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费县,城西南五公里,温凉河东岸,有一处遗弃的古村落。古村落是山区人生存延续的记忆,浓缩了近千年沂蒙山乡村的历史。
利山涧古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进村只有一条石块铺成的石桥相通。石桥宽二米左右,可供来往行人相错而过,石桥高度不足一米,中间桥下几块大石头支撑,河水石隙流过,潺潺的流水声,仿佛聆听到音乐、歌谣和舞蹈混合着的古韵。河上游有一位渔民水中撒网铺鱼,下游远处有一只小船扯挂鱼网;河面时而几只野鸭游荡纷飞。
对面连接石桥即是山坡,山坡即是山路了。这时还看不到山村的影子。顺着山坡左弯右弯登山,两边可见层层薄石板垒起开垦的田地。山路上是碎石块、碎石片和碎石渣,野草一团团一簇簇地生长着。再向前,可看到高高的石墙,这里就是古村落了。村落路边处处可见香椿芽树、樱桃树、杏树、枣树,还有槐树、臭椿、杨树等,尤其在山墙生长的树木,初夏那旺盛的生命力,凝视令人肃然起敬。
山村屋房三十几座,现大多空空荡荡,缺少了屋顶,有的已经坍塌,房内坍塌部分可辨屋梁是山木的,屋顶是山草的。村巷石头阶梯相连,村中间还有一座遗弃的石碾,它静静地诉说着往事,只是没有了那缕缕炊烟的伙伴。高处观看四周,山村在半山腰,地貌呈u型,东高西低,微有坡度,北面房屋居住,南边农田耕种,面积一百多亩。
山村一隅,仍有一户朱姓两个老人居住,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讲述着所知道的一切。古村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祖先因避难,夜间挑着担子过河隐居于此,因村于利尖崮北侧的山湾里,故名利山涧。前些年山村最多居住三十户人家,一百三十一人,现在都搬到河西岸的南坡村和县城居住了,他俩年纪大了,这里还有几亩地种,住得习惯了,就没有搬走。
夕阳西下,恰遇羊群在古村往返,问那黝黑的牧羊人,这里放羊的人还多么,他说已经很少了,山那边村只有他自己了,他那带着浓厚方言的话和融入羊群的背影,令人若有所思。但那山石路上留下的一串串羊粪,倒是没有一点异味,却有着一股股浓浓的`清香,混合着山石的味,真的,这石头有它自己的味道……
古村落之行,细心留意观察,石是青色的,是碳酸盐岩,该属于喀斯特地貌了。那么,五亿年很久以前,这里该是一片海洋,海洋很平静,沉淀形成的石层,有一天长出了这山,山石见证了海洋植物生长演变的过程,见证了这山里人们生存、繁衍和奋斗的足迹。麻姑真的若在,她一定会告诉来过这里的人们,以后这里是最美的景区,再以后这里是最美的居住地,许多人搬进这曾经有故事的古山村里。
本次同游者,妻子,女儿。叹沧海桑田,惜原始之美,故记之以念。
1、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
2、家乡如我的母亲,是用她的一草一木在哺育我们成长。
3、家乡烟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4、人啊!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5、我的家乡,究竟有多少文字可以描绘出我对你的情感呢
6、我离家有千里之遥,但是心是和家乡息息相通的,诸城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使我们在外的人引以为荣。家乡各行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每个在外游子的骄傲。
7、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如果我们这些游子一个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凝聚起来,一定会使诸城这颗鲁东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8、美丽的故乡,我爱你。你那辽阔的绿油油的草原,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你那清香淡雅的花朵,时时刻刻给予我们芬芳;你那晴朗的天空,带给我们新鲜的空气。我的家,给了我舒适、温暖的居住环境,而且,宜人的景色嵌在我家附近,非常漂亮!我为有这美丽无比的故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9、这是我挚爱的家乡,是具有浓厚民俗文明的桃源铜仁,是天然纯净的梵天净土,她将永远为你开放,期待着你的到来,来感受这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凡尘与灵魂的静谧。
10、家乡多么美呀,交通是发达的,楼房是精致的,有顶绿的树,有顶靓的花,麻雀在电线杆上叽喳,小猫在树下嬉戏,蝴蝶越过花丛而来,摊贩像小河似的在街道上翻涌而来。看,太阳冉冉升起,红红的火球在山的背后缓缓燃烧。还记得爷爷奶奶讲的传说,说是山背后住着一位神仙,天天掌管着太阳的一起一落。看,那青翠欲滴的竹叶,似乎经过一夜露珠的酝酿,将叶子挺挺的舒展开来,体态像位仙女般优雅、端庄,似乎带着一点点撒娇的感觉松树。
11、为依旧傲立,好像板着脸的爸爸一样风儿慵懒地跑着,将杜鹃花姑娘的定情信物送到杜鹃哥哥那,把还在睡觉的小动物叫醒,捎来溪泉的口信,匆匆地将花儿的悄悄话掠过我耳边。
12、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又以彝族为主的自治县,还是一个偏远的小城,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它的踪迹,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它那秀丽山河,各种风土人情,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那浓厚的人情味,博得了我的爱。
13、我的故乡务川,虽然没有西湖如画的风景,没有上海的繁荣昌盛。但仡佬民族的文化早已根深蒂固。你看!坐落在大坪的祭坛,饶有情趣的仡乡苗寨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参观,只要你一走进去,你立刻就会感受到那浓厚的民族风情,这样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绝不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所能媲美的。
14、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所在,一个休闲度假的乐园。它的四周青山挺拔,山间绿树红花,茅塔河一年四季缓缓地流淌着清凌凌的河水,而新修建的汉十高速公路宽阔平坦,路旁绿树成阴,再加上一座座粉妆玉砌的高楼大厦好似春天的竹笋拔地而起,楼间街旁园林花坛林林总总、各显独色。漫步在这片热土上,真让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15、我的家乡太美了,不仅有美丽的草原。还有世界文明的青海湖,蓝蓝的天衬衽出蓝蓝的海,如果不吹风,海面风平浪静。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海岸上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羊在吃草,不时咩咩地叫上几声,好像在交谈着什么。
16、故乡的风,温柔地抚动树枝,桂花散落地错落有致,桂花香飘荡村庄的每个角落,萦绕在鳞次枳比的瓦房的上空。鸡的鸣叫声打破故乡安静的晨曦,村庄被一层层的雾气笼罩着,有一种朦胧的美;黑色的烟囱冒着晕圈,炊烟的味道弥漫在故乡的山川河流。
17、冬天的清晨,淡雅的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景东城浸在乳白色的雾中,多么像童话故事里的仙境。啊!家乡的山河竟如此多娇!
18、杏林春暖,很想在有杏花的日子回故乡,穿过仄仄的小巷,拂手矮墙,找寻岁月的沉香,翻开一页页白羽般的过往,织成流年最美的篇张,最好是微雨含春,更有杏花飘过矮墙。
19、我们享受着温暖的鼓励和真心的赞美渐渐长大,我们认真学习,希望长大能为家乡做更大的贡献,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多彩,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让生活更美好。家乡的孩子们就是家乡的希望!
20、静静的天空,蓝蓝的。婉清的小溪,静静的。柔嫩的小草,绿绿的。郁葱的榕树,高高的。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童年;那里有我天真无邪的笑声;那里有我成长的足迹;哪儿是我生我养我的地方。一样的天空;一样的风景;一样的人心,不一样的情!
21、秋天来了,凉气送爽。小河岸边的果园里,一片丰收景象。那金灿灿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还有像小灯笼似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秋风吹来,那熟透了的果子随风舞动,送来一阵阵迷人的清香。农民伯伯正忙着走进果园,去采摘那丰收的果实。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果子摘下来,放在包装箱里,装到三轮车上,运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们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22、在我家乡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这儿有许许多多的珍贵木材,红豆杉,思茅松,栎树等。还有长臂猿,金丝猴,马鹿,孔雀等珍禽异兽。最有代表性的特产要算酥脆爽口的核桃与香醇的普洱茶了。
23、家乡是稻谷的圣地,春天农民伯伯稻谷的种子,夏天农民们带着笑容来,把秧苗插入田中,秋天是农民伯伯最开心的季节,农民伯伯看到稻谷向他农民伯伯鞠着躬的时候农民们格外的灿烂。
24、我的家乡,我爱你。我爱你的一草一木,爱你的美丽与富有,爱你的过去、现在与充满希望的未来!
25、油菜花香,金黄村野,致是故乡,最难寄还。细雨如丝,丝丝缕缕;清风入身,身身凉爽;也只有入眼这真正的田野,心还这心心念念的故土,才有这般欣慰,这般黯然,回来了,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那么记忆犹新,仿佛闭着眼都能知道哪条泥泞的路,是家的方向。
26、美丽的家乡——永泰啊,我坚信,不久的您一定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一颗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
27、我县历史悠久,很早就享有了“李果之乡”、“建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而且还是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县、全国农村第二批实现电气化县和全省林业生产重点县。这让我无比自豪!
28、通辽的夜景绚丽多彩,城管工人把家乡的夜晚亮化得美轮美奂。你看,彩灯亮了,每一条街道上的灯都不同。有小喇叭型的,有彩虹型的,有风车型的……让你仿佛在五彩的仙境中一样,流连忘返。人们穿行于繁华的街灯之中,生活在这温馨的城市。我家乡的夜景有多靓!
29、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有寸金桥公园、海滨公园、湛江国际会展中心、海上城市、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梅花鹿观赏园、水生生物博物馆、廉江罗州古城遗址…… 我爱我的家乡,祝愿她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30、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第1句:“大海东来第一山,盘根齐南支青玄!”轻拨当胸浮云,遥望东方辉煌,听呐,滔滔东海响彻沂山之巅!看呐,滚滚槐谷掀起巨浪滔天!花香、蜜香、绿的香;香的美、香的甜、香的世界如此这般!怎负了“瀛洲仙境”之美誉?美哉!沂山!壮哉!沂山!
第2句:登沂山是一件快乐的事。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只要你去了,都是一样地景合时宜。当你站在她最高处的玉皇顶上,就能看到满眼的云在飞,雾在飘,正切合了一代伟人的诗意。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写的是庐山,我却认为放到沂山来,也是逼真和形象的。坐在望海亭里,或者站在探海石旁,吞纳一口清新的空气,人就感觉舒服极了。
第3句:宋熙宁十年,太宰李邦直去沂山游览后,曾写了首诗寄给苏轼,诗云:“南山高峻层,北山亦崷崪。坐看两山云出没,来伤驱,归如呼,始觉山中有神物……”颂扬了沂山的奇伟和高深。元集贤都事刘瓒更被沂山景色所陶醉,他在题咏诗中描绘沂山道:“天香捧出九重宫,驿骑奔腾迅若风,万叠奇山供眼底,一方雄镇位齐东……”
第4句:沂山有“东泰山”之称。这有点儿攀龙附凤之嫌,因为它并没有因千年一帝秦始皇的封禅而享有“五岳之尊”的盛名,也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它的最高峰玉皇顶也不过海拔1032米。但它也绝不是借名山“哗众取宠”,有《史记》记载,黄帝曾登封此山,舜帝定沂山为重镇;从汉武帝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增封,祀典不废。有了皇室的封禅,山便成了名山,也便有了文人墨客的跟进,如李白、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等,都慕名而来,同样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碑碣和铭文
第5句:沂山景观壮美繁盛,如狮子崮极像长吼雄狮、神农大峡谷深不可测、古齐长城斑驳悠古,等等等等。再诸如上古旧石器时代的猿人、中古时期的细石器文化和沂山东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址,及后来以肇州册封封禅文化为起始点的封建祭祀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遗址等等,方圆几百里漫步可生花,回首又生赞。然又因气候变化,景观四季迥异,如“百丈瀑布六月寒”,入冬即为悬崖冰挂;万顷槐谷春季蝶舞馨香,冬日却似浓雾漫山……各类景观不胜枚举。
第6句:沂山在山东的潍坊,和临沂的蒙山往往并称,都属于老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当年电影《红日》里面的沂蒙小调已让她家喻户晓。早在古代,沂山就被称为“海岳”,有“东泰山”之誉,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事实上,五镇与五岳是齐名的,地位更在三山之上,而历代帝王亲临封禅,在这里祭设三牲,安排隆重的敕封庆典,御笔亲题各类碑文,无疑加重了沂山文化的厚度,被誉为“鲁中仙山”是无可厚非的。
第7句:一到沂山,便会看到与极顶遥遥相伴的两座崮极为夺目,一座叫狮子崮,一座名歪头崮。崮是沂蒙山特有的地貌。它顶部平展开阔,突兀在峰巅之上,矮的十余米,高的百余米。绵延的沂蒙山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崮百余座,俗称“七十二崮”,远远望去,像陡峭的山顶戴着一顶平顶的帽子,又仿佛是高山上建有一座座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沂山的狮子崮则像是一头雄狮卧于山巅,蓝天在其上,白云抚其身,苍松翠柏环绕簇拥,绵延数公里,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甚是雄伟壮观。
第8句:巍巍沂山之巅,拂拂和煦之风,熠熠天地之精。云海环拥玉峰竦峙,紫霞蓊蔚太虚玄天。宇泰灿灿,伟殿煌煌,若闻云和之声,似传磬石之乐。身于峰顶“仙境”,超然物外,大美自然尽收眼底,空旷宇宙一览无余,云漫足下,心凝神释,可叹可悟,美哉美矣!
第9句:沂山的人文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也让游客大饱眼福。而我却不想只当一位单纯的看客,我要走进去,与之融为一体,感受它的脉动,倾听它的心声,解读它的奥秘与深邃,获取它的精髓与魂灵,从而破解山水之于我、抑或我之于山水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寻出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答案。
第10句:要说沂山之奇,这松树便是奇中之一,上苍遗留下来的迎客松、蟠龙松、栗抱松、连理松无不虬枝旁逸,荫如车盖,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在岁月中迎来送往,让一拨人离去,再请一拨人进来,欣欣向荣地生长着,丝毫不知道人世的疲倦。有风吹来时,阵阵松风“簌簌”地响个不停,风愈厉,声音也随着大起来,有它们守卫在这里,更胜过庙里无为的金刚和力士,它们欢快地在风中歌唱,世界也会在慈悲的佛号和执着的木鱼声中向往和平。
第11句:仙山传说多,多因造物奇。崮顶地狭起伏,巨石为阵,太清仙境诸殿宇虽型小而多营造,虽造众而神秀美,稽首伏拜者虔心可见络绎不绝。倘胆魄无惧体有余力,可攀崮石。石上多有“天池”、“佛座”,更有因丘处机所建之长春亭。“巨石阵”狭“路”艰险,亭舍独立崮角石端,于此八方环顾,展臂迎风,仿佛持飞霞于半空,山川巨壑当下过,人自乘云向青天,一处绝妙之山,一处难得之地。
第12句:“仙山灵秀成造物”。沿十八盘石蹬山阶逶迤而上,路遇奇形异石,正是“八戒”在此小憩,又有“雅士”静候唤主。俄而显一巨大石崮斜耸入云,云海飞霞、凌壁悬空。传说此崮本为沂山主峰,因山神窃泄天机被东方天王“定位禁锢”一掌打歪,俗称歪头,可谓趣谈。
第13句:站在沂山玉皇顶,极目望去,百里山川纳于眼底,心胸顿感豁然开朗。我喜欢这里的高高的蓝天,和蓝天上浮动的白云;喜欢这里的森林覆盖的山峦绵延起伏,如大海微澜;喜欢这里的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青山,天、山、水浑然一体;还有鸟儿飞翔于碧空,鱼儿潜游于水底;就是一株小树,一棵小草,一朵小花,无不显现着勃然生机。我感受到了,这是生命的律动!于是,我张开口尽情地呼吸,放开喉咙舒心地呼喊,让桎梏的心绪解脱,让被缚的心灵解放,让式微的`生命复萌。
第14句:一路上就这样轻松着,吹着微微的山风,听着悦耳的钟声,直往山上去。太阳冉冉地出来,雾渐渐地就散了,薄薄的云纱在风旋日照中化为乌有,万亩松涛林海绿色如茵,风一吹,一片碧浪就泼开来,排山倒海地沸反盈天,壮观了沂山,也溢美了天地。不知名的野花散养在山间的各个角落,各个缝隙,点缀着,映衬着,生怕荒废了美丽的沂山。
第15句:山形奇伟,山径崎岖,或攀或伏,时急时缓,虽峤而不险,久而不疲。或半途少歇,深呼深吸,不多时,心旷神怡,方想起此处超然尘寰、一尘不到即是天然氧吧。过“御封石”、题刻“人世蓬莱”,仰首有一石砌牌楼,乃是仙境之南天门,门有楹联“进门身临太清地,登楼首摩皇穹天”,不由心生庄重之感、敬畏之情。
第16句:沂山,是沂蒙山主脉之一。又名东泰山、小泰山,位于沂水县和临朐县的交界处,海拔一三二米。环绕在主峰玉皇顶的周围,屹立着二十九座不同姿态的奇峰,气势雄伟,逶迤百里,风景秀丽。古人曾称它“嵬嶷磅礴,与岱埒尊,表镇东方而萃秀,实齐东之巨镇也”。跨踞临朐、沂水、沂源、安丘四县,地势险要,不仅是沂、沭、弥、汶四条河流的发源地,而且是历代军事要冲。战国初期,齐国依山势修筑的长城遗址尚在。当年,由齐将军率兵扼守的关塞,如沂山东麓的穆陵关、西侧的铜陵关,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第17句:四围望去,此处地理奇异,寺庙所处正于九条山麓交汇之处——九龙口,庙后为周穆天子所封凤凰岭,庙前源自圣水泉之玉带溪便是千里汶水绵绵不绝,再前有山似笔架,名即笔架山,恰一处风水学上的风水汇聚宝地。大法师释神秀周遭游遍,不禁赞不绝口:“九龙会于斯,钟灵毓秀,圣地也!”“神之所处天地造化,国逢天灾,皇朝于此祷云祈雨每每有应。”钟灵奇绝,独是天恩洪泽,堪称圣灵之地。
第18句:清晨,登玉皇顶以观云海翻卷、喷薄日出;劳作间隙,到百丈崖听瀑布潮音,用清澈的溪水洗去疲劳;傍晚,漫步于青翠的竹林,晚霞透射进来,洒满脚下。闲暇之余,或驾一叶扁舟,带一壶小酒,戏水于老龙湾;或邀三两位好友,垂钓于沂河、汶河、弥河、沭河,无论收获,是一份心境。夜晚,点一盏小油灯,与万阑俱寂中神游于唐诗宋词元小令,与先哲们作心灵的交流......于是,尘世间的一切噪杂烦恼、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第19句:圣水泉畔,法云兰若深处山中。佛法无边,佛即自然,自然亦是佛。世间万物因缘和合,从有至无均为佛性。“万法因缘,无有自性,以无自性,是故不生。”终难躲的是人祸,仍是自然。时遭唐末“会昌法难”,东瀛重寺明道禅院亦在捣毁之列,“敕出国都,电驰雷急,八月下浣,州、县令乡民荡平明道,拆毁朝阳、凤阳、柳泉、光恩四寺及白玉、青竹二庵。捣毁铜、铁、石、木、陶、泥造像700余躯,断肢残首,遍扔山野……”倘若它没被摧毁,“明道寺,大竟数十亩,面临汶水,北靠凤凰岭,左毗官道,右依镇山,寺钟山音回荡,香火升腾云烟。每逢朔望,释子八方云集,车马载道……”
第20句:沂山,是沂蒙山主脉之一。又名东泰山、小泰山,位于沂水县和临朐县的交界处,海拔一三二米。环绕在主峰玉皇顶的周围,屹立着二十九座不同姿态的奇峰,气势雄伟,逶迤百里,风景秀丽。古人曾称它“嵬嶷磅礴,与岱埒尊,表镇东方而萃秀,实齐东之巨镇也”。跨踞临朐、沂水、沂源、安丘四县,地势险要,不仅是沂、沭、弥、汶四条河流的发源地,而且是历代军事要冲。战国初期,齐国依山势修筑的长城遗址尚在。当年,由齐将军率兵扼守的关塞,如沂山东麓的穆陵关、西侧的铜陵关,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第21句:山下仰望,山脉靡迤郁郁苍翠,难度其净,不知其深。沿水上行,半山腰下壑深百尺,天风撩起瀑布飞泉,百尺翠崖一泄高挂,二折三叠银龙吐雾,畅快之势彷如陡崖挂天河。诗仙太白赞曰:“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状元赵秉忠驻足山石叹曰:“瀑布山头挂,冰河天汉来。波光连海岱,练影泻氛埃。”倒是中书舍人有诗描写极为精细:“匡庐瀑布胜天下,似恐缩地神能移。歌彻沧浪兴非浅,尘土出此将安之。此中万态本难状,一一献我无余姿。吮毫作赋愧才薄,敢曰笔砚非我司。”
第22句:惟山有镇,雄於其方。东孰为雄,于沂之疆。”它是沂蒙山脉的主峰,它亘古沧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海岱遥遥万里平川,独以它的灵气广聚天地精神。它磅礴连绵广聚恢宏之气,雄伟嵯峨顶立天地之间,它的土地上印有黄帝、尧、舜等历代圣君的足迹,它的神位紧邻东岳受奉京畿地坛,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样应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圣君天子亲临诏封,文人官身俯首膜拜,历代雅士树碑立传,商贾大亨纷至沓来,华夏神岳、五镇之首——沂山。
第23句:驻足百丈崖瀑布,观崖看瀑,身心舒畅;倾听泉水流响,雷鸣落盆,大快心意。我站在一块光洁的岩石上边,静静地看那飞瀑直下,整个瀑布如丹崖银龙,遥挂眼前,顿觉自己不是神仙也胜神仙。当时心里就想,如果盛夏雨季来临此地,抑或冬日前来欣赏,那或许又会是另一番别有的景致了吧。崖面上经水浸染的地方现出黝黝的黑色,崖下乱石堆积,乱石下洇出一泓清碧,有小虾星星地贴在水底石上,很多游人在嬉水捉虾,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