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师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弟子规》有这么一段“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有一个叫做扬时的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虽然已经40岁了,但他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5)有一次,他来到老师家。为了不大扰老师睡午觉,他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老师叫他进去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这位学生,后来成为很有名的人。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6)如果当时我们是杨时,我们也许早已忍受不了寒冷了。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
(7)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
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
(9)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做出了好的榜样,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0)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主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不仅如此,毛主席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11)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还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是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12)在我们的成长中,老师固然值得我们尊重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面对长辈中形形色色的各类人,需要的也是我们的尊重。“弟子规”中有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3)当然,像韩国家庭中对长辈那样恭恭敬敬低头说是,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在信息无比膨胀的时代,我们生在20世纪,长在21世纪,价值观、处世态度与老一辈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年轻,我们开放,我们与传统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于是就招致了太多的摩擦与矛盾。
(14)对于爱情,我们可能信奉真爱、理想,而他们可能主张生活、现实;
(15)对于理想,我们不断追逐,即便跌倒我们也不放弃,而他们可能并不认同甚至还阻止你的寻梦之路;
(16)对于工作,我们渴望挑战,希望在外面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而这时的他们却希望你固守家乡,安安稳稳有一份收入。
(17)在面对长辈们的墨守成规在你看来可能泥古、平庸的传统面前,即便你肯定自己是正确的
(18)即便你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也请你低下那骄傲的头颅,对他们表示尊重,
(19)因为他们是比我们年长的人,他们拥有我们几十倍的阅历,他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最重要的是
(20)他们苦口婆心的规劝,字字句句皆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
(21)也许,你会从心底听不进劝言,然而请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重与理解。怡吾色,柔吾声,尊重爱你的人们。
(22)同学们,就让我们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您辛苦了!
让我们将心中的那份对长辈的敬重以最简洁的行为表示出来,长辈您费心了!
(23)让我们以尊师敬长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丝,去编织自己彩色的梦!
《弟子规》尊师重长,同辈和睦
现在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有好处吗,小时候有,吃的没人跟你争,穿的没人跟你抢,每天跑来跑去看到的,就是大人,自己就成了独一份的掌上明珠,都觉得你是孩子,都让着你,都心疼你,时间长了,顺理成章了。没有感激,觉得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了。这是一种在时间过程中慢慢延伸出来的心理暗示。而父母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突然一下起了一个思想上的转变,而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好像真的一时间无法去适应这种转变。
出于同龄人或稍大一点的朋友,我先把一些话说到大家心里去,然后我们再一起找方法,看看怎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小时候,几乎什么都不让干,如果有智慧点的家长,可能还会引导你去洗个手绢,做个鸡蛋饼,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幸运的是,我们当时的小学专门还设置了一堂课,劳动课,这门课程真的开得很好,在这们课里,老师教会我们怎么洗头发,怎么穿衣服,怎么洗衣服,怎么钉钮扣,之后还带着我们一起做小板凳,告诉我们一些简单得汤简单得菜怎么做,然后留下得作业是让我们亲身去实践。出于好奇,不管别的孩子回去做没做,我是肯定回去都要尝试一遍。但是我尝试得方法很古怪,有些时候还是被父母批评了。
我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缝,就把我们家窗帘剪了一个小窟窿,然后又拿针给缝起来了。结果缝得还很不利索,被我妈一下子就发现了,结果把我给批评了一顿。之后,我还尝试过很多劳动课上学到的实践活动。但是当时的感觉是,只要家长一在自己就头晕,为什么呢?我擦地喜欢横着擦,结果家长一定要在边儿上指挥我竖着擦。我做饭的时候握菜刀,明明妈妈教我的姿势是正确的,一会儿爸爸过来了,说你不会我菜刀啊,得那么握,结果呢我那么握真的不舒服,可他却觉得很对,一定要我这么弄。就这样,我自己觉得一会儿被噌一顿,一会儿被指挥一下,兴趣全无。好不容易做完了饭,可能最后还是补上一句:“没我做得好吃,盐放多了吧。”那打击别提多难受了。于是慢慢的,我干脆养成了他们在我什么都不干的习惯,假如自己真的想勤勤一把,目前为止,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家人一个都不在的时候,我开始一通的收拾。还有一种就是早上起来,他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我开始自己一通的打扫。
心想,你不在更好,你要在,反正你现在还起不来,我干完了,你看一结果就好了。真心的说,有些时候我很同情同龄的独生子女,小时候是谁都哄着,等大长大点了,就变成谁都噌了。因为小时候不会干,到了一定岁数,家长突然觉醒了:“你看看我像你这么大,什么活儿不会干啊。你看看你现在,你会干什么啊?”“我19岁的时候都出差了,你看你还跟傻瓜一样,你以后怎么能有多大出息啊?”要说这些话说得对吗?对,可真的挺让当时的自己接受的。因为小时候,你们没让我干,现在突然用这种强烈的话刺激我,我即便开始干了,难免不会那么顺当,一听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而同辈之间呢?现在都是表亲,很少有亲兄弟姐妹,又都是独生子女,谁跟谁只有到了过年过节,才能碰上几面,感情深么?我真的觉得部深。当然有些家里的表亲就感情很好,大家和和睦睦,而有些因为各种原因,却真的一见面就跟遇见仇人一样,那种感觉多难受,大家不想见面,还非得在一个桌上吃饭,你还得喊她一声姐姐,喊他一声弟弟,感觉很没意思。
之后,我就和一些朋友达成了一种共识,人出门在外,投亲戚不如靠朋友,靠朋友,不如住店。这种过程似乎感情已经到了相当淡漠的阶段,人感受不到温暖,心里不是痛苦是什么呢?说道这里,我觉得我肯定能说道很多朋友的心砍里,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到底怎么跟父母,老师,同学,兄弟姐妹搞好关系。这恰恰击中了要害,绝对是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跟父母,跟老师,跟兄弟姐妹对着干的主要因素。因为彼此不理解,不知道怎么相处,所以最终才会导致亲人变仇人这样可怕事情的发生。
出了问题肯定就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是要掌握方法的,为了让现在的自己不再痛苦,也让我们后面的孩子不再痛苦,不如就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它吧。前面的抱怨都说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反过头来想小时候,小时候的你为什么那么无忧无虑,为什么在家呆着能什么都不干,每天脑子里只想着怎么吃怎么玩儿,怎么把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了,就行了呢?算算吧,从你出生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经济上要花多少钱呢?你有吗?如果你数学真的还不错的话,不妨问问父母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或者说有机会做个实习找个跟父母差不多的工作感受一下试试看。假如你真的工作了,当老板劈头盖脸的因为你请假时间超时训斥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曾经你的父母就因为你的原因挨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当你对工作不屑一顾,说:“你老板怎么这样,我不伺候了“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的父母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心,但就是因为有你,因为你要有很多地方需要钱,他只能低着头应着头皮也不放弃这份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还算省心的,有些父母曾经还被要求出差,加班。回来以后已经很累了,还要哄你开心,给你做饭,然后看你不睡觉还得坐你边儿上给你讲故事,讲到自己都困了,你还不睡,那就还得陪着你。第二天又去上班了,班上没精神是很危险的,轻的受领导批评老不在状态,重的那可能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会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你仔细回想,在我们无忧无虑的那段日子,父母跟我们说过什么么?没有。他们愿意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多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我的爸爸实话说有些时候脾气不好,但是他就曾经跟我说过一句我听了特别感动的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念书的时候,爸爸愿意让你念书,有机会的话咱们拿念书当职业,只要你想念,你能念多高,你爸爸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活着就供你。“我当时很感动,感动的都哭了。因为我爸爸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宁愿自己去忍受外界各种各样残酷的现实,也要保全我那一份念书美好的情怀。这就是父母亲,想想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回过头来再去看他们反常的举动就很好理解了。
当时的父母很年轻,觉得自己能干,孩子没必要受苦,所以什么都不要你操心。但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干活儿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这种第一时间的'反常举动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陪不了孩子到永远,所以突然之间着急起来,才会突然换了面孔着急的督促你甚至用责备的语气催着你,恨不得你一夜之间什么都会干了,自己才放心。细细想来,在当今这个现实而又感情淡漠的社会,又有几个能够真的停下自己的脚步去给你这样的训话呢?人家为什么要因为你生气?看到了,有点责任心的,说你两句,爱听你就听,不爱听我就不说了,而有的更坏点的,人家不说你,人家奉承你,你爱听吧?喜欢吧?最终你顺应邪念了,犯大错误了,你怨得着他吗?只有父母,从来没有这样,知道你很烦,还能每天抽出时间这么叨叨你,一天几顿叨叨,你都烦了,他们都不知道烦,这是什么境界,你不理解他们,说明你跟他们真的不是一个境界呢。
虽说我们现在是独身子女,但是父母还是隶属于一个有自己兄弟姐妹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不管跟你关系怎么样,至少也得叫上你爸妈一声舅舅,姨,姑姑,婶子的。这一声预示着一种含义,你们是一家人。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真的找不到为什么跟自己的表亲兄弟姐妹那么合不来的原因,但至少我们应该更尊重他们,有些话不会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咱们可以不说,可以沉默,或者转移话题到别的地方去。圆场是门学问,你一圆再圆,保全的是一个家族的脸面。更何况即便是路人都有感应真心的能力,就别提自己家的亲人了。想想我们的姑姑,我们的舅舅,我们的姨,小时候是怎么带我们的?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他们对我很好,带我出去玩儿,给我买吃的,送我新衣服。就凭借这些记忆,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对他们的孩子更好一些呢。他们曾经那么真心的对待你,为的就是让你跟他们的孩子作对搞矛盾吗?同样是父母,更何况有这么好的父母孩子不会一点善良之心都没有的。
我们佛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即便你觉得同学的话有问题,你真的还接受不了,也不要过于的反驳他。因为你知道他归属的是你是师父。师父是老师,也是父亲,用心去体会师父是怎么对你的,想想他的感受,再去考虑假如他看见同学之间不和睦,心里有多么难受,就一定要去帮他圆这个场了。或许在我们念书的过程中,就有过这样的感觉。有的老师让你真的没法接受,动不动训斥学生,有些时候说话有点过激。但是有的老师却对你非常关照,你就特别听他的话,特别喜欢亲近他。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好好学了,因为他们或许都在一个学校里,不好的老师,和好的老师,也是同学,同学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你当学生的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就是和睦最重要的原因。
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一位长者都是老师,都是父母,我们对待父母老师,每一位同龄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不要只看到他们不好的那一面,相反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用心去想想他对你好的那一面。假如怎么也想不出来,那你就去想想这个世界上,真心关心你的那些好人,是怎么对你的,把美好的情景依依映入脑海。如果你再想不出来,就去想想佛是怎么对待大家的,怎么对待每一位终生的。他没有去挑剔任何一个人,而是在想办法教会他们走出各种各样的痛苦,或许你现在面对的这个人,恰恰就是你可以帮助的人,他对你这样,是因为他心中有痛苦,假如你帮他把这个痛苦解除了,你看他下次还会这么对你不?当然,怎么去帮助别人,怎么去化解自己,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一切的一切方法都是站在第一位的。完事和为解,家和万事兴,和象征着圆满,只要和了,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1、人的一生中遇到许许多多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人,包括亲人、爱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等。这些人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曾给过我们关爱,给过我们帮助,他们是我们终身感恩至念的人。
2、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至少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加美丽,更加充实。
3、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4、感恩是一种最大的美德,时时处处怀着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自己你能享受生活,你能随时随地的获得快乐。
5、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6、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7、感恩父母,感谢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不弃不离的陪伴,感谢父母如山般的支持给我无穷动力,就算初生牛犊的我们,乱闯乱撞,知道遍体鳞伤,他们依旧给予我们温暖的疗伤室。
8、当你置心感恩时,你就会觉得有些抱怨是无谓的,有些烦恼是不应该的,有些困难是可以征服的,有些困难是暂时的,你感激上天赐你食物,感谢社会如此美好,进而感恩党的无限恩情。感恩敬孝,回报社会,让牢记党恩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
9、“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10、存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命、身边的生命,悉心呵护,使其免遭创伤。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浪掷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应该让生命达到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出生命本应拥有的精彩。
11、感恩,让我们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感恩,让我们在渐渐平淡麻木了的日子里,发现生活本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恩,让我们领悟和品味命运的馈赠。
12、让我们也学会感恩吧,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的滋养,我们也离不开感恩的相伴。上善若水,感恩更当如泉,就在于让这个世界在感恩的滋润中变得更加美好吧!
13、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我承认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因此我深深懂得,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逐渐地宽容大度,对小事不会斤斤计较。
14、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15、感谢上苍让我遇见你,感谢命运让我喜欢你,感谢时间让我在想你。亲爱的你,可知道这一切?我们的爱情感动着天地,我也怀着虔诚的心给你送去感恩节祝福!
16、今天是感恩节!虽然我不信基督,但我认同感恩,真的感谢上苍让我们相识,但愿我们成为一生的好朋友!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愿一起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
17、学会感恩,谨存一份感恩的心,我们生命的每段历程才会充满温馨与感动。
18、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19、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天天都会把她的暖和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20、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受阳光雨露: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领受食物;每一天,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领受他人的服务并给予回报。
21、感恩每一位父母,用我们的爱回报他们无私的奉献,用我们的心抚平他们心中的痛楚;感恩每一位老师,用我们的情报答他们无量的教诲,用我们的成绩来换取他们欣慰的一笑;感恩给予我们关爱的人;感恩美丽的大自然;感恩美好的全世界。虽然我并不懂得什么大恩大德,但我知道对每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这样,上苍会安排更多的幸福伴我同行。
22、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激地球,是它给了我们安身立命之所,我们在宇宙中有一个生存的环境,富饶土地上的各种物产,给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23、我们要感恩时代,同过去,同上代比生活,比待遇,比条件,感念时代的赐予,在意现在的拥有,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4、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
25、我们要感恩社会,感谢大自然对生命之源的赐予,感悟社会的馈赠,学会热爱自然,回报社会。我们要感恩团队,感恩集体的每一个人给予自己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感念团队共建的每一份荣誉和成功。
26、雁过无痕,叶落无声,美丽是些具体而实在的东西,无处不在的守侯着你。感激这个世界的魅力,感激你的存在,感激我们的相识!
27、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最为可贵。
28、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我永远珍视的记忆。在这个本身就值得感谢的日子里,想对你说:幸福每一天!
29、我愿是候鸟,在迁徙的路上伴你飞翔;我愿是雄鹰,在攀登的途中给你勉励;我愿是火鸡,在感恩节被你品尝!呵呵,这样的朋友够仗义吧!感恩节快乐喔!
30、当农家以“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这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佛家以“善哉、善哉”这种最直接方式抒发出他们感恩的情怀时,当儒家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书写出他们心中的感激时,我们内心不由得为之一震,并深刻反思,我们尘封已久的感恩有心何时才能焕发它的光彩?
31、花儿感恩于大地的滋养,才有了艳丽多姿芳香扑鼻;雄鹰感恩于蓝天的广博,才有了展翅翱翔凌击长空;游鱼感恩于大海的包容,才有了腾波戏浪游姿优美。
32、我们曾光着脊背走过大地,深知人生的风霜雨雪,当我们秉持着感恩的心时,便将烦恼与不快踏进了泥泞,从而感叹,生活如此美好,人生如此多姿,真的,只要我们有着感恩的心,我们会发现,长者的批评是甜的,朋友的忠告是香的,母亲的唠叨是彩虹,是我们铺就人生之路的基石。
33、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34、感恩是人之常情,事之长理,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不会感恩,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人类神圣感情的亵渎。
35、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更加尊师重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师长的教诲。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使我们渐明事理、增长学识,我们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著作等身,必定浸润着他们的心血。
36、我们要感恩老师,感谢老师对我们心智的启迪和生命成长的关怀,感念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和教诲,在感念师恩中崇德成才,奉献社会。
37、我们要感恩对手,感谢强大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感谢对手给予我们学习的鞭策和成长进步的动力,用感恩的心做人做事。
38、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别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却漠然视之。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只会把别人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只会一味索取,而不能给予什么。
39、直到有一天,当我发现我们都已经渐渐地老去的时候,我才感悟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朋友之间的友谊!朋友,谢谢人生路上曾有你,祝感恩节快乐!
40、对于感恩,我有一种久违的`感觉。长久以来,我一直带着一颗渴求拥有之心负重而行。我渴求财富,渴求成功,渴求拥有幸福,渴求荣耀,渴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我总是在渴求,却淡漠了所拥有的一切和为得到而做出的付出以及亲人朋友的无私相助,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渴求而忘记了对今天的感恩。
41、美好生活思党恩,这是我们当代人的心声,更是现今灾区人民心声,从三峡工程到西部大开发,从发射“东方红”卫星到在人宇宙飞船升空,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我们党总是站在第一线,英勇奋进,时刻为人民着想,永远充当人民的保护神。
42、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四周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
43、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所以培育感恩情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44、人生极为重要的三件事便是: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祝感恩节快乐!
45、曾经的陌生不代表永恒,不经意间,某种感觉的默契延续你我的友情,寂寞旅途中,能收到你殷切的关怀和诚心的祝福,我欣喜:红尘中有你同行!
46、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47、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朋友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
48、感谢天地,感谢命运,天地宽广,道路坎坷,但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我们就会努力,我们就可以前行。
49、感恩与和谐相伴,感恩之心会有力的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鸿沟,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他一定会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积极的面对各种困难的。而如果人人胸怀感恩,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50、当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救起时,许多人泪流满面,全国人民为此兴奋,我们因感恩而流泪,我们为我们父母兄弟姐妹得救而兴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我们都是亲人!我们的亲人得以重生,我们应该牢记党恩。
古代尊师重道的话语
1、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2、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6、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7、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疾学在于尊师。
9、古之学者必有师。
10、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1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4、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15、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16、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17、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18、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9、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20、若要好,问三老。
2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2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3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3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3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36、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37、圣人无常师。——韩愈
38、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39、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40、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41、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4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4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44、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4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