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包身工优美的句子 正文

包身工优美的句子

时间:2025-05-12 20:58:09

语文二年级手抄报大全篇1: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句子)

1、 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2、 基本句式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反问句 设问句 否定句 双否句

把字句 被字句

例句:

他摸出枪。(陈述句)

他摸出的是什么?(疑问句)

把枪拿出来!(祈使句)

好大的胆子!(感叹句)

他敢把枪摸出来吗?(反问句)

他摸出的是什么?是枪!(设问句)

他不敢摸出枪。(否定句)

不得不承认,是他杀的。(双否句)

他把枪摸了出来。(把字句)

枪被他摸了出来。(被字句)

3、 句式变换

1、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①、判断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

②、肯定句:句前加(删)“难道”,句中加否定词

③、否定句:句前加(删)“难道”,句中去否定词

④、改句号为问号

否定词有:不,非,否,没……

2、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①、把“把”字后面的短语提到句前

②、紧接着写“被”字

③、把原句中“把”字前面的短语写在“被”字后

④、把原句照抄完整

3、 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去掉(加上)两个否定词

4、 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①、冒号改逗号

②、改引号里面的`人称:“我”改为“他”,“你”改为“我”,引号外面的人称不能变动。

③、去掉引号

4、 扩句和缩句

①、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补充,使句表达更准确、生动。一般加“……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扩句要注意: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修饰词语要准确,与主干搭配得当。

②、 缩句就是把原句的附加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句意表达更简洁。一般删去“……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注意:

ü 要缩成最简句;

ü 句子主语、谓语、宾语不能变化;

ü 作为词语的修饰不删。如:小枪、破船

语文二年级手抄报大全篇2:语文知识【中国文坛上的第一】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 春秋》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包身工》读后感 篇1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真的颇深。

文章没有笼统的介绍、描述包身工所受的苦难,工头的邪恶与残忍,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写突出了包工头不通人性的残忍和包身工的悲惨命运。就是这么一篇文章的出炉,花费了夏衍先生很长的时间,经历了种种困难,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过去穷苦人民的生活是多么悲惨与不自由,同时告诫人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文章中的许多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包身工们,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而每天却只能有两粥一饭充饥,且粥竟然只是用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做成的!“慈善的”资本家老板去菜场里收集到莴苣叶用盐水一浸竟然就是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况且,包身工们在这样食不果腹、劳动强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常常饱尝工头们的打骂,没有一点人生自由。

看到这里,我不禁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我实在不敢想象那种场面,我更不敢说带工头是人!这不是人类所能干出的事!为了日本的厂子,居然要牺牲那么多同胞的幸福,太可怕了!太可悲了!

在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嘿!真是不知比她们要好多少倍!我们不用干重活,不用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我们有自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没有人会随便地揍我们。而且,我们可以吃好的、穿好的,好有娱乐的时间!可就是这么好的条件,也有人不知足!!!经常能听到有人抱怨午餐不好吃;经常看到有些人浪费宝贵的资源;经常看到有些人奢侈地买一些本不值得买或没有多大用处的奢侈品??这些行为,让我感到愤懑与不安。试想想,如果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国民就会堕落,那么那种奴隶生活又将离我们不远了。因为我们的国家拥有许多不支持国家和崇洋媚外的人。

只有一个国家拥有真真寻求真理的人,能独立思考的人,能记录真实的人,能不计利害而为这片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付出的人,能去捍卫宪法和主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的人民不会被外人奴役;只有一个国家能尊重培养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美好!

《包身工》读后感 篇2

在夏衍的《包身工》中,有许多艺术性很强的句子。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这个句子把几个描写包身工紧张,忙乱,邋遢的短语放在句首,比把它们放在主语后面要好得多。因为对“从楼上冲下来”的人,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只能是她们的“蓬头,赤脚”;而且这几个短语节奏急促,正和“冲”的情景相符,若说成“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一边从楼上冲下来了”不但节奏变缓了,而且包身工们被奴役的形象特征也削弱了。这谓语前置的句子实在用得好,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汀门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这个句子,妙就妙在“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使人展开想像,悟到这是早得不能再早的时间。更妙的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指出:面对包身工们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残酷的工作,晨光也“胆怯”,真使人读之心寒!句子的文学性的确非同一般。

“所有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包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这一句,也让我心动。作者用新颖、别致的比喻把包身工喻为罐里装的东西,被迫与外界隔绝,只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区间里,形象地突出了包身工毫无自由的悲惨遭遇。揭露资本家的残酷无情。

《包身工》读后感 篇3

看到“包身工”三个字,我畏惧得很,又有点似曾相识。

哦!原来现在这21世纪也有夏衍笔下的“包身工”。

21世纪的“包身工”出身并不低,他们有的是某名校大学生,有的是家庭条件不错的独生子女们,那这些人怎么会按上这“包身工”的名头呢?说好听也不好听啊,“包身工”可是被人称作是“猪猡”的人啊,怎么回事呢?

唉,21世纪的人忙于挣钱,便自然想出一些挣钱之道。这些道路会像黑猫白猫一样,只要是抓到老鼠就是好的?

传销来钱快吧!但你可知这传销毁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这传销的老板就是“带工”的老板,花言巧语骗同乡人,同学及亲戚加这榨取人血液的团伙。

诱惑的力量是不可估测的,有些人被黑心的“带工”老板一说心便涌动了,心动了,还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了。所以,一个个纯洁的心灵被“带工”老板侵蚀了。一个个健壮的身体被“带工”老板摧毁了,倾注了一些白日做梦的妄想。

这些“包身工”呀,她们有安于现状,不想跳出也难又跳出这个“吸血鬼”的魔洞,继续为那“带工”老板卖命坑害我们这些单纯的人儿们。但是幸亏还有一些人想逃出来,不想去与那“带工老板”同流合污,也不甘受那打骂挨饿挨冻之苦,他们为了解救自己,宁愿从高层楼的传销点跳下来,等待社会上的人的救助。

啊,我们这世纪还算很好的,好人总是比坏人多,一大群一大群的人前来帮助她,社会也在打击这种事。唉!可惜呀!夏衍所写的包身工们不是生在我们这个年代,要不然我们就可以伸手解救她们了,可可惜呀,我们伸手过去,包身工们抓不到啊,但庆幸的是,我们的手拉过来了一大群受传销毒害的人!

我们的手是温暖的,我们要伸向每个群体的人。

《包身工》读后感 篇4

文章写于1936年,背景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的时候,引用文章的.话说:“在这千万的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制度,和对这种制度忠实地服务着的十五六世纪封建制下的奴隶!”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上海工厂进行两个月实地调查之后写成的,全文深深地渗透着作者的血与泪,也深深地渗透着旧中国劳工的血与泪,真实反映了“包身工”惨绝人寰的遭遇。

我对书中的一个人物“芦柴棒”印象很深,当时我上完课文时,心里充满了对日本人的憎恨与愤怒,他们在中国的地方肆意欺诈盘剥中国人;同时又为旧中国的软弱而感到痛心疾首。文章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意义,作者的笔法很冷峻,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而且加入了自己的评论。特别是结尾那句话:“不过,黎明的到来还是没法可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骸,我也想警告这些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由于对历史背景了解得不透,我对这句话当时不能很好的理解开来。现在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文章的主旨,道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夏衍就是想通过事实向人们昭示:人类社会最终是向前发展的,任何违背人性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给无情地碾碎!

1、不要走,决战到天亮。

2、和你合作真是太愉快了。

3、三带一,飞机,王炸。

4、放人一马会给自己创造机会。

5、快点吧,我等的花儿都懈了!

6、谁掌控全局谁就能笑到最后。

7、只想当长工的长工不是好长工。

8、控制局面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

9、跑得猴急,不见得一定就跑得掉。

10、只想当地主的包身工不是好包身工。

11、长工永远也猜不到高明的地主的底牌。

12、谁犯的错谁收拾残局,这是一个规律。

13、找到缺点往死里打,一般地主都会很痛苦。

14、很多时候真正的菜鸟比真正的高手难对付。

15、小王都会被大王拍死。说明副职没有实权!

16、一梭子解决战斗,让他们连造型都来不及摆。

17、别地主的缺点没找到,倒尽给自己人找缺点。

18、炸弹,我炸,王炸,我只剩一张牌了,注意哦!

19、手上炸弹少未必是坏事,手上炸弹多未必是好事。

20、给守门的长工一个逃跑的机会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21、没事别乱接牌,抢了别人的机会不见得你就有机会。

22、一张牌也没出的长工比手上仅剩一张牌的长工更可怕。

23、三个意见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的长工,比一个长工还好对付。

24、手上没牌的时候,别死撑着当地主,除非你想当一辈子包身工。

25、没有一张大牌开路,再顺的小牌都出不去。说明领导很重要!

26、必要的时候,即使拆散自己的牌也要送走搭档,说明大局很重要!

27、地主一对2,全队子,一对6,一对8,有点象在开单身男女派对。

28、连子都要连通了,简直是一根肠子通罗马,条条肠子都通罗马。

29、没那个能耐就边乱跑,小心地主一下撂断你的腿,永无翻身之日。

30、别得意忘形,你的牌很强,别人的牌同样也很强,一山更比一山高。

31、游戏结束了还手捏一两个炸弹,眼睁睁看人家扬长而去的日子多了去了。

32、小王一出,基本上都会被大王拍死。说明老大在,老二最好不要发话!

33、别指望底下的补牌能使手上的牌顺溜,别给手上的牌添堵就谢天谢地了。

34、最痛苦莫过于牌刚好打到地主手上,地主舒坦了,长工的日子就难过了。

35、往往为了多赢一"炸"而输掉全盘,说明做人不能太贪,适可而止最好。

36、你缺的牌往往会成"炸弹",说明吸引力法则,你越不想他出现他越出現。

37、在您端牌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你百分之七十的输赢,说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38、愚蠢的地主让三个长工斗,聪明的地主斗三个长工,高明的地主用长工收拾长工。

39、无论你多会记牌、打牌,都抵不过人家手中的一把好牌。说明实力比能力重要!

40、如果来个10就好了,不过彪悍的人生不相信如果,机会从来都属于不相信如果的人。

41、守的守,跑的跑,堵的堵,各尽其职,地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至少一个头两个大。

42、斗地主是三个长工的事,收拾长工不见得是地主一个人的事,长工也会收拾长工。

43、让所有长工跑个够,最好赛跑到每个长工手上只剩一两张牌,基本上地主就赢了。

44、作弊和杀猪都很好玩,因为你被游戏给玩了。人要是被游戏给玩了,基本上也就完了。

45、如果一堆小牌连不起来,即使拿个双王也未必会赢。说明再牛逼的领导也需一个好团队!

46、冒险成功的机率大于三分之一的时候往往能成功,冒险机率大于三分之二的时候反倒不能成功。

47、连对,33、44、55、66、77,一对2,XX也改行开婚介所了,成双配对的,光棍们,你们有救了。

48、继续对子,我算明白了,这个地主可能是开婚介所的,单身的朋友,下来找他解决个人问题。

49、冒险成功的机率要看你算牌的能耐,没算清楚就别乱冒险,很多时候冒险成功的机率恒等于零。

50、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貌似什么牌你都接招的时候,长工心里就发慌了——尽管你可能只是一手烂牌。

51、假破绽对两种人不起作用,一种是真正的高手,另一种是真正的菜鸟,高手一眼洞穿,菜鸟视而不见。

52、可以随意变化的那张花牌如果缺了其他牌的配合就什么也不是,说明个人能力再高,也离不开团队别人的支持。

53、为了斗败地主,一会儿我们结成同盟,一会儿我们“反目成仇”。说明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54、斗地主如此,人生也如此。人生就像斗地主,要想打赢每一局,你不仅需要运气,还得需要实力,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55、人生与斗地主一样,都是想快乐的,终极目的一样,所以凡事不得计较,不必计较,何必计较。放松了,才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