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赏析】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赏析】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赏析】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赏析】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赏析】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赏析】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赏析】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赏析】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赏析】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赏析】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赏析】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赏析】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赏析】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赏析】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赏析】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赏析】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赏析】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赏析】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赏析】开始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到了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了他的话然后看他的行动(是否与他说的相符合)。
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赏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赏析】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2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赏析】士(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志向)弘大而(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如若)把(实现、实行)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算得上)责任重大吗?(如若)(直到)死而然后停止,不也(算得上)路途遥远吗?
25、朝闻道,夕死可矣。
【赏析】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赏析】孔子在河边说:“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日夜不停留。”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赏析】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赏析】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赏析】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30、德不孤,必有邻。
【赏析】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赏析】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32、言必信,行必果。
【赏析】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赏析】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3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赏析】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赏析】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3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赏析】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论语经典名言警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5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过犹不及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当仁,不让于师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言必信,行必果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