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3日星期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备课日期:4月18日
星期三
授课日期:4月24日
星期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4日星期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示顺序:
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
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
1、读原句,理解词义及用法。
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2、例句引路:
屹立——举目远眺,云中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屹立——一棵棵高大的雪松屹在道路两旁,伸出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树下一片阴凉。
郁郁苍苍——雪松的树枝横着伸展,郁郁苍苍的枝叶平铺开来,如同孔雀打开它那美丽的羽毛。
郁郁苍苍——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苍苍,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3、学生口头造句交流。
四、仿写片断。
例: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朗读、背诵。
2、观察校园内的雪松(布置预习),说说雪松的特点。
3、仿照“迎客松”的写法,把雪松的特点写下来。
把下列词语写进去:
郁郁苍苍
五、作业:
1、造句。
2、仿写片断。
饱经风霜
姿态优美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形容青松的优美好句子
1、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2、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3、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4、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5、松树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生机,从来都是绿色。无论是气候温和的春天,还是炎热无比的夏天;无论是百花凋谢的秋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它总是那么直、那么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依旧那么直、那么绿,不软弱也不动摇。大多花草树木凋谢之时,它却依然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松树从来不管雪有多大,它只会折断,不会低头。这种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精神,难道不像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吗?松树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而伟大品格的真实写照!陈毅爷爷还专门写了一首赞颂松树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6、风来雨往,花开花落,春去秋临,松树不曾企图摆脱自己心中的羁绊。它站得高,能洞察一切。它已看透了色彩缤纷的虚伪的幻影。于是,它快意自己心中的珍藏,心中宽阔的远方。
7、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8、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9、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10、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11、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12、秋天,花凋谢了,草枯萎了,许多树的叶子都落尽了,松树却在秋风秋雨中舒展着它的枝叶,它的叶子像一根根深绿色的长针,皮也好像一块块胶布交错着贴在树干上。一束束针一样的叶子在秋风中摆动着,好像在说:“我们不怕风。”
13、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14、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15、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16、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
17、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18、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19、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20、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21、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抓拏巨灵手,擘裂少室峰。
22、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23、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24、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25、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26、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27、松树的树干很长很长,上面长满了很粗的皮,就像龟壳开了一样。松树的叶子很长很细,长在一起,就像一把扇子。松树有时还有松果和松子,小松鼠年年秋天都会到松树上摘松果,拿回去过冬。
28、松树的叶子象针一样,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分成一层层的花瓣。果实躲藏在由“稻草”摆好的家里,就好象是保护房子的战士和风雨的遮阳散挡雨棚。还是那种力支持的它(门)们的信念,去保护果实。
29、松树林的松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非常好看。你瞧,这一排排屹立在路边的松树,像不像威风凛凛的哨兵。路口还有一棵迎客松,伸出她的双手,欢迎你的到来。她那热情的样子,一点也不比黄山那迎客松差。
30、春天,那片青松绿得像蔚蓝的海洋。绿油油的松毛里开满了粉黄色的松花。那花粉随风飘散,花香迷人。人们常会去那里参观。有的人在看花,有的人照相,有的人在玩游玩。
31、松树的树叶非常稠密,它们长在小树杈儿的顶端和中间,一簇簇的,每簇上车五根叶子像四五个兄弟姐妹一样聚在一起。春暖花开时,像绣花针样的松树叶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翠绿色的、另一种是深绿色的。翠绿的叶子是刚长出来的,手摸上去软乎乎的。而深绿色的叶子是长出来有一段时间了,手摸上去硬梆梆的,一不小心碰上了叶尖,就会感觉有点痛,又有点痒痒的好舒服啊。
32、松树不象梅花。有多少诗人来赞美梅花啊,可松树没有;又有多少被梅花的淡淡芳香所迷醉,可松树也没有。但她不因为这个而停止不前。为了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她把根伸到土层五米以下,为了在寒冬时减少水分蒸发,她把叶子变成了一根根小针。松树啊,松树,你何不把这份力用到开出更美丽的花或结出更香甜的果实上去呢?瞧,干旱的土壤上松树长得更加郁郁葱葱;暴风雨袭来,树木被连根拔起,可只有松树安然无恙。
33、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34、秋天,墨绿色的叶子逐渐变成棕色,也没有以前那么湿润了。树枝上的松塔,慢慢裂开,露出诱人的松果,它的颜色也慢慢变灰,招引来了可爱的小松鼠,它们抱起松塔,高兴地跳着,而树干依然是棕色,和树叶差不多,山上的松香味更浓,更清新了。
35、松树不仅是“老寿星”,而且还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36、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37、擘裂风雨狞,抓拏指爪傭。道入难抱心,学生易堕踪。
38、松树还很有价值呢!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软木松比较轻软,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可做家具。硬木松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早材至晚材急变。松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
39、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
40、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41、品松徒高高,雌鸣讵嗈嗈。赏异尚可贵,赏潜谁能容。
42、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43、春天到了,松树又发新针了,绿绿的惹人爱。我仰起头,接着从下往上看,只见松树针密密匝匝,好似一柄绿色的大遮阳伞,在炎热的夏天里,在大松树下乘凉,奔跑真惬意。秋天到了,松树上面有些枯黄的松枝,在风雨的“帮助下”它们被打了下来,踩在脚底下,“沙沙”作响。时间久了,树上结满了圆圆的松果,像给松树带来一顶可爱的小帽子。
44、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45、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46、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47、松树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如此坚定的信念,是其他植物都不具备的!松树,没有花的芳香;松树,没有白桦苗条的身材;松树,她更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别的树木难以扎根安身,惟有她能傲然屹立;在北风呼啸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国,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她还生机勃勃。
48、山麓上有一棵松树。它静静地挺立着,惬意地享受着眼前的实在。它,喜欢蔚蓝的晴空,也不厌恶阴晦的天气;喜欢花香叶翠,也不厌恶蒂黄枝枯;不为彩虹的美丽而惊叹,也不为乌云的讥讽而沮丧。深深地植根于贫瘠的土壤中,执着、坚毅、洒脱、泰然。
49、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50、未弱幽泉韵,焉论别木声。霜天残月在,转影入池清。
51、是啊!有时的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啊!我爱你!家门前那青绿色的松树,你教会我如何面对和处理困难与挫折,你教会我如何生存和发展,你的精神将鼓舞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52、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53、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
54、秋风,还真是一个冷血的杀手,他将残叶和枯枝带到雪松的脚下,雪松没有低头,更没有流泪,也没有只言片语,他挺立着,那么高,那么直。他太普通了,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没有梅的姿态,没有玫瑰的冷艳,也没有梨树的硕果累累,他只有挺立,倔强地挺立。
55、松,可以说是刚强、雄健的化身,它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挺拔的雄姿。“任尔东西南北风”即使遇到再大的劫难,它也不会轻易低下头。于是,松造就了一种坚强和执着的精神。
56、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57、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描写松的优美句子 篇1
1、春天,它那针形的叶子呈现出嫩绿色,给山崖添上一道绚丽的色彩。它的枝干也开始增高,山崖上到处飘着一股松香味。青松点缀着山崖,使山崖变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在这个季节,它的叶子也很柔软,不是那么扎手。
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炎热的夏天又来到了,一阵阵夏风吹着,让松树随风摇曳,小雨“哗哗”下起,小朋友们在它的身下避雨,晴天的时候又到那儿乘凉、跳舞、唱歌、嬉戏。
3、松,可以说是刚强、雄健的化身,它一年四季都保持着挺拔的雄姿。“任尔东西南北风”即使遇到再大的劫难,它也不会轻易低下头。于是,松造就了一种坚强和执着的精神。
4、寒冷的冬天,鹅毛般的大雪在空中飞舞着,凛冽的寒风吹着响亮的口哨,猛烈地摇着松树,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往松树上压,它的枝杈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风和雪都想征服松树,但是,松树却用它那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春天的到来。
5、松树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如此坚定的信念,是其他植物都不具备的!松树,没有花的芳香;松树,没有白桦苗条的身材;松树,她更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别的树木难以扎根安身,惟有她能傲然屹立;在北风呼啸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国,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她还生机勃勃。
6、松树,不像柏树那样笔直挺立,庄重肃穆。不像榕树那样枝叶茂盛,绿阴如盖。也不像桂花树那样翠绿,闪烁着油亮的光泽。可是,它却默默地为人民做出牺牲,贡献。
7、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吹着哨,猛烈地摇摆着松树。大片大片的雪花往松树上压,它的枝杈上积满厚厚的雪。风和雪都想征服松树,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8、松树不象梅花。有多少诗人来赞美梅花啊,可松树没有;又有多少被梅花的淡淡芳香所迷醉,可松树也没有。但她不因为这个而停止不前。为了汲取包丰富的营养,她把根伸到土层五米以下,为了在寒冬时减少水分蒸发,她把叶子变成了一根根小针。松树啊,松树,你何不把这份力用到开出更美丽的花或结出更香甜的果实上去呢?瞧,干旱的土壤上松树长得更加郁郁葱葱;暴风雨袭来,树木被连根拔起,可只有松树安然无恙。
9、风来雨往,花开花落,春去秋临,松树不曾企图摆脱自己心中的羁绊。它站得高,能洞察一切。它已看透了色彩缤纷的虚伪的幻影。于是,它快意自己心中的珍藏,心中宽阔的远方。
10、春天,那片青松绿得像蔚蓝的海洋。绿油油的松毛里开满了粉黄色的松花。那花粉随风飘散,花香迷人。人们常会去那里参观。有的人在看花,有的人照相,有的人在玩游玩。
11、是啊!有时的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啊!我爱你!家门前那青绿色的松树,你教会我如何面对和处理困难与挫折,你教会我如何生存和发展,你的精神将鼓舞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2、初春,它那绿油油的枝条抽出了几枝新芽。新芽上呈现出细针似的绿叶,整棵树显得郁郁葱葱。暮春时节,松树的新枝上又伸出许多嫩绿的细细的细针似的绿叶,显得郁郁葱葱。盛夏,微风偶尔吹来,松树的绿叶微微颤动。刚下过雨的松树,更好看。晶莹的小水珠站在细针似的绿叶尖,阳光一照,像无数奇妙的珍珠在闪亮。深秋,是落叶的季节,可松树还是那样路油油的。那细针似的绿叶一个一个,形成了一片绿阴,让人感到清雅文静。寒冬,百花都凋零了,可松树还是那样秀丽挺拔。它那苍郁伸展的绿叶,似乎在显示着生命的活力,让人觉得那么温柔,又是那么坚强。
13、松树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生机,从来都是绿色。无论是气候温和的春天,还是炎热无比的夏天;无论是百花凋谢的秋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它总是那么直、那么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依旧那么直、那么绿,不软弱也不动摇。大多花草树木凋谢之时,它却依然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松树从来不管雪有多大,它只会折断,不会低头。这种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精神,难道不像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吗?松树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而伟大品格的真实写照!陈毅爷爷还专门写了一首赞颂松树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4、冬天的黎明来得特别晚,每当黎明时,我都会独自来到街上散步,薄雾笼罩着大地,天地之间都只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是那么的苍茫,在街上连一个人都看不到,显得那么冷冷清清,唉!等等,那是什么?她是那么的高大,是那么的健壮,独自屹立在空无一人的世界里,它,就是威武的松树。
15、是的,青松不像桃树、杏树那样把美丽的花朵和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也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可它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淳朴高尚的境界。在烟波飘渺的'高山之巅,它像铁塔一样傲然屹立;在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之间,它像钢钉一样牢牢嵌入石缝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更使人赞叹的是,它自强不息,只要有一粒种子,能借小鸟的一双翅膀去远方繁衍,也能随风飘泊,四海为家,更能海纳百川适应各种环境,不畏严寒酷暑,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温热潮湿的南疆,青松的踪迹无处不在。
16、松树,没有花的芳香;松树,没有白桦苗条的身材;松树,她更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别的树木难以扎根安身,惟有她能傲然屹立;在北风呼啸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国,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她还生机勃勃。
17、树在一年四季都不会弯腰。春天来了,小草和小花也长了出来,松树就像它们的妈妈一样,保护着它们;在炎热的夏天,松树能为我们遮挡阳光,在下雨的时候松树像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秋天来了,树叶纷纷飘落,而松树却直挺挺的一根“叶子”也没掉,人们叫它为塔松;冬天到了,大雪纷飞,松树们都穿上了白棉袄,它们依然是那么翠绿、挺拔,这让我想起人们赞美它们的一句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8、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有20余种呢!而他们时时刻刻的都伫立在我们的附近:马路上、广场上、小区花园里、绿草坪上……甚至家里都有它们的身影,这是不是很常见呢?
19、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20、松树不仅是“老寿星”,而且还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描写松的优美句子 篇2
1、进入校园内部,总会看见几棵小树在茁壮成长。我们校园最高、最密的就数松树了,高大的松树耸立在国旗台旁。远远望去,显得一片碧绿。这棵松树很高大概有四层楼那么高。这棵树也很密,密得几乎没有一点缝隙。这棵松树是校园里的“老客人”了,它常年挺立在校园内。它总是无私奉献自己庞大的身躯—在炎热的时候为我们乘凉;在刮风下雨的时候为我们遮风挡雨。
2、松树挺拔的躯干是它傲岸的脊梁,在冬天,大雪纷纷地下着,其它的花草树木全都奄奄一息了,唯有松树在树林里挺着胸,显得十分有精神。一棵棵松树,从从容容简简单单的立于天地之间,便成为生命不朽的形象。
3、寒冷而又肃杀的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怒号着,鹅毛大雪在天空中飞舞着,雪花无情地压在松树的身体上。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抵御寒风的傲气仍然站在原地,依然挺拔,一动也不动。用它坚定的信念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雪……
4、在山村老家,不远处便是层峦叠障的崇山峻岭。无论是在那起伏的山坡上,还是在险峻的悬崖中,到处都生长着巍然挺立,枝繁叶茂的青松。万绿丛中的青松,是那么平凡脱俗,又是那么安然潇洒,默默无闻地奉献大地,为自然界增光添彩。它那永葆青春的精神,倔强峥嵘的品格,让人感到与人类冶炼历史多么雷同!青松的品格和形象给人以信心,催人奋进,真不愧为王者风范。
5、不知不觉,又飘起雪花了。也许只有洁白的雪才能映照出松内心的感受,也许只有纯洁的雪才最最了解她的心。然而,雪并没有为松拭去眼角的泪,只是轻轻地落在了她的身上,然后融化,化作一串串相思的泪。我想,梅也是如此吧。在冰冷的天地里强忍着严寒绽放,并不是为了彰显坚韧的品格,而更是一种孤自得寂寞的表达吧。
6、古今中外,有许多古人都赞美松树,例如:白居易写的《松树》,胡仲弓写的《咏松》等。松树的品质最令我佩服,它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做出贡献,做出牺牲,松树还不怕狂风暴雨,坚韧不拔,松树不但为人们提供着木材,还陶冶着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7、笔直的松像士兵一样屹立在肥沃的土地上,坚实的根像巨龙一样稳稳地盘在地下。从早到晚,走过树旁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松?然而,松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松。
8、松树四季常青。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春姑娘叫醒了沉睡的大地,许多树木抽出了新芽,松树也一样,吐出了嫩绿的牙儿。一丛浓,一丛淡,一丛深,一丛浅,不知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迷人的绿色。夏天,松树更加旺盛,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斑斑驳驳的树影在风中轻轻的摇动,可好看了。有许多孩子最爱在树下做游戏了。秋风吹来,树儿脱下了绿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盛装。只有松树仍然挺立在风中。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纷纷洒落下来,别的树瑟瑟发抖,只有松树抖落了树上的积雪,显得十分苍翠。
9、那直挺挺的身板矗立了好久,却一直都没有弯曲过。清晨,它注视着初生的太阳那粉嘟嘟的脸庞,太阳到哪里,它就注视到哪里,一刻也没有停过。若是被讨厌的乌云遮挡,它也一直望着太阳消失的地方。下雨了,它享受雨水的沐浴,它没有因下雨而感到不愉悦,因为它会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天,它把每一分,每一秒,每时每刻都看的很重要,珍惜着每一滴宝贵的雨露。
10、松树它之所以能四季常青,而不会枯萎,是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松树却默默无闻,做着自己的工作。春去夏来,万物忍受不了酷热,而渐渐死去。当秋风吹过大地,叶子飘落,花儿凋谢,草儿枯萎,只有松树和枫树还是那样富有生机。当严寒的冬天来到时,枫树也渐渐枯萎了,只剩下松树还顽强的跟隆冬做斗争,它坚强地承受着大雪,忍受着凛冽的寒风。一年四季过去了,松树还是四季常青。当春回大地,万物更新时,松树还是那样默默无闻,献上自己的一份绿意,让大自然朝气蓬勃,更胜从前。
11、寒冷的冬天来了。雪花一片片地落下,所有的树都把头缩在雪里冬眠了,而松树却仍然还挺着身子,坚强地雪中。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2、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13、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美妙的词句,感人的情怀,讴歌过巍然屹立、笑傲苍穹的青松!宋代诗人苏轼的一句“高处不胜寒”,折射出多少达官贵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尤其是那些忤逆、贪婪、枉法者,更是终日生活在私欲膨胀和噩梦连连的矛盾中。外面风光,内心惶恐,害人损己。而青松则不然,它是高处更胜寒。就因其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计较功名利禄。所以活得踏实,活得自在,活得有价值,活得受人敬仰。
14、松树挺拔的枝干呈深褐色,笔直地向上长,像在和天比高。我伸手去抚摸,它那粗糙的树干,仿佛干裂的土地,又似老人的手。松树的枝干一层一层,平展着伸向四面八方,好像在比赛似的,形成了一把绿油油的大伞。它的树叶与众不同,一簇簇,一丛丛的,又尖又长,仿佛一根绣花针。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在说悄悄话,又好似在窃窃私语。我用手碰了一下松针,很疼,松针就这样默默无闻、忠心耿耿地保护着松树。
15、来到宽阔的“松树道”,两旁载满了茂盛的松树。风姐姐来了,她扶摸着松树弟弟,松树弟弟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说:“欢迎你们的来到,欢迎你们的来到!”松树弟弟还不时给我们一些“松果”呢!
16、松树是没有牡丹那样娇贵,没有白杨那杨挺拔,没有春竹那样细长。但,它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当大自然受到暴雨的袭击时,松树手牵手,肩并肩,不让沃土流失,不让花草被雨淋,而自己,却昂首挺胸,坚强地忍受着暴雨的袭击。当骄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松树伸出手臂,为身旁的花草带来荫凉和爽快,自己,却为大自然蒸发身上的水分,去换取大雨的滋润。
17、松树是常绿树的一种。绝大多数是高大乔木。高20——50米,最高可达75米。极少数的松树为灌木状,比如有偃松和地盘松等等。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一圈一圈的。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一排一排整齐的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松树的寿命很长,如果环境适合它可以活5000多年呢!而且据说,现在寿命最长的松树已有6000多岁了呢!
18、好大的雪松啊!我们要十三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雪松的树叶有点像一根根绣花针,又像一个个小牙签,长得密密麻麻的,像是一片片绿色的海洋,一株株年轻的雪松碧绿滴翠,亭亭向上,雪松树干上的纹路一层一层的很像鱼鳞。
19、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立在花坛中间。它的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树枝一层层地向四面舒展,好像一座塔,所以同学们叫它塔松。夏天,茂密的枝叶把阳光遮地严严实实,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同学们在树荫下快活地玩耍。有时,我们还会一起在树下写作业呢。冬天,一般树的叶子都枯落了,可是松树还是那么苍翠。它的叶子尖尖的,像妈妈做衣服的针,要是你用手去碰它,就会觉得很疼。
20、春天到来,雪松又度过了一个春秋,又大了一岁,又长高长粗了。春暖花开,雪松在绿色丛中,显得更加的翠绿。那是它又积聚了一年的养分,使得自己更加灿烂。春风吹过,舞动着庞大的身躯,承受着如此大的力量,却从不弯腰,只是时刻向我们微微点头。它是如此的坚强。
描写松的优美句子 篇3
1、春天,雪松显得更是苍翠,它披着融融的春光,吸吮着甜甜的春雨,在春风里翩翩起舞,时时向我们展示它那婆娑的身影。
2、人和树一样,做像松树一样有内在品质坚强的人,要比在“温室”中生长的花朵要伟大的多了。因而我们要学习松树的正直、朴素、坚强的许多内在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我爱雪松,虽然它没有牡丹那么艳丽,也没有梨树那样给人们提供果实,但雪松那种不畏严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其实,松树是树王国中最为深沉的一位。他不言不语,不显露自己,总是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种谦虚与稳重,也是我们年轻的一代需要学习的。
5、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它周围的植物都有些儿萎焉了,唯有雪松还是那样生机盎然。
6、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7、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碧绿的宝塔,巧夺天工,我真想抱住它。走进去一看,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树枝一层一层的向四面舒展。叶片像一枚枚小姑娘绣花的针,要是你用手去碰它,就会很疼。听爸爸说:雪松的叶子像针,是因为北方的天气很冷,使它的叶子退化成针。
8、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9、松树的叶子象针一样,一簇簇向外伸长着,每一个都尖锐有力好象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们。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它是一个椭圆形的,分成一层层的花瓣。果实躲藏在由“稻草”摆好的家里,就好象是保护房子的战士和风雨的遮阳伞、挡雨棚。还是那种力支持的它们的信念,去保护果实。
10、冬天,北风呼叫,天寒地冻。在这险恶严峻的环境中,雪松不畏风刀霜剑,依然挺立,不折不饶。
11、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12、沿河路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高大挺拔的雪松。
13、秋天,秋风阵阵,荷花枯萎了,很多树的叶子都落了下来,雪松仍然一片绿装。
14、松树是笔直的,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耸立地生长着。别的树以旁出虬干为美,它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这种内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名贵树种要高尚的多。
15、它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里,穿着朴素绿色外套的松树。
16、走进雪松,你会看见主干的表面很粗糙,像干旱时裂开的土地。树枝上的叶子是墨绿色的。雪松的叶子与众不同,是像针一样的。叶子和主干连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座宝塔。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根针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如果你摘了叶子,雪松会来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