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陪婆婆溜溜的唯美句子 正文

陪婆婆溜溜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18 18:35:20

1、容易满足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总因为有个善良的婆婆而感到自豪骄傲,她很普通没有什么能力,但也会倾其所有的对我好!

2、每次中午去婆家吃饭,一进屋空调就开好了,知道温度高,热…午睡一起来,婆婆就问要吃什么水果,洗好了给我吃。很感恩遇见这一家人啊,对我好!

3、我真是太庆幸我找了个好老公,我还有疼我跟亲闺女似的公公婆婆,还有对我好的像亲姐似的仨大姑姐姐,还有我看事的娃儿,不早不晚的来我们这个家!爷爷,我很好,你放心吧!

4、真的真的太感恩有一对那么好的公公婆婆。无条件对我好、支持我!感恩!我也一定做好自己!

5、人这辈子谁还没有用得着别人的时候。回娘家这一个月,或者说生完孩子这一年,知道谁是真正对你好的。亲妈还不如婆婆,虽然也不是特别喜欢婆婆,但我知道人家是真心实意对我好。

6、我最幸福的'事就是嫁了一个好人家。老公对我好。公公婆婆对我也很好,我很喜欢我现在的生活环境,现在的我很幸福…从未有过的这种安

7、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啊,婆婆对我好,师父对我好,上班莫名其妙有了个表哥也对我好,就是特别开心。

8、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有时候去我妈那都感觉跟我妈不亲了,反倒是婆婆几天没来,就有点想她,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吧。有些人你对我好,我便对你更加好,你若惹到我,我更要加倍奉还

9、自从结婚后我妈对我也可好,公公和婆婆和老公的奶奶爷爷比这对我好,我怀孕后情况更严重,我都受宠若惊。这么下去我是不是会被惯坏呢

10、都说婆婆跟亲妈是有区别的,我一直没啥感觉,直到这次回娘家呆了一段期间我才体会到,果然还是我婆婆对我好啊!

11、今天写写我的婆婆!我有一个好婆婆,她真是比我妈都对我好!任劳任怨的给我看孩子!每天都会做美味的饭菜!

12、公公婆婆真是对我好到爆了,每天早晨从北关到中湾过来给我做饭,然后很体贴的饭做好在叫我起床。最后他们洗完碗就出门了,然后我继续睡个回笼觉。

13、婆婆、妈妈。都对我好的没的说。

14、我可能是掉幸福堆儿里了

15、一直想说我婆婆,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婆婆。我觉得自己可以说是非常的幸运了,婆婆一直用非常朴实的方式在对我好,在我怀孕以后更是变着法子的让我多喝多吃一点

16、突然觉得现在自己很幸福,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我对我好的老公,婆婆也对我很好,感恩感谢

17、婆婆公公对我很好,他对我也不错,其实挺幸福的,记住这些对我好的瞬间,以后对他们好。

18、感恩婆婆—很幸运,有一个一直对我好的婆婆,婆婆说生孩子只有女人能懂有多难,在生孩子最难的时候,在月子最需要人的时候,婆婆给了老公给不了的好心情和满满的安全感!

19、我感觉我老公还不如我婆婆对我好,昨天还骂我来着,气死我了,还是婆婆好今天买了燕窝,让我吃到生,真的很舍得

20、6点30起来,帮婆婆煮好了白粥,7点上班了,我希望对我好的每一个人都是好的,我也想我能对每个人都好

21、未婚夫对我好倒是天经地义可是怎么会有这么这么好的公公婆婆啊呀嘻嘻

22、吃完榴莲很婆婆坐床上聊天聊到刚刚。我家婆婆那绝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婆婆,明事理会帮忙又不会唠叨。我的福气!好吧我想我应该也是对她不错的所以她也对我好。

23、婆对我好的真的没话说,陪着身体不适的我硬生生的一步一步踱回家,自己又回去了。没有妈妈在身边的我心里阵阵温暖的

24、感谢我的公公和婆婆,遇上你们是我呢福气,对我好,帮我好好带娃娃,你们带娃娃我很放心。下班回来菜饭整好给,小娃澡洗好给。

25、公公婆婆对我好到无话可说,只要我喜欢吃的他们心里都会默默记下。

朋友问我今年在哪里过年,我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回老家去陪婆婆过年。朋友感叹,你怎么年年都去那里过年啊?

是啊,结婚18个年头来,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年是和婆婆一起过的。婆婆住在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东江湖库区,公公已经去世近20年了,因此这些年,婆婆除了来我家带孙子的几年之外,其他的日子都是独自生活。我们老家虽然还有两个哥哥,但平时都各过各的日子,加上婆婆又是那种比较能干坚忍、有事也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因此,一年365天,婆婆就有350多天是独自默默地生活着。

婆婆很勤劳,也许是从小劳动惯了,也许是为了打发孤独的日子,总之,婆婆是超级勤劳的人,70多岁了还总是种菜。不管天晴还是下雨,婆婆几乎每天都要去菜园里,侍弄她的宝贝菜儿。婆婆种的菜比较多,品种也多,而且都是施农家有机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各种菜都长得非常好,一年四季,菜园里都是青绿青绿的。就在今年元旦节前,老公回老家看婆婆,又带回了一大袋子的菜,大蒜葱姜包菜面薯等。我一看,大蒜每根都有大拇指粗,包菜包得又大又紧,尤其是面薯,老公说,这么多菜,我哪里带得来啰?她老人家一蔸面薯就挖出20多斤呢!

婆婆种的`菜又好又多,吃不完就晒干菜,晒不完还挑去卖。每逢三六九镇上赶圩的日子,婆婆很早就起床,而且不吃东西也不喝水,挑起一担菜就去搭渡船,直到卖完菜,再次搭渡船返回家后,她才开始吃早餐,而此时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多次劝她不要去卖菜,即使实在要去卖,也要吃点东西再去。“吃了东西喝了水我怕要去上厕所,不方便。”婆婆解释。

除了种菜,婆婆还会养几只鸡,每年过年时就会杀鸡给我们吃。可她平时一点都舍不得吃,就连鸡下的蛋她也攒着,等我们回去时再吃,剩下的还给我们带回来。

“爷娘疼满崽”。婆婆没有女儿,而我老公是她的满崽,也是她唯一在外工作的儿子,因此,婆婆盼满崽回家之心非常急切,但她平时从不主动给我们打电话。每年进入腊月,婆婆就会准备年货了,豆腐、糍粑、桃花、米酒、魔芋豆腐等传统美食她都会做,现在毕竟上了年纪,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力气了,婆婆于是和在家里的儿媳妇或其他亲戚合起来做些年货,至于其他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婆婆一样也不会少地都准备好,比如腊肉、油炸米粉肉、花生、红薯干等,吃不完还要我们带走。

2016年的春节又快来了,我能够想像得出,婆婆一定又在准备她的年货了。她也在开始搞卫生了,楼上楼下都要打扫干净,厨房的碗柜、饭桌、锅盖等都要擦洗得光亮光亮的,她还戴着一个老布帽子,举着一把绑在竹竿上、自己扎的高粱扫帚,把屋梁上的蛛网、烟灰等扫下来……她一定又在等着我们回去吃她准备的年货了,也一定在等着我们到家后和她围着灶火聊天,她好把埋在心里一年的话全倒出来,假使我们不回去陪她过年,婆婆将有多么难过和失望!尽管老家有哥嫂侄儿,但现在农村的年味淡了,大家一有空闲就忙着打牌,谁还会有心思去和一个既不打牌又不看电视的老太婆聊天呢?

而我们,也正是因为有了婆婆,才感到了浓浓的年味,也才体会到了游子回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我的儿子知道了:他的根在那儿。

慢慢发现,人一旦上了岁数,一半是活在回忆里,一半是活在当下。而且,所有的啰嗦都是时光在不经意间的馈赠,所有的唠叨都是大半生经历的积攒。我的婆婆本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普通农村妇女,当然不能摆脱人间烟火的焠炼。

陪着婆婆已经走过二十年新旧交替的拐角,她由一个手能主宰全家生活的家庭主妇已经迈进了七十岁的高龄,我亦由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年轻女孩转瞬迈向了人到中年。日月正常运行,时光不肯停歇,只要我们尚都安好,年终究还是要有年的味道。

记得刚开始跟随老公回家过年,有好多的不适应摆在面前。婆婆毕竟是人家的妈,这家终归是养活别人长大的家,我只是一个突然多出的外姓人。但我也略懂做儿媳的本份,以及入乡随俗的说法。一切都听婆婆的,她说干啥就干啥,做不好了有她顶着,做好了当然有我的功劳,说实在的,我厨艺不好,而且悟性极差,只不过跟上婆婆打个下手。有亲戚朋友来,基本都是婆婆去对付。

总觉得,刚开始在老家过得那些年,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过年的味道很浓。因为家在农村,好多过年的东西基本上靠自己解决。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家腊月二十三杀猪,杀猪这一天,会叫来很多邻居帮忙,有专门扛猪杀猪的,有专门烧水拨毛的,有专门煮肉炒肉的,还有专门做猪血片片的……杀猪也算得上过年的第一件大事,也是因为忙碌不常联系的邻家关系的感情联络。反正,这猪一杀,预示着年开始再过。

二十三杀完猪,二十四男人们会扛半片猪上街换钱,我和婆婆的任务并不轻松。我帮婆婆烧猪头,猪蹄上面的毛,还有翻那猪肠子,这工作不需要力气,但必须要有细心和耐心。就这点事情,基本上得耗费我们大半天的时间。然后,就是整理剩下的'肉,把下剩的半片猪肉,用水稍煮,随后把它又放进油锅,沥尽水份,最后,油和猪肉全封在一个大瓮里,啥时候想吃就捞出一块。当然,猪油也不能丢掉,放在锅里,小火炸干,弄上一罐,也够全家吃个半年。

到了二十五,赶快煮肉,这猪头肉,猪蹄,骨头一大锅是煮不完的。肉煮完后,必须熬上糖浆,保证肉的色泽和味道。婆婆熬糖浆用的是白糖和清油,用小火一直熬,直到能抽出细长丝为止。我也跟着婆婆学着做,结果都失败了。一次是火太旺,烧着了;一次是我太心急,糖浆没熬好,就把肉倒进去了,可想而知,肉不但没有好的色泽,反而增添了糖的甜味。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婆婆能够得心应手,而我却屡战屡败。

腊月二十六,马上做豆腐。最早是我们自己用石磨加工水磨豆浆,后来有专门加工豆浆的机器,只要先一天晚上泡好豆子,第二天就会拿去磨成豆浆。做豆腐,一般也是我和婆婆完成,我负责烧火,她负责点豆腐,她点豆腐用得是碱土水,就是从崖底下有牲口啃过的沙土里挖些回来,泡在水里,点豆腐时就用上面的清水,我猜想,那土里肯定含什么化学物质,当然,婆婆完全不懂。豆腐成形时,婆婆每人舀一碗豆花,放些油熟辣子,味道挺不错的。最后豆腐与浆彻底分离,会用一个大锣圈压豆腐。婆婆说,豆浆水是最好的洗脚水,一年脚都不会冻裂,我们谁也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会。豆渣可以兑些面,饹成干粱吃。现在婆婆年龄大了,都怕麻烦,再也吃不到那么味道纯正的黄豆豆腐了。

农村人过年最实惠的就是杀鸡,这鸡不怎么金贵,在谁家都长肉,所以,鸡肉,鸡蛋也算是老家的特产。杀鸡我是怎么也没胆量去学的,但杀鸡之后的褪毛,火燎,倒肠肚,这些差事基本上在婆婆的指导下,我还是能拿得下这项任务,也算是一种生活能力的提升吧。

接下来炸丸子与油饼。油饼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特色,但做酥肉和丸子还真有些特别,因为在这之前我是没有这样做过的。酥肉指的是把瘦肉剁碎,加上面粉,葱花,盐等多种调料混合而成,然后放在蒸锅里蒸熟就行。丸子是把土豆蒸熟去皮,然后加上面粉,做成面团,里面放上核桃,枣,花生泥合馅,然后放在油锅里炸出来,最后还得放在蒸锅里去蒸。婆婆家的待客酒席很是特别,叫做“十三花”,拼盘1个、碟子12个。此十三个碟子分别代表封神榜人物,其中大拼盘摆放在中间位置,十二个碟子根据红白喜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变化,白事的摆放方式只需萝卜丝和十香菜、果子和卢食各自调换位置。说起十香菜,制作很简单,就是把杏仁加开水煮熟去皮后,与红萝卜煮熟凉拌起的一道菜。刚开始,跟上婆婆学习这“十三花”,学着学着都让我给变样了,因为我觉得猪肝,猪骨头,猪瘦肉,猪肺都来自于猪,为何非得摆上四个小碟,还不如一个大碟来得实惠。还有一道菜,明明是蒸的鸡蛋,偏要切成有模样的条形,最后摆一碟莲花。不管怎么说,婆婆教给我的“十三花”早在我的软泡硬磨中面目全非了。

不过,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喝婆婆做的黄酒,我没有经历过做黄酒的过程,只是到了过年的时候,看见婆婆已经弄好装在大瓮里,吃饭时每人可以端上一大碗,酸酸甜甜的味道好香。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人一碗黄酒,外加一碟骨头,也不知这是在哪里形成的风俗,婆婆总是提前在锅里放好骨头,晚上坐在一起,发完年钱之后,边看电视节目也啃着骨头,精神大餐与物质美味互相成全。

其实,前几年过年的味道很浓,因为晚辈一伙必须向同族的长辈拜年,而且我们这一族有十多家,所以年饭一直会从初一吃到初五左右。说是拜年,实质上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唠唠家常。虽说是一个家族,平日里没点啥事很难聚在一起,就是有婚丧之事,也都是在匆匆中道别。唯有过年时,大家才可以放下一年中的疲惫,也可以丢掉一年来的忙碌,在彻底放松之后进行的最踏实和最努力的开心。婆婆是长辈,当然拜年的晚辈们跪半院。我是媳妇,是不必跪的,看到一排孝子贤孙在地上排队磕头,婆婆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上面所有和婆婆过年的日子是前几年的事,有些故事已经存进了记忆,有些美味只能留成了余香,有些食物的手工制作开始消失,只有在过年时也会更加思念曾经老去的时光。

如今,婆婆年龄大了,加上老家的条件比起那几年大有改善,很多能用钱解决的食物也决不再自己加工。现在过年猪是人家杀的,我们买些现成的就行,没有了把杀猪看成大事的热闹气氛,好在都是知根知底的邻居们用粮食喂了一年的猪肉,这多多少少会弥补没有杀猪的遗憾。豆腐也多少年没有自己做了,想要多少,超市里可以任性地拿,但却吃不出原来自己制作的那种香味。黄酒想喝,自己去买,可买来的太甜,甜得有点不太适应。我一直念叨着黄酒的香味,婆婆也说要做的,终归在自己身体经常有毛病,以及儿女们怕累着母亲的劝说中搁置了。祖祖辈辈传了多少代的“十三花”,到我这里基本终止了,因为我只有过年这几天在老家,况且天生手脚笨拙,今年学会第二年就忘了,只有婆婆不老,也许这祖传的手艺或许还能苟延残喘。这几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有些出去几年也没见个人影,有些出去把家安在了外面,虽说是过大年,但人口还是明显地减少了,当然,拜年,吃年饭也就随之渐行渐远。恍惚觉得,连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淡。

不过,社会在进步,时代也在进步,有些好的东西必须要传承和发扬。也许,婆婆那做豆腐与做黄酒的手艺我是学不来了,但是,做酥肉,做丸子,还有那“十三花”我还是要学的,能够流传下来的,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总不能因为我的笨拙而就此消失在年夜饭上。

人一旦上了年纪,对于过去总是念念不忘,特别是艰苦岁月里品尝过的美味,好像香气是种在心里的,随年龄的增加,这种香气也在开花结果,要不,婆婆今年怎么还在念叨做酥肉呢?对于我而言,不怎么喜欢吃,但是,对于婆婆,可能吃的是一种甜蜜的回忆,也是能感受到年的味道的一种寄托。

我与婆婆一起走过这么多年,过年的方式也在悄然间发生变化,一是婆婆慢慢变老,二是市场上物资太过丰富,把原来轰轰烈烈的准备已经变成简单的购买,年的味道似乎就是在花钱多少中才可以体现。对于过去那种自己花心思准备的年,不仅仅是我,而且对于婆婆,多少都会想起。不管怎么样,一同走过的,都是记忆,一起收藏的,都是美好,年总是一家团圆与快乐的象征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