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经典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1、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15、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1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8、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22、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2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3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41、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4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9、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53、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54、见侮而不斗,辱也。
55、多行不义必自毙。
56、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57、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过分劳苦)劳。
5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60、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6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6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6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6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6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6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7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7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7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7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8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8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83、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8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8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8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8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91、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9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9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9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96、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9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9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9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102、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0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0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0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0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10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0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小学作文500字 篇1
天空被夕阳染上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水面上。整个水面焕然一新,此时此刻,天边像燃起了熊熊烈火一样。
瞧,那一朵朵白黄相间的云朵,一朵连着一朵,给夕阳织成了一件金红色羽绒服。不一会儿,又变成红色,把太阳打扮得像一位亭亭玉立公主似的。俯视江面,一道残阳像一束金黄的激光斜射到水面上,像无数的鱼儿在跳跃一样。
过了一会儿,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个金灿灿的大火球。周围的云更是绚丽多彩,千奇百怪,在不断地变化着。
有的云像一个十分可爱的孩子,正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做美梦;有的云像一只勤劳朴实的牛,正在默默无闻地帮农民伯伯耕田;有的云像一只懒惰无比的大肥猪,正在呼呼大睡呢!
你看,你看!那边的一片云正在讲故事呢!一只雪白的“绵羊”在“草地”上吃草,不好了!后面一只“雄鹰”正向它飞来,忽然……
云一下子变活了,它们互相追逐,互相打闹。有时,它们还会玩一些游戏呢!你追我赶,互相嬉戏着,是多么的快乐呀!真像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
云真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魔术师,时而聚,时而散,时而淡,时而浓,变化多端,十分奇特。
又过了一会儿,夕阳那微弱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十分亮丽的光彩。云朵披上了金辉,像少女一样姗姗而行。天边逶迤着几块白丝绦般的云彩,宛如鲜艳夺目的彩缎,装饰着红蓝色的天空。
慢慢地,太阳笑红了脸,仿佛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云。太阳展示完自己的美貌后,快活的一跳,消失在江面上。
小学作文500字 篇2
我在江南新城小学中萌芽、生长,小学中的生活,也让我懂得很多。我难忘这所学校。
江南新城小学位于余姚市四明西路97号,它是实验小学的分部,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学校已有环形200米塑胶跑道,拥有高档次的多功能厅、教室、实验室、舞蹈教师、陶艺室等。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约1000名,老师约50名,大专以上学历约100%。
走进校园,在小广场上有一个基座,就能看到两个很大的字母(JN)组成的图,“腾飞”预示着我们将来能够在自己的天空中飞翔,成为一名骄子。这幅图鼓励着我们学生积极向上,迈向成功。这幅图直插云霄,预示着江南新蕾会成为未来之星。
看,我们的操场!这人曾经留下了我们的拼搏,我们的汗水。操场周围都种着一棵棵树,枝繁叶茂。在操场上,我懂得了在哪里跌到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我们学校拥有三幢大楼,分别是综合楼、四层教学楼、行政楼。三幢大楼呈做长方形。我们学校依山傍水,前面是梁辉水库,环境非常优美。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立只有10年时间,却获得了许多荣誉,如:宁波市先进家长学校、小学四星级学校、20xx,20xx年先进学校等。有时候,我真佩服学校能获得这么多荣誉。
在这所学校里,有着我的酸甜苦辣,有着我永远抹之不去的记忆。啊!母校!在过几个月就要离开了,让我再好好看看你。再见,同学,我们彼此快乐,彼此伤心,让我永远记住你们。我会永远记住在母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
小学作文500字 篇3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秋天,我终于看完了《弟子规》。《弟子规》主要讲述了一些关于做人、待人的名言句子和故事。其中,我最喜欢泛爱众而亲仁里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一句。这一句的意思是:世间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同一个地球里。
《弟子规》的这一篇里还讲述了一个关于孔子关爱他人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初期,达官贵人瞧不起奴隶,但孔子却不是。有一天,孔子回家发现家里马棚烧了。孔子第一反应不是问马是否烧死,损失多少。而是问“伤到人吗?”在当时,看马棚的都是奴隶。可孔子认为大家都是人,应该互相关爱。
看完这个故事,我真感动。孔子那么关爱他人,不会瞧不起老百姓或奴隶。而在我们这个所谓“高科技”的现代社会生活的人,却连在‘“落后”的封建时期生活的古人都不如。那些所谓的高高在上的“市长”“警察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等等一些“高级领导”却不理会老百姓的痛苦。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高级领导”就是这样,那些老百姓因为天几天或者几个月没下雨,连续几天都没水喝,有得甚至因为没水喝而渴死。而“高级领导”们却舒舒服服地坐在空调房享受红酒。你说,还有天理吗?还有,在一些偏远地区,有无数地孩子因为没钱上学或者学校太远没校车而不能上学。那些“高级领导”就不能出点解决方法吗?只知道自己顾自己,不理老百姓的生死,那我们还要这些“高级领导”干什么?
我希望,大家和“高级领导们”可以看看《弟子规》。“高级领导们”请你们问问你们的良心,你们还有良心继续享受下去吗?
小学作文500字 篇4
新年又到,在孩子们得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得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尽管年年过年,年年忙碌,年年辛苦,但每年过年都有新意,每年过年都有不同得内涵,而且是一年比一年丰富精彩,一年比一年彰显生活得富裕幸福和美满,一年比一年形式新颖,现在有很多家庭已经摆脱在家里繁忙操劳得过年形式,而是一大家子人到饭店喜团圆共庆新年,还有得是利用新年得好时机到祖国得名山大川好好领受美好得山水风光。但无论怎样翻着新样过年,年得意义在人们心中却源远流长;尽管我已经过14个大年,但我依然感觉过年意义深远,过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一种信仰一个信念,比如常听人们说,一年到头,真应该把这个年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得,因为一个个新年累计起来就成整个人生,如果每个新年盘点时都是硕果累累,充满幸福感成就感,那么你得人生将是精彩无限,因为每个新年里都包含对未来新生活得无限憧憬和向往,还有那满载着今年丰收得喜悦和幸福。
一年是一个新得起点,一年是一个新得征程,所以过年已经把中国人紧紧得凝聚在一起,那真是欢欢喜喜中国年,欢欢喜喜过大年,喜庆,吉祥,如意,安康!这也正诠释我们伟大祖国得繁荣昌盛,富足安康!
“当……当……”新年得钟声敲响,就在这时,周围得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外面漆黑得夜空。我看着窗外,把划过得烟火当做流星,许下新年里得新愿望。我相信,在新得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得进步,会有更大得收获。
国学作文 篇1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学珍宝,在这些少年眼中,就是一幅幅淡逸劲爽、浓墨重彩的水墨画,他们提起厚重的毛笔,潇洒落下,画出属于他们的那片浩瀚的诗词天空!
记得小时候,背古诗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古人为何要做那么多佶屈聱牙的诗词呢?直到今天,当我有幸看了《国学小名士》,看到和我年龄相仿的学生们行云流水般顺利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我才真正认识到诗词的重要性,那一刻,我早已跟着他们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了。探索着那片藏有无数宝藏的“诗词海洋”,我的心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静和快乐!
他们口中一句句自由洒脱的诗句,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物质文化,是引领我们前行的启明灯。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修养,无需外在的刻意表现,而是发自内心的恬淡。诗词让我们学会安静,学会欣赏,学会淡泊名利,像陶渊明无拘无束的《归园田居》,像李白豪情万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像李清照舒适惬意的《如梦令》。
诗词需要极高的文学修养,几句短小精悍的诗句,竟将“迁客骚人”们无尽的愁思、豪爽、恬淡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不禁为他们暗暗担心或陪他们一起煮酒论英雄。
我的作文一直没有什么优美的句子,想来定是因为诗词的积累量不够,看待问题没有诗人们那样开阔的心胸。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复旦附中16岁的美少女武亦姝,前几日在网上看到她初二写的作文,真是妙哉!优美词句为这篇本就是佳作的作文画上了“点睛”的一笔,浓浓的古风扑面而来,难怪她看着那么清秀,像古代穿越来的女子,定是古诗将她修饰的如同一株仙草!
古诗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多少人脱口而出的句子,可就是这简单的几句话,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现在的我们正值花季,正是该奋斗的时候,别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因为你今天偷的懒会成为日后打自己脸的巴掌,年轻就是要拼!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渐渐代替人们的生活,遇到生字,我们不再翻阅字典,而是百度查询;遇到文言,我们不再翻阅相关资料,而是将一切都交给了网络。古诗词难道真的要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吗?老祖宗智慧的结晶难道真的要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吗?不,绝不!
看完《国学小名士》,我对古诗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有这些青少年,古诗才得以传承,我们也要做他们中的一员,将古诗词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爱上古诗词!
同学们,让我们朝着那片诗词的海洋奋力游去吧!
国学作文 篇2
《国学经典诵读》是令我受益匪浅,让我今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厚。就像是用这本书,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孝”。
以前,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就像《不听话的小山羊》中的小山羊,每次妈妈和蔼的跟我说话,可是我却以不耐烦的态度回绝她。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房间里静静的写作业,妈妈推开我的房门,端水来给我喝。妈妈对我说:“月月,喝点水吧,休息一下,一会儿再写。”我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不行,我还没写完作业呢!等一会儿再喝,你先出去!”妈妈一边不知所措一边离开了。妈妈走了,我还在埋怨她:“真是的,不知道我要写作业吗?”说完,指了指门外的妈妈,继续埋头学习。突然,我有点饿了,我大声的对奶奶说:“妈妈,我饿了,快给我做饭!”奶奶没有动静,我再一次重复了我说的话,连叫了3 次“妈妈”,可依旧没有动静,我不得不离开板凳,站起来对妈妈说。妈妈还是在看电视,还是不理我,过了一会儿,妈妈终于在我说大约100 遍“妈妈”的时候,招架不住,说了一句:“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说完,妈妈给我做饭的了。顿时,我恍然大悟。
这件事告诉我要怎么尽孝,这件事我觉得我做的一点都不好,通过这本书《国学经典诵读》里的“孝经”,我懂得了孝是怎样写的。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孝经译注孔子说 ∶ “ 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 ∶ “ 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
孔子说∶“ 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
国学作文 篇3
今天,我从爷爷的剪报中读到一条新闻《苏州初中生拍的实验图片被牛津大学出版社看中啦》。
新闻讲的是立达中学初二(5)班学生沈于蓝去年10月11日下午,在发展性综合实践课程班“生物大发现”的课堂上进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时,在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的同时,她用手机一一拍下照片,并上传在学校网站的社团实践展示板块中。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的科学部编辑Shirley通过互联网发现了这些图片,认为“这些照片对教育出版非常有用”。随后,她通过校园网站上的校长信箱,电邮费校长,希望批准牛津大学出版社使用这些照片,作为配图录入牛津大学出版物《新高中掌握生物学(第二版)》中。她还告诉费校长,这本生物教材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出版,使用对象主要是香港的高中学生。
征得沈于蓝和指导老师的同意之后,学校最后决定免费提供照片。在《新高中掌握生物学(第二版)》出版时,立达中学和学生沈于蓝的名字都将会出现在该教科书中啦。
这是沈于蓝和立达中学的光荣,也是中国学生的光荣.
国学作文 篇4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记载。在国学各个学术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道出人生真谛的记述。其蕴含的哲理,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还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譬如《三字经》是启蒙的范本。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被誉为“袖里通鉴”《百家姓》可使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的最久远,运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至于《弟子规》所包含了中国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品德修养,在这些优秀的书籍忠,我们可以回溯源文化传承的命脉,吸取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
在国学的经典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领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聆听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来讲是件莫大的幸事,对我们的工作,学习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培养了一代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世之臣。然而“五四”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德尔科学知识,摒弃中国祖先自己留下的国学。中国也开始逐渐西化,一切都以物质为基础。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1个再有才能的额外你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们的祖先都早已教会我们,这些道理都写在国学里面。现今如果我们重读国学,用心去读,认真品味,能够涤荡内心深处的污垢。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内涵,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多加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继续并发扬中国传统关系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有很多人不知道人生到底要最追求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白白的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夺走了许多的冤枉路。而国学著作中阐述的人生哲理是人们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在迷茫。
既然国学经典中蕴藏着这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那就让我们一起勤勉,共同学习国学!
——09园艺1 张新圣
国学作文 篇5
几天前,我诵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它给我的感觉是: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我知道了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经典书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让您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经典既有宇宙深层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历史的教训,还有审美的情趣。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辉煌;它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血脉、是浸润华夏儿女心灵的智慧食粮。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需要咱们诵读中华文化中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篇章!国学让咱们在继承中感悟,在创新中升华。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
国学经典,您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结晶,是曾经鲜活生命迸发出来的智慧之光。优秀诗词歌赋还浓缩了汉语韵律、词章之美,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我在诵读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浸染;我在诵读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我在诵读中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美德。
诵读国学经典真好!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享受到了诵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