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雪,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爱情。
雪,是用来听的。闭上眼,放空心,屏住呼吸。夜静,山空,一切都没有了,唯有雪。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雪庐,雪庐很小,只容得下一个人,只容得下雪。雪庐也很大,容得下世界,容得下宇宙。
听雪,隔着一层东西来听,似乎更有况味。譬如窗,譬如蓬,譬如瓦,譬如书,譬如画。人在内,雪在外,似隔非隔,似断非断,心意相连。
张爱玲说:“彼此有意而不说出来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个时候两人都在尽情享受媚眼,尽情的享受目光相对时的火热心理,尽情享受手指相碰时的惊心动魄。一旦说出来,味道会淡许多,因为两个人同意以后,所有的行为都已被许可,已有心理准备的了。到最后慢慢变得麻木了。”
听雪,尽可以曲径通幽。越曲越好,那幽僻的妙处,看似偏,看似僻,进去后却别有洞天。
最妙的是书中听雪。这是坐在别人的雪庐里,听另外一个世界的雪。
在雪小禅的散文里听雪:“这世间的美意原有定数。这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莲花。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但多数时候,它惊喜了一颗心。”那雪,是清欢的。
在《红楼梦》里仍然可以听雪,那年冬天好大的一场雪,下在大观园:“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那雪,是惊艳的。
影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一个定格镜头,男女主角,在冰天雪地里,狂野地脱下身上的棉大衣,铺在雪地上,然后两个人也脱成了冰雪。那雪,是痴缠的。
在老树的画里也可以听雪。几座茅檐,白雪堆积在屋顶,四面都是雪,枯藤老树上是雪,地上也是雪,没有人迹,没有声音。只有雪。那雪,是空无的。
在张岱《湖心亭看雪》里听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雪,是白描的。
独坐湖心,寂然不动,听冷冷的雪响,任雪落进心底,天地一白。心早已空掉了,只留下这一湖的.雪,一湖的孤寂,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来。
风烟俱净,唯有雪扑簌簌地下。
【二】
雪是一个天使,也是一个妖精。
雪可以超尘。南方很少看见雪,以至于对雪的盼望和眷恋,成了一种情结。好羡慕北方的朋友,可以半年时间在冰天雪地里净化。冬天偶尔下一场雪,我便如一个天真的孩子,恨不能也变成一片雪花,在天上飘来飘去。
雪,就是我的另一个灵魂,从另一个世界飘来,融进我的肌肤,沁入我的心底,冰冻了欲望,纯净了心海,我便是雪,雪便是我,分不出哪是雪,哪是我。
听雪,是听它的静谧,听它有声中的无声。听雪,也是听它的纯净,听它曼妙里的空灵。天地一色,还有比这更大手笔的吗?回风舞雪,还有比这更灵动的吗?听雪,更宜一个人,静静的,空阔而寂寞,那雪,就是下在心里的,每一瓣雪花,都是一个精灵,轻轻地飞着,静静地落着,在心灵深处。
在潇湘平湖上听雪,也是很有诗意的。看,那湖上冒着热气,雾一般,雪落进去,冒一阵烟,就不见了。雪,有点疼吧。轻微的,呻吟一声,就不响了。总在这个时候,几个垂钓的人,把自己塑成一座雕像,呆住,半晌不动。
更有划着一叶小船,或干脆是高僧打坐般,端坐在一个汽车内胎上,慢悠悠地摇到湖心,尽享寒江独钓的闲趣。也许,他们是在听雪吧,唯有到最寂静处,才听得见雪的心语。
童年时,在家中听雪,听的是一种温暖。每逢下雪天,父母会在瓦房里燃一盆大火,油茶树的树蔸,耐燃、芳香。还有油茶榨油后的茶蒲,圆圆的,脸盆大小,外面裹着一层稻草,带着茶油的芬芳,砸烂了,架着烧,奇香四溢。童年的冬天温暖而漫长,烤火,煨薯、煨芋,躺在父母的怀里听雪唱歌,酣然入梦。大火烤着,身上暖暖的,心里甜甜的,那雪在梦里吟哦,带着芬芳,带着笑。
少年时,空山听雪,听的是一种寂冷。一个人在一个四合院的乡村学校,一间瓦房,屋后一片竹林,那种况味,是过于清寒的。被冷,衾寒,孤独到有点怕,寒冷让人无法入眠,就那样睁着眼,看亮亮的窗,听冷冷的雪,直到天明。雪打竹叶,有种清响,玉落地的声音,脆生生,清冷,一片玉碎的声音。
青年时,车上听雪,听的是一种思念。有一年,从深圳回家,车到双牌岭,正遇见大雪,车轮装上了防滑链,走走停停,养路工人在车轮下倒工业盐。看路上白雪皑皑,山上大雪茫茫,才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故乡的雪。那雪再冷,也是温暖的。用心聆听雪敲车窗的声音,就如童年的儿歌,母亲深情的呼唤。
而立时,在南岳山巅的僧庐听雪,听的是一种浪漫。禅院外,一条藤茎绿,万点雪峰晴。禅院内空寂,几株古松,一院子白雪。雪声与钟磬音,融合在一起,更有一种空灵、清远的曼妙。僧庐外就是高峰,深涧,卧听松梢衮雪声,更是幽静、渺远。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 往往飞花落洞庭。”诗仙李白与佛陀释迦牟尼,都是心中最美的雪。
不惑时在西藏的神山和圣湖听雪。心如圣湖,只蓄积雪山融化的水,波澜不惊,空灵澄澈。找一块石头坐着,也可以下棋,左手和右手对弈,不论输赢;也可以喝茶,口与心对话,不问对错;或者干脆不思不想,只管对着悬崖峭壁,满山冰雪发呆,封山了,终于没有人烟了。没有人烟,那才叫静啊。也是彻底干净了的。
雪,有着天使般的纯净,天使般的美丽。但我想,她归根结蒂是一个妖精,要不然,怎么叫我如此爱恋,以至于意乱情迷,欲罢不能,心甘情愿为她沉溺呢。
【三】
雪是静静燃烧的冰,也是为爱死掉的水。
听雪,需要静、净 。心要无尘、空。
“听雪,最好是一个人听。两个都嫌多了,因为有了人气。到底这是一件没有人气的事情。只要一个人,安静下来,天地大美,雪安静地下,心里只有雪,只有雪飘下来的声音——连天地都成了陪衬。这种天地清明的空寂呀,是山河岁月里最艳寂的刹那。想突然间死了也就算了。也值了。”
雪小禅这段话,是尘世里最美的情话了。记得一个红颜曾说过:好想,死在你身下。后来,她在冬日的艳阳里晒太阳,晒得快化了,也给我捎来一句话:好想就这样死了,消失了,不见了。
可见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三毛在《撒哈拉的沙漠里》,只想死在荷西的怀里,张爱玲也只想死在胡兰成的怀抱里的,梵高死在燃烧他生命的麦田里的,海子死在通往太阳神宫殿的路上……
听雪,是听天地交合,听最艳丽的那一笔。
听雪,是听僧庐禅院,听最空寂的那一笔。
听雪,是听茅舍竹篱,听最闲散的那一笔。
听雪,是听空山无人,听最深远的那一笔。
听雪,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听最孤绝的那一笔。
听雪,就是听心,人的一生,不过是心与心的战争,大漠黄沙,金戈铁马,最后都归于沉寂。时间的万紫千红,春花秋月,原来也可以这样,归于一种颜色。
把心听出一朵莲花来。与雪来一场私情,你知,雪知,天地都不知。
从窃窃私语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又到窃窃私语,空寂无声。
听雪,是听灵魂的交缠,融合,归一。雪就是我,我就是雪。
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倒映出我躺在雪中的伤痕……下雪了,漫天飞舞,天地间肆意的飘洒,好美!在宜昌是很少见到这样的雪的,很惊喜的感觉。雪就像薛之谦的歌里唱的一样,那么认真的下着,多么希望它就这么一直下下去,直到天地都变白了,直到把整颗心都能埋在雪里。
我想起了无数个武侠剧里百用不厌,却依然能吸引所有人的镜头:两个惺惺相惜的的寂寞高手在一片纯白的天山之颠决斗,雪很认真的下着,舞动在这片纯白的世界里。他们彼此都不知道下一秒的生死,只是在享受着这次决斗,沐浴着这场大雪,哪怕倒在对手的剑下,埋葬在这片纯白的世界里,也是此生一个完美的句号。
有人说:“雨是上帝的'眼泪。”那雪又会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不过我想:那一定是一种比眼泪更珍贵、更唯美的东西。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有如此唯美的雪景,又还会有谁去想春的妖娆呢?
雪已经很小了,想出去走走,找一找灵感,找一找踏雪寻梅的感觉。走出来才发现雪落到地上都化了,有些许的失望。雪零零星星的落在身上,冷了肌肤,暖了心房。欣喜的发现,几乎没人打伞。是啊!这么难得的雪,又会有谁舍得错过呢?中心体育场的草坪上早已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人们成群结队的打着雪仗,看着他们纯真的笑容,仿佛找到了记忆中无忧无虑的童年。路旁的一块石头前,一个女生正在留影,扑满积雪的岩石上写着:生日快乐!忽然好羡慕冬天出生的人,我想:这个生日一定会成为她记忆中最美的一次吧!
雪依旧那么认真的下着,纷纷扬扬,肆意飞舞。白了天地,白了记忆,白了思念。
雪落在房顶上,落在街灯上;落在地上,落在山上;落在我眼里,落入我心里。
盖住了天,盖住了地;盖住了美,盖住了丑;盖住了善良,盖住了邪恶。
此刻,你不用去理会纷繁的俗世了,一切在你眼中都是纯白的,那自然中最唯美、最无邪的颜色,无须过多的雕饰,银妆素裹,这才是最美的。
今晚,我睡的好甜。梦中,我分明的听到了飘雪的声音,真真切切,舞动在梦里,舞动在心里,舞动在我青春的记忆里……
树木凋零,百草枯萎。天,越来越冷了。我知道,离临窗听雪的日子不远矣!
落雪的日子,最喜欢独自一人坐于屋内。静静地聆听那“簌簌”的声响,如同半空中传来的丝竹之乐,温柔缠绵,如丝如缕,仿佛想把尘世间的嘈杂与烦扰隔开。听雪的刹那,心里定会开出一朵清幽的莲花。
听雪,需要一颗禅心。闭上眼,放空心,听,雪细细地下着,时大时小,时缓时疾。悄悄地,不惊扰!恍惚间,雪就像是我的灵魂,从遥远的天国姗姗而来,融入我的肌肤,沁入我的心脾,带着彻骨的寒,冰冻住那份蠢蠢欲动的欲望。我知道——雪便是我,我便是雪。
听雪,是听天空的风,听大地的静,听山河和岁月、纯净与美好,听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怀。就像柳宗元笔下的雪,那是空灵与静寂的一场浪漫邂逅。千山、暮雪、飞鸟、人迹,在这样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他独自一人听雪,绝径、孤舟、蓑笠、寒江是他的知音。茫茫宇宙中,只有静,只有白,只有道不完的禅意。
听雪,是听它曼妙的空灵。漂泊的飞雪笼罩着整个太空,只有片片雪花联袂起舞的声响。雪落凡间,曼妙的身影勾画出许多晶莹剔透的故事。你瞧,那边走来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边树丛中躲着一只列那狐,还有那座假山下,嫫婉正领着它的象群追逐、嬉戏……这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一朵飘扬的雪花,用独特的方式去装扮整个世界。
听雪,是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那脉脉温情的诗意。寒冬腊月,暮色苍茫,红泥小火炉的.暖却明媚了整个冬季,让他们在半醒半醉的换盏声中看清糊涂的人世,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中看破来世的归程。
童年,倚在父母身旁听雪,听的是一种温暖与舒适。烤火、煨薯、吃冻米糖,躺在母亲的臂弯里吟诗唱歌,伴着笑语声声酣然入梦。那雪在梦里欢唱,带着芬芳,带着笑。
长大后,听雪,听的是一份从容与优雅。午后,静坐,为自己泡上一杯香茗,让缭绕的香气把心铺满,隔着一页窗,一面墙或是一本书,静静地聆听这个季节的声响。那声音牵引着我思想的羽翼,伴着“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绝美,去追寻“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中那六角花瓣的洁白身姿。一朵、两朵、三朵……看它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舞着,寻找自己的方向,缓缓落入大地的怀抱,仿佛等待了千年,只为这一刻的约定。眼前逐渐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轮美奂。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与雪,只有我与我的“雪庐”。
听雪,最妙的是坐在别人的“雪庐”里听另外一个世界的声响。在《沁园春?雪》中,我紧随毛主席的脚步来到异域北国,去目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盛况,感受他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广阔胸襟;在卢纶的《塞下曲》中,我发现“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之后,冒着马革裹尸的危险,与将军一起“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还有在《甑嬛传》中,我穿越千年,化身为嬛嬛的小丫鬟,在轻盈若薄烟的雪花织成了如雾的飘渺,白梅园像是披了一件晶莹的轻纱衣的时节,看她与她的四郞在屋内舞文弄墨、红袖添香,独享恩宠的脉脉情意。
人生旅途漫漫,惟愿我的人生能恪守住生命里的素色与信约,让心灵在听雪中,开出一朵禅意的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