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仿古街道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仿古街道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30 00:13:34

大理的古城犹如童话里藏在山里的一方城堡,远远望去高高的城门上面是苍劲的“大理”二字,那厚重的墙体、凝重的颜色无一不透达出它沧桑而久远的故事。

漫步在这座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城的街道上,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人不停的寻觅历史留给这座古城的岁月印记。这座白族人世代休生养息的千年古城,曾多次毁于战火和地震自然灾难,如今依然坚挺的保留着千年模样,古大理国时期留下的一些文物古迹和建筑奇观,已经成为古城最重要的标识,也是所有游人必看的景观。摩挲着被抚摸千年之久的人类心中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的寓意祈福、长寿、平安、发财、消灾、避祸的吉祥之物,我在心中祈祷这些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富有神灵气息的圣物能够给我和家人带来好运,带来吉祥、平安和健康。我相信这里的每一件神圣之物都具有灵气,都能给到来的游客带来好运。

大理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的民族风情为特色而闻名遐迩,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我也随着人们的节奏来到大理古城的一角,在这条古街上看到一些可爱的人们,自在自由的生活着这里。

古老的街道,一弯溪水错落着贯穿了整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石板斑驳了,可是水依然非常的清冽,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大理是南昭国旧时的城都,曾经辉煌、喧闹、繁华、摩登。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待开发的宝地。全州辖一市十一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1999年末总人口326.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人口108.53万人,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独特的白族风情,白族姑娘统称为金花,小伙子称为阿鹏,他们的村寨大多分布在苍山、洱海间的平地上。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的都会唱歌。

现在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987年国家重修过,已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的。

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想必原是深街幽巷,现在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一道别致的风景。

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出大理的古朴、别致。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而在玉洱银沧之间,寒冬悄悄而至时候,正是大理古城的“风”最撩人的时节。四季花常开,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

进了古城却是古朴而幽静了。大理城的城区道路至今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城的古朴和别致。

街道是宽大的青石板路面,街道两边仿古建筑很陈旧了。有的还长着青苔呢。门窗上雕刻着复杂精细的图案。房子的房前或是旁边都植树养花了。轻风中绿树婆娑,花树轻轻摇曳。街道不断地潺潺流水,非常清澈。据说是从苍山流下来的。我们选了一家造形别致的景点拍了照片。

随着如潮的人流走进城中,导游对古城作了简单的介绍,规定了集合时间后,就让我们自由活动。同行的人立即四下分散,大部分都一头扑进了各个商铺。我好奇地东张西望,极力想从看到的一切去感受那宁静悠远,古朴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结果却有些失望。和丽江一样,虽然街道两旁青瓦屋面的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但却被一种浓浓的现代商业气息所笼罩。满街鳞次栉比的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货架,卖着各式各样的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还有一些是风味饮食店,街道上也不乏金银玉器行,卖着或真或假的首饰。家家商行都是人进人出,生意似乎十分红火,一派繁华景象。我不知道曾经的大理古国是否也是如此的繁华,而我只能从街两旁那些老式的房屋建筑,从脚下的青石板路感受一点遗韵。大理古城还有一点也和丽江一样,那就是街道两旁很多地方都摆放着花草盆景,有些地方也有清澈的溪水叮咚流淌,可见大理人的生活舒适安闲,富有情趣。而且它的街道也很干净整洁,没有车辆通行,所以游人可以安闲放心地漫步。与丽江迷魂阵样的阡陌小巷不同的是,大理古城内的街道横平竖直,呈棋盘布局。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也被修复一新。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简单明了。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不同与别处的古朴别致。

(1)这里的马路宽阔平坦,可以并排过去三、四辆汽车,马路中间有足多花坛,花坛里有许多鲜艳的花朵,马路两边有帆型的路灯,象征着陶瓷产业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

(2)成都的马路宽阔如江,一辆辆小汽车来来往往,像帆船在江上扬帆航行。路旁的霓虹灯耀眼璀璨,似巨人一样的挺立在街边,为行人、车辆送来一丝丝光芒。街边的高楼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店,一个挨着一个,整整齐齐的串成一排。人们不急不慢地在街旁散着步、哼着歌,一幅悠闲自在的'样子。

(3)新改建的马路宽阔平整,中间有漂亮的绿化带,两边四车道上小汽车川流不息,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保护着人们的安全。

(4)今天骑车去学校拿书,走了一条新路,人少路宽,比平时快。走过空荡整齐的路

(5)刚从火车站出来,只见一栋栋高楼大厦高耸入云,马路宽敞干净,绿化优美,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树木立于道路两旁,到处都盛开着争奇斗艳的月季花。

(6)瞧!城区道路宽敞整洁,四通八达,天空变蓝了,空气清新了,道路干净了,周围也有了不同情趣的休闲场所供我们去放飞节假日。不在用羡慕的眼光去看其他城市的舒适和美丽,因为我们有四季灿烂的阳光、宜人的气候、美丽的山水,哪些又算啥!!

(7)福鼎就是福鼎嘛,平坦而宽阔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非常多,热闹非凡,我和爸爸、妈妈漫步在街旁的小道上,不时地张望四处,大街中间有几条黑白相间的斑马线,十分好看。

(8)我又到了大街上,那里原来是一条小路只有3米多宽,而现在很宽很宽。边房子也变了变成了高楼大厦,特产也变多了。

(9)现在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繁华的街道是宽敞的柏油大路,特别干净,不再尘土飞扬了,街道两边的绿化带犹如两条绿色的丝带把街道装扮的更加美丽,形态各异的路灯使夜晚绚丽多彩。舒适、干净的公交车在城市里穿梭,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低矮破旧的小平房也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为美丽的城市增添了一些光彩,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靓丽了。

(10)现在,一条平坦的钢筋混泥土公路代替了这条泥泞的道路,路面宽阔,行人、车辆各行其道。街道两旁有许多花圃,里面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各种仿古造型的路灯更是给街道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11)迎泽大街原来只有6-8个车道,现在拓宽到了12个车道,可以10辆一排共行。路旁边还有小树、花儿和高高大大的楼房

【第1篇】

海河夜景游是天津最有特色的旅游亮点之一。经过提升改造,海河夜景魅力无限。坐船看夜景,可欣赏流光溢彩的“八桥十景”,以及津湾广场等特色建筑的灯光夜景。

夜幕下的海河两岸,美景连连。“八桥十景”,桥桥醉眼,景景迷人。最好看的有耳闸公园、古文化街、老龙头车站等。

耳闸公园,位于新开河与子牙河交汇处,毗邻三岔河口,是海河上游的第一座公园,也是海河边面积最大的公园。河边汉白玉雕刻的“天石坊”,比北京颐和园里的石舫规模还大,它与不远处的“天津之眼”摩天轮共同构成了海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文化街,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的场所。 19xx年修建成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在内的古文化街, 两端有巨型仿古牌楼, 街道两边近百家店铺, 富有浓厚的历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

老龙头车站,也称天津东站,经过改建、扩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升级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

个把小时的游船夜景,看得人眼花缭乱。导游的讲解与游人的喝彩声、惊叹声、闪光灯交织在一起,仿佛把人带进了美仑美奂的童话世界……

【第2篇】

八月的夏日天气闷热。正是游览海河夜景的最好时间,我们一行五人驱车来到大悲院码头,准备从这里出发,游览海河两岸风景优美的夜景。

我们登船时这里的游人早已坐满了整个船舱。有一位年轻的男导游带着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海河观摩夜景之旅。

游轮开得很慢,为的是让观者近距离的.观看两岸的美丽壮观的夜景,只听见人们手里的相机不停地按着快门,还不时的发出赞叹声。我们的数码相机不能照出满意的效果,只好望景声叹了。

从天津三岔河口到塘沽入海口,海河上排列点缀着24座桥梁。这些桥梁造型不同,各具特色,不仅是两岸交通及经贸文化交流纽带,也凝聚了天津历史的深厚底蕴,同时,海河上的“一桥一景”还是一条绚丽多彩的观光带。

狮子林桥的桥面处理上,将首次采用彩色沥青,在灯光处理方面更是别具一格,其夜晚效果尤为壮观。为不影响狮子林桥的整体景观,狮子林桥旁的煤气管道将改为河下穿过。作为狮子林桥标志的桥头四座石狮已经修葺一新,并在桥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狮1177只。如今这1184只狮子雕像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

金汤桥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桥长76.4米,总宽10.5米,面积8022平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铁桥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比解放桥早建约20年。 。整修后的金汤桥成为供人们通行和游玩的步行桥,车辆不能通行。今天的金汤桥焕然一新,将钢桥和玻璃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刚柔并济、古朴与时尚相映成趣的和谐之美,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赏玩。

游轮从海河上的北安桥下穿过。始建于1973年的北安桥宽24.6米,桥头雕塑采用西方古典表现形式,桥两端的桥柱上分别是中国传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平安。

大沽桥的设计构思为“日月双拱”,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大拱圈面向东方,象征着太阳,小拱圈面向西方,象征着月亮。

解放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在灯光的装扮下显得光彩夺目,这些桥不仅方便了两岸的交通,更给夜晚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