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字无百日功。
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9、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0、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1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4、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6、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8、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9、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2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
22、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拳要打,字要练。
26、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2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3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32、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3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36、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3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8、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3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40、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4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3、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4、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5、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46、字怕练,马怕骑。
4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48、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4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50、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桃源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一作净)。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一作忽)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一作乡)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来变。
当时知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一作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辩仙源河处寻。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年代: 宋 作者: 李之仪
九十日春都过了,
寻常偶到江皋。
水容山态两相饶。
草平天一色,
风暖燕双高。
酒病厌厌何计那,
飞红更送无聊。
莺声犹似耳边娇。
难回巫峡梦,
空恨武陵桃。
《苏幕遮·碧云天》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桃源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3、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4、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5、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6、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7、富有生机就是美。
8、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9、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10、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11、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12、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13、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14、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15、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16、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17、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18、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19、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20、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21、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2、如诗如画山水多彩地,共创共享“中国书法城”。
23、如诗如画新天地,锦上添花书法城。
24、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25、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26、书法有路勤为径,墨海无涯苦作舟。
2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8、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29、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30、为您点亮艺点灯光,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2、文房四宝之乡魅力无限,中国书法名城精彩有约。
33、文宗秦汉,楷法晋唐。
34、羲之笔下千秋韵,兰亭地上万种情。
35、相约文房四宝故里,共创“中国书法名城”。
36、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37、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38、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9、写气质人生,扬祖国精华。
40、心系书协,振兴东华。
41、一手好字,得益一生。
42、一手好字,相伴一生。
43、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44、一手漂亮的硬笔笔,能让人赏心悦目。
45、硬笔精雕细刻出精品,书法千锤百炼铁成金。
46、硬笔书法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47、中国书法,字里千秋。
48、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50、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51、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5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53、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54、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55、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56、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57、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58、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59、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