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班主任姓刘,对我们很好,就是太啰嗦。
记得一次班会,刘老师对我们班的学习,卫生情况很不满意,便开始了长篇大论。刘老师说:“唉,这段时间你们的学习是越学越糟,卫生是越扫越脏。你们是怎么搞的?你们看看,这次
还有一次上课时,同学王玉龙在下面偷偷地吃东西,不幸被刘老师逮到了,于是王玉龙就被“请”到了办公室。当时是第一节课,到了第三节课才见王玉龙出来。可见,刘老师的“口水功夫”是多么厉害啊!从这以后,我们班就很少有人犯错误了,因为我们都怕刘老师的“功夫”啊!
“是谁没倒垃圾啊,我说的话都当耳旁风了……”咦?肯定是刘老师,哈哈……是哪个同学又要倒霉啦?!哎,不对,今天好像我值日!妈呀!快逃吧!
初中,曾是小学生的我们多么向往的方向!以为长大了,可以不用像个孩子那般处处受到管束;以为翅膀硬朗了,天空就会变得更加广远;以为到初中了,便可以坦然地酷酷地故作深沉……而进入瓯北二中后,才发现,现实中的初中生活与想象中的差距实在太大,甚至一时难以承受。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二中老师的啰嗦,相同的事情总是重了又复、复了又重,惹得耳朵几乎听出了茧。心中不免充满了抱怨,但又无力抗争;然后细想,抗争又能把世界整改成怎般模样?不免又充满了困惑。
政教处金西明主任大概是瓯北二中最啰嗦的老师。
他并不高,还显得有些胖,头发稀疏,样子一点儿也不凶巴,但这些都是后来印象,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啰嗦。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晨会,金老师在大会上整整讲了三十分钟,而且中间没有半刻停歇。当时我们顶着个烈日的暴晒,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远远的,看不清他的脸,只有被扩音器进一步夸张了的有些圆润但并不优美的声音,扎扎实实地鼓震着我们的耳膜。我心里想,这是迄今为止最漫长的晨会了吧。经过了一年,我越来越确信我对金老师第一印象的判断。据我的
经过了一年,老师们一直都是那个样,但我们似乎不一样了……
有一堂语文课,我们因为文言字词“尝”的解释经常出差错的问题,语文老师顺势提到了老师如何“罗嗦”教学的话题。她告诉我们一个上届学生的故事:文言字词“尝”是应该重点掌握的词语,但老师屡问学生总是屡哑;出卷者总是屡考不厌,但学生们总是屡考屡败。后来语文老师与大家做了一个约定,每遇到这个词,大家心里说一遍它的意思后就点名口头查检,说错了就用尺子打手掌,大多数人对此有信心,少数人也只得表示支持。后来,真出现了挨罚的时刻,语文老师反复造势说自己下手如何如何狠,弄不好会断了手指,就让学生们自己来,好扣力度,自罚的学生当然舍不得断了自己的手指,但他永远记住了那一刻的事情。这样的戏反复上演了六七次,终于全班学生都掌握了“尝”字。末了,语文老师说,对于顽固不化的思维惰性和恶习惯势力,啰嗦就是最好的'克星,并问我们是否也需要上演这样的啰嗦戏。
再末了,语文老师问我们认为哪个老师最罗嗦,我们齐声回答:金——老——师!再回首一年前的那些我们,真的,那些都不是瓯北二中的学生;再看看今天的晨会,我们的心中没有了强烈排斥的声音。多说一句话多花一分力,本该只消一句话却让老师在同一句话上花了无数的力。我们终于看到了金老师的不容易:为了根本地、彻底地改变我们六年来累积下的恶习惯,金老师坚持坚持再坚持,让自己做瓯北二中最啰嗦最花力的老师!
两个多月前,我来到学校报告,我开始四处寻找我的名字,但是人毕竟太多了,我找了很久,才找到我的名字,我被分配到高三《2》班。当我继续向下看的时候,我愣住了,我的班主任竟然是我高二的生物老师,这到底是缘分还是灾难?
我们的年级有15个班级,而只有我们班的班主任是女性。一般来说,“啰嗦”“婆婆妈妈”这些词儿经常用在女性身上的。这不,被证实了,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刚一进门,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畅谈高三的生活,并要求我们早上必须读什么什么科目,然后夜自修该怎么学习才有效率,还有放假回家不能把功课落下,还说不按照她的要求做的话,将来我们会后悔什么的。这一说,足足说了一节课。直到下课铃响起,我们才得以解脱。一些同学已经开始评论起她来:“真是啰嗦,听得我想要睡觉。”“当然,我以前就被教过,不是一般的啰嗦。”“怎么是个女的,这以后还怎么过啊。”这些人就这么说着,殊不知,这些话都落入老班的耳中。
以后的早读课,只要有人不专心看书,她就把那个人揪出去,数落一番,如果超过五个人的话,那我们整个班级就得遭殃,老班就又开始讲她的'人生哲理课。一个早读过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趴下了。如果是班会课,那更惨,本来班会课都是自习课,班主任说几句话就完了。可我们的班主任却很牛,她刚一上台就说:“同学们,我知道大家的学习时间很紧迫,所以为了不耽误大家太多时间,我长话短说吧。”对呀,长话短说嘛,那就是说,是浓缩了的精华,可你知道她说了多久,起码四十分钟。有些学生压根儿就没听她说话,自己学自己的,有些同学听着听着就趴下了,只有一小部分知道她到底在说什么。以后的每节班会课都这样,久而久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书上,而她的话,却永远也说不完。“啰嗦”这个词儿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可就是因为她的啰嗦,所以她讲课都非常详细,她很注重细节,所以她讲课虽然很慢,但却很详细,详细得我们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有时候,她一张试卷得用三节课的时间才能把它讲完,我们因此怀疑她这样做会不会有效率。但很快,这个疑虑就消失了,第一次模拟
考试后的第一个班会课,老班表现的有点沉默,我们一开始不太适应。终于,她开口说道:“同学们,这一个月来,你们对我的评价我都略有耳闻,对此,我感到很抱歉,因为我造成了你们对学习的不满,我会改掉这个毛病,希望你们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安排。”当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老班今天吃错药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自习,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舒服了,就好像叫一只企鹅去赤道住一样。最后,老班还是和以前一样啰嗦,不是她没有改,而是我们叫她不要改。
在此之后,我才发现,我的班主任其实是个很搞笑的人,她会在讲课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冷笑话,让班里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一个月后,老师因工作优秀而被调到教育局工作,我们都很舍不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老班的啰嗦。
对此,我想说:老师,我们爱你,因为你向我们讲了很多人生哲理;我们爱你,因为你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高三,尽管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我们爱你,因为你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在您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在此,我献上我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