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赏析】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句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春江花月夜》中写景的句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月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花,月光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月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月,江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花,江,春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春,月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月
慢慢地,慢慢地太阳接近了地平线。照出来大海无与伦比的美。
1、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2、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
3、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5、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6、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7、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11、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12、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1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望月怀远》
15、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李世民《咏风》
1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18、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9、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21、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望海楼观景》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4、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2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2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2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29、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描写海边夕阳的句子
一、云海落日则很飘有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远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她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二、来到大海边,只见一团耀眼的火球正慢慢往下沉。我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找到一块光滑的大石头坐下,陶醉地欣赏着这美丽的夕阳。
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五、太阳坠下了地平线,天空中的火烧云渐渐回归了洁白,如同天使的翅膀。
六、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七、水平线之上,是静穆与辉煌的落日,它用千万支光箭,呼啸着射穿一天的彤云,于是,一天的云便燃烧起来,它们相互推搡着,激荡着。落日的脚下,是波光粼粼的大海,那海水渐渐翻涌起来,被染得红艳艳的,仿佛是被浴血的落日浸染。这是太阳那最后的带血的激情,只有此时此刻正沐浴在落日之下的`人,才能够领受这最后的光明。
八、不知不觉,太阳又悄悄地向下溜了一点,这时,太阳的小半边脸被山遮住了,像一只熟透的大苹果轻放在山顶上。太阳缓缓滑落下去。黑色似乎要布满天空,可那没有了光却红地很的太阳像一团燃烧的烈火正在和那黑色的云在争斗,看谁可以争到这个天空。但太阳却向山滑落,后来,太阳在山顶上只留下一条红线,好像未到最后一刻,它还不放弃,可最后,还是完全地消失在我的视野中。虽然天空已布满黑色,但我还想着刚才那美丽的景色,壮丽的景象。
九、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剪纸。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友友草用力贴近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十、这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了,金色的水;金色的山;金色太阳;金色的云。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天堂圣境吗?我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又向下滑了一大步。太阳渐渐往下落,一条条,一束束五彩带布满天空,布满大地,布满世界,使人感觉像一座五彩桥,又似一座彩虹桥。太阳落山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它落到树林里,用双眼凝视着大地,显示出难舍难分的样子。这时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进山峰里,太阳从大圆变成了半圆,又由半圆变成了一把烧红的镰刀,又由镰刀变成月牙形的红色小船,轻轻的,无声无息的,最后终于完全落在了地平线之下。
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大海的美好。
形容大海的优美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李忱《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
形容夕阳的优美句子
1、每近黄昏,都有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乘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2、当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时,海边沙滩上的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拾贝壳,有的在尽情地嬉笑,于是,这里的欢声像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
3、我登上了五层楼顶,极目眺望,看到夕阳已经悬挂在半空中了,就像玉盘一般。它照在人的脸上,人的脸就仿佛镀上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就好像搽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
4、 抬起头,去看夕阳,阳光好像千万把利剑,直刺入我的眼里,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5、靠近地平线的太阳,象一团快要熄灭的火球。
6、北方乡村的傍晚,当晚霞消退之后,天地间就变成了银灰色。乳白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交融在一起,象是给墙头、屋脊、树顶和街口都罩了—层薄薄的玻璃纸,使它们变得若隐若现,飘飘荡荡,很有几分奇妙的气氛。小蠓虫开始活跃,成团地嗡嗡飞旋。布谷鸟在河边的`树林子里,用哑了的嗓子呜叫着,又不知道受了什么惊动,拖着声音,朝远处飞去。
7、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8、黄昏了,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9、晚上的太阳,穿过了山峰,反映在水里面,好象水上生了一层铁锈似的!
10、夕阳旁边的云霞色彩变化极多,一会儿百合色,一会儿金黄色,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红,只要你一眨眼,它又变成了紫檀色了,真是色彩缤纷,变幻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