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锦溪古镇:在记忆中的水乡聆听江南丝竹
在江南,古镇是一抓一大把的。从最早因为陈逸飞火起来的周庄,到鲁迅笔下的绍兴,再到近几年名声大噪的西塘、乌镇、同里、
然而,越是这样,越是独愿在锦溪停留下来喝杯茶。因为一旦喧嚣,江南古镇的灵气就全部烟消云散了,不管你在电影里多么美丽,也不管你曾经过往过多少名人。
一个因为孤独地埋葬着宋朝一位陈姓妃子的地方,最打动人的就是这里的与世无争。沿着枕河人家的那些小巷子里走,偶尔飘过一些戏迷吹拉弹唱的声音,尽管听不懂,但是这种隐约婉转的声音里,透出的恰恰是很多人要寻找的江南……
2、福建霞浦:世界上最美丽的滩涂霞浦的美只有摄影师最清楚。
世界上最美丽的滩涂,那些渔民们本无意支起的渔网将最优美的线条和大自然的光影结合在一起,整个滩涂所表现出的那种梦幻般的阵列几乎会让镜头后的摄影师晕厥!
如果是单纯的旅行,除了可以在霞浦和渔民一起去体验那份光影间的快意以外,你可以将霞浦、惠安、永定连成一条线,去看看勤于劳作的惠安女子和我永定土楼。当然,如果中途也想逛逛古老的泉州和浪漫的厦门也是不错的。总之福建作为中国滨海文明的代表地,有着很多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值得体验。
3、东川红土地:令人惊叹的大地艺术
云南的美景太多了,所以这个地方显得被冷落,但是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无法拒绝这种人类开垦与自然形成的大地的杰作。那种热烈的土地的颜色和农民种种植的庄稼形成波澜起伏的色带,交错纵横,尤其是彩云之南所特有的浓厚云影间,偶尔投射下几缕太阳的光线,则更显得神秘壮观。如果你喜欢摄影、不在乎吃苦,还恰好有自己的一骑座驾,那么很适合来这个地方感受一下红土地的壮丽!
4、贵州镇远:在温润如玉的小镇欣赏那份纯粹
国庆长假,如果好不容易一个大假长途奔波去一个偏僻的小镇子,一旦不好玩,那回来肯定要生气!
但是镇远真得不想错过。一个安静得连水都看不到多少波纹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临河而建,放佛坐落在一块温润的碧玉上。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打算在镇远开家客栈,我劝退了他。我告诉他这里家家临河观景,都可以成为漂亮的客栈,你有什么竞争力?另外,这里游客根本就没有几个,你去赚谁的钱?
5、河池巴马:在与世无争的美景里和你慢慢变老
巴马名气已经很大了。很多人会去这个世界上长寿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买个房子,却没有时间去住。
我们不妨把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和夸张的长寿愿望分开,而是去安静地享受这里的山和水。正因为有好的山水和看山水的心境,才让这些村民健康地活到100岁以上。都市人大多习惯于制造一个很精致的杯子去盛水喝,其实往往等到杯子造好的时候,水已经没有了。
同样在广西河池,毗邻巴马很近的地方,还有一处世外桃源叫凤山,比巴马风景更无敌,长寿人数也同样很多,却很少有人知道。
6、稻城亚丁:西南地区成为台历素材最多的地方
稻城,一定要去寻找的充满藏式神秘和美景的地方。哪怕你没那么有钱,你也会真的爱上旅行!这也许就是旅行的魅力,它与财力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正如"孤独星球"的创始人托尼。惠勒所说:“如果你决定出发,那么旅途中最困难的那部分已经解决了。”
7、泸州分水油纸伞:在缤纷的.手艺里回味中式古典泸州不仅仅产泸州老窖。
这些令人叫绝的油纸伞可以让你充分领略到中式古典的魅力。有人说这些玩意现在除了在日本和台湾有人愿意买,内地谁还稀罕它!但是不管我们如何仇视日本,也不管我们如何示好台湾,仔细回味一下,中华文明最具有生命力的根,恰恰似乎是埋藏在这两个地方。
除了欣赏油纸伞手工制造工艺,你还可以去距离不远的犍为看窄轨蒸汽机车,据说瓦特的后人来到中国时,看见犍为的这些超级古老却依然在使用的蒸汽机车,激动地泪流满面。
8、广西龙脊梯田:南中国农民修筑的时光天梯
龙胜的秋天满山的稻田尤为醉人。旅游不能不说是一件感性的事情。尽管你对所有人工制造的景观都很排斥,却唯独钟情于农业景观,那些大面积的田野、起伏的庄稼、一望无际的花海、层叠的梯田、翻滚的泥土,都很容易让你为之心动。
距离龙脊梯田不远就是广西的海洋,在那里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村落里大面积金黄的银杏。不过银杏要到10月底11月初才黄,国庆期间还到不了最佳欣赏时机。
9、甘孜丹巴:藏族美女和碉楼一样神秘美丽
那些嘉绒藏族的先民们在群山间创造的建筑杰作碉楼,一场举世震惊的地震都安然无恙,可想其坚固与壮美了。那些嘉绒藏族血统的美女,让你认识到原来藏族人漂亮起来是那么风月无边,犹如黑人漂亮起来会比白人更有魅力!
10、贵州开阳:天人合一的田园风光与峡谷河流
跟云南一样,贵州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你不想过于舟车劳顿,可以在开阳的田野里游荡,这里没有什么大名气的山水,游人也不多,但是恰恰是欣赏田园风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最早时一个朋友在开阳的田野里开了个叫青定阁的休闲客栈,经常组织人在田野里骑行,感觉特别惬意。后来听说附近有个南江大峡谷,每年9月底10月初经常有摄影爱好者搞人体摄影,不用说也是个很僻静的峡谷。所以十一不想太累的话到这里放松一下也不错。
彩云之南的风停驻我心头
如同一弯新月挂在树梢上
怒江的春潮和迷人的波光
在我的心底轻轻地荡漾
苍山顶上那片悠悠的白云
是我心中最圣洁的诗行
玉龙雪山闪耀着银白光芒
是世间最美的一朵雪莲
彩云之南的辽阔天空
多情的'土地,灿烂的阳光
杜鹃花红似火点染了山岗
是我眼里动人的风情画卷
以滇池为墨,用双脚为笔
描摹我心中的美景圣地
丽江古城留下我的足迹
抚仙河畔传来你的呼唤
洱海的涛声是那么好听
泸沽湖的歌声依然悠扬
阿诗玛的故事还在传唱
云之南,缅桂花开处处香
楚雄火把节,大理三月三
傣族泼水节,苗族游花山
多彩的民俗,淳厚的民风
是我心底深深的云南情
罗平油菜花,东川红土地
滇池的鸥鸟,翠湖的碧波
飘舞的经幡,石林的秀奇
是我梦中五彩斑斓的云南情
高原美,是我梦幻的衣裳
高原蓝,是你纯净的笑容
云之南,让人流连的地方
是梦泡在酒里的诗意江南
浓墨淡彩的民族风情
精致典雅的和顺古镇
勾勒出魂牵梦萦的云南情
也描绘着我永恒的眷恋
自2009年始,大女儿开始迷恋上摄影,由喜欢到痴狂,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竟被她鼓捣的有声有色,2011年加入河北省摄影家协会,2012年10月直接冲进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作品多次获奖。
回忆起来,她这一路走来也实属不易。开始我对她的选择并不看好,甚至排斥。一年四季,只要时间允许,不管什么天气,撇下孩子大人,背起相机包说走就走,有时还要住在外边。平时需要上班,到了周末,她就坐不住了。记得有一次,周六下午她给我电话说要去迁西拍什么,晚上住在农家院回不来,让我给她照顾女儿,那时外甥女还在读小学。我一听就火了,孩子正是需要当妈的照顾陪伴的时候,她却扔下孩子就走。于是我寻求同盟者,给姑爷打电话,数落她不该走之类的不是,并命令将其追回。没成想姑爷虽略有微词,但也还是没辙,无奈的说:“让她去吧,追啥,人都走了!”我就把怨气撒到姑爷身上,抱怨姑爷不该惯着,给她投资添置器材。其实姑爷是最疼妻子的人,平时对孩子大人都是疼爱有加。妻子说要买相机学摄影,人家二话不说,只一个字“买”,还得买好的。静下心来想:唉,我这是何苦呢,人家对象都不说啥!说实在的,摄影是个烧钱的行当,这个用着不满意了,又添那个,器材换了添,添了换,不断更新,镜头都不知换过几个。一万两万的往里扔是常事,我都心疼。可人家姑爷就是如此惯着,宠着媳妇。当妈的还能说啥?
想想闺女也是不易,这当妈的心就软了。记得冬天下雪,别人都猫在暖烘烘的屋子里不出去,她却全副武装羽绒服棉手套,直奔森林公园拍雪景,湖面上,凉亭上,树上;铺着的,挂着的,雪的模样被她拍了个遍。
大年三十晚上,冒着刺骨的寒风,她可以跑到楼顶拍下绚烂多彩的烟花。
她曾三下江西婺源拍春天的油菜花,秋天的石城,冬天的三清山。晨雾笼罩的小山村被她拍成人间仙境般美景,为了拍下名垂千史的古长城遗址,曾多次到秦皇岛的董家口,蜿蜒的长城旧址,历尽沧桑依然挺立的古碉堡,一幅幅历史遗迹被她收入镜头。2012年一次在蓟县的盘山,为了拍星星的轨迹,她和影友深更半夜打着手电筒在山顶定位置,找角度,附近村民看到山顶的亮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跑上山来看个究竟,看到原来是一群人在拍照,嘟囔着下山说:“真是一群神经病"!摄影爱好者的艰辛非是常人难以理解得了的!
为了拍祖山云海,她一次次地跑秦皇岛。先天晚上住下,凌晨三四点就要从暖暖的被窝爬起,扛上长枪短炮上山架好相机,等待那期盼已久的精彩一刻出现。记得我从她在一次描述拍摄经历的文章中看到,那是2016年祖山的第一场雪,为了心中的梦想,她拖着带病的身体又一次登上山顶,膝关节由于髌骨老化,爬山对她来说,异常艰难,疼痛难忍,她硬是咬牙坚持,下山时用相机架子当拐杖,影友们帮她背着包,一步步艰难地挪;忘带手套,手被山风吹得起了崩刺。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支撑啊!当拍下期待已久的云海佛光出现的一刹那,一切痛苦艰辛都被喜悦驱散。这时我在心底早已理解了女儿的追求。
还是在祖山拍摄。五月份也就那么几天,祖山上才会杜鹃盛开,而花开之时能遇上云海,更是非常难得,机会少之又少。那天是早六点左右,光线柔和,她做了大胆构图,把日出舍去,此时,日出只是一个陪衬,旨在突出下面的云海和杜鹃。山峦间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棉絮般漂浮、翻卷着、变幻着,云海就像空中的海洋,浩瀚、壮美、沉静。下边是盛开的缤纷艳丽的杜鹃花。整个画面大气磅礴,豪爽壮观。面对拍出的理想画面,那时的心情,她觉得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语言无法表达眼睛所看到的美,只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美好景象。此时的心境如饮下琼浆玉液般的酣畅淋漓之感,非当事者本身其他人是不能体会的。这幅作品还获得了“秦皇岛第二届国际风光摄影大赛”优秀奖。女儿、女婿专门请人做成了巨型相框,特意送给我悬挂在墙上留作纪念。每每我抬头看见画面,心中都会被幸福和感动充斥着。
女儿的摄影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哪里有好的景色,哪里就有她的身姿。云南东川红土地、元阳梯田;美丽的大理风光,令人向往的西双版纳;夏季凉爽宜人的蒙古草原;长白山的冰屋,无不洒下她的足迹。家门口的景色那就更不用说了,滦河岸边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分晨昏开车就走,在别人看似平常的景色,她也能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迎着朝霞的妍山宝塔,在她的镜头下巍峨庄严,与色彩斑斓的朝霞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就连街边店铺屋檐下的小燕子銜食喂雏的温馨瞬间都被她拍下,成为在某刊物获一等奖的作品。
女儿的`摄影作品表现手法细腻,精致,与她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密不可分,她眼光独到,善于观察发现捕捉闪光点。其作品在界内深受好评。她在摄影圈里发表的文章和照片,被一位资深评论者发现,专门为她写下评论文章,对其赞赏有加。这篇评论文章刚刚在《人民摄影报》发表。文中这样写道:“文字和摄影两方面都很有功底,她写散文语言优美,表达细腻;她搞摄影,善于表达,精美大气。因为良好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做基础,她的摄影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加上她不舍近求远误打误撞,使她即使拍身边题材和近处风景仍然能够不断创作出让人羡慕的作品。”她拍的“妍山丽影”图片如此评价:“冬雪初霁,妍山宝塔静悄悄地迎接朝霞,山岩雪彩霞光斑驳,山下滦河映衬朝阳,朝霞如花向空中绽放,让人忘却寒冷倍感暖意。此片是作者用55张照片堆栈而成,是技术与思考的集中展现,选景准确,构思巧妙,气势不凡。”“初雪守望”中这样记述:“作品拍摄于2014年冬,滦河第一场雪后,冰面被雪覆盖,颜色深浅不一,呈现出水墨画的韵味,岸边有红衣女子眺望远方,是欣赏雪景,还是静享雪中思绪,引人遐思。在画面的黑白之间,红色的衣服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作品加分增色。”摄影好友们对她更是赞赏有加。
她记载自己心路历程的美文,美图多次发表在百度的空间,并被推为头条,点击率达到爆棚,追捧粉丝多如过江之鲫。作品受到方方面面好评,唐山影视台对她做过独家专访。这些都是鼓舞她一路前行的动力,给她增添了信心和勇气,使她更加坚定地走在摄影之路的征途中。
更令人可喜的是,刚刚在今年8月16日,资深摄影评论人高守国专门评论女儿作品的文章《寄情身边景,心在山水间》发表在全国最具权威的报刊《人民摄影报》,占了半版的篇幅,且《人民摄影报》在文后加了《编后语》给予较高评价。
我衷心地祝愿女儿的摄影之路越走越长远,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