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元宵月亮诗句大全唯美句子 正文

元宵月亮诗句大全唯美句子

时间:2025-05-23 05:08:49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上元夜》

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折桂令 元宵》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扩展阅读: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传说一: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传说二: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因“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上元夜》

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折桂令 元宵》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2、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3、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4、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8、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9、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1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李华《吊古战场文》

1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1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14、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

15、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6、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7、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0、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2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2、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3、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24、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5、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6、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7、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28、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29、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刘基《眼儿媚·秋思》

30、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31、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2、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33、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佚名《孟冬寒气至》

34、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5、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36、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37、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3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0、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1、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4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43、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44、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45、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46、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7、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48、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何大圭《小重山·绿树莺啼春正浓》

49、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50、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左思《三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