一道风味小吃,每家小吃店不论春夏秋冬都卖凉皮。下面我们来看看家乡的凉皮
家乡的凉皮作文1
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盛产各种美食。而我却不大对它们感兴趣。唯独凉皮,我爱它就像爱家乡一样。
我的家乡在美丽无比的皇城西安,虽然凉皮全国到处都是,可我认为,家乡的秦镇米皮与秘制凉皮却有着别的地方无与伦比的味道。
你瞧!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里,有着各式各样口味的凉皮。下面我来当导游,来给你们讲讲西安的秦镇米皮和秘制凉皮吧!
秦镇米皮,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用大米做的。大约啊,有两个手指宽细差不多。吃秦镇凉皮一定要调辣椒油,辣椒油调出来的凉皮红艳如火,酸辣可口,再加上豆芽和酸溜溜的醋,吃上一口终身难忘!
凉皮是面粉做的。西安的大街小巷,你都能见到凉皮。人们在吃凉皮时会再点一瓶冰峰、一个肉夹馍。所以这三种食品也叫“西安套餐”。尤其正当夏日炎炎,吃着酸爽的凉皮,品着冰镇冰峰,妙不可言。
其实,我的家乡也会做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地的名菜。可是最让我痴迷的,却是那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皮!
我爱家乡,最爱家乡的凉皮。
家乡的凉皮作文2
我的家乡濮阳,有许许多多的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有让人垂涎三尺的老城壮馍,色味俱全的牛肉耗辣椒……其中,我认为最有特色的要数凉皮了。
说起故乡的凉皮,它晶莹透亮,白的晶洁,红的诱人。看一眼就会馋涎欲滴了,她不仅外形美,吃着味道更美。一碗香的凉皮放在你面前,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让人禁不住深吸一口气。赞道:“好香啊!”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拌匀,一口爽心爽口的凉皮入口,没有人不夸奖她的美味。
因为我和妈妈都喜欢吃凉皮。所以每到红宇凉皮店的时候,总是禁不住诱惑。来到店里,排队的人真多啊!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小孩,有的是一家三口。过了几分钟一碗凉皮端上来了。不等入口那扑鼻的香气已经馋的人口水直流了,拌匀了尝一口,皮子筋道,口味酸辣,鲜香异常,堪称绝配!我吃完了一碗感觉不过瘾还要吃一碗。可笑的是旁边有个小弟弟吃了一碗吵闹着还要来一碗,凉皮真的很好吃。
我和妈妈不知要给凉皮店做多少贡献呢?怎么样,流口水了吧,那就快来我的故乡来尝尝吧。
家乡的凉皮作文3
家乡的胡辣汤、米线、牛杂面、浆面条等都是让人馋涎欲滴的美味小吃,但是我却对家乡的另一种小吃——凉皮,却情有独钟。
你看!那薄薄的凉皮,有着丝绸般的柔软;那劲道的面筋,仿佛是孩子们口中的QQ糖;伴着那清香的蔬菜,三者结合,组成了一幅多彩的图案。
你闻!香菜的香味芬芳扑鼻,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蒜的辣味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凉皮,我早已迫不及待了,于是我们点了三份凉皮,找到座位便坐了下来。只见吃凉皮的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这家凉皮就是好吃!”“老板,再来一碗!”“好吃!”因为人多,所以我们等了好久凉皮还没上来,我忍不住把头扭向做凉皮的地方。只见老板熟练地把做好的凉皮,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在盘子里,然后把黄瓜擦成丝放入盘中。最后再把面筋、醋、盐、花椒水、花生、香菜放入盘中。一份可口的凉皮就完成了。
三份凉皮终于端了上来,一股辣香味扑鼻而来,那种香味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相比的。我迅速用筷子绊了几下调料,之后就像风卷残云一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一条条凉皮吃起来筋筋的,冰凉冰凉的,香菜的清香溢满了整个口腔;面筋的劲道香软让我仿佛跳到了蹦蹦床上;再喝上一口汤,酸酸的,真是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我们这里的凉皮。
家乡的凉皮作文4
在我的家乡陕西,凉皮可是当地的一道风味小吃,每家小吃店不论春夏秋冬都卖凉皮。
凉皮是道十分经典的小吃,做起来也不太难。将面粉与水兑成面糊,在一口大锅里放入水和蒸架,把盘子放在蒸架上,抹上油,将面糊均匀地摊在盘子里,盖上锅盖,开大火烧五分钟就熟了,将凝固了的凉皮轻轻揭起,一张晶莹剔透的'凉皮就做好了。将凉皮切成条状,加入调好的蒜汁、姜汁、醋、酱油、辣椒油等调料,与菠菜、豆芽、黄瓜丝、胡萝卜丝等蔬菜搅拌均匀,一碗香喷喷的凉皮才算做好了。
“小姑娘,凉皮好嘞!拿好喽!”店老板热情地招呼道。
我接过刚做好的凉皮,夹起一大口,“呼啦呼啦”地吃起来。细腻嫩滑的凉皮在舌尖上滑过,醋的酸爽和辣椒的麻与辛,一起向着我的味蕾进发,脆甜黄瓜与豆芽又是那样清新解辣。在凉皮中,醋和辣椒是整碗凉皮的精髓。醋,要用陕西特有的老陈醋,放入锅中加入各种香料用小火慢慢熬,等空中飘着淡淡的醋香,就可以出锅了。而辣椒,是用陕西著名的“油泼辣子”。用热油泼在辣椒粉上,使辣椒的辣味更香更入味。晶莹剔透的凉皮淋上红亮的辣椒油,真是秀色可餐。尝一口,鲜香麻辣,十分爽口,难怪凉皮在当地那么有名。
凉皮很受当地人们的欢迎,外地人却吃不惯,这让我深感疑惑,思索了好久,我才明白:其实凉皮最大的魅力不在它的味道,而是我们陕西人对家乡的感情。我们忘不了凉皮店老板热情的招呼,忘不了凉皮里那红亮的辣子油,也忘不了那淡淡的醋香。
我爱吃凉皮,更爱我的家乡———陕西。
家乡的凉皮作文5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我家乡陕西的凉皮。陕西的凉皮呀,一定要和冰峰汽水一块儿吃。凉皮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
凉皮不仅可口,而且还很清爽,让人吃过一次还想吃,不信大家可以去尝一尝。最香的还要数酸辣可口的调料水了,本来滑溜溜的凉皮,再配上酸酸的调料水,那真是完美的组合呀!
凉皮真是舌尖上的美食,光是不同地区的凉皮就有好几种,比如:秦镇的米皮,汉中的热米皮,宝鸡的擀面皮……只要是卖凉皮的地方,都有一条长长的队伍。
凉皮让我终身难忘。有一次我去吃凉皮,一到店铺门口,我差点惊讶地叫出声来!哇!这么多外地的朋友都在排队,那已经是傍晚了,看来他们都排了大半天了。
我真是为家乡的凉皮自豪!
篇1:陕西民俗风情作文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篇2:陕西民俗风情作文
提起陕西,你一定会马上想到兵马俑、羊肉泡馍。这里我为你郑重推荐陕西名吃——汉中凉皮。
我的妈妈是陕西人,所以嘛我从小受她的影响,对这些地方小吃有些偏爱。
人们都知道,陕西人豪爽。所以呀,他们的饮食也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看到那色香味俱全的汉中凉皮,不信你不会流口水。
汉中凉皮晶莹透亮,白得净洁,红得诱人。看一眼就会谗涎欲滴了,它不仅外形美,吃着味道更美。一碗飘香的凉皮放在你面前,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让人禁不住深吸一口气。赞道:“好香啊!”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拌匀,一口爽心爽口的凉皮入口,没有人不夸赞它的美味.
家乡的凉皮摊位一般都不算大,几张桌子加几个小凳,外加一个简单的煤炉,占地几平米就可以在闹市开张营业了。有人逛累了来吃一碗,有的三三两两来请一回。
“来一碗凉皮。”
“要热的还是凉的?"
“凉的。”
“好,您先坐,马上就好。”
摊主热情的请你就坐,麻利地往碗里放一点绿豆芽,再放上凉皮,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料水、香醋和油辣椒就端上来了,你甚至等不了两分钟。
家乡的凉皮真好吃啊,辣椒的香味加上香醋的酸味,劲道的.凉皮加上绿豆芽的清脆,又辣又香,又凉又爽。吃着美,闻着香。吃着凉的,想尝热的,吃着赞着,走时还不忘给家人也带一些。花钱不多,经济又实惠。
家乡的凉皮不但小孩子喜欢吃,老年人也喜欢吃。如果你品尝过了,你一定忘不了,如果你还没吃过,一定去品尝品尝。千万不要留遗憾哦。
篇3:陕西民俗风情作文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介绍地就是陕西天下闻名的小吃—羊肉泡馍。
西安有古城墙,有兵马俑,而更加令人垂涎三尺的就要属羊肉泡馍了。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陕西的一家饭店,来品尝这里的特色—羊肉泡馍。一进饭店,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浓烈的香味,人不算多,但却人声鼎沸,都在赞叹羊肉泡馍的味道,真是非同一般。我们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决心要尝一尝这羊肉泡馍的庐山真面目。不一会,三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端了上来,我定睛一看,香菜像一把把翠绿的小伞,遮掩着馍,木耳则更像一个个帐篷,包裹着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沉浸在最上面,它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却使人感到无比的火热。我用筷子挑开香菜,一个个白腾腾的东西漂了上来,原来我们俗称的馍,其实就是一种面饼,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面饼,在它翻腾上来的一刹那,一种独特的浓香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进我的鼻腔。我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急切,用筷子夹起一块馍就往嘴里塞,猛嚼几下,便咽了下去,吃完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豪气冲天,一路上的疲劳全都一扫而光,连声赞叹:“好吃,好吃!”
说着便向父母竖起了大拇指。他们吃了之后也向我点了点头。我食欲又大了起来,这次,我拿起勺子,吃起了汤。一入口,一种和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浸入我的心脾,清爽的感觉洋溢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一筷一筷,一勺一勺,渐渐地我吃完了羊肉泡馍。空闲之余,我就在饭店里走走瞧瞧,突然,一个宽大讲究的厨房映入我的眼帘,几位厨师正在制作羊肉泡馍,一位端菜员见我看得出神,笑嘻嘻地对我说:“小朋友,你是外地人吧,告诉你,我们羊肉泡馍可讲究了,首先要面饼烙好,要烙到正当好处,然后把煮熟的肉切好,要求也十分严格,你看,那们师傅就在切肉呢!”
我向他指的方向看去,一块肉摆在桌上,一位厨师握着一把刀,左手按住肉,右手小心翼翼地切着,肉片别提有多均匀了。然后他又告诉我,羊肉泡馍还有悠久的历史,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他终放不下记忆中的羊肉泡馍……
走出饭店,我回头看了看,招牌上的“同盛祥”三个大字,深深记在了脑中,望穿秋水,我终于角摸了民间文化的真谛。
每当来到小区门口,就会看见我爱的小摊子——陕西凉皮。
凉皮的面相特别好,一条条透明面皮夹在绿色的黄瓜丝是中间,棕红色的花生米,淡黄色的面筋,还有黄色的汤汁,真的是让我“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呀!
凉皮的做法很简单,阿姨先把一张面皮平铺在案板上,继而挥动她的菜刀,只听“啪啪啪”这张面皮就成了一排排跳舞的小娃娃。为着下面的节目作准备,阿姨拿出一只大碗,把凉皮放了进去,又随手抓了一把花生,再撒上一些面筋和黄瓜丝,最后熟练地放了这个那个的'调味汁,一碗色食香味俱全的凉皮制作就完成了。
每次去小摊,我就在一旁悄悄地看着,阿姨制作凉皮的过程让人大开眼界,味道更是别具一格呢!终于吃到嘴了,我会夹起上面的一小撮黄瓜丝,放在嘴里先开开胃,再把它们给拌起来,紧接着,我就开启了疯狂般的狼吞虎咽模式,一口又接一口,“唰唰唰”地一碗凉皮就见底了。“孩子慢点吃,不着急!”这时,阿姨就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我。以前,我吃凉皮还总会吃呛着,可我还是贪吃不长记性。反正呢,吃到最后你只会听见我“嗖”地一下,把最后仅剩的一条也给吸下肚子了,夸张不过的是汤都喝光,碗也舔得干干净净,阿姨还常开玩笑说:“有你的光顾,我碗都不用洗了呢!”
后来,这卖凉皮的阿姨搬家了,那凉皮独特的味道,只留在我记忆中,再不会出现在味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