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字如其人。所以在我们平时练字的过程中,一定要刻苦。下面是形容练字刻苦的句子,喜欢就收藏吧。
1.他以池洗砚,今池水如墨矣,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2.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练坏了一百支笔后,终于练出一手好字.
3.只有下苦功,才能写出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4.要想练好字,得下大决心,刻苦努力,坚持到底!
5.她坚持每天抽一个小时时间练字,寒暑不断,这样的毅力坚持下来,终于很快有了小成了!
6.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凭借顽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练字也一样!
7.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对自己隐瞒懒惰,其实,只要刻苦,练得一手好字不是件困难的事。
8.练字得好好打下基础,过程中不能太急切,好好的练下去才会有所成就!
9.成功和失败仿佛是两个不同的音符,练字不好好坚持下去,就很容易会导致失败!
10.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就像练字,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练字尤其要刻苦,不努力是取不得好成绩的!
12.成功来自勤奋,只要你真正勤奋努力,练字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硕果。
13.如果说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是起步时的枪声,那么勤奋则如起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练字更是如此!
14.练字一定要记住: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
15.真正的'勤奋是耐得住寂寞,练字刻苦是最重要的,在寂寞中苦苦坚持才能取得成就。
16.练字能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是笔,写出人生之光;勤奋是光,照亮黑暗的街;勤奋是街,走出自己的路;勤奋是路,带你走向成功。
17.练字一定要刻苦,只有勤奋努力,才能赢得成功与认可。
18.懒惰会毁灭人的才智,练字不刻苦是难取得好成绩的。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练字贵在坚持,贵在刻苦。
20.练字者一定要学会抓紧时间,如果懒惰消磨时间肯定难有好成就!
练书法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可以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有人认为不用再继续练习书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电脑普及时代,人们还是应该练习书法。
首先,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因为练书法的过程是培养个人素质的过程。有的人做事非常毛躁,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的人往往做事没有常心,如果这样的同学练习书法,经过久而久之地练习就会克服这个毛病,变得能够做得下来,看得下去。此外对于有些患有"多动症"的同学,如果练习书法,以静制动,慢慢地就会养成能够静静地看书或学习的好习惯。
其次,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甚至会影响人的前途。在社会上我们总会有用到书法的地方。例如:我们到银行里去领钱,我们在找工作、订协议的时候也需要签字,如果你写得时候,字写得十分潦草,别人就会看不起你,甚至不会重用你。这会使人们造成多大的'损失啊!这会直接影响人的前途。
另外,练习书法还可以延续中国的文化。我国的书法建筑在多种文化上,她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现在它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小篆、金文等多种字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继承并发扬这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不能让它流失。
由此可见,在电脑普及时代,我们还是需要认真练习书法,认真练字!
练字与人生的感悟
有一件事情,想必每个人都做过。每当去银行里存款时,业务员会递给你一张单子,说:“请您在这儿签字。”这时,父亲叫我过去,说,“你来签字。”我三下五除二的就写好了,父亲拿起来一看,眉头挤在一块了,他不高兴的说:“你的字怎么那么难看呢?”我不说话了,但我记得父亲把“难看”那两个字说得很重。
从那件事情以后,我就开始练字了。在现代社会中,中性笔、手机、电脑盛行,我是一个还在和笔杆子打交道的人,“你还是学生吗?怎么还拿着钢笔不放,快点扔了吧!”有人这样问我说,我并不向他解释,反而我是这样:我每天关着门,苦练自己的正楷字。我有个习惯,那就是一边听音乐,一边练字,我嘴里叨念着歌词,一笔一划的用力写着,我突然间发现,音乐的旋律就像这一撇一捺的字一样,弯过去,再来个一撇一捺,什么横折弯钩,什么横折竖钩就像林忆莲和李宗盛唱的《往事匆匆》一样,起伏不定的音调,高音低音这样如此回旋,最后,在一篇字帖写完之后,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就像父亲唱那首《水浒传》的主题曲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不过,我是该写字时就写字,不写字时,我也琢磨着字。
当我每天写完一篇字帖时,我就开始琢磨练字与人生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字是一笔就能完成的,除了“一”这个字。特别是笔划复杂的字,感觉就像一条漫长的人生路一样,永远都没完没了。有的人走的是捷径,所以就像行书,一笔一划就完成了,所以这种人就早享福,叼着烟,喝着酒,打着永远打不完的麻将,这应该是“麻将人生”。有的人走的是一条弯路,走过去走过来,就是苦尽甘来,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坎坷和荆棘,所以当他们回首过去的时光时,“虚度年华”这个词不会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相反“人生苦短,不忍再回首”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还有的人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开始的路很陡,后面的路平缓,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就像“愁”这个字,“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实他们的心里还是有些所谓的愁苦。
闲暇时,我翻看着《说文解字》这本书,中国人对字的构造的理解,可谓博大精深,每个字的来历就像一个人的出生一样,是有根据可查的。“怎么来的,就回哪里去”,我经常听到前辈们这么说,当我在写人生这两个字时,我突然明白: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基石,然而口头和书面上的表达是不同的,我们通过声音可以判断这个人说话的语气和性别,然而写出来的'字才是了解一个人的关键,“看字就像看这个人”,一位前辈在我签名时这样对说道,我有几分疑惑,可是当我把练字和人生结合起来时,我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学生时代的练字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因为学业的要求,然而成年后的练字,则需要摆脱内心的浮躁与功利以及外面的诱惑。暮年时的练字应该是返璞归真的心态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所幸,我是这个时代里还紧握钢笔写字的成年人,我在练字时,也是在体会人生百态,因为我知道不用力的人生是不可能精彩的,不用力写的字也不是好字,而只是在打发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