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渔家傲描写优美风景的句子 正文

渔家傲描写优美风景的句子

时间:2025-05-10 23:09:32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下面是诗文相关介绍,欢迎参考!

原文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品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赏析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当作于是时。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纳。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较长时期边地生活的体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宋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可惜这组反映边塞生活的词早已散佚,只剩现存的这一首了。在北宋柔靡词风统治词坛的形势下,能够出现这样气魄阔大的作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它标志着北宋词风转变的开端,并说明范仲淹实际上是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先驱者。

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苏轼《江神子·江景》

6、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7、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2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22、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3、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2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2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3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3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32、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4、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3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6、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7、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1、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4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3、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4、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4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9、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陈与义《襄邑道中》

50、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5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53、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54、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5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6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64、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

65、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66、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67、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6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69、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70、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7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7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3、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7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7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7、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7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79、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80、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2、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风声。——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6、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7、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8、日照香庐生紫烟,谣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伦《苏溪亭》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唐·韩愈《春雪》

14、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王涯《春游曲》

1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0、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21、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9、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0、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3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3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4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4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42、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4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4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4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47、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4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49、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张籍

5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

51、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秋夜曲》王维

5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秋歌》李白

53、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5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55、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5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范仲淹

5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5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60、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