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知道吗?
你吃过桑葚吗?平时人们口语把它叫做桑葚儿,不过“桑葚”“桑葚儿”读音可不一样,你查就知道了。
桑葚:sāng shèn桑葚儿:sāng rèn er
二、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再试着写出来。
1.“看着警卫员跑步出了院子,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许世友将军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微笑?
2.“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
从这些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你看出了什么?
3.“他看了他俩一眼,见他们还喘着粗气,一副疲劳的样子,就把心里腾起的`火强压下去,指着他俩,冷冷地问:‘怎么回事?’”
许世友将军为什么心里腾起了火?又为什么强压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还有很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找出来体会体会吧。
三、你对课文结尾“蒙眬中,他发现那堆紫桑葚更鲜亮起来。”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桑葚是红色或青色的,青色的还没有成熟,我们自然舍不得摘。红色的则是已经成熟了,只是还没有熟透而已,有时候为了调节口味,我们也会采来吃几个,吃起来味道甜中带酸,没有太多的汁水。
2、晚饭后到城郊散步,在路边看见一棵独立的桑树,枝桠上结满了红色的桑葚。风儿轻轻吹来,桑叶起舞、桑葚微颤,思绪不禁又被带回到了童年,带回到了童年时村边的那片桑树林。
3、每每摘桑葚回来后,哥哥都会把我叫到一个角落,从他那白色的衣兜里,掏出来一些紫桑葚给我,也正因为如此,总被他母亲骂着说衣服被什么东西染色了,洗不掉。
4、小时候,每到春天,孩子们都会养蚕,我是不喜欢养蚕的,因为我怕那种软体的动虫子,看到了心里渗得慌。我的任务是给他们摘桑叶,看着桑叶一天天的长大,桑葚也一天天红起来。
5、等蚕吐丝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吃桑葚了。男孩子们爬到树上,摘桑葚,扔给下面的人。此刻,我只等在树下,看着他们吃,吃饱了才可以分我一些红的。红色的是未熟透的,味道不甚好,最好的是紫色,那是熟透了的。
6、当初夏的风吹到我的窗前,桑葚也展露了笑颜,从绿色到红色再到紫红色,一点一点成熟。
7、走在这条长满桑葚的路上,看着一小粒一小粒奋力团结起来的桑葚,红的发紫,流着甜甜的蜜,心里有无限感慨。
8、一筐筐桑葚,紫红紫红的,紫的几乎变成了黑色。桑葚闪着紫色的`光泽,鲜嫩鲜嫩的,筐子被染成了紫色的了。
9、品尝着一粒桑葚,酸酸的,甜甜的,酸酸甜甜的。我又想起了远方姥姥家的桑葚树。一棵高大的桑葚树,巨大的树冠,浓密的枝叶。
10、时进初夏,桑葚又熟了!水果摊或街边小商贩的担篮里都出现了桑葚紫红色的身影,称上一小袋拿回家,用冷开水浸过后沥干水分,撒上一些细白糖放冰箱里略微冻一下后取出来吃,特别清爽可口。
11、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初夏的暖风吹拂,新生的桑叶翠绿欲滴,随风轻摇,桑叶下是那一颗颗三五成聚的桑葚,在风中微微颤动,很是诱人。
12、桑葚成熟的季节,我们几个一起放牛的小玩伴在放学后,常常顾不上做作业,一回到家就牵出自家的牛,急不可待地往小溪滩上赶。小溪滩上成片的嫩草盎然生长,根本不需要我们牵着牛到处走。打好桩把牛一栓就再不用管了,我们飞一般地往桑树林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