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唯美句子 > 赞美青年杜甫的唯美句子 正文

赞美青年杜甫的唯美句子

时间:2025-09-15 02:49:29

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合称“李杜”。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最近他老人家爆红网络,“杜甫很忙”走进大众生活。故借此篇与大家共议其中情怀。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即李商隐与杜牧)。

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这名号就注定了他们一个是天上飞的,一个是地上走的。天上飞的诗仙浪漫飘逸,地上走的诗圣沉重凄凉。

李白很豪放,他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进入仕途,他用烈酒,和着盛唐香艳的脂粉,把佛道心境,融进歌舞声色,描绘出一幅幅天上人间,他用浪漫的胸怀,以诗歌开路,闯进了大唐圣殿。在不得志的时候,他吼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走进江湖。

李白很潇洒,一直是要“年轻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每走到一处,可以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李白从来不会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想去旅游,可以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如果想上天,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高兴,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要是发愁,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一个悲也千古,乐也千古的人。李白也狂,狂得天真可爱,不矫情,不造作,不无病呻吟,不故作深沉,爱就磊磊落落地爱,恨就不加掩饰地恨,他热情地拥抱自然,拥抱生活。自然无愧于宇宙之内最浪漫主义诗人之雅称。

李白不但善于跳舞,还善于唱歌,《月下独酌》有“起舞弄清影”、“我舞影零乱”、“我歌月徘徊”等句子,记载他边歌边舞的生活。

酒是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酒就没有李白那华丽的诗篇。比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剑是李白的随身之物,更是他济苍生、安天下的理想象征,“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月是李白的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有不下几百首诗都提到了“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都是

李白给人的印象永远英姿勃发仗剑而歌笑傲江湖。

李白没有暮年,而杜甫没有青年,因为苦难加深了他脸上的皱纹。

提起杜甫,就会在人们的脑海中闪出一个画面:一个消瘦、清

杜甫是苦难历史的见证人。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三吏”、“三别”、《又呈吴郎》、《春望》、《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阪》、《春望》、《哀江头》、《北征》、《羌村三首》《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秋兴八首》等,他一生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深切地同情人民的苦难。苦难使他过早地衰老。

面对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他不得不用他沉重的肉身和悲痛的'词句来承担一个社会悲哀。当然,这些是非他所能承担得了的,但是他义无返顾。也许正是他的沉重,令后人感觉到他内心的苍老,所以每次吟唱他的诗歌,总是将他想像得那么老,虽然那首诗歌或许是他年轻时作的。

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在《江村小景》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浪漫飘逸使李白没有暮年,忧国忧民使杜甫没有年轻过。想到这点,使人对杜甫更加敬重。

那么,又该如何看待最近以“杜甫很忙”为主题的网络恶搞风潮呢?首先跳出来的自然是各路卫道士的批判,说杜甫是民族之光、文化瑰宝、传统精华,恶搞杜甫便是无知、浅薄、低俗、没底线。就我个人的感受,这无伤大雅,杜公辛苦一生,忧国忧民,何曾如此亲近大家。每每从这些事情上,都可以看得出,我们还真不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国家,我们背负的东西总是那么的一板一眼,过于严肃。恶搞不会诋毁杜甫形象,只是恶搞的水平反映了创作者的智力、技艺及幽默感的程度。

诚如,另一面所言:“不能拿名人开涮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刻意避讳,给人定三六九等才有了因言获罪的基础;民族精神之光更是空洞无物,真不需要是个人就提炼出专属精神供后世顶礼膜拜;大众针对杜甫集中的信笔涂鸦谈不上亵渎,难道只有集体朗诵杜甫诗歌才是正儿八经的事吗?决定杜甫诗圣形象的是流传至今的诗歌,恶搞反而给人温故知新的功效,中年读者若能藉此重读杜甫诗歌,必会产生与学生时代完全不同的感触。”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7、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1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3、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4、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5、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16、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1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18、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9、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2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2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22、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3、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24、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25、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26、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周邦彦《六丑·落花》

27、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江南春怀》

28、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9、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0、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3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32、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33、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4、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6、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37、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38、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9、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0、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1、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42、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3、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44、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45、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李白《怨歌行》

46、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47、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48、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杜甫《百忧集行》

49、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50、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51、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52、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薛逢《长安夜雨》

53、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54、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55、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56、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57、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58、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59、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60、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61、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2、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63、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64。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65、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

66、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李白《江南春怀》

67、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68、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9、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李白《怨歌行》

70、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6、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0、业精于勤,荒于嬉。

31、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3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33、志当存高远。

3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5、百学须先立志。

3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7、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8、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3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4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4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5、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4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5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5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6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6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6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67、志不强则智不达。

6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6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赏析

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杜甫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作者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杜甫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杜甫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