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国风》中,婚恋诗占有很大比重,其中选入教材的《氓》就是诗经婚恋诗的代表之一。
《氓》是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课文,也是《诗经》中婚恋诗的代表作之一。《氓》中叙述的内容是人们所熟悉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篇弃妇诗来解读,重点讲述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分析它的悲剧原因。而对于诗中女主人公独特而有个性的性格特点分析往往一笔带过,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笔者认为,女主人公的性格,恰恰是这篇文章最值得一读的地方。
《氓》中女子是一个温柔忠贞、自尊自爱、勤劳贤淑、勇敢果决女子。她如同一朵盛放在荆棘中的奇葩,历经苦难,却更加光彩照人。
一、婚前的温柔忠贞
从文中第一章就可看出女子的温柔性格。“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送男子离去,送了一程又一程,女子仍恋恋不舍,可见女子对男子的柔情绵绵。“将子无怒”说明男子很急切地想要完成这桩婚事,并未认识到自己无良媒的问题,反而迁怪女子。在男子生气的情况下,虽然问题不在己,但女子仍十分温柔地宽慰他。如此性情,足显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朱熹曾在《诗集传》中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个人认为这种理解完全扭曲了女子的形象。《氓》中的女子在爱情上表现出无比的忠贞与执着,是个典型的痴情女。从诗文最后一章的两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可以看出两人是青梅竹马,感情基础深厚。长大后,女子对两人感情始终如一,婚前在男子“无良媒”的情况下,仍愿意与之私定婚期,出嫁后更是忠于自己的情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子与男子约定婚期后,盼男子不来,心急如焚,担心好事不成,看到男子的车子来了,内心无比欣喜。这种坠入爱河的一哭一笑,恰是女子忠于爱情的写照。
二、结婚时的自尊自爱
西周时期,男权社会之始,人们的社会活动有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男女恋爱较封建社会中后期要好得多。但礼教虽未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也已得到普及。据《礼记・曲礼》记载:“男女无媒不交”,“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子无良媒”一句是女子对男子的温柔责怪,说明她希望男子能按世俗礼仪来迎娶自己。《氓》中女子与男子虽是自幼相识,相恋多年,情投意合,但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且男子家贫无良媒,按理说两人能结婚已属不易,但女子却还坚持要一个完整的婚礼。后文描述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与“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也分别是古代世俗婚礼中的纳吉和亲迎的反映。女子对婚礼的重视,说明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得到世俗的认可,婚姻能够得到长久的保障,也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
三、婚后的勤劳贤淑
《诗经》的很多婚恋诗都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对女子的内在品德要求。如《召南・关雎》中男子所追求的“淑女”,指的就是善良贤淑的女子。《周南・桃夭》更有对女子内在品德的具体要求,认为女子要能“宜其家室”,女子嫁到夫家后要能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与夫家和谐相处。而《氓》中的女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夫家生活虽贫困,但她毫无嫌弃之意,每日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相反,男子在女子容颜衰老后便“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的婚前婚后判若两人更衬托出女子的人格高尚。这种勤劳贤淑的美德,让人敬佩。
四、结束婚姻时的果断决绝
文章最后四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常被理解为女子因婚姻破裂而发出的痛楚呼喊。但笔者细细品读,却能从中读出一种巾帼的英气。女子回想起男子当初的誓言,仍清晰萦绕于耳,不曾料到,当年那个敦厚专一的男子早已变心。既然男子对自己的感情已不在,那就一刀两断吧!面对负心的男子,女子主动提出断绝关系,表现得十分的果断决绝。这该是一个多么自强自尊、敢爱敢恨的女子。她为了坚守自己的爱情,顶住家庭压力,私定终身,并最终争取世俗认可。当自己付出了全部青春的爱情和婚姻遭遇背叛后,她内心该有多少悔恨、痛苦、无奈与不甘。但她没有苦苦哀求,也没有自怜自艾,继续顶着“兄弟不知,�其笑矣。”的压力,果断地和这段失败的婚姻挥手告别。多么让人肃然起敬的女子!真真是一朵盛放在人生荆棘中的奇葩!
记得笔者在上《赤壁赋》一课时,曾经这样评价苏轼,经历过苦难的超脱才是真超脱。也想起《长腿叔叔》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绝对不会悲观失望。如果将来有一天丈夫和12个孩子全都在一场地震中丧生,第二天我还会微笑着打起精神,重新开始寻找新的生活。”当时震撼了许久,这样的话竟然从一个小女孩口中说出来。一个人需要经历怎样的磨练才能有这样的境界!而现在,在《氓》中,我看到了一个真正从苦难中超脱出来,并能乐观坚强活下去的女子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不值得我们去同情,而应该去喜爱!因为她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何种际遇,我们都不要失去面对人生的勇气!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句子
《诗经·卫风.硕人》
——赞美北方大妞的高大挺拔之美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里的硕人可是有名有姓的齐国女子庄姜,嫁给卫庄公做妻子。山东大妞自古艳冠群芳,古人在2700年前忠实记载了她的美貌,可以看出卫国人民对庄姜的极度热爱。后世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洛神赋》,全有硕人的影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以说,庄姜之美开辟了华夏族吟咏女子之美的先河。
《诗经·邶风.静女》
——描摹南方姑娘的婉约含蓄之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中的邶是北方之地,然性格特点全似南方姑娘——注)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篓。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被热恋中的`女友作弄戏耍的感觉出来有末有?熟悉不熟悉?这是标准的南方(心理)狡猾女子作派。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不是你在大学时对女神的极度膜拜,辗转反侧而不敢去追?呵呵!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
——古人是怎么约会的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约会有仪式,以“野有死麕”作兴,约会有讲究:郎君啊,慢慢来文雅些,求你不要动我的腰带,不要动作太大,让我家的狗狂叫。
这幕场景实在是美不胜收,怀春之女的狡黠无出其右。可能人家还没想到解腰带,她就先提了。为什么狗会叫呢?显然男主人公要对女主人公作出某件事来,会让自家的狗误会,女子所以特地要交待下。怀春之女的娇羞婉约聪敏,跃然纸上。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句子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2、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5、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8、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9、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岂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5、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1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译: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
诗经中赞美女子的句子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今译】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赏析】《硕人》写春秋时代卫望而却步公夫人望而却步姜从齐国嫁到卫国时的盛况。这七句诗集中描述望而却步姜美丽的容貌。七句中有五句用比喻,有六句用排比。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和排比,使形象更为逼真传神,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美人图。吴闿生《诗义会通》集旧评云:“手如五句状其貌,末二句并及性情,生动处《洛神》之蓝本也。”后来诗词中描写美女常用这些比喻,即源于此。
【原作】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帏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罘岁岁,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竭。
【柔荑】
róutí,荑,初生的茅草(芽)。旧时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因借指女子的手。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可见手的美化在整体美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勾勒出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而卫夫人庄姜以她的绝美仙姿,走进了诗经,亭亭玉立在千年的历史中。合上书本,心中还在感叹这样的美丽。尤其最先出场的手,如细草般的柔软,似乎排在人们审美的第一步了。看来,从古到今,手如柔荑,指如青葱,也是美人所必备的要求。
【蝤蛴】
qiú qí,蝎虫。天牛的幼虫,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蛀食树木枝干,是森林、桑树和果树的主要害虫。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比喻女子洁白丰润的颈项。
【瓠犀】
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齐,色泽洁白,所以常用来比喻美女的牙齿!
《诗·卫风·硕人》:“齿如瓠犀。”朱熹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其洁白小巧,常用瓠犀微露形容女子的牙齿洁白美丽。
【螓首】
qín shǒu,螓,一种像蝉的小虫。“螓首”是用以形容当时女子的面容之美的,前人历释为额角丰满.
螓首:1.喻指女子美丽的额方而广如螓。形容女子貌美。2.指女子。3.借喻美好﹑精采的东西。
【蛾眉】
①形容美人细长而弯的眉毛:皓齿~(形容女子美貌)。②指美人。
有些女人,会让人觉得,世界上无人舍得对她不好。以下是赞美女人的'唯美诗句50句,欢迎阅读。
NO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风·周南·桃夭》
NO2.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NO3.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NO4.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NO5.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燕赵多佳人》
NO6. 一顾倾人城,再故倾人国。——李延年《佳人歌》
NO7.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
NO8.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NO9.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刘铄《白纻曲》
NO10.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曹雪芹《红楼梦》
NO11.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曹雪芹《红楼梦》
NO12. 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王国维《蝶恋花》
NO1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NO14.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朱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NO15.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柳永《斗百花》
NO16.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朱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NO17.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其一》
NO18.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词·其二》
NO19.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NO20.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NO21. 云一涡,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李煜《长相思》
NO22.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NO2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NO24.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NO25.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
NO26.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NO27.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李白《越女词》
NO28.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武平一《妾薄命》
NO30. 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萧纲《咏内人昼眠》
NO31. 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美目碧长眉翠浅。消魂正值回头看。——王之道《蝶恋花》
NO32.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宋玉《神女赋》
NO33.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
NO34.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司马光《西江月》
NO35.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周邦彦《解语花》
NO36.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NO37.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武平一《妾薄命》
NO38.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NO39.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王安石《明妃曲》
NO40.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NO41.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NO42.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NO43.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左思《娇女诗》
NO44.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张潮 《幽梦影》
NO45.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NO4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NO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NO48.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NO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NO50.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