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抄写心经的唯美句子 正文

抄写心经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01 17:38:41

以愿求如来真实义的心恭敬抄写佛经,遮一切过失,朋友们不用禁忌什么。得大善福慧。

抄写佛经步骤

洁净双手 ,清理身体

焚香一支或三支以表佛法僧三宝

诵读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诵读净身净口意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诵读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然后开始在干净处抄写

抄写佛经有十大好处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故写经的目的,多为自己或父母、师长、子女等祈祷消除灾难、增长福报、增延寿命、成就心愿。书写之时,态度虔诚。甚至净室斋戒,以金、银泥,或以香汁和墨书写,还有以血书写经典显示其至诚。

写经在中国历史久远,汉末即有相关记载。现存写经遗品中最古者,为敦煌出土的《譬喻经》一卷,系东魏甘露元年(265)之写本(现藏日本)。而唐代净土宗善导大师曾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至今仍有传世之本(新疆出土)。唐末以后因雕版(刻板)大藏经之流行,写经事业遂至衰微。

二、抄写一遍胜读十遍

当代,数字技术发达。大众因电脑之方便,书写量急剧下降,提笔忘字现象普遍存在。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承载工具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更是日渐淡出社会生活。这样的情况,深为有识者担忧。近年来,恢复传统书法习惯的呼声日高。

在佛教界,台湾圣严法师更是积极鼓励大家书写佛经。他在《抄经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书写佛经的目的有二:一、为了流通传布佛经,分享更多的人,传承更久的时间……二、为了加强记忆印象。抄写佛经,比读诵佛经的功效更大,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之后,纵然不能舌灿莲华,也能渐渐地跟所抄的经义身心相应,化合为一。”所以,圣严法师明确强调:“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

三、一举四得,动中修禅

禅,梵文禅那,汉语译为“静虑”、“思维修”,按照《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禅的起源,可远溯自印度古奥义书时代。印度的圣者,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常在森林树下静坐冥想,即称为禅那。佛教更以禅作为统一心境、断除烦恼、获得涅槃之重要方法。

中国禅宗的祖师早就指出,行住坐卧皆能入定,语默动静无不是禅。抄经则不仅能培福报、增智慧,而且在笔与纸的接触、心与手的协调中,由身动而至心静,同样也能体会到禅定的喜悦,是典型的动中禅。此外,抄经还能帮助我们重拾荒废的毛笔书法,俗语所谓:“字无百日功。”就是说,如果用心习字,不用一百天的功夫,就能掌握书法基本功。由此可见,由抄佛经而“培福报、增智慧、修禅定、练书法”,一举四得,功莫大焉!

抄经礼仪

1、准备好笔、墨、纸、墨碟。摆放抄经纸于毛毡之上。用镇纸压住抄经纸,避免高低不平。

2、洁净双手。有条件可用含有植物香料的香水沐手。

3、抄经前端身正坐,最好静坐三分钟,收摄身、口、意。关闭手机等设备,杜绝其他干扰。

4、有条件时焚香一支,传达诚意,供养三宝。无香亦无妨。

5、双手合掌,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6、诵念一遍“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随后静心抄经。

7、抄经完毕,双手合掌,念诵一遍“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可为自己某个愿望作特别之祈愿。

8、也可以念诵宗舜法师撰写的《祈祷加持颂》:“弟子某某,心香诚献,伏祈诸佛,不违本愿。作我依祜,救我厄难,消我众病,免我毒患。灭我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见闻随喜,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祈愿自他均沾法喜,众生皆得解脱。

9、待抄经纸晾干,卷起置于经筒中,供养在佛堂或者高洁之处。

10、及时清洁笔和墨碟,归置本处。抄经功德圆满。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也得转经。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做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揭转男身。

九、勇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举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这样的话语在任何一本大乘经本上都有写出抄写经文的'利益。

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等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无著菩萨也说抄经有五种功德:可以亲近如来;可以摄取福德;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可以灭罪。所以抄经被认定是受持经典很好的方法之一。在《僧伽吒经》《金刚经》《法华经》《药师经》,乃至《地藏经》《维摩诘经》《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等等诸多重要大乘经典中,都明示书写佛经、受持读诵、广为传播,有极大的功德。

因此,从六朝以后各朝代都有非常多的虔诚佛教信仰者,包括出家僧人和帝王、官吏、宫人、士大夫、平民等在家居士,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写经;或者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超荐亡人而写经。

例如明代的明勋法师,未出家前为中书舍人,一日忽患人面疮,痛不可忍。后来由于书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及《三昧水忏》,遂使疾患不药而愈。又如宋代温州参军,书写《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奉,于乘舟涉海还乡途中,虽遇风难,而能平安抵达到岸。

日本弘仁九年(818)春,日本国中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嵯峨天皇深感痛心。后因弘法大师(空海法师:774-835)上奏,以一字三礼竭诚之心抄写《般若心经》,在《般若心经》净书完成之际,立刻有了灵验,疫病即时被控制,全国欢喜之声遍及大街小巷。之后为了解救国家的灾变、民生的疾苦,后光、后花园、后奈良、正亲町、光格等五位日本天皇,亦举行写经。这些抄写的经文与《般若心经》一同被奉祀于大觉寺的心经殿中。从此日本全国人民倾心于《般若心经》的抄写奉祀。

1、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5、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6、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7、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8、世间事无非是幻,世上人何必认真。

9、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0、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11、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4、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5、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7、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8、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2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21、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22、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4、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25、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6、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27、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9、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0、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31、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2、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33、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4、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35、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6、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37、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38、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39、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0、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41、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42、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4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4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8、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49、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50、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抄写佛经可以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重要的是要坚持。

注意事项:

1、写经是将崇高的经文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所以先决条件是字体要写工整。

2、最好是以正楷书写,不要写错字,或有脱漏、重覆的情形。

3、要集中精神,这正是写经的最重要目标。在写经时要集中精神,不要像有些人在写经时戴耳机,甚至有些人边写经边讲话,还有边吃东西的,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要能够集中精神。

4、在抄写以前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来抄写,并且最好先读诵过一遍。

5、写经是一种修行方式,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以培养自己长期的精进心。

6、要将写经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具正知见,乃至究竟成佛。

好处:

佛经里说:“书写经之一行半句,能够成就大愿。”这即说明抄经功德之殊胜!

抄经有很多好处,除了很大功德利益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定力!因为当我们以最虔诚、恭敬的心书写佛经时,整个身心都会投入其中。当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之后,就比较不容易为外界所动摇,而且也能断除种种杂念,以达到一心不乱之境。“一心不乱”就是一种定力,我们知道:念佛可以一心不乱,其实抄经一样可以抄到一心不乱。

一般说到修习禅定,可能多着重在于数息、观呼吸,这是属于一个人的修行方法。另外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属于舌根的修行方法!我们在抄经的时候透过用手来抄,其实也是一种修禅定的方法!所以修禅定六根都可以修,抄经本身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有了定力,则不管做什么事心意都比较能够集中,因为有了定力,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比较能够控制,无明烦恼就会相对地减少。

另外,抄经还能增强我们背诵经典的记忆力。我们一般说要手到,口到还有心到,透过抄经,它能够增强我们背经的记忆力,还能增加我们对于经义的理解。

透过抄经,因为心力的集中,或许就能慢慢地了解。另外抄经也能够练字!更能修心养性!也是一种修持!

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等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无著菩萨也说抄经有五种功德:可以亲近如来;可以摄取福德;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可以灭罪。所以抄经被认定是受持经典很好的方法之一。在《僧伽吒经》《金刚经》《法华经》《药师经》,乃至《地藏经》《维摩诘经》《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等等诸多重要大乘经典中,都明示书写佛经、受持读诵、广为传播,有极大的功德。

因此,从六朝以后各朝代都有非常多的虔诚佛教信仰者,包括出家僧人和帝王、官吏、宫人、士大夫、平民等在家居士,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写经;或者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超荐亡人而写经。

例如明代的明勋法师,未出家前为中书舍人,一日忽患人面疮,痛不可忍。后来由于书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及《三昧水忏》,遂使疾患不药而愈。又如宋代温州参军,书写《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奉,于乘舟涉海还乡途中,虽遇风难,而能平安抵达到岸。

日本弘仁九年(818)春,日本国中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嵯峨天皇深感痛心。后因弘法大师(空海法师:774-835)上奏,以一字三礼竭诚之心抄写《般若心经》,在《般若心经》净书完成之际,立刻有了灵验,疫病即时被控制,全国欢喜之声遍及大街小巷。之后为了解救国家的灾变、民生的疾苦,后光、后花园、后奈良、正亲町、光格等五位日本天皇,亦举行写经。这些抄写的经文与《般若心经》一同被奉祀于大觉寺的心经殿中。从此日本全国人民倾心于《般若心经》的抄写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