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屈原不仅是三峡的第一才子,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满腔忠诚的爱国先驱,当美政思想悬在高崖,“举贤授能”倡导不复存在,大统一理想成为梦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兴邦,一个高洁的灵魂在充斥妒忌和诋毁的混浊中越来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个朝代的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部《天问》怎抵那顽固的铜墙铁壁?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而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从容地走向汨罗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向汹涌的大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那是怎样的心痛和悲壮!也许他知道,汨罗江才是他永远的港湾和归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热血煌汇入他的血管,从此,他的血脉奔涌不息,汨罗江水更加清澈而有灵性?br />
汨罗江收容了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它相信,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会忠于自己的惊爆和息宁,会美奂江上所有的风景。于是,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让那个孤魂慢慢靠岸……
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zi3)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永久的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这位伟大诗人而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
穿越岁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唤良知和责任,挽留忠贞和圣洁。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审视历史,用沉重的笔墨审阅历史,把一部残破的书写得理性而厚重。
屈原在岁月河流漂走了,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
当你纵身一跳的那一瞬间,万物都应该是平静的。风停了,不忍去吹你那枯槁的身形;初夏泽畔的申椒和木兰沉默了,看着龙章凤资、天质自然的你那惊动天地的一跃。然而你对此不屑一顾,毅然投入滚滚流动的汨罗江水之中。
《史记》里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你才高八斗,你的文采腾蛟起凤。你孤高正直,洁身自好。然而偷乐党人却“争宠而心害其能”,他们诬陷你、排挤你,使你被罢黜放逐。
在蛮荒的流放之地,你衣衫褴褛,心情愤懑。山水是狰狞险恶的,草木是憔悴枯黄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你能不愤怒吗?你咆哮的声音在远山近水回荡。你怒不可遏,你用铿锵有力的楚语狂歌,步伐蹒跚得徘徊于江边。肆虐的风掀起万丈狂澜,你宽大的衣袖在风中摆动。
你又力劝楚怀王联齐攻秦,不应受秦的'挑拨。昏庸的楚怀王在上过当之后,仍不听你忠贞的谏言,又中了秦国之计,最后客死秦国。你早已看出秦国的虚伪与奸诈,希望楚国与其他国家一致抗秦,“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可是方圆两千里的楚国竟无一人听你的肺腑之言。
最后你又被流放。这回,你彻底失望了。你决意要死。你何苦呢,三闾大夫?在那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世界,你为楚国失去了尊贵,失去了显赫,失去了所有,你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你被流放到荒山野水,流离失所,你因为楚国被迫害成了这样,又何必为楚国***呢?那个楚材晋用的年代,你为何不去别国,而只忠于楚国?
然而你摇了摇头,从你喉咙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身体可被放逐,难道心灵也可被放逐?死,应该是最绝望的拒绝和最彻底的捍卫。
你腰佩长剑,徘徊江边。你的心灵也应该是平静的。风吹拂着你,昔日落光木叶的树枝又已长出了新芽。你回望一下浑浊的汶汶尘世,毅然跳入江中,你保持了自己人格的皓皓之白。那一刻你冷笑了。
你那高贵而多情的心,随着你身上江离和辟芷的幽香,一起融入汨罗江,流过洞庭湖的泱泱的大波,穿越历史,随着时间流到现在。苟且偷生的小人看着你那双如炬的眼睛,便低头垂目、瑟瑟发抖。你高洁的人格与时间共存,与日月争光。
初夏汨罗江畔郁郁葱葱的野花和草木,时常散发着芬芳清香。它,就像你,屈原。
1.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2.自从那个载着一腔悲愤的诗人投入狂涛巨浪中,汨罗江就开始以咆哮代替忿怒,以呜咽代替不平,两千年,屈原的孤影就在这浮浮沉沉的江水里/飘荡,游走。
3.屈原不仅是三峡的第一才子,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满腔忠诚的爱国先驱,当美政思想悬在高崖,“举贤授能”倡导不复存在,大统一理想成为梦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兴邦,一个高洁的灵魂在充斥妒忌和诋毁的混浊中越来越孤清寂寞,他知道,他的失落是一个朝代的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部《天问》怎抵那顽固的铜墙铁壁?
4.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而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从容地走向汨罗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执着而坚定的脚步,就这样,他一步步走向汹涌的大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那是怎样的心痛和悲壮!也许他知道,汨罗江才是他永远的港湾和归途。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热血一同汇入他的血管,从此,他的血脉奔涌不息,汨罗江水更加清澈而有灵性。
5.汨罗江收容了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它相信,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会忠于自己的惊爆和息宁,会美奂江上所有的.风景。于是,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让那个孤魂慢慢靠岸……
6.屈原走了,在他的故乡秭归,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在那个“石头城”墙上,刻下了永久的伤痕,而这块曾经写满悲愤和苍凉的土地,却因这位伟大诗人而成为一方热土,从此,长江的北岸不再孤寂和茫然。
7.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赛龙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
8.穿越岁月的河流,多少仁人志士呼唤良知和责任,挽留忠贞和圣洁。智者用深邃的眼睛审视历史,用沉重的笔墨审阅历史,把一部残破的书写得理性而厚重。
9.屈原在岁月河流漂走了,而《离骚》、《九歌》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
101.归来吧,痛失的记忆,归来吧,舞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