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高邮咸鸭蛋的优美句子 正文

高邮咸鸭蛋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28 04:48:42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语言闲适自由,平淡有味,表达出对儿时生活以及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对故乡高邮鸭蛋的赞美之情。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的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内容赏析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从文章思路来看,谈“端午风俗”也属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为下文的“鸭蛋”的出现做了铺垫,从而使文章语言显得过渡自然。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三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文字轻松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在这一部分作者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七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写家乡腌蛋的特点。作者将文言词语与口语结合起来,相映成趣,倍添韵味。例如:质细而油多、入口、尤为别处所不及,属古汉语语言,而“发干、发粉”又极俗。“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作者把它写得有声有色、富有动感。

行文立意

1、文章记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着重介绍了家乡咸鸭蛋的特色,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2、文章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善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美,用浓浓的深情,酿出了人生滋味。

名家点评

编辑嘉木:一心只问花鸟鱼虫,天光云影,也自得其乐。这份勉强不来的恬淡,也许才是真正的“也无风雨也无晴”。

彭淑芳《一词一点总关情——端午的鸭蛋》:他一改传统的乡愁情绪,以轻快明丽的笔调,描绘家乡风俗,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色彩妍丽、风情独特的故乡风俗画,将浓郁的故乡情以及独特的生活情寄寓在短小的言语形式中,看似平淡无奇,细读却颇有味道。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

我美丽家乡高邮的优秀作文1

我的家乡在高邮。她是个美丽的城市。

城市的西部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里一艘艘装着货的船,来来往往。一群群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大运河的河水倒映着小桥和柳树,大运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运河大桥,另一座是运河二桥。站在二桥上向西望去是美丽的高邮湖,一望无边。傍晚,湖面上波光鳞鳞,仿佛仙女下凡时撒下的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引桥的下面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车辆来来往往地奔驰着。

城市的东部有古老的文游台,小时侯老师常带我们去文游台里春游。文游台是一座宋代的古建筑,灰色的砖墙飞檐翘壁,大红的柱子古色古香。传说是宋代文人秦少游以文会友的地方。读书亭边翠竹苍苍,微风吹过,一片沙沙的响声,好像才子秦少游读书呢!

晚上的高邮是热闹的,高邮人热衷于宴请,生日、结婚、升学升迁、聚会,凡是喜庆的宴会均有一道特殊的仪式,只要一上“大菜”便要燃放烟花爆竹。所谓的“大菜”当地人称之为杂素,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不怎么吃的杂烩,有肉圆、蛋饺、皮肚、鹌鹑蛋等,为什么叫“杂素”不得而知。因临高邮湖,鱼虾是非常的丰富,价格之便宜让人激动,每次我买回鱼虾做员工餐,店里的员工都皱眉说吃够了。南京来的朋友见鱼虾招待乐的合不拢嘴,吃了还要带着。小虾常常10块钱4斤、5斤,员工们闲下来便帮我挤虾仁带回南京。南海菜场的鱼虾是最多的。北海菜场的臭豆腐最好吃,说是臭豆腐其实就是用大白干卤制的,绝没有南京那样黑乎乎的。我带回南京送人不下于数百块,大受欢迎。很奇怪的是,高邮人都说吃多了会生“脚气”——无从考证。油炸臭豆腐异常好吃,强于马台街十倍甚至百倍。大市口有一家猪头肉也很好,绝对和六合猪头肉有得一拼。盐水鹅是当地人喜爱的卤菜,买一份,鹅肝、鹅肠、鹅掌全配给你,这和南京卖盐水鸭是决然不同的。蒲包肉也是在卤菜摊上卖的,要几个,摊主就帮你解开几个包裹的蒲包切片装袋。

我们高邮还有全国有名的特产双黄鸭蛋。高邮是个鱼米之乡,麻鸭每天要吃很多小鱼小虾,营养丰富,下的蛋不仅个头大,还有两个蛋黄呢!红通通的像两个冉冉升起的太阳,“红太阳”又好吃又有营养。小朋友们,到高邮来玩一定要尝一下我们高邮特产双黄鸭蛋哦!

我美丽家乡高邮的优秀作文2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上栽的是垂杨柳,树下卧的是大水牛……”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达四面八方,一个个邮城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欢笑……

但以前的高邮贫穷落后。整个邮城几乎全是很小的平房,一座紧挨着一座,光线很暗,空心墙很不安全,人们都希望住进好房子里。

随着高邮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提高,政府决定拆除平房,新建一幢幢六层高的居民住宅楼。人们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住房问题解决了,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了。

在蝶园路,奎楼脚下,以前是一大片菜地,菜农在这栽种蔬菜。后来,政府决定把这块地让给自己的市民,把菜地变成了美丽的“蝶园市民广场”。

我美丽家乡高邮的优秀作文3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河边栽着垂杨柳,树树下卧着黑水牛……”每当我想起汪曾祺先生的这首诗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家乡——高邮。

我爱我的家乡。他不仅风景优美,有横跨江苏的京杭大运河;有历史悠久的文游台;有建于明朝的盂城驿,还有许多可口的美食呢!如黄红蛋白的双黄鸭蛋;外脆里嫩的春卷;色泽酱红的界首茶干……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不由得升腾起对家乡的一种挚爱之情。

我爱我的家乡。它虽然不大,只有1963平方公里,但就在这小小的冰山一角,却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知名人物。宋朝著名大词人秦观就是我们高邮人。在地图上看我们高邮就像一个倒过来的.痰盂,所以在秦观描写家乡的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吾乡如覆盂,地据杨楚脊。环以万顷湖,占天四无壁。”在秦观的眼里高邮是这样的,在我的眼里高邮比他更美,沿着运河堤直走,你会看到湖面波光粼粼的,如果你是在傍晚时分来这里散步的话,你就会有幸看到那夕阳滑落的景象,真是美极了。在岸边,有许多可以租的船只。有时,人们坐着汽艇在湖面上驰骋;有时,人们坐在手划船上,悠闲自得的与家人共度美好的时光;有时,人们乘着冲锋艇往落日的方向开去,仿佛是在与夕阳赛跑呢!

我爱我的家乡。走进文游台,总能闻到昔日浓浓的书香气息,这就是当年秦观读书的地方。初听文游台,朋友们一定以为这是一个类似天文台的地方。是的,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也这么以为,但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天文台,而是一座充满了诗的韵味的古代书塾。

我爱我的家乡,爱他那古典风味的盂城驿;爱他那历史悠久的文游台;爱他那贯穿江苏的大运河;爱他那美味无比的咸鸭蛋……

哦,我爱我的家乡——高邮!

我美丽家乡高邮的优秀作文4

它的北边是已经落成的门面房和正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西边与马路相连,在西北面的入口处费孝通爷爷亲书的“蝶园市民广场”和其南面的广场平面图提醒人们这儿就是蝶园广场了;广场的南边是一条通往奎楼的绿荫道路;东面的大圩很高。

广场中央有一块很大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集会、演出。今年十月十八日,文艺工作者在这里表演了十分精彩的节目来庆祝首届“双黄鸭蛋节”。期间,来观看演出的市民人山人海。

平台和南面水池中央有喷泉。水池中的喷泉喷出的水注能喷近十米高,而且喷出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水注;有的还像一座座小山,真是有趣。最有趣的是的中央喷泉喷出的水雾落在游人的身上的那种惬意的感觉。灯光下的喷泉特别美丽。

广场上,水池里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里的沙石,真是清澈见底。池子上面,都有精致的小桥。桥面是平坦的,上面铺的是一块块鹅卵石,脚踩在上面,感觉特别舒服。两边有彩虹色的灯。

奎楼座落在广场的东南角。如果晚上来到广场,广场上的灯全部打开了,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下的奎楼更像海市蜃楼般的美丽。

近几年来,高邮每年都新建十大工程。今年的十大工程中除蝶园广场外,还有神奇的运河二桥。

二桥成拱形,从河东飞架河西,像天边的彩虹。夜晚的二桥灯火辉煌,似人间仙境,非常美丽。运河上有二桥连接,游人方便多了,不再像以前只有乘船才能到湖西去领略西湖美丽的风光。

此外,还有大剧院、新华书店、商业步行街……这些都是家乡的新建筑。十三年来,高邮焕然一新了。

家乡的现在让我们自豪,未来靠我们创造,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共创美好的家园。

我美丽家乡高邮的优秀作文5

我的老家高邮,是一座美食丰富且景色优美的水乡小城。

在高邮,有很多我爱吃的美食。用高邮的“水面”做成,仿佛具有高邮灵魂的阳春面;形似葫芦,散发着蒲草和卤肉特有香味的蒲包肉;闻起来臭臭的,嚼起来却满口盈香的臭干子……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用高邮麻鸭生的蛋腌制成的咸鸭蛋。每一个美味的咸鸭蛋的壳的颜色都不是纯白色的,有点儿发青的才算正宗。拿起一个,轻轻一敲,如凝脂般的蛋白首先映入眼帘。拨开蛋白,橙红色的蛋黄像一个鲜艳的小太阳一样呈现在眼前。用手轻轻挤压,蛋黄里就会溢出晶莹莹、黄澄澄的油脂。用勺子挖一些蛋白,那是多么嫩滑呀!要是和百合绿豆粥搭配在一起,那真是人间美味!

高邮不仅美食丰富,美景也不少呢!有充满文人气息的古文游台,有中国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驿站——盂城驿……其中最令我流连忘返的美景是高邮湖上的日落。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像一个红彤彤的“咸蛋黄”挂在高邮湖上,渐渐变成橙色,最后变成淡黄色,直到从远方的水面慢慢落下。这时,太阳的余晖染红了整个湖水,就连满载而归的渔船也被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薄纱。天色逐渐暗淡下来,我却仍然不愿离去。

高邮真是个美食丰富、风景优美的水乡小城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

我的家乡高邮作文1

它的北边是已经落成的门面房和正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西边与马路相连,在西北面的入口处费孝通爷爷亲书的“蝶园市民广场”和其南面的广场平面图提醒人们这儿就是蝶园广场了;广场的南边是一条通往奎楼的绿荫道路;东面的大圩很高。

广场中央有一块很大的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集会、演出。今年十月十八日,文艺工作者在这里表演了十分精彩的节目来庆祝首届“双黄鸭蛋节”。期间,来观看演出的市民人山人海。

平台和南面水池中央有喷泉。水池中的喷泉喷出的水注能喷近十米高,而且喷出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水注;有的还像一座座小山,真是有趣。最有趣的是的中央喷泉喷出的水雾落在游人的身上的那种惬意的感觉。灯光下的喷泉特别美丽。

广场上,水池里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里的沙石,真是清澈见底。池子上面,都有精致的小桥。桥面是平坦的,上面铺的是一块块鹅卵石,脚踩在上面,感觉特别舒服。两边有彩虹色的灯。

奎楼座落在广场的东南角。如果晚上来到广场,广场上的灯全部打开了,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下的奎楼更像海市蜃楼般的美丽。

近几年来,高邮每年都新建十大工程。今年的十大工程中除蝶园广场外,还有神奇的运河二桥。

二桥成拱形,从河东飞架河西,像天边的彩虹。夜晚的二桥灯火辉煌,似人间仙境,非常美丽。运河上有二桥连接,游人方便多了,不再像以前只有乘船才能到湖西去领略西湖美丽的风光。

此外,还有大剧院、新华书店、商业步行街……这些都是家乡的新建筑。十三年来,高邮焕然一新了。

家乡的现在让我们自豪,未来靠我们创造,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共创美好的家园。

我的家乡高邮作文2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河边栽着垂杨柳,树树下卧着黑水牛……”每当我想起汪曾祺先生的这首诗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家乡——高邮。

我爱我的家乡。他不仅风景优美,有横跨江苏的京杭大运河;有历史悠久的文游台;有建于明朝的盂城驿,还有许多可口的美食呢!如黄红蛋白的双黄鸭蛋;外脆里嫩的春卷;色泽酱红的界首茶干……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不由得升腾起对家乡的一种挚爱之情。

我爱我的家乡。它虽然不大,只有1963平方公里,但就在这小小的冰山一角,却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知名人物。宋朝著名大词人秦观就是我们高邮人。在地图上看我们高邮就像一个倒过来的痰盂,所以在秦观描写家乡的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吾乡如覆盂,地据杨楚脊。环以万顷湖,占天四无壁。”在秦观的眼里高邮是这样的,在我的眼里高邮比他更美,沿着运河堤直走,你会看到湖面波光粼粼[注: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的,如果你是在傍晚时分来这里散步的话,你就会有幸看到那夕阳滑落的景象,真是美极了。在岸边,有许多可以租的船只。有时,人们坐着汽艇在湖面上驰骋;有时,人们坐在手划船上,悠闲自得的与家人共度美好的时光;有时,人们乘着冲锋艇往落日的方向开去,仿佛是在与夕阳赛跑呢!

我爱我的家乡。走进文游台,总能闻到昔日浓浓的书香气息,这就是当年秦观读书的地方。初听文游台,朋友们一定以为这是一个类似天文台的地方。是的,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也这么以为,但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天文台,而是一座充满了诗的韵味的古代书塾。

我爱我的家乡,爱他那古典风味的盂城驿;爱他那历史悠久的文游台;爱他那贯穿江苏的大运河;爱他那美味无比的咸鸭蛋……

哦,我爱我的家乡——高邮!

我的家乡高邮作文3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上栽的是垂杨柳,树下卧的是大水牛……”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达四面八方,一个个邮城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欢笑……

但以前的高邮贫穷落后。整个邮城几乎全是很小的平房,一座紧挨着一座,光线很暗,空心墙很不安全,人们都希望住进好房子里。

随着高邮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提高,政府决定拆除平房,新建一幢幢六层高的居民住宅楼。人们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住房问题解决了,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了。

在蝶园路,奎楼脚下,以前是一大片菜地,菜农在这栽种蔬菜。后来,政府决定把这块地让给自己的市民,把菜地变成了美丽的“蝶园市民广场”。

我的家乡高邮作文4

我的家乡在高邮。她是个美丽的城市。

城市的西部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里一艘艘装着货的船,来来往往。一群群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大运河的河水倒映着小桥和柳树,大运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运河大桥,另一座是运河二桥。站在二桥上向西望去是美丽的高邮湖,一望无边。傍晚,湖面上波光鳞鳞,仿佛仙女下凡时撒下的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引桥的下面是一条宽阔的马路,车辆来来往往地奔驰着。

城市的东部有古老的文游台,小时侯老师常带我们去文游台里春游。文游台是一座宋代的古建筑,灰色的砖墙飞檐翘壁,大红的柱子古色古香。传说是宋代文人秦少游以文会友的地方。读书亭边翠竹苍苍,微风吹过,一片沙沙的响声,好像才子秦少游读书呢!

晚上的高邮是热闹的,高邮人热衷于宴请,生日、结婚、升学升迁、聚会,凡是喜庆的宴会均有一道特殊的仪式,只要一上“大菜”便要燃放烟花爆竹。所谓的“大菜”当地人称之为杂素,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不怎么吃的杂烩,有肉圆、蛋饺、皮肚、鹌鹑蛋等,为什么叫“杂素”不得而知。 因临高邮湖,鱼虾是非常的丰富,价格之便宜让人激动,每次我买回鱼虾做员工餐,店里的员工都皱眉说吃够了。南京来的朋友见鱼虾招待乐的合不拢嘴,吃了还要带着。小虾常常10块钱4斤、5斤,员工们闲下来便帮我挤虾仁带回南京。南海菜场的鱼虾是最多的。北海菜场的臭豆腐最好吃,说是臭豆腐其实就是用大白干卤制的,绝没有南京那样黑乎乎的。我带回南京送人不下于数百块,大受欢迎。很奇怪的是,高邮人都说吃多了会生“脚气”——无从考证。油炸臭豆腐异常好吃,强于马台街十倍甚至百倍。大市口有一家猪头肉也很好,绝对和六合猪头肉有得一拼。盐水鹅是当地人喜爱的卤菜,买一份,鹅肝、鹅肠、鹅掌全配给你,这和南京卖盐水鸭是决然不同的。蒲包肉也是在卤菜摊上卖的,要几个,摊主就帮你解开几个包裹的蒲包切片装袋。

我们高邮还有全国有名的特产双黄鸭蛋。高邮是个鱼米之乡,麻鸭每天要吃很多小鱼小虾,营养丰富,下的蛋不仅个头大,还有两个蛋黄呢!红通通的像两个冉冉升起的太阳,“红太阳”又好吃又有营养。小朋友们,到高邮来玩一定要尝一下我们高邮特产双黄鸭蛋哦!